从类群的角度来划分中国古代文学,长期以来我们看到的有民间文学、妇女文学、宫庭文学或者贵族文学等,还有臣妾文学和圣哲文学等提法。然而,一个十分显著的文学类群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是帝王文学。不过,主要从经济效益着眼的世俗的看重如出版帝王诗集、文集的现象也有一些,但都谈不上深入的理论认识评价。在中国文学经二十世纪初开始质的大变革至今历经百年、正待飞跃发展为新的中国文学伟大形态的今天,应当从文学自身本质规律出发来解析这一独立于中国文学主流但又起着特殊作用的文学类群。一、一种独特的中国古代文学类群中国古代帝王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群是一种十分独特而又悠久的客观存在。在先秦文学中,帝王文学的现象已经非常突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有名姓的文学作品竟然是帝王文学。《古诗源》一书的开头,第一篇作品就是舜帝的《南风歌》。还有这样一种说法是,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画"出了我国哲学和文学融为一体的最早作品--八卦。在我国第一部政治议论散文集《尚书》中,收集了孔子这个伟大的教育家和编辑家之前历代帝王中产生的最有名的文章,如《尧典》、《大禹谟》、《秦誓》等。而在孔子编辑的文学教材《诗经》中,包含了不少帝王所作的诗歌。在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社会中,皇帝重视"文武之道",大都有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诗歌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表情达意的工具,作为"万物皆备于我"的帝王自然也不例外。从中国文学史上看,封建专制社会自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起,汉高祖刘邦、楚霸王项籍、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有名的帝王,尽管"稍逊风骚"、"略输文采",但还是大都有诗歌创作传世。帝王之中,也应当包括农民起义领袖中自立为帝的黄巢、洪秀全等人。他们大都是书生出身,有一些"咏菊"之类霸气十足的"言志"诗作流传于世。封建专制社会全盛时期的清代的皇帝更是接受了严格的孔孟之道的教育,讲究"文治",重视诗歌创作。据说乾隆皇帝是写诗最多的人,有四万多首,不过他的诗作质量不高。漫长中国封建社会中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可以说是秘书出身,诗作颇有可观之处。至于那些"守业"的皇帝,在接受教育时都学习了诗教课程,在政治生涯中也就写出了不少的文学作品。从上述认识已经可以看出,中国帝王文学是一个不容忽视却也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的现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帝王文学还出现了中国文学中出类拔萃的作品。中国帝王文学虽然大部分作品质量不高,但少数的一些文学精品却在各方面都达到一流的文学水平。特别突出的是魏晋时期三曹的诗歌散文。魏王、后被儿子追封为"魏武帝"的曹操,所作诗歌和散文在帝王文学中是非常显著的。他的作品,胸襟阔大,苍凉悲壮,其层次之高即使终生从事创作的"专职"文学家也很少人可以企及。他的大儿子、篡汉称帝的曹丕,不但是一个诗人,而且文学评论文章更为知名。被封为王的曹植,诗歌尤其哀艳凄绝,水平高超。更为难得的是,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唯一的现象--父子三人既是开基创业的帝王又是文名卓著的文学家,还竟然开创了一个时代的文学--建安文学。南唐末代皇帝李煜,诗词达到一个高峰。作为退职的帝王却抹不去帝王的烙印,但在诗歌中也就没有了忠君爱国的传统和偏狭的政治志向,以致于上升到人生悲剧的哲理境界。由于帝王大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只要他们认真去创作,其诗文同样的超拔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帝王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无意中形成了一种被人们敬而远之的现象。人们不大愿意也不大敢于玩赏和评议帝王文学。帝王文学那股唯我独尊、凌驾群伦的雄风和霸气,使得处于弱者地位的人们在本能上就已经产生排斥拒绝的心理。而封建等级观念重重束缚的臣民更不敢公开地指点评论,须知"大不敬"的罪名是要受到株连九族的处罚的。这就是帝王文学之所以没有得到正视的突出原因。但是,模糊了帝王文学这一有机组成部分的中国文学,不是完善的文学系统。因而中国人的心理世界的反映也就明显地缺少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仅拿创作观念和主导思想来说,恰恰是帝王文学很少存在那种以孔孟之道为指导的封建观念。这样,人们常用不同的称呼的"龙凤文学"、"天子文学"、"政治文学"、"圣哲文学",其实也就是帝王文学,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正视了,进而还应认真地剖析它的本质。二、畸形的阳刚文学的产生在中国历史上,所谓帝王这些极其重要的几百个人物,统治了世世代代的亿万臣民。以他们的名字作为皇朝的代号,本身就是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因素课题。而他们的文学作品,也成为一种独特的景观,需要认真对待。可以说,不认识中国帝王文学,便无从把握中国文学,也就无从深入地探究中国人的内心世界,无从建构新的中国文学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笔者认为,中国帝王文学是一种畸形的阳刚的文学,其产生是一种中国社会特有的现象。帝王文学反映了一种人类个体和群体生命所独有的精神现象。从精神上进行心理分析,凌驾群伦的帝王文学表现了帝王作为个体对于群体无以复加的高傲心态,也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心理深处本能极度膨胀而又与封建理性高度统一的意识。古代中国政治心理的特点,是一种二律悖反,一方面是常规的理性即儒家的教化--对于帝王来说只是治理他人的工具,另一方面是政治中心首脑的权力的无限制发挥和本能的极度发泄。与之相对,臣民只能有阴柔女性的态度,只能在自虐的俯首贴耳中产生"移情"式的或者阿Q式的精神满足。帝王则在俯视芸芸众生中得到人生无与伦比的快感。刘邦的回归诗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宋太祖的咏月诗句"未出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曹操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等等,都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帝王都是要统一天下的,正所谓"天下一家",而且都憧憬着"系之万世"。"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任何他们所知道的大地上的生物都要受到帝王的统治和宰割。在人类历史上,他们居然也能长达数百年地做到这一点。这样少见的古代文学所反映的心理现象,难道不应当进行认真的分析吗!须知,由中国特有历史性条件所决定的这种心理所影响的群体心态,今天仍然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中国帝王文学有着一致公认的理论基础即孔孟之道。如果寻找中国帝王文学在理论层面的东西的话,那么只能说孔孟之道是其集中的发展形态。而反映帝王心态深处最本真的法家的帝王之道,在帝王的口头上也在文学的主张中一般是不会被明白道出的。尽管孔孟之道实际上只是帝王教育之道和辅弼帝王之道,但它确实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封建观念系统,如"内圣外王"等。封建帝王是很乐于表白自己符合这一儒家教条的。其实,真实的帝王之道是"道儒法并举"、"霸王道杂之"。道儒法的理论深处都存在着高人一等的统治、制约、教导民众的圣王心态,都属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中国封建社会特定的经济、政治、地理等条件产生了帝王文学。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是自耕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但因此也就需要一个中央集权专制的皇帝来保障统一,消除战争。于是,帝王应运而出,他们的志向都是统一天下,传世无穷。他们的文学主要表达这种志向。在帝王之下,一切人都成为被统治的和被宰割的,包括文学家。这些文学家,都只能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臣服忠诚心理,或者只能在这种心理的前提下抒情言志。尤其是男性的文学家大都是如此。倒是个别的女作家,由于没有了政治发展的可能而注重人生的欲望和情性,反倒写出更多真实情性的日常生活题材的作品。无论如何,应当承认中国古代帝王文学有充足的理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类群受到重视。三、帝王文学的特征中国古代帝王文学有着显著的区别于其他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当然,有的特点和一般文学的特点有相同之处,如政治性,但即使是政治性在帝王文学中也是更为突出的。一、政治化极强的文学内容。这一点,与一般中国文学是相同的,只是帝王文学所反映的政治内容处于最高层次,无人敢于摹仿效法。帝王文学是社会政治需要即中央集权专制的政治愿望和统治内容的表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早在黄帝时代就有了天下一家的政治主张。"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刘邦的诗歌,是当时任何人也不敢唱出来的。这种帝王政治,正如王夫之所说"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越是独裁专制,越是追求家族世袭,反而小农经济的社会越能长治久安,繁荣富强。因而,帝王的吼叫成为历史的巨响,这在文学中是独一无二的。在文学和政治关系上的认识上,同孔孟之道出于一辙,帝王们完全把文学当作政治的附庸。不过,文学家也大都是这样认识的,正像孔夫子一样他们毕生最愿从事的是政治事业而不是"雕虫小技"的文学。文学,对他们来说是政治事业的一个工具,不可能是一种专门的事业。这一点,也是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不同的地方。西方文学家将文学作为生命投入的人生大事业,这一事业在改造社会的人类大道上是和政治事业并驾齐驱的。二、唯我独尊的个体精神心理现象。佛罗伊德认为,人的意识最深处存在着本能核心。这种本能具有扩张性、残忍性、盲目性,以追求快感为最高真理。帝王在封建理性的辩证统一中,无限度地扩张其本能,以致明目张胆地认为自己--儒家也极力鼓吹--是天下一人,唯我独尊,凌驾群伦。宇宙万物尽为所驱,狂妄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中国帝王成为一种畸形大写的人。他们的诗歌,也表现了这种妄自尊大而又是社会需要的心态。霸王项羽狂歌:"力拔山兮气盖世……"魏王曹操吟诵:"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看来,此类人物都需要这样一种自大到了近乎疯狂的心态。而一般的文学,谁人敢于如此狂妄!三、主体表现的阳刚雄壮。中国文学,已经有学者称为"臣妾文学"和"阴柔文学",笔者认为用"秘书文学"来称呼更为确切。秘书这种社会组织的特定职务,具有从属性、服务性和被动性。几乎所有著名的文学家,都做过皇帝的秘书职务。第一个有名有姓的文学家屈原,诗歌成就最高的"诗仙"李白,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道儒佛并举的苏东坡等,都有正式的秘书职务。一般文学家,无不以秘书职务的获得为进取之道。因而,他们也就带上了秘书的特性。再加上,封建社会遵从孔孟之道,将文学作为政治的附属工具。这样一来,与欧洲文学家相比,中国文学家群体不能不表现出一种更为欠缺独立自主的弱势来。就连称为豪放派的登上词作最高峰的辛弃疾都把自己比喻为受到皇帝冷遇的美女。他在《摸鱼儿》一词中写道:"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年轻时自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也发出弃妇一样的哀叹:"日暮倚修竹,天寒翠袖薄。"。大诗人被称为"诗仙"、"诗鬼"、"诗圣"等,却没有像西方诗人那样被称作"诗帝"或"诗王"。而帝王文学却正好相反,其阳刚亢奋到了变态地步,为所欲为,不可一世。以"天子一怒,伏巳百万"的凶残,以抢夺"天下之妻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的淫威,以"宁可我负天下人"的告白,傲视着匍伏在脚下的臣民。自然而然,在文学中的表现,主体性最为强烈,阳刚与雄壮就"舍我其谁"了。
透析黄帝内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虽然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书,但其中提出的“治未病”思想、教育方法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学习和推广。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关于黄帝内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之论文范文。
摘要:探讨了《黄帝内经》的“治未病”思想、教育方法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黄帝内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是任何一个个体都不愿意承受的,也是任何一个社会都致力于减少的,但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又是无法避免的。大学生处于青春期,面对着学业和爱情的选择,又处于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加之近年来就业形势的越来越严峻,所以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现在的大学生已经都是90后,有研究表明,由于大学生要面对由于生理和心理造成的种种困境,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愤怒等各种负性情绪,又加上来自家庭以及社会的压力,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1],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还会出现疏离感[2]。因此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使其调整心态、合理认知、适应角色、健康生活。
现阶段,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在现代西方心理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人提出应该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3],作者也认为可以从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医文化中发掘有益于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以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切合中国人的心理特征。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典籍,它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是中医所有学科的源头活水。《黄帝内经》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是最早提出“治未病”思想的中医典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提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指出当疾病“已成”,即使有再好的医疗手段,也不过是亡羊补牢,就像人已经很渴了才去掘井、战争已经开始才去制造武器,恐怕伤害是在所难免。
所以,不如提前预防。这与现代所提倡的“预防为主”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治未病”是中医提出的必须严格遵循的基本医疗原则,其精神实质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未病先防”,就是在没有生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积极的预防,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就是当得病之后运用各种有效手段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防小病酿成大病。
未病先防的理念属于中医养生的范畴。中医认为,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如果能导致人体发病,可能是因为人体抵抗力太弱,也可能是因为致病因素过强。那么要防止疾病的发生,一方面要增强人的体质,以提高抗病力,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另一方面要积极避免或减少致病因素的危害,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问上古天真论》)。
具体到大学生心理健康,则一方面应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另一方面要减少甚至避免不良的情绪刺激。《黄帝内经》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有:
(一)“和于四时,调于阴阳”《黄帝内经》认为,人生活在自然当中,不是一个独立的生物体,时刻都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所以人必须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以保持人体内外阴阳的平衡,使与季节相通应的五脏能够适应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变化,使七情五志顺时、和谐,以达到健康的目的。
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春三月,……夜卧早起,……以使志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早卧早起,……使志安宁;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就指出了不同季节中人应采取的起居方式及其对人情志产生的影响。
(二)怡养精神,调适情志《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生理和心理本为一体,互相影响。
五脏是人的精神活动产生的基础,而精神活动反过来又影响五脏的生理活动。如《灵枢本脏》篇所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也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认为精神的紊乱能使人体生病。所以人应该调养精神、调节情志,适应环境变化,以保证身体健康。《黄帝内经》的论述指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阐述了具体的教育内容,这些对我们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黄帝内经》关于教育方法的论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首先,《黄帝内经》的成书在秦汉时期,但托名黄帝,该书体例多采用黄帝和岐伯、雷公、鬼臾区等人问答的形式,这样既增加了该书的权威性,又使形式生动活泼,易于为人接受;而且该书还采用多种形式加以记录,如“著于竹帛”、“著之玉版”,在当时纸张尚未发明的情况下使用各种载体;或者“得其人则传”,选取合适的对象进行言传身教,这些都加强了医学知识的传播。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讲,也应该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可以通过学校的专兼职心理咨询老师或邀请社会上的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向大学生传授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同时采用各种方式,如传统的编辑心理健康知识小册子、明白纸,或由师生自己编演心理情景剧,还有现代的微信、翻转课堂等,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学会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去增进自身的心理健康。还可以在大学生中选择对心理学感兴趣、接受能力强的同学加以专业培训,由他们在经过专业训练后对其他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由于他们身份的特殊性,在同学中有着更强的亲和力,而其体会也更贴近同学,易于被接受,自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而且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会获得很大的改善。其次,《黄帝内经》还指出教育的内容应该简明易懂。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言:“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指出了医学道理应该明确、难忘,容易掌握,这样才能够广泛传播,经久不绝。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接受信息较容易。
但是大学生不愿意接受枯燥的说教,尤其现在是网络时代,各种信息纷至沓来,生动有趣的内容和灵活多变的形式让人目不暇接,更让大学生提高了“口味”,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不能过于书面化,应该由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将心理健康知识转化成大学生易于接受、容易掌握的语言传达给他们。第三,对于教育的实施原则,《黄帝内经》也做出了明确的阐述。
如《灵枢师传》篇中所讲:“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指出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深入了解人性,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比如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都希望能走出阴影、开心生活,这是他们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原动力,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正是应运而生,顺应人的心理开展工作。
指出不良情绪状态的危害是“告之以其败”,说明保持良好心态的好处是“语之以其善”,给予一定的辅助措施如放松技术等是“导之以其所便”,帮助消除其抑郁、焦虑情绪是“开之以其所苦”,如果能够达到这些,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自不待言。而在此之外,更辅之以身体的锻炼、就业创业技能的培训以及社会支持的促进,则更能帮助大学生尽快恢复心理健康,寻回生命阳光。综上所述,《黄帝内经》虽然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书,但其中提出的“治未病”思想、教育方法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学习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宋海燕,宋海霞,宋海辉,等.1990年代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分析[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6,42(4):101-104.
[2]肖柳婷,梁瑞琼,钟泳如.大学生应对方式、疏离感与心理健康三者机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5):710-714.
[3]章冬云.浅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J].求知导刊,2016,4:39.
拓展:《黄帝内经》的价值影响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除《黄帝内经》外,其他医经均已亡佚。因此,《黄帝内经》便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不仅仅是一部经典的中医名著,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以生命为中心,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命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包含着哲学、政治、天文等多个方面学科的丰富知识,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1.中医渊薮
《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它的著成标志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黄帝内经》在中国医学有很高地位,后世历代有所成就医家,无不重视此书。曾被译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黄帝内经》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思想,阐述人与自然以及生理,解剖,病理,诊断和养生防病治病方面的原则问题。成为中国医学的基石,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临床各科诊治的依据,后世奉为“经典医籍”,为学中医者必读之书。是研究中医学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汉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渊薮,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它的集结成书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断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同时,也为后世中医学的不断完善与向前发展提供了可能。《内经》一书不仅是当时医学发展水平的最佳见证,同时,也是现代中医学研究发展的可靠基石。
首先,《内经》一书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如“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经脉别论》)以及“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的记载,是对人体水液代谢过程的形象描述,成为后世治疗水肿病从肺、脾、肾三脏入手的理论基础。现代治疗肾的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多从调治肺、脾、肾入手,其理论来源显然出自《内经》。再如,“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指过食粱厚味容易使人罹患疔疮类疾病。从现代临床来看,糖尿病足的发生、痛风病的关节肿痛,其发病无一不与过食肥甘厚味有着密切的关系。再如,《素问·五脏别论》中“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的观点,即为后世“诊脉独取寸口”的滥觞;《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劝诫,成为中医临床遣药用方、养生防病一贯默守的至理名言。
除此而外,《内经》一书中还有许多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其他内容,涉及养生、预防、针灸、调摄等诸多方面,至今都有效地指导着人们的防病治病。特别是其中的“治未病”思想,在当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更为世人关注和瞩目。
《内经》的理论对于现代中医临床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内经》成书距现在虽然已有2000多年,但人类个体自身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未发生多大的改变。按照《内经》的理论,如果肺主气、司呼吸,心藏神、主血脉,脾升清、主运化,肝藏血、主疏泄,肾藏精、主气化的功能完全正常,一身气血周流畅通、运行无阻,人体就不会生病。《内经》所确立的独特养生防病视角,决定了它不仅为保障人民健康,繁衍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还将一如既往地继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保驾护航。
2.生命科学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中医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讲的是怎样不得病,怎样使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黄帝内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里面讲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国学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生命哲学,《黄帝内经》就是以黄帝的名字命名的、影响巨大的国学经典。
3.哲理科学
《黄帝内经》还蕴藏了很多哲理科学,譬如对人才管理的启示,《黄帝内经》主张以医道医德尽显人道品德。
德,作为中国古代自然观的重要范畴,其外延,最终已转化为形成天地万物及自然天象运行的客观规律,而人才以内在之“厚德”外化为才学之“载物”, 也是一种顺应自然和谐的内外统一。《黄帝内经》的问世,使中医的医德有了最早的文字表述和阐释。《内经》概括和总结了当时医家对医德的认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德思想,宣告了中医医德理论的诞生。
《内经》中的医德思想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可以分为医学养生道德、医学预防道德、医学治疗道德和医学护理道德四个方面。人的身、心、行共同构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谐发展。“德”管的就是心,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人才的选拔任用,也是应该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与时俱进,和谐发展,这也是现代社会人才选拔任用的标准。
4.文献价值
《黄帝内经》的成书是对中国上古医学的第一次总结,是仅存的战国以前医学的集大成之作。所引用的古文献大约有50余种,其中既有书名而内容又基本保留者有29种,以“经言”、“经论”、“论言”或“故曰……”、“所谓……”等方式引用古文献而无法知其书名者也很多。这些古文献对了解先秦时期中医发展的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中国医学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国医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引用习惯对中文期刊零被引率的影响分析——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0年载文为例.《科技与出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6期.孔朝霞.陈璐.[2].《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10年发表中国医学科研论文分析与思考.《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5期.李晶.[4].应当慎重对待零被引论文.《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3期.孔朝霞.陈璐.[7].互联网+医学教育开启“人卫开放大学”之门中国医学数字教材与慕课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出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6期.王运平.[8].中国医学、法医学与解剖学关系之探析.《医学与哲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23期.陈琦.[9].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灾害救援分会在京成立.《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5年9期.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员部.[10].中国医学中的信息、系统和复杂性思想.《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4期.邬焜.二、中国医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基于LibQUAL+®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被引次数:1作者:周琴.情报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医学科学院2013(学位年度)[2].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对策研究.作者:魏民.情报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2010(学位年度)[3].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分卷方剂学数据库建立的研究.作者:陈桂卿.中西医结合基础内蒙古民族大学2012(学位年度)[4].近代日本汉洋医学之争探析——兼论日本岛国文化的特点.作者:邹小凤.世界历史四川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5].德贞与中国医学早期现代化.被引次数:2作者:高晞.专门史复旦大学2008(学位年度)[6].中国医学作者撰写的英文研究性论文前言部分的体裁分析.被引次数:4作者:梁少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第四军医大学2005(学位年度)[7].《中国医学文化史·中医观念中的人文世界》英译实践及译后总结.作者:楼佳伊.英语笔译浙江师范大学2015(学位年度)[8].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干细胞移植中心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被引次数:1作者:宋阿霞.内科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医学科学院2010(学位年度)[9].五行学说与《黄帝内经》——论五行学说是怎样与古代中国医学合流的.被引次数:2作者:罗曼.中国哲学上海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10].当代中国医学 精神的模式构建及其实践意义.作者:许启彬. 学东南大学2008(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国医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Globalperformanc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verthreedecades.Fu,J.Y.Zhang,X.Zhao,Y.H.Chen,D.Z.Huang,M.H.《Scientometrics:AnInternationalJournalforAllQuantitativeAspectsoftheScienceofSciencePolic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3[2]Adynamicmultiplereactionmonitoringmethodforthemultiplecomponentsquantificationofcomplex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reparations:NiuhuangShangqingpillasanexample.Liang,J.Wu,W.Y.Sun,G.X.Wang,D.D.Hou,J.J.Yang,W.Z.Jiang,B.H.Liu,X.Guo,D.A.《Journalofchromatography,A:Includingelectrophoresisandotherseparationmethod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3]Identificationofrawcuscutaesemenanditsprocessedproductsby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diodearraydetection/massspectrometrycombinedwithprinciplecomponentanalysis.Cheng,X.L.Xu,L.Y.Wei,F.Dong,L.Li,Z.M.Du,H.Xu,X.J.Guo,Z.Y.Ma,S.C.Li,X.R.Lin,R.C.《Journalofliquidchromatographyandrelatedtechnologie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5/8[4]Quickdetec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tractylodisMacrocephalaeRhizoma'piecesbysurfaceenhancedRamanspectroscopy.HaoHuangHongShiShangyuanFengJuqiangLinWeiweiChenYunYuDuoLinQianXuRongChen《LaserPhysics:AnInternationalJournaldevotedtoTheoreticalandExperimentalLaserResearchandAppli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1[5]Advancesinanalyticaltechnologiestoevaluatethequal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Jing,J.Parekh,H.S.Wei,M.Ren,W.C.Chen,S.B.《TrAC:TrendsinAnalyticalChemistr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6]PhotoacousticSpectroscopyAnalysi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LuChenBinxingZhaoHongtaoXiaoRongshengTongChunmingGao《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rmophysic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8/9[7]Isothermaltitrationcalorimetryvs.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fingerprint:PredictionofadversedrugreactionsofcombinationforChinesemedicineinjections.Chen,L.Qiu,L.Yan,D.Zhang,P.Xue,F.Tan,M.Yan,Y.Du,X.Xiao,X.《Journalofthermalanalysisandcalorimetr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1[8]Determinationofxanthatinbyultra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coupledwithtriplequadrupolemassspectrometry:Applicationtopharmacokineticstudyofxanthatininratplasma.CuipingYanHuanLiYuWuDonghaoXieZebinWengBaochangCaiXiaoLiuWeidongLiZhipengChen《Journalofchromatography,B.Analyticaltechnologiesinthebiomedicalandlifescience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9]Acombinationofpharmacophoremodeling,moleculardockingandvirtualscreeningforiNOSinhibitorsfromChineseherbs.Wang,X.Ren,Z.He,Y.Xiang,Y.Zhang,Y.Qiao,Y.《Biomedicalmaterialsandengineering》,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1[10]Groupedpenalizationestimationoftheosteoporosisdatain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YangLiYichenQinanmingXieFengTian《Journalofappliedstatistic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3/4四、中国医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中国医学大成》研究.曹丽娟,2011中国庆阳2011歧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2]《中国医学文摘中医》2011年度摘录基金文章统计.魏民.王梓宁.李琳.庞玉萍,201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2011年学术年会[3]曹炳章与《中国医学大成》.曹丽娟,2010“医家传记研究的继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4]中文医学影像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以《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为例.杜艳霞.史晓娟.孙超.赵娜,2015第十三届(2015)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5]从文献计量角度聚焦中国医学科技发展现状——中国医学科技国际论文计量分析.王敏.张玢.李海存.刘晓婷.许培扬,2009第九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6]曹炳章与《中国医学大成》.曹丽娟,2010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第十三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7]《中图法》四版“中国医学”类目设置质疑.任书俊,2009安徽省高校图工委文献信息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8]中
论文引用黄帝内经标注顺序是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卷次、篇名、部类(选项)-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影印)页码。可在出版时间后注明影印本,为便于读者查找,缩印的古籍。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参考文献
透析黄帝内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虽然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书,但其中提出的“治未病”思想、教育方法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学习和推广。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关于黄帝内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之论文范文。
摘要:探讨了《黄帝内经》的“治未病”思想、教育方法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黄帝内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是任何一个个体都不愿意承受的,也是任何一个社会都致力于减少的,但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又是无法避免的。大学生处于青春期,面对着学业和爱情的选择,又处于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加之近年来就业形势的越来越严峻,所以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现在的大学生已经都是90后,有研究表明,由于大学生要面对由于生理和心理造成的种种困境,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愤怒等各种负性情绪,又加上来自家庭以及社会的压力,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1],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还会出现疏离感[2]。因此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使其调整心态、合理认知、适应角色、健康生活。
现阶段,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在现代西方心理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人提出应该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3],作者也认为可以从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医文化中发掘有益于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以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切合中国人的心理特征。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典籍,它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是中医所有学科的源头活水。《黄帝内经》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是最早提出“治未病”思想的中医典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提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指出当疾病“已成”,即使有再好的医疗手段,也不过是亡羊补牢,就像人已经很渴了才去掘井、战争已经开始才去制造武器,恐怕伤害是在所难免。
所以,不如提前预防。这与现代所提倡的“预防为主”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治未病”是中医提出的必须严格遵循的基本医疗原则,其精神实质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未病先防”,就是在没有生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积极的预防,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就是当得病之后运用各种有效手段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防小病酿成大病。
未病先防的理念属于中医养生的范畴。中医认为,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如果能导致人体发病,可能是因为人体抵抗力太弱,也可能是因为致病因素过强。那么要防止疾病的发生,一方面要增强人的体质,以提高抗病力,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另一方面要积极避免或减少致病因素的危害,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问上古天真论》)。
具体到大学生心理健康,则一方面应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另一方面要减少甚至避免不良的情绪刺激。《黄帝内经》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有:
(一)“和于四时,调于阴阳”《黄帝内经》认为,人生活在自然当中,不是一个独立的生物体,时刻都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所以人必须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以保持人体内外阴阳的平衡,使与季节相通应的五脏能够适应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变化,使七情五志顺时、和谐,以达到健康的目的。
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春三月,……夜卧早起,……以使志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早卧早起,……使志安宁;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就指出了不同季节中人应采取的起居方式及其对人情志产生的影响。
(二)怡养精神,调适情志《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生理和心理本为一体,互相影响。
五脏是人的精神活动产生的基础,而精神活动反过来又影响五脏的生理活动。如《灵枢本脏》篇所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也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认为精神的紊乱能使人体生病。所以人应该调养精神、调节情志,适应环境变化,以保证身体健康。《黄帝内经》的论述指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阐述了具体的教育内容,这些对我们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黄帝内经》关于教育方法的论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首先,《黄帝内经》的成书在秦汉时期,但托名黄帝,该书体例多采用黄帝和岐伯、雷公、鬼臾区等人问答的形式,这样既增加了该书的权威性,又使形式生动活泼,易于为人接受;而且该书还采用多种形式加以记录,如“著于竹帛”、“著之玉版”,在当时纸张尚未发明的情况下使用各种载体;或者“得其人则传”,选取合适的对象进行言传身教,这些都加强了医学知识的传播。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讲,也应该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可以通过学校的专兼职心理咨询老师或邀请社会上的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向大学生传授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同时采用各种方式,如传统的编辑心理健康知识小册子、明白纸,或由师生自己编演心理情景剧,还有现代的微信、翻转课堂等,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学会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去增进自身的心理健康。还可以在大学生中选择对心理学感兴趣、接受能力强的同学加以专业培训,由他们在经过专业训练后对其他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由于他们身份的特殊性,在同学中有着更强的亲和力,而其体会也更贴近同学,易于被接受,自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而且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会获得很大的改善。其次,《黄帝内经》还指出教育的内容应该简明易懂。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言:“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指出了医学道理应该明确、难忘,容易掌握,这样才能够广泛传播,经久不绝。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接受信息较容易。
但是大学生不愿意接受枯燥的说教,尤其现在是网络时代,各种信息纷至沓来,生动有趣的内容和灵活多变的形式让人目不暇接,更让大学生提高了“口味”,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不能过于书面化,应该由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将心理健康知识转化成大学生易于接受、容易掌握的语言传达给他们。第三,对于教育的实施原则,《黄帝内经》也做出了明确的阐述。
如《灵枢师传》篇中所讲:“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指出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深入了解人性,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比如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都希望能走出阴影、开心生活,这是他们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原动力,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正是应运而生,顺应人的心理开展工作。
指出不良情绪状态的危害是“告之以其败”,说明保持良好心态的好处是“语之以其善”,给予一定的辅助措施如放松技术等是“导之以其所便”,帮助消除其抑郁、焦虑情绪是“开之以其所苦”,如果能够达到这些,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自不待言。而在此之外,更辅之以身体的锻炼、就业创业技能的培训以及社会支持的促进,则更能帮助大学生尽快恢复心理健康,寻回生命阳光。综上所述,《黄帝内经》虽然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书,但其中提出的“治未病”思想、教育方法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学习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宋海燕,宋海霞,宋海辉,等.1990年代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分析[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6,42(4):101-104.
[2]肖柳婷,梁瑞琼,钟泳如.大学生应对方式、疏离感与心理健康三者机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5):710-714.
[3]章冬云.浅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J].求知导刊,2016,4:39.
拓展:《黄帝内经》的价值影响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除《黄帝内经》外,其他医经均已亡佚。因此,《黄帝内经》便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不仅仅是一部经典的中医名著,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以生命为中心,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命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包含着哲学、政治、天文等多个方面学科的丰富知识,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1.中医渊薮
《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它的著成标志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黄帝内经》在中国医学有很高地位,后世历代有所成就医家,无不重视此书。曾被译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黄帝内经》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思想,阐述人与自然以及生理,解剖,病理,诊断和养生防病治病方面的原则问题。成为中国医学的基石,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临床各科诊治的依据,后世奉为“经典医籍”,为学中医者必读之书。是研究中医学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汉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渊薮,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它的集结成书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断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同时,也为后世中医学的不断完善与向前发展提供了可能。《内经》一书不仅是当时医学发展水平的最佳见证,同时,也是现代中医学研究发展的可靠基石。
首先,《内经》一书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如“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经脉别论》)以及“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的记载,是对人体水液代谢过程的形象描述,成为后世治疗水肿病从肺、脾、肾三脏入手的理论基础。现代治疗肾的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多从调治肺、脾、肾入手,其理论来源显然出自《内经》。再如,“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指过食粱厚味容易使人罹患疔疮类疾病。从现代临床来看,糖尿病足的发生、痛风病的关节肿痛,其发病无一不与过食肥甘厚味有着密切的关系。再如,《素问·五脏别论》中“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的观点,即为后世“诊脉独取寸口”的滥觞;《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劝诫,成为中医临床遣药用方、养生防病一贯默守的至理名言。
除此而外,《内经》一书中还有许多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其他内容,涉及养生、预防、针灸、调摄等诸多方面,至今都有效地指导着人们的防病治病。特别是其中的“治未病”思想,在当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更为世人关注和瞩目。
《内经》的理论对于现代中医临床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内经》成书距现在虽然已有2000多年,但人类个体自身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未发生多大的改变。按照《内经》的理论,如果肺主气、司呼吸,心藏神、主血脉,脾升清、主运化,肝藏血、主疏泄,肾藏精、主气化的功能完全正常,一身气血周流畅通、运行无阻,人体就不会生病。《内经》所确立的独特养生防病视角,决定了它不仅为保障人民健康,繁衍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还将一如既往地继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保驾护航。
2.生命科学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中医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讲的是怎样不得病,怎样使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黄帝内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里面讲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国学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生命哲学,《黄帝内经》就是以黄帝的名字命名的、影响巨大的国学经典。
3.哲理科学
《黄帝内经》还蕴藏了很多哲理科学,譬如对人才管理的启示,《黄帝内经》主张以医道医德尽显人道品德。
德,作为中国古代自然观的重要范畴,其外延,最终已转化为形成天地万物及自然天象运行的客观规律,而人才以内在之“厚德”外化为才学之“载物”, 也是一种顺应自然和谐的内外统一。《黄帝内经》的问世,使中医的医德有了最早的文字表述和阐释。《内经》概括和总结了当时医家对医德的认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德思想,宣告了中医医德理论的诞生。
《内经》中的医德思想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可以分为医学养生道德、医学预防道德、医学治疗道德和医学护理道德四个方面。人的身、心、行共同构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谐发展。“德”管的就是心,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人才的选拔任用,也是应该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与时俱进,和谐发展,这也是现代社会人才选拔任用的标准。
4.文献价值
《黄帝内经》的成书是对中国上古医学的第一次总结,是仅存的战国以前医学的集大成之作。所引用的古文献大约有50余种,其中既有书名而内容又基本保留者有29种,以“经言”、“经论”、“论言”或“故曰……”、“所谓……”等方式引用古文献而无法知其书名者也很多。这些古文献对了解先秦时期中医发展的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中医学的论文篇2 浅谈中医学与气功 【摘 要】 中医学的气的概念和气机的变化,对气功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大力整理和应用中医理论指导气功和学术非常必要。中医学对于气功的指导地位的提升有助于规范中医气功学的术语和临床技术规范。 【关键词】 气功;中医学;内养功 中医学中对气的论述是权威的、实用的。千百年来在临床运用中经过严格的实践检验,对中医的气的理解有助于气功练习和指导病人有效地习练功法健身祛病。历来气功的解释多趋于使用佛家和道家术语,而使用中医术语进行是对气功诠释有助于加深对气功术语和气功医疗操作的规范,而且易于接受。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谈到了主观精神因素的平静恬淡,会使气机畅达回归到原来的自然状态,精神内守对于防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关于气:何为气?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特性。气的生成来自于: 1.1 先天之精气:即受之于父母的先天禀赋之气。其生理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肾藏之精气的生理功能; 1.2 水谷之精气:即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后所得的营养物质; 1.3 吸入之清气:即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 其中先天之精气为基础,奠定了总体的根基,后天之气补充和滋养先天之气使之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循环不止。水谷之精气和肺吸入的大自然之清新之气汇聚于胸中形成宗气,走息道司呼吸、贯心脉辅心行血。呼吸和心血的运行直接影响气血之运行,在气功中呼吸调节能很好的调节气血的运行可见一斑。 2 气的分布与分类 根据所在的部位、功能及来源的不同,气分可为以下三类。 2.1 元气:元气又称“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主要由肾所藏的先天之精化生,并受后天水谷精气的不断补充和培养。元气根源于肾,通过三焦而循行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无处不在。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因此说元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机体的元气充沛,则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活力就旺盛;反之就会因元气虚衰而产生种种病变。 在气功练习中,动功能使气机调达,推动元气敷布三焦。静功意守丹田则有温补元气的功效,在练习中动静结合达到完美的练功效果。 2.2 宗气: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由肺吸入之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生成。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和脾胃之运化功能的强弱,直接与宗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 宗气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走息道以司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二是贯注心脉以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温度和活动能力、视听的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若宗气不足,临床可见语声低微、呼吸微弱、脉软无力等症。 呼吸的停闭调节有助于宗气的生成和运行,改善气血的运行,加强心肺的功能,心主神明、主血脉、为一身之大主,肺主气,为脏腑之华盖,为相辅之官,心肺功能的提高对于防病治病是非常重要的,习练气功不能不行呼吸之功以改善一身之气血状态,气功一词由兹而生不足为奇。 2.3 营气: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因其富有营养,于脉中营运不休,故称之为营气。营气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血关系密切,可分不可离,故常常将“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营阴”。 营气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营养和化生血液两个方面,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是营气的主要成分,是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同时又是血液的组成部分。 2.4 卫气:卫气的功能主要表现在防御、温煦和调节三个方面,包括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调节脾胃功能的气功练习方法内养功是首选,早期时候的科研和临床都已证实。 3 气的功能 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3.1 推动作用:气的推动作用,是指气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气是功能极强的精微物质,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殖、生长与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推动经气的运行、血液的循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3.2 温煦作用:是指气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驱除寒冷。气维持并调节着人体的正常体温,保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及经络的生理活动,并使血液和津液能够始终正常运行而不致凝滞、停聚。 3.3 防御作用:正如《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指气具有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一方面,气可以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另一方面,“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素问·评热病论》),气又可以与入侵的邪气作斗争,以驱邪外出。 3.4 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指气可以保持胃、肾、子宫、大肠等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统摄血液防止其溢于脉外;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唾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体液流失;固藏精液以防遗精滑泄。 3.5 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功能效应,气化过程就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具体表现在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如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然后再化生为气、血、津液等;津液经过代谢,转化成汗液和尿液等。 气的各种功能相互配合,相互为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比如,气的推动作用和气的固摄作用相反相成,一方面,气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另一方面,气又控制和调节着血液和津液的分泌、运行和排泄。推动和固摄的相互协调,使正常的功能活动得以维持。 4 气机:气的运动形式 气机,即是气的运动。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升、降、出、入四个方面,并体现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之中。人体之气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在,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因而气的功能是通过气机来实现的。升与降,出与入,以及升降与出入,相互为用,相反相成,共同完成人体内部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化过程。升者升其阳,降者降其阴,出者吐其故,入者纳其新。升降出入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存在于生命过程的始终,是生命规律的高度概括。五脏中,心肺位置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位置居中,通连上下,为升降出入的枢纽。如肺呼气为出,吸气为入,宣发为升,肃降为降。六腑则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气机的升降出入应当保持协调、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气机失常又称气机失调,是气的运动紊乱,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形成疾病。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而引起人体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紊乱,导致体内出现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的病理状态。 气机失常是人体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出现紊乱的概括,也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的内在表现。 4.1 气滞 “滞”是指阻塞,不畅之意。气滞,是指气机郁滞而阻塞不畅的病理状态。 气滞的发生多与情志不畅、痰饮、水湿、食积、瘀血、结石等阻滞有关。由于上述因素,影响到局部或全身气的运行,形成气机郁滞不畅,可出现胀满、疼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因此气滞可导致血行滞涩,而形成瘀血。若气滞导致水湿停滞,则可形成痰饮。 气滞还可以使某些脏腑功能失调而形成脏腑气滞,常见的肺气、肝气和脾胃气滞,可见脘腹胀痛,时作时止,得矢气、嗳气则舒,以及完谷不化等症。 4.2 气逆 “逆”是违背,不顺从之意。气逆,是指体内气机升降失常,当升者升之太过,或当降者不降而上逆的病理状态。气逆的发生,多由情志内伤、饮食寒温不适、痰浊壅阻及外邪侵袭等所致,与肝、肺、胃等脏腑关系密切。因肝主疏泄,升泄太过,肝气上逆,可见头痛而胀、目赤面红、烦躁易怒等症状,甚则导致血随气逆,出现咳血、吐血、中风、昏厥等症。因肺主肃降,肺失肃降而致肺气上逆,则见咳嗽、气喘、痰鸣等症。胃主降,胃失和降,则胃气上逆,而见呕吐、嗳气、呢逆、腹胀等症状。 4.3 气陷 “陷”是升举无力,不足之意。气陷,是指在气虚的情况下,以气的上升不及和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气陷的发生常因素体虚弱,久病耗伤或思虑劳倦等所致。气陷多发生于脾脏,故又称“中气下陷”。脾主升清,一方面上输水谷精微于头目清窍,另一方面托举维系人体内脏器官位置的相对恒定。因此,在气虚升举无力的情况下,既可导致清气不能上养头目清窍,而见头晕、眼花、耳鸣等症;又可出现脏腑器官的维系乏力,而引起某些内脏的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还可兼见脘腹或腰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等症。此外,因气陷是因气虚发展而来的,故临床中常见疲乏无力、气短声低、少气懒言、面色不华、脉弱无力等气虚征象。 4.4 气闭 “闭”为闭塞,不能外达之意。气闭,是指气之出入障碍,气不能外达,闭郁结聚于内,而出现的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气闭多于情志刺激而气郁之极,或痰饮、外邪、秽浊之气阻阔气机所致。其发生,可因外感寒邪,束于肌表,阳郁而不达而无汗,感受秽浊之气而致闭厥、外感热病过程中的热盛内厥、突然遭受巨大的精神刺激所致的气厥等。临床上,还可因气机闭郁,壅于心胸,闭塞清窍,可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则见四肢逆冷,拘挛、两拳握固、牙关紧闭;肺气闭郁,气道阻滞,则见呼吸困难、气急鼻煽、面青唇紫;气闭于腑,则见二便不通。 4.5 气脱 “脱”即脱落、不内守之意。气脱,是指气不内守,大量向外逸脱,从而导致全身性严重气虚不足,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气脱多由正不敌邪、正气骤伤,或正气长期持续耗损而衰弱,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出、大吐泻等,使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所致。临床上,因气大量外散脱失,脏腑功能突然衰竭,常出现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手撒肢冷、脉微欲绝等危象。 5 病因中七情对于气机的影响 七情的致病特性 过度的情志活动可以直接干扰气机运动,造成气机的紊乱,如怒则气上,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思则气结等,气功的练习可以干预气机运动,气机平和则机体有机会得到修复,阻断了致病因素。内养功初级静功中松静筑基法,在自然呼吸同时配合松静的练习,使大脑和身体同时放松和入静,改善和提高机体的内环境,使身体处于较舒适的状态,而得到将息温养。 七情内伤直接影响其相应内脏,使其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 5.1 直接伤及内脏 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相应的脏腑。因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而心是五脏六腑的统帅,它主宰着人的心理、情志活动。为此,七情致病均可损及心,并影响到其他脏腑,在七情致病中心起主导作用。另外,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故情志致病,以心肝脾三脏失调为多见。如过喜、惊吓、思虑劳神均可伤心,致心神不宁,症见心悸、失眠、健忘,甚则精神失常。郁怒伤肝,肝气郁结,证见两胁胀痛、善太息或咽中似有异物梗阻;妇女可见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肝气上逆,出现呕血、面红耳赤、晕厥。思虑忧愁伤脾,脾失健运,见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症。若思虑劳神,不仅损伤心脾,而且可导致心脾两虚,同时会出现上述心神不宁及脾失健运的兼症。 5.2 影响脏腑气机 七情对内脏的直接损伤主要为影响脏腑气机,气血运行紊乱。《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致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见头胀痛、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喜则气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可缓和精神紧张,营卫通利;二是暴喜过度,致心气涣散,神不守舍,见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悲则气消,过度悲忧损伤肺气,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见气短声低、倦怠乏力、精神萎靡不振。恐则气下,恐惧过度,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见溺频、溲多或二便失禁,甚则面白、昏厥、遗精。惊则气乱,突受惊吓,损伤心气,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见心悸、惊惶失措。思则气结,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致气机郁结,脾运无力,见食欲减退、脘腹胀满、便溏等。 5.3 七情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病情的发展 情绪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如肝阳上亢证,情绪的波动可诱发中风偏瘫,此时对于情绪的调摄,运用气功调神之法使患者能处于安静愉悦的状态,则可以避免和阻断,能处于安静愉悦。 6 气功对于气机的干预 气功练习中,调神运用合理的良性意念替代和阻断不良情绪的侵扰,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动功的练习可以使身体的气机得到调整,动功的练习在中医里也与中医肝藏血,主筋,主疏泄行气。 气功通过三调的合理练习,对身心有序的调节,可以安神定志、养气、行气活血、舒筋通络,达到健身祛病的目的。动功如内养功动功、五禽戏、八段锦等。吐纳如内养功的停闭呼吸法、六字诀等功法,辨证选功、辨证练功,符合中医学理论的规律,合理的使用三调为宗技术,指导患者通过调神、调息、调身高效而安全的练功、养生祛病,练养结合来调达气机。 在气功的练习中,随着功夫的提高会逐渐形成自然的深长的腹式呼吸,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自然提高了水谷精气的形成。使宗气生成和气血的生成有了生化之源。深长呼吸更能获得充足的自然清新之气,使宗气更加充足,气血的运行动力更强劲。 在气功练习中,由于是自我调控的功夫和技能,故在很多急重的情况下是很难完成这一技术操作的,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气功的练习需要在缓则治本的阶段来使用,对于气功自我练习的适应症上亦以慢性病或疾病的恢复期为主,总之,是以病人自身能够完成操作为前提。 总 结 通过上述的这些内容从生理到病因病机,中医学对于气的论述和实践运用都是完善而成熟的,用于临床亦行之有效。气功学,尤其是中医气功学或医学气功、医疗气功如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指导病患者辨证的习练气功,是我们中医气功学研究的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猜你喜欢: 1. 中医学职称论文 2. 中医临床毕业论文 3. 中医学教学现状分析以及未来趋势论文 4. 关于中医临床的论文
透析黄帝内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虽然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书,但其中提出的“治未病”思想、教育方法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学习和推广。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关于黄帝内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之论文范文。
摘要:探讨了《黄帝内经》的“治未病”思想、教育方法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黄帝内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是任何一个个体都不愿意承受的,也是任何一个社会都致力于减少的,但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又是无法避免的。大学生处于青春期,面对着学业和爱情的选择,又处于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加之近年来就业形势的越来越严峻,所以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现在的大学生已经都是90后,有研究表明,由于大学生要面对由于生理和心理造成的种种困境,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愤怒等各种负性情绪,又加上来自家庭以及社会的压力,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1],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还会出现疏离感[2]。因此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使其调整心态、合理认知、适应角色、健康生活。
现阶段,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在现代西方心理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人提出应该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3],作者也认为可以从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医文化中发掘有益于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以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切合中国人的心理特征。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典籍,它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是中医所有学科的源头活水。《黄帝内经》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是最早提出“治未病”思想的中医典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提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指出当疾病“已成”,即使有再好的医疗手段,也不过是亡羊补牢,就像人已经很渴了才去掘井、战争已经开始才去制造武器,恐怕伤害是在所难免。
所以,不如提前预防。这与现代所提倡的“预防为主”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治未病”是中医提出的必须严格遵循的基本医疗原则,其精神实质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未病先防”,就是在没有生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积极的预防,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就是当得病之后运用各种有效手段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防小病酿成大病。
未病先防的理念属于中医养生的范畴。中医认为,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如果能导致人体发病,可能是因为人体抵抗力太弱,也可能是因为致病因素过强。那么要防止疾病的发生,一方面要增强人的体质,以提高抗病力,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另一方面要积极避免或减少致病因素的危害,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问上古天真论》)。
具体到大学生心理健康,则一方面应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另一方面要减少甚至避免不良的情绪刺激。《黄帝内经》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有:
(一)“和于四时,调于阴阳”《黄帝内经》认为,人生活在自然当中,不是一个独立的生物体,时刻都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所以人必须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以保持人体内外阴阳的平衡,使与季节相通应的五脏能够适应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变化,使七情五志顺时、和谐,以达到健康的目的。
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春三月,……夜卧早起,……以使志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早卧早起,……使志安宁;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就指出了不同季节中人应采取的起居方式及其对人情志产生的影响。
(二)怡养精神,调适情志《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生理和心理本为一体,互相影响。
五脏是人的精神活动产生的基础,而精神活动反过来又影响五脏的生理活动。如《灵枢本脏》篇所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也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认为精神的紊乱能使人体生病。所以人应该调养精神、调节情志,适应环境变化,以保证身体健康。《黄帝内经》的论述指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阐述了具体的教育内容,这些对我们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黄帝内经》关于教育方法的论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首先,《黄帝内经》的成书在秦汉时期,但托名黄帝,该书体例多采用黄帝和岐伯、雷公、鬼臾区等人问答的形式,这样既增加了该书的权威性,又使形式生动活泼,易于为人接受;而且该书还采用多种形式加以记录,如“著于竹帛”、“著之玉版”,在当时纸张尚未发明的情况下使用各种载体;或者“得其人则传”,选取合适的对象进行言传身教,这些都加强了医学知识的传播。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讲,也应该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可以通过学校的专兼职心理咨询老师或邀请社会上的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向大学生传授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同时采用各种方式,如传统的编辑心理健康知识小册子、明白纸,或由师生自己编演心理情景剧,还有现代的微信、翻转课堂等,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学会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去增进自身的心理健康。还可以在大学生中选择对心理学感兴趣、接受能力强的同学加以专业培训,由他们在经过专业训练后对其他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由于他们身份的特殊性,在同学中有着更强的亲和力,而其体会也更贴近同学,易于被接受,自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而且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会获得很大的改善。其次,《黄帝内经》还指出教育的内容应该简明易懂。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言:“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指出了医学道理应该明确、难忘,容易掌握,这样才能够广泛传播,经久不绝。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接受信息较容易。
但是大学生不愿意接受枯燥的说教,尤其现在是网络时代,各种信息纷至沓来,生动有趣的内容和灵活多变的形式让人目不暇接,更让大学生提高了“口味”,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不能过于书面化,应该由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将心理健康知识转化成大学生易于接受、容易掌握的语言传达给他们。第三,对于教育的实施原则,《黄帝内经》也做出了明确的阐述。
如《灵枢师传》篇中所讲:“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指出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深入了解人性,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比如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都希望能走出阴影、开心生活,这是他们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原动力,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正是应运而生,顺应人的心理开展工作。
指出不良情绪状态的危害是“告之以其败”,说明保持良好心态的好处是“语之以其善”,给予一定的辅助措施如放松技术等是“导之以其所便”,帮助消除其抑郁、焦虑情绪是“开之以其所苦”,如果能够达到这些,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自不待言。而在此之外,更辅之以身体的锻炼、就业创业技能的培训以及社会支持的促进,则更能帮助大学生尽快恢复心理健康,寻回生命阳光。综上所述,《黄帝内经》虽然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书,但其中提出的“治未病”思想、教育方法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学习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宋海燕,宋海霞,宋海辉,等.1990年代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分析[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6,42(4):101-104.
[2]肖柳婷,梁瑞琼,钟泳如.大学生应对方式、疏离感与心理健康三者机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5):710-714.
[3]章冬云.浅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J].求知导刊,2016,4:39.
拓展:《黄帝内经》的价值影响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除《黄帝内经》外,其他医经均已亡佚。因此,《黄帝内经》便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不仅仅是一部经典的中医名著,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以生命为中心,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命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包含着哲学、政治、天文等多个方面学科的丰富知识,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1.中医渊薮
《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它的著成标志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黄帝内经》在中国医学有很高地位,后世历代有所成就医家,无不重视此书。曾被译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黄帝内经》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思想,阐述人与自然以及生理,解剖,病理,诊断和养生防病治病方面的原则问题。成为中国医学的基石,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临床各科诊治的依据,后世奉为“经典医籍”,为学中医者必读之书。是研究中医学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汉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渊薮,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它的集结成书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断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同时,也为后世中医学的不断完善与向前发展提供了可能。《内经》一书不仅是当时医学发展水平的最佳见证,同时,也是现代中医学研究发展的可靠基石。
首先,《内经》一书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如“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经脉别论》)以及“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的记载,是对人体水液代谢过程的形象描述,成为后世治疗水肿病从肺、脾、肾三脏入手的理论基础。现代治疗肾的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多从调治肺、脾、肾入手,其理论来源显然出自《内经》。再如,“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指过食粱厚味容易使人罹患疔疮类疾病。从现代临床来看,糖尿病足的发生、痛风病的关节肿痛,其发病无一不与过食肥甘厚味有着密切的关系。再如,《素问·五脏别论》中“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的观点,即为后世“诊脉独取寸口”的滥觞;《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劝诫,成为中医临床遣药用方、养生防病一贯默守的至理名言。
除此而外,《内经》一书中还有许多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其他内容,涉及养生、预防、针灸、调摄等诸多方面,至今都有效地指导着人们的防病治病。特别是其中的“治未病”思想,在当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更为世人关注和瞩目。
《内经》的理论对于现代中医临床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内经》成书距现在虽然已有2000多年,但人类个体自身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未发生多大的改变。按照《内经》的理论,如果肺主气、司呼吸,心藏神、主血脉,脾升清、主运化,肝藏血、主疏泄,肾藏精、主气化的功能完全正常,一身气血周流畅通、运行无阻,人体就不会生病。《内经》所确立的独特养生防病视角,决定了它不仅为保障人民健康,繁衍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还将一如既往地继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保驾护航。
2.生命科学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中医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讲的是怎样不得病,怎样使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黄帝内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里面讲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国学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生命哲学,《黄帝内经》就是以黄帝的名字命名的、影响巨大的国学经典。
3.哲理科学
《黄帝内经》还蕴藏了很多哲理科学,譬如对人才管理的启示,《黄帝内经》主张以医道医德尽显人道品德。
德,作为中国古代自然观的重要范畴,其外延,最终已转化为形成天地万物及自然天象运行的客观规律,而人才以内在之“厚德”外化为才学之“载物”, 也是一种顺应自然和谐的内外统一。《黄帝内经》的问世,使中医的医德有了最早的文字表述和阐释。《内经》概括和总结了当时医家对医德的认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德思想,宣告了中医医德理论的诞生。
《内经》中的医德思想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可以分为医学养生道德、医学预防道德、医学治疗道德和医学护理道德四个方面。人的身、心、行共同构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谐发展。“德”管的就是心,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人才的选拔任用,也是应该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与时俱进,和谐发展,这也是现代社会人才选拔任用的标准。
4.文献价值
《黄帝内经》的成书是对中国上古医学的第一次总结,是仅存的战国以前医学的集大成之作。所引用的古文献大约有50余种,其中既有书名而内容又基本保留者有29种,以“经言”、“经论”、“论言”或“故曰……”、“所谓……”等方式引用古文献而无法知其书名者也很多。这些古文献对了解先秦时期中医发展的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现如今,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医养生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医养生论文的 范文 ,供大家参考。
浅谈中医养生伦理
【摘要】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养生 方法 ,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关键词】中医;养生;伦理
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是中华 传统 文化 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养生思想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1中医养生的伦理意蕴
1.1中医养生的内涵所谓“生”,是指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养生一词,源出自《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讲求天人之和,注重四时之变,保持阴阳平衡,实现培养生机、健康精神、延年益寿的目的,从而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治未病”的境界。
养生是为了个人的健康和长寿,但健康和长寿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每天摄入多少蛋白质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就是说养生不能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下,其与外在客观条件密不可分。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养生理论就认识到了自然环境与健康长寿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吕氏春秋》中论述了水质与健康的关系:“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与�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与伛人。”[1]《黄帝内经》则提出了地理环境与健康长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认为优美的环境、适宜的水土有利于人的健康和长寿。
中国先哲还认识到了健康长寿与先天遗传有着密切的关联:“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2]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养生学作为极具生命活力的古老学科,注重客观因素在健康长寿中的作用并不是它的最大特点。事实上,中国养生学所关注的重点完全是如何在已然的客观条件中去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节约、慎用生命的能量,以达到祛病延年的养生目的。明代张景岳认为“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斫削者夭者更夭”,“后天之弱者常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也就是说一方面先天遗传与健康的关系固然重要,另一方面更为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养”。
1.2中医养生的特征
与现代西方医学不同的是,西医强调“与疾病做斗争”,即用化学方法对人体的干预、对疾病的斗争和除恶务尽的态度,其前提是疾病出现器质性病变。而事实上,人体在出现器质性病变之前,在能量层面已经表现出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功能性失调。现代医学对器质性病变之前的问题却无能为力,而中医养生着眼于“知未病”和“治未病”,其特征是它对生命和健康秉承着顺应自然的信念、阴阳调和的态度以及过犹不及的中庸观。
1.2.1顺应自然的信念
道家认为顺天者寿。违背自然和生命的天性是人健康长寿的第一大敌人。《吕氏春秋・重己》闪耀着顺应自然的思想光辉,大凡生命长久都是顺应它的天性的缘故。使生命不顺的东西是人的欲望,所以圣人一定首先节制欲望,使之适度。房屋大了,阴气就多了;台子高了,阳气就盛了。
阴气多就会得腿脚行走不便的毛病。阳气盛就会得肌肉萎缩活动困难的疾患。这是阴阳不适度带来的疾病。因此,古代帝王不住大房,不筑高台,饮食不求丰盛珍异,衣服不求过厚过暖。衣服过厚过暖脉理就会闭结,脉理闭结气血就会不通畅。饮食丰盛珍异胃就会过满,胃过满胸腹就会闷胀,胸腹闷胀气就会不通畅。可见,实现健康长寿的路径只能是“道法自然”,而不是“我行我素”,这是已经证实了的人类生存之道的千年智慧和唯一正确的道路。
1.2.2阴阳调和的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阴阳是宇宙中两个最基本的关系。阴阳和谐是万事万物和谐的根本,若根本不和谐,则什么都谈不上和谐了。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3],说明万物、人事皆以阴阳和谐为存在的条件。所以说阴阳和谐是根本之道,是客观规律。阴阳和谐论影响了中医对健康的看法,如果人体是阴阳和谐的,那就是健康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4]判断人体健康与否的首要条件,就是看阴阳是否处于一种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阴阳平衡便是阴阳双方在消长和转化的过程中,双方谁都既不太过也不太衰,呈现出的一种和谐的状态。这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正常状态。在中医看来,所有的疾病都可以看作阴阳关系出现了不协调,所以对待疾病的态度应该是调和阴阳而非“与疾病做斗争”。
1.2.3过犹不及的中庸观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完整和最完美的体现,它的生命观、健康观、治疗观等,都是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具体化。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最精彩表述。
中庸观反对“过”和“不及”,认为“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因为物极必反也。司马迁在《史记・田叔列传》中指出物极必反是宇宙之道,“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乃天地之常也。《吕氏春秋・重己》曾论述到:从前,先辈圣王修建庭廊园池,只要能够游目眺望、活动身体就可以了了;兴造宫室台榭,只要能够避免干燥和潮湿就可以了;制做车马衣裘,只要能够安身暖体就可以了;备置饭菜酒浆,只要能够适口充饥就可以了;创作音乐歌舞,只要能够娱情养性就可以了。……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并不是喜好节俭,厌恶奢靡,而是要使身心得到适当的调节。不一味地放纵,无过无不及是养生的一个最高境界,也是养生的基本理念。
2中医养生的伦理定位
2.1贵生养生思想根植于道家的贵生思想,只有贵生,才能养生。养生亦即贵生贱物、重生轻物。也就是说生命本身是最可宝贵的,贵于生命之外的东西,即一个人不可以用生命去博取身外之物,诸如功名、利禄、道义和理想等。因为生命高于一切,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故“死王乐为生鼠”也。一个人如果贵生轻物,那么即使失去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得到的却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健康和长寿。如果一个人贵物轻身,那么即使他得到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却可能失去生命。会有谁愿意杀身以易衣,断首以易冠呢? 《吕氏春秋・重己》有云:“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所以,“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5]
隋唐时期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撰写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起因就是他认为“人命至重,贵比千金”。在贵生的基础上,人们才会去学习养生。养生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生命的量,也就是如何延长寿命。其次就是追求生命的质,也就是身心健康,要活得好,活得精彩。
2.2重养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舒适和方便毋庸赘言,但同时也带来了疾病的施虐。也就是说经济和技术并不必然带来健康和长寿,“夫道者年皆百岁。”意思是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才能健康长寿。一个“养”字,既是生活方式,也是生存之道,更是获得健康长寿最基本与最巧妙的关键技术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伦理文化,强调修身养性,甚至把“学道”和“养生”看作“一串事”。
首先,重视养德。在中国,不论儒家、佛家还是道家,自古就非常强调道德修养对人的健康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在《庄子》中有“德全而神不亏”的思想;《黄帝内经》继承了道家的思想,认为人的健康长寿和道德相关。孙思邈更是发扬了这个观点,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不能延寿” 。
仁者指博爱济众,乐善好施的美好人格形象。“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宁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6]。儒家甚至把“养德”看作“养生之根”。“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
其次,重视养心。中医认为,心乃“君主之官”,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中医养生强调“重在养心”,养心的核心,就是让心态平和,清心寡欲,减少各种欲望,让气血按正常的规律运行。如果杂念重生,心神动荡不安,就会消耗大量能量;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脏调顺,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心理安宁,身体才能健康,才能长寿。
当今世界,利益至上,当思太白先生的“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的境界,才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7]
参考文献
[1]《吕氏春秋・尽数》。
[2]《景岳全书・先天后天论》。
[3]《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4]《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5]《吕氏春秋・贵生》。
[6]《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7]《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试谈中医养生之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人的双足并拢恰象端坐的人体,各组织器官在双足都有其对应的解剖部位,即反射区。运用物理方法(如手指、按摩工具)在人体双足部相应的反射区上施以按、压、刮等手法,能调节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诊断疾病、治疗疾病、自我保健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足部按摩法。足部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足部按摩已成为时尚的、流行的养生方式和社交方式。适宜的足部按摩能够促使足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有毒有害代谢产物的排除,起到安神助眠、解除疲劳、自我减痛、自我救急、增强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1足部反射区的分布规律
1.1对称性如果人体的器官成双,则反射区在双足就成对存在,如肾、输尿管、肺、眼、耳等。
1.2整体性人体的两只脚并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全息胚。除了成双的器官外人体还有一些单个器官,靠近人体左侧的器官反射区在左脚上,如心、脾、降结肠、乙状结肠等。靠近人体右侧的器官反射区在右脚上如肝、胆、盲肠、回盲瓣等。
1.3特殊性人体的某些器官如鼻、气管、喉、胃、胰、十二指肠、膀胱等,位于人体中间部位,这些特殊位置的器官在反射区的定位上也呈对称性。在对足部反射区的认知和理解上应有立体感,如两脚并在一起,其形状就是一个端坐的人,并在一起的部位称脚内侧,是人体的正中线脊柱的反射区,也是上述器官反射区的分布区域,两脚外侧是肩、肘、膝等的反射区。
2足部按摩的理论依据
2.1中医经络原理早在《黄帝内经·观趾篇》中就有对足部按摩的记载。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在脚上都有经络相连,在连接人体的十二条经脉中,有六条起止于足部,双脚是足三阴之始,足三阳之终,且分布着六十多个穴位,通过按摩,能够调整阴阳,疏通经络,化瘀止血,扶正驱邪,刺激会通过穴位接收,沿经络传导,对脏腑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2生物全息论原理全息论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根据这个理论,每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局部器官都包含着人体的全部信息,因此叫全息胚。在足部这个全息胚中,有与人体器官相对应的特点,当人体某器官发生变化时,足部反射区首先会出现反应。相比之下足部按摩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因为足部这个全息胚具有发育程度高,最接近整体,足部又是末端的全息胚,神经血管丰富,感觉灵敏,信息传导路径密集,足部的体积和面积比手、耳、鼻等器官都大,便于按摩。
2.3神经反射原理神经反射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当人体的组织器官出现异常时,与足部相对应的反射区就会出现气泡状、砂粒状、颗粒状、条锁状、小结节样等改变。按摩这些反射区时就会产生明显的疼痛感。这种痛会沿传入神经向中枢神经传导,再经中枢神经调节并发出新的神经冲动,传导到体内组织器官,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体液调节反应,激发人体潜能,调节体内失衡状态。
实践证明由足部反射区传来的触压和痛觉冲动能形成新的兴奋灶。新的兴奋灶叠加,其强度超过有病理的兴奋灶的强度,从而使病理兴奋灶受到抑制,乃至完全消失。
2.4循环学说经测定足部血液流速为12mm/秒,按摩后血流速度可提高两倍,由于心脏有节律的搏动,血液不停地在全身循环流动,成为机体内外物质运输和交换的重要通道。当人体某个器官机能异常或发生病变时,就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代谢产物沉积在循环通道上。由于足部是处于远离心脏的部位,加之地心引力的影响,这些有害物质就很容易在足部沉积下来,造成局部皮肤组织变异的现象,如皮肤变色、皮下颗粒、索条硬结节等。通过采用足部按摩,可促进局部循环、血流通畅,最终通过肾脏等排泄器官将这些沉积物排出体外,恢复脏腑的功能。
3按摩的手法、和力度及注意事项
3.1按摩的手法拇指按压法、拇指推法、拇指扒法、食指扣拳法、食指钩掌法、食指捏法、双拇指扒法、握足扣指法、双指钳法等。
3.2按摩的力度应有力、均匀、柔和、持久。按摩的手法重则为泻,轻则为补。由足跟向足尖方向为泻,反之为补。顺时针为泻,逆时针为补。一般敏感区按摩时有痛感。指压力度在3-5公斤,而且必须根据个人的忍耐度,在个人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内,取得最好的效果,由轻到重,慢而有规律。
3.3注意事项
3.3.1饭前30分钟、饭后1小时内不可做足部按摩。
3.3.2足部按摩前后,施受双方须饮水300-500毫升温开水。有严重心脏病、肾病的人及 儿童 、老人按摩前后饮水不要超过150毫升。
3.3.3女性在怀孕、月经期间不宜做足部按摩。但对月经不调、痛经者按摩时,力度要轻。
3.3.4各种传染性疾病患者、足部有新鲜或未愈合的伤口,或足部骨折者、足部皮肤有皮肤病,如皮肤上的脓疮、溃疡者、.有出血性或出血倾向的疾病,如尿血、呕血、便血等或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病者。不宜做足部按摩。
3.3.5病人在服药治疗期间接受足部按摩不应停药。
3.3.6老人和儿童按摩时间要适当缩短,对于严重的心脏病、肾病、糖尿病、肝病患者,按摩力度要轻,双足按摩不能超过10分钟。
3.3.7有资质的按摩师才可以对孕妇和月经期妇女做足部按摩。
3.3.8足部按摩师操作结束后,须用热水洗手。
4结语
足部按摩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内经》里就有足部经络学说和足部按摩的详细记载。况且几千年来,这种简便、安全的保健方法一直为人们所钟爱。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保持足部的血液循环通畅,对全身的气血正常运行尤为重要,而足部按摩正是一种最佳的畅通足部血液循环的方法。足部按摩具有固养根气、疏通经络和调解神经的作用。通过对足部表面施加压力,还可以启动机体的调节功能,激发各器官细胞潜能,增强免疫力。通过对上述理论的应用,和对实践的 总结 ,足部按摩,是获取健康生活的必要的方式和方法。
论炎帝称谓的诸种模式与汉代文化观的演变 田兆元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062) [提要] 关于炎帝的称谓有多种模式,主要与神农氏和蚩尤氏存在关联。对于炎帝的不同称谓,体现出不同的价值观念。炎帝神农氏为一系,炎帝蚩尤氏为一系,是炎帝文化的杰出代表。所谓炎黄之战,所谓黄帝战蚩尤乃汉代政治文化的影响所致。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改变了汉初以蚩尤为宗的炎帝文化本色,但炎帝文化的内在力量与影响,与黄统展开了长时间的较量,终于使汉王朝重回炎帝文化怀抱。班固等人重新改写古史,并提出三皇说和新的五帝说,实际上是对于历史的恢复性书写,具有历史实录和维护汉初赤统本位的双重意义。 [关键词] 炎帝神农氏炎帝蚩尤氏 炎黄之战 政治文化 对于炎帝的研究,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困扰着学术界,那就是关于炎帝的称谓,关于炎帝和神农氏的关系,关于炎帝与蚩尤氏的关系,他们之间到底存在何种关系。自汉代的典籍称炎帝神农氏,炎帝是不是神农氏,或者神农氏是不是炎帝的问题,后来就一直争论不休了[1][第一章]。此外,蚩尤是否炎帝也是一个焦点问题。这种争论带来了学术界对炎帝和神农氏的关注,但同时也使得炎帝研究陷入迷茫:一个连对象都不明确的课题,科学性如何建立起来?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炎帝文化研究热起来以后,这个问题再次被提起。这个问题实际上有些制约炎帝问题的深入研究了。如果神农氏不是炎帝的话,炎帝就无足轻重了,他不过发动了一场不义战争而最终被黄帝打败,是个不光彩的角色。像农耕发明,医药发明等,都是和炎帝没有关系的。果真这样,炎帝研究还有什么意义呢?假如是,我们又怎么解释司马迁的态度?如此看来,炎帝的身份还是不得不辩的。 此外,炎黄之战,黄帝战蚩尤,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司马迁的叙述矛盾重重,突如其来的这样一场战争带给人们困惑。这场战争描述是怎样诞生的呢?我们也必须加以考辨。 一,炎帝担当者的称谓 炎帝本身是一个特定的首领位置的称号,它是由许多曾经担任这一职位的首领的共称。我们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因为把炎帝仅仅视为一人的独称,把炎帝视为唯一的一个首领。这样,许多历史上本来合理的叙述就成为矛盾。我们不能掏空炎帝的内涵来谈炎帝。 炎帝称谓是由两个部分或三个部分构成的,一是炎帝这个称号,二是担当炎帝的那个氏族的姓氏,二者的结合是炎帝的一般称谓,如炎帝神农氏,指的是担任炎帝的神农氏族,他的身份是双重的,炎帝是一个特定的联盟的公共领袖,神农氏是氏族的姓氏。还有三部分的构成者,除帝号,氏族姓氏外,那就是这个首领的名字。如,炎帝神农氏,有名魁隗者,也有名帝承者[2][卷一],神农氏凡八代担任炎帝一职。帝承即炎帝神农氏帝承,魁隗即炎帝神农氏魁隗,这是炎帝的完整称谓,怎么能够凭炎帝两个字就可以论述炎帝呢?到底哪些氏族的首领担任过炎帝这样一个职位呢? 第一,神农氏。这是后来人们争论最多的问题。但是,这无论如何都是确认炎帝身份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在早于司马迁《史记》的《世本》里,已经明确指出:“炎帝神农氏。”[i]《世本》大约成书于战国末期或者秦到汉初,司马迁也引用讨论该书内容,说明早在司马迁 以前,人们已经将炎帝神农氏合一了。东汉郑玄注《礼记·月令》称:“炎帝,神农也。”东汉王符《潜夫论·五德志》:“有神农首出常羊,感任姒,生赤帝魁隗,身号炎帝,世号神农也,代伏羲氏。”东汉时期的人们已经很清楚得懂得炎帝和神农是不同的称号,但二者是统一的。所以,班固在《汉书》的《古今人表》里,明确指称:“炎帝神农氏。”司马迁也没有说他们是两个人。我们很清楚看到,炎帝为神农氏是汉代较为普遍的看法。炎帝神农氏除了魁隗,还有帝承、帝临、帝明、帝直、帝来、帝衰和帝榆罔。神农氏族的八代首领担任了炎帝的职务。 第二,厉山氏。厉山氏又称烈山氏,因为音变成为两种称呼,所以这二者是一样的。《左传》和《国语》都提到烈山氏之子柱的事迹。《国语·鲁语》:“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为稷。”这里说烈山氏是有天下的,是人们把他和炎帝联系起来的重要因素。东汉郑玄注释《礼记》,于注《祭法》篇指出:“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烈山氏。”当时,他没有直接说厉山氏就是神农氏。他是分别说炎帝神农氏,炎帝厉山氏的,这说明,炎帝是多个氏族、多个首领曾经担任的一个具有公共权力的职位。 第三,大庭氏。也为郑玄所称。《礼记·月令》注:“炎帝大庭氏也。”《左传》昭公十八年疏也称先儒旧说,皆云“炎帝号神农氏,一曰大庭氏”。又有言伊耆氏为炎帝者,吕思勉先生著文详论此事。[3][第七节] 第四,归藏氏。班固《汉书·古今人表》在炎帝神农氏以下,先列列山氏,再列归藏氏。班固对司马迁的《五帝本纪》有所不满,因为司马迁将历史从黄帝开始,把黄帝以前的一段很长的有记载的历史割断了,又因为他改变了汉初的炎帝崇拜习俗,因此,在《汉书》这样一本断代史的著作里,班固想通过这样一个具有通史性质的古今人物表,补足一段历史世系。在这个表的序言里,班固说,唐虞以上,“诸子颇言之,虽不考乎孔氏,然尤著在篇籍,归乎显善昭恶,劝诫后人,故博采焉。”[4][古今人表序]归藏氏属于炎帝系列,应该是有所本的。 第五,蚩尤氏。炎帝蚩尤氏是历史的存在,是不能否定的事实。《逸周书·史记篇》:“蚩尤逐帝榆罔而自立,号炎帝,亦曰阪泉氏。” 烈山氏可以归于神农系列,归藏氏也排在神农氏之下,大庭氏归属不详,或为独立一支,今不可考。炎帝系列最著名,影响最大,引起争议最大的即是神农氏和蚩尤氏两家。 二,《史记》的叙述模式与成因 否定炎帝神农氏为一人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史记》的两处记载,一处是《五帝本纪》,里面没有明确说炎帝和神农氏为一人,而是分别称炎帝和神农氏。另一处是《封禅书》,里面明确说:“神农氏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看起来神农氏和炎帝是两个人。 我们不能以《史记》的不明确的表述来否定《世本》、《汉书》和《帝王世纪》的明确表述。简单地否定任何一方都是没有道理的,凭什么说司马迁就是对的,而班固就是错的呢?这种判断的方法论上本身就有问题。何况司马迁并没有说神农氏本身没有担任过炎帝,《史记》本身也给了我们关于炎帝和神农氏关系的丰富信息。事实上,是我们没有理解司马迁特有的历史观造成混乱,并不是司马迁本身有什么问题。 我们应该注意到的一个问题是:五帝中除黄帝外,称谓都叫帝某某,如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而不叫颛顼帝,喾帝,但是,《五帝本纪》里却提到了炎帝。这里的含义是:黄帝外,其他四帝均为黄帝之后,五帝是一个血统,一个系列,这在叙述中十分明白。五帝是从黄帝开始的,故称黄帝,而不是帝黄,其他继承者,都是帝某某,既表现为血统的一致性,也表现为文化的一致性。《大戴礼》有《五帝德》篇,五帝之所以为五帝,在于德,这就是一种文化认同。而炎帝和黄帝不一样,是“异德”,因此,炎帝不能和五帝并列在一起。炎帝是另外一个系列。我们在《帝王世纪》里发现了这样的叙述,炎帝称谓是某帝,但是,炎帝的后裔则是帝某,如所谓的炎帝八代,帝临魁、帝直、帝榆罔等,和《史记》对黄帝系列的称谓一样。显然,黄帝和炎帝是不同的两个系列。 由于《五帝本纪》是从黄帝开始的,所以,黄帝为尊,炎帝就不能尊称为帝了。对于既往的老炎帝,便直呼其氏姓神农氏,而对于那个新的炎帝蚩尤氏,司马迁时而称之为炎帝,时而称之为蚩尤。于是,对于炎帝系列的首领,司马迁用了三个称谓,即神农氏、炎帝、蚩尤。这就容易让人们十分迷茫了。其实,这里只有两个人,即炎帝神农氏,炎帝蚩尤氏。蚩尤曾经驱逐炎帝神农氏的最后一位领袖帝榆罔,自称为炎帝。 关于蚩尤,在传世的材料里,他有两种不同的结局,一是被诛杀,一是做了黄帝的战神。司马迁是认同被杀的材料的。今天所见到的蚩尤被杀的事迹,主要来自《史记》,《山海经》主要是“荒经”记载蚩尤被杀之事,但“荒经”一般认为是汉代的作品,很大程度上是受《史记》的影响。而在先秦时期,人们没有说过蚩尤被杀,没有黄帝战蚩尤的记载,相反,他与黄帝关系十分和谐。《韩非子·十过篇》载: 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鎋,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凰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 在这里,蚩尤最多是臣服了,在黄帝的仪仗里,蚩尤居前,显然关系和谐。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所载与此明显不同,现引述如下: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这里逻辑其实是清楚的,但是由于神农氏、炎帝和蚩尤分开叙述,两位炎帝一下子好像变成了三位。“神农氏世衰”,说明统治联盟达八代之久的神农氏族目前有些力不从心了。蚩尤夺取了炎帝之位,所以是“蚩尤最为暴”,那么那个侵陵诸侯的炎帝就是蚩尤无疑。轩辕组织诸侯联盟,三战取得胜利。但是,蚩尤还是作乱,于是轩辕再次组织联盟,擒杀了蚩尤。轩辕于是不客气,代替了神农氏,作了黄帝。叙述中,司马迁对于蚩尤时称炎帝,时称蚩尤。 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实为一战,学术界已经有较多的论述,如梁玉绳,蒋观云,吕思勉,杨宽等,战炎帝就是战蚩尤,这样,在司马迁的心中,炎帝就是蚩尤。“蚩尤炎帝一人,阪泉涿鹿一役”。[3][第八节] 那么司马迁为什么又单称神农氏,而不称其为炎帝呢?称神农氏,表明那时神农氏已经不是联盟首领,所以不能称为炎帝了。由于蚩尤实际上做了炎帝,炎帝的称谓仿佛就不怎么光彩,故把它和神农氏分开。这是司马迁在《五帝本纪》里对炎帝系列的称谓的基本特点。 在《史记·封禅书》里,司马迁引管仲的话,叙述十二家封禅者,前几位是:无怀氏,伏羲,神农,炎帝,黄帝等等,神农氏是单列出来的,后面是炎帝。显然,这个炎帝和神农非一人。据《路史》后记所述,蚩尤号炎帝,兴封禅,那么,这个炎帝也是指的蚩尤。司马迁是非常注意身份的,在轩辕未作黄帝前,司马迁一直称他为轩辕。当他说道轩辕“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后,《五帝本纪》的叙述就都用黄帝的称呼了。由于司马迁的正统思想,他没有在本纪中承认蚩尤的地位。故没有说代炎帝,也没有说代蚩尤,而是说代神农氏,表明了他对蚩尤的态度,这里炎帝便只是一个作乱的坏蛋。 隐去炎帝是一批古史专家形成的一种叙述语气。如《易传》“系辞”称伏羲、神农、黄帝,中间没有炎帝,炎帝到哪里去了?因为炎帝就是神农,为什么不称炎帝呢?这是他们正统的史学观的缘故。《大戴礼》里的“五帝德”从黄帝开始,以前就不能称帝了。伏羲和神农皆为氏,虽然他们都是远古的首领,是实实在在的“帝”,但正统儒典的不能称他们为帝。这就是炎帝为什么在有些史籍和文献里见不到的缘故。 我们在汉代画像石的古代帝王图谱中,如嘉祥武氏祠里,也看到这样的叙述语法:神农后便是黄帝,没有炎帝。这是一批人坚持儒典的叙述语气,认为炎帝和蚩尤关系太重,神农氏的名声很好可用,便用神农氏代炎帝,蚩尤被视为篡逆,不予承认。那么,司马迁为什么在《封禅书》里又要说出一个炎帝来呢?这不是司马迁本人的意思,他对十二个古代封禅的帝王的名单抄录是来自《管子》,是实录而已。同时,蚩尤确实是以炎帝的身份封禅的,由于封禅的都是杰出的古代帝王,不好说蚩尤也参加封禅了,所以就用炎帝之名,增强封禅的神圣感。 引起最大争议的《史记》中的这段话,称神农而不称炎帝,是遵循了儒家史学的语法,五帝前不称帝,体现尊卑秩序,与《易传》精神一脉相承。 那么,既然炎帝如此之坏,而刘邦又崇拜炎帝,怎么办呢?《史记》使用了炎帝的另外一个代名词:赤帝。如刘邦是赤帝子,把刘邦在家乡对于炎帝蚩尤的祭祀分别称谓赤帝,蚩尤。仿佛赤帝和炎帝就没有关系。这样一种语汇的变化体现出司马迁的良苦用心。赤帝与炎帝的区分表现出面对一个复杂的历史对象,司马迁处理的一种独特方式,既表现了自己的历史观和现实立场,又不能明显动摇现实的文化秩序。 另外一种关于炎帝称谓的叙述模式与此相反:黄帝以前的帝王皆称帝,神农即是炎帝。其代表是《世本》,班固《汉书》和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世本》称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班固《汉书·古今人表》称:太昊帝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皇甫谧在黄帝之前,称炎帝神农氏,称太昊帝伏羲氏,这便是三皇系列。在三皇系列里,炎帝神农氏获得帝的身份,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不是班固、皇甫谧的杜撰,反而是对古史的重要修正。改正了儒典造成的古史系列太过短促的错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历史的修正。事实上,不是班固、皇甫谧把炎帝和神农氏连在一起了,而是司马迁有把神农氏和炎帝分开了。人们一般责怪皇甫谧,其实,他只是承袭了《世本》和《汉书》的表述而已。但是,他们和司马迁一样,没有给蚩尤帝王之位,班固还将蚩尤视为下下之流。 三皇的意义在哪里呢?它不是层累地造成古史,而是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恢复历史的一定的本来面目,改正司马迁叙述的偏颇,展现较为真实的上古史的面貌;二是改变汉武帝以来,以黄帝为尊的文化表述,恢复到汉初的赤统,构建像刘邦那样的炎黄同祀的和谐传统。宋衷注《世本》,班固《汉书古今人表》,均以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为三皇,这是在构建炎黄的和谐,这种传统为后代所继承,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乃三皇世系影响的结果,而不是司马迁五帝世系的结果。这样看,三皇对于历史的实际影响要大于司马迁的五帝说,也就是说,后来的人们并没有完全接受司马迁的世系。而新五帝说的开头一位是少昊,即青阳,本来继承黄帝作为联盟的领袖的,但是司马迁竟然不予叙述。《史记》“索隐”以为少昊为金天氏,不合五行之次序,所以不叙。但是,这里面的更深层的问题是:少昊可能与炎帝族有关。少昊号青阳,这样的太阳崇拜的名号显然有些炎帝嫌疑。又据《帝王世纪》,炎帝都曲阜,即古穷桑,而那里也称大庭氏故国。如前所述,大庭氏乃炎帝之族。而少昊都曲阜,并有号穷桑帝,[2][卷二]这不是炎帝的传人吗?而《左传》昭公十七年所记,少昊以鸟示师而鸟名的,继位时,有凤来仪。日鸟一体,这是中国神话传统,少昊与炎帝的渊源太深。更有甚者,吕思勉先生认为少昊乃是蚩尤一系,也是有相当的依据的,如《逸周书》说“蚩尤于宇少昊”[3][第九节]。司马迁对炎帝有偏见,故略去了这样一位有影响的首领,可见他也不是“实录”。 宋衷和班固的五帝说,以少昊为五帝之首,这是明显要把司马迁的五帝世系改过来,主要是去除黄统的地位,还汉代的赤统之本。少昊为五帝之首也是给他一个实在的地位。 宋衷和班固更接近历史本源,三皇说更富有历史的内涵,新五帝说也较司马迁之说更忠实历史事实本身。司马迁过于拘泥“考信于六艺”,他的叙述有其自身的逻辑,但不能因此说班固等人的说法有问题。 三,关于炎帝蚩尤氏 承认蚩尤的赤帝的地位,把蚩尤视为炎帝,这是一种叙述模式。如《逸周书·尝麦解》有段话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但解释历来不是很准确。现引述如下: 昔天之初,□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司□□上天末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野,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 这段文字有个关键词,即“二后”。人们过去说的,无论是天皇还是地皇,都没有根据;说成炎帝黄帝,也于与语义不连贯。其实,文字本身很清楚,说完“二后”,即“命赤帝”云云,“命蚩尤”云云,二后即二帝,实际上就是赤帝、蚩尤。黄帝此时势力尚弱小,从他与蚩尤作战开始节节败退可以知道,那时,黄帝也只是一个联盟成员而已。作二后者是谁不详,应是一次联盟大会的决议,由于联盟对天的信仰,故有上天的名义。这次分派,似乎赤帝的任务是分正二卿,即确定联盟成员的职位,而蚩尤则总理天下大事,执掌上天给这个联盟的最后的权力。为什么说是“末成之庆”呢?我们看《史记》所说的“神农氏世衰”就会明白,确实,掌管了八代五百多年,神农氏炎帝族有些力不从心了。神农氏“世”衰,即神农氏的后代有些软弱,新一代的首领是榆罔,他的任务不是临四方,似乎只是一个象征席位,实际执政者乃是蚩尤。是谁来主持召开这样一次盟会呢?如果是榆罔,他不大可能把重要的权力交给蚩尤,如果有其他的强者,这个“二后”赤帝和蚩尤谁都没份,那么主持者可能就是东方的蚩尤。炎帝族东迁,蚩尤族是东方土著,实力强大,炎帝神农氏实际上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区,他必定要求得和当地土著的结合。炎帝迁都,必有隐忧,实际上前后都有危机。蚩尤族有条件地接纳了炎帝神农氏,这就是那次“建典”。 《逸周书》和《路史》的相关材料说明,蚩尤后来赶走了炎帝榆罔,自己号炎帝,可见在那次盟会中,这个“临四方”的权力是他自己争来的。由于其权力中心主要在阪泉一带,又号阪泉氏。他有一项重要的事务,就是兴封禅。《史记·封禅书》记载的古代帝王,有神农氏封禅,炎帝氏封禅,就是没有提蚩尤氏,说明炎帝就是蚩尤氏。现在看,蚩尤不是神农氏炎帝血统,但蚩尤是炎帝联盟的主要成员。蚩尤夺取了炎帝之位,并使用炎帝之号,表明他对该联盟历史的认可,他自然也就成为炎帝族,这和黄帝不一样,黄帝接管联盟,名称都改了,炎帝的文化包括传说信仰等,都受到一定的抑制。今天我们见到的历史,炎帝的文献有限,说明黄帝族不是炎帝文化的直接继承者,他有更多的新的文化要素。黄帝族是改朝换代,蚩尤族是内部调整,性质是不同的。我们要强调的是:蚩尤氏举起了炎帝的旗帜,而黄帝改变了这面旗帜。虽然榆罔向黄帝求救,但黄帝似乎没有帮榆罔的忙,而是自己登上了联盟盟主的席位。 蚩尤被击败,炎帝文化便退出主流文化的舞台,转而进入民间,从东方到南方,到处留下蚩尤氏的足迹,实际上也是炎帝的足迹。蚩尤的存在使东部一度成为文化中心,也使东部成为炎帝文化区。蚩尤是炎帝文化发展的重要开拓者和继承者,他给已经衰微的炎帝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将东部一个庞大的族群整体加入了炎帝文化的阵营。我们似乎可以这样理解:西部的古老文化是炎帝神农氏主宰的,他向东部发展时,带动了东部的一大片土著加入炎帝集团,蚩尤氏接过了炎帝的大旗。这时,黄帝轩辕氏开始崛起,神农氏与黄帝合作了,炎帝蚩尤氏起初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和黄帝发生尖锐冲突,其结果传世的文献有两种说法,一说蚩尤战败被杀,一说蚩尤也和黄帝合作,担任战神。就传世的文献看,后一种的可能性似乎更大。 关于黄帝和蚩尤合作的记载很多,如齐国宰相管仲把蚩尤说成是黄帝的“六相”之首,《管子·五行》篇称: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得大常而察于地利,得奢龙而辩于东方,得祝融而辩于南方,得大封而辩于西方,得后土而辩于北方。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那么,蚩尤不仅不是一个武夫,而是懂天道的道德建设者。 在更早的文献,《韩非子·十过》里,神话般地记载了黄帝的典礼:蚩尤奔走先后。这说明,在战国时期的传说中,蚩尤和黄帝之间是一种和谐的关系。 这种和谐的关系在秦汉时期还在延续,最珍贵的一段史料是《史记正义》所引的《鱼龙河图》: 黄帝摄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谴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服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像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这里蚩尤不是被杀,而是臣服,作了黄帝的总兵指挥。他死后,连画像都有安天下之功。 东汉的《越绝书·记倪内经》是这样记载炎黄和蚩尤的关系的:“臣闻炎帝有天下,以传黄帝。黄帝于是上事天,下治地。故少昊治西方,蚩尤佐之……”该书应该是东部的作者所写,他们似乎没有认为蚩尤被杀,也没有认同炎黄大战。 综上所述,蚩尤一度代榆罔成为炎帝,并到泰山封禅。他可能和黄帝发生冲突,但最后与黄帝合作,辅佐黄帝安定天下。东西部地区,这种民间传统尤深。《述异记》记载有蚩尤神,人身牛蹄,四目六手。冀州一带有蚩尤戏,头戴牛角相抵。据说,汉武帝时,太原有蚩尤的神像出现,龟足蛇首,当地立祠祭祀。《述异记》的这些记载,表明在民间有着与官方(武帝时候开时形成的主流意识)明显不同的价值取向。 东部地区一直没有忘记蚩尤,汉初,不仅刘邦所在的东楚地区如此,齐地八神祭祀依然。八神古已有之,一天二地,第三就是兵祖蚩尤。显然,人们一定不会认为蚩尤是败兵之将,否则怎么能够作为战神呢? 四,炎帝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传说与汉代文化观 汉代所称的炎帝多指蚩尤。炎黄之战,黄帝战蚩尤与汉代政治生活有关,汉代存在着关于黄帝和炎帝的不同派系的文化冲突,这种冲突影响炎帝的称谓,并且是炎黄之战,黄帝战蚩尤发生的动因。 关于炎黄之战,日本学者认为,可能是齐国田氏代齐的政治舆论。田氏属于姬姓,是黄帝族,姜齐是姜姓,是炎帝族。田氏代齐即黄帝代炎帝。所以炎黄大战表现了齐国的政治生活,体现陈(田)氏击碎姜齐的政治信仰机构的目的。[5][上编]钟宗宪则认为是姬周成长与姜姓矛盾的体。[5][上编]把炎黄或者蚩尤的故事视为一种现实反响是一种颇有价值的思路。因为我们发现,这些传说演绎出不同的版本均因为不同的现实观念所致。传说中的历史并不都是历史的再现,更多的是现实的反响。传说中的事实反映的不是传说时代的历史,而是传说产生时代的历史折射及其愿望抒发。 从汉初的情况看,至少在东部地区,在刘邦的家乡一带,蚩尤还是被视为炎帝,并且获得与黄帝同等的祭祀地位。刘邦被视为赤帝子,著名的斩蛇起义的故事,刘邦就是一个赤帝的化身。刘邦对蚩尤尤为敬重,在沛县起兵时,“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而衅鼓旗,帜皆赤”。[6][高祖本纪]这实际上就是在祠炎黄二帝。他造反,首先亮出的是红旗,“帜皆赤”。弥漫朝野的角抵戏即蚩尤戏,表达出人们对这位古代帝王的怀念。汉代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在蚩尤文化精神的激励下不断发展起来的。这个来自东部的帝王明确说,他十分重视祭祀,“令祝官立蚩尤之祠于长安”,[6][封禅书]这是东部老家的神灵进入国家祭祀的中心,同时也把西部固有的炎帝崇拜重新恢复起来。在汉代,人们把炎帝和蚩尤联系起来是很正常的。在汉初很长的时期里,赤帝是信仰的核心。而炎帝,蚩尤,刘邦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那时蚩尤即使不是独尊,也是和黄帝等神和谐并存的,他的地位比黄帝更高也是事实,这说明,汉初炎帝受到尊崇,而这位炎帝是东部的蚩尤氏,是最后的一位新的炎帝。刘邦把自己视为赤帝,实际上是把自己当作蚩尤传人。 那么。炎黄大战,或者黄帝战蚩尤是怎么产生出来的呢?这与汉代的政治生活密切相关。 这种传说发生的背景,在形式上看,是帝德五行之争,实质上则是汉王朝政治矛盾的体现。 这种以赤统作为汉王朝代表的政治神话来源于战国以来的五德终始说。邹衍是最早阐述五德转移的学者,他说“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6][孟子荀卿列传]高祖刘邦时尊赤统,崇拜炎帝,文帝时虽然有人提出要行黄帝土德以尚黄,但是,文帝没有采纳。景帝时一仍其旧,继续崇拜炎帝。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文化发生变革,很重要的一点是炎帝赤统变成了黄统。齐人公孙卿上书称“汉兴当复黄帝时”,他讲了一大堆故事,尤其是黄帝封禅升仙的故事,弄得汉武帝心里痒痒,梦想自己要像黄帝一样成为神仙。后来武帝去祭祀黄帝冢,仿黄帝封禅,最后“改历,以正月为岁首,而色尚黄”。[6][封禅书]这是太初元年,汉家的天下改变了颜色。文化上也一改汉初以来的黄老无为学说,实行儒学独尊。 这样,黄帝被遴选为民族祖先,五帝的历史系统中便没有了炎帝的地位。不仅如此,炎帝,还有蚩尤氏被描绘为恶劣的形象,在神话和传说里因为无道而被杀死了。这些故事在司马迁的《史记》里面被记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具有“实录”精神的司马迁不去叙述炎黄和谐、黄帝蚩尤和谐的故事,而是选择炎黄大战、黄帝战蚩尤的故事予以书写,体现出强烈的改变文化形象的意图。 关于先秦的炎黄矛盾的记载,只有《国语·晋语》里有几句记载:“昔少典娶有蛟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人们把用师相济说成“相挤”,这可能就是司马迁炎黄大战的最初源头。但是,司马迁好像并没有采纳《国语》记载的其他内容进入《史记》,《史记》有着明显的价值选择。首先,《国语》里的这种兄弟关系被司马迁拆散了,《五帝本纪》只是说黄帝是少典之子,并没有说炎帝与他有什么关系,便直接说神农氏衰败,蚩尤为暴,炎帝侵凌诸侯。司马迁是有明显的倾向性的,他
炎帝,姜姓,连山氏(烈山氏),号神农氏,是中国汉族传说中上古时代的天下共主,与黄帝同为华夏始祖。 炎帝部落从少典氏及有蟜氏派生出来。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炎帝善火耕,发明了草药学,制耒耜种五谷,制作陶器,开辟集市,并联合黄帝打败蚩尤。中文名炎帝字号号神农氏、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朱襄别称赤帝、农皇、神农大帝、五榖神农大帝身份部落首领朝代新石器时代更多93%的人还看了蚩尤地皇三皇刑天尊为始祖宝鸡炎帝祠炎帝与黄帝是华夏始祖。《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陕西武功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陕西宝鸡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后来,两个部落争夺领地,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汉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但是一直没有弃用华夏族称谓。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的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来历传说炎帝炎帝跟黄帝同时代,且均带有传说色彩。从古到今,被视为中华民族始祖象征的炎帝就是与黄帝齐名的炎帝神农氏,据传生于陕西宝鸡姜水(现宝鸡市清姜河流域)。姓:伊耆,也姓姜氏:烈山氏号:神农(神农也是氏,可能是这一部落区别于其他部落的称呼,神农氏即对该部落或部落首领的称呼)名:石年(石年这名极有可能是后世之人所加)诞辰: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出生地:陕西宝鸡姜水生母:任姒(名女登,有娇氏之女,有熊氏少典之正妃)生平事迹
1.《甲骨文所见商代的服饰》,《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 2.《“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新解》,《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1期。 3.《论先秦时期官工贾的社会身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3期。 4.《“工商食官”解体说献疑》,《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 5.《〈洪范〉制作年代新探》,《人文杂志》1995年第3期。 6.《秦圜钱始铸时间考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7.《春秋战国商人资本的发展及其历史作用》,《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8.《〈大浩〉作者及年代》,《光明日报》1996年7月2日《史林》。 9.《春秋战国城市发展蠡测》,《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10.《周初东都成周的营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4期。 11.《论〈召浩〉、〈洛浩〉的制作年代》,《光明日报》1998年3月27日《史林》。 12.《略论周人的天命思想》,《孔子研究》》1998年第2期。 13.《关于鲁燕齐始封年代的考察》,《大陆杂志》[台湾]第97卷3期,1998年。 14.《〈康浩〉、〈酒浩〉、〈梓材〉作者辩证》,《孔孟学报》[台湾]76期,1998年。 15.《浅谈周人的天命思想》,《孔孟月刊》[台湾]第36卷5期,1998年。 16.《从三监看武王大分封的性质》,《人文杂志》1999年第1期。 17.《关于〈多土〉、〈多方〉编次问题的探讨》,《齐鲁学刊》1999年第4期。 18.《杞国的东迁及其他》,载《杞文化与新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19.《高师历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历史教学》2000年第11期。 20.《关于令方彝的年代问题》,《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 21.《评月相定点新说及其金文历日断代》,《陕西博物馆馆刊》第八辑,2001年版。 22.《评月相定点说及其金文历日断代》,载《古文字论集》,《考古与文物丛刊》2001年。 22.《安州六器与麦氏四器年代考辨》,《管子学刊》2001年第4期。 23.《黄帝与道学文化》,载《轩辕黄帝与缙云仙都》,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4.《读〈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 25.《令簋、禽簋中的“伐楚”问题》,《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2期。 26.《关于初吉是否月相的问题》,《中国文化研究》冬之卷,2002年。 27.《金文“生称谥”新解》,《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28.《从班簋的年代看徐偃王的事迹》,载《蚌埠涂山与华夏文明》,黄山书社2002年版。 29.《关于弧壁方彝的分期断代问题》(第二作者),《文物》2002年第8期。 30.《古文字中“莒”字的鉴别问题》,载《莒文化研究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1.《〈鬼谷子〉著作年代刍议》,《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32.《杨朝明〈周公事迹研究〉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10期。 33.《蚩尤非东夷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34.《商朝政区蠡测》,载《夏商周文明研究·六——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5.《徐偃王与龙游》,载《姑蔑历史文化论文集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 36.《说甲骨文中的蜀国地望》,《殷都学刊》2005年第1期。又载《巴蜀文化与三峡考古学术研讨会文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7.《关于“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的有关问题》,载《赵文化论丛》(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虞舜文化研究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赵文化论集》(崇文书局2006年版)。 38.《关于炎帝研究的几个问题》,载《炎帝文化》,中华书局2005年版。 39.《关于历史上是否存在夏朝的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40.《从阪泉之战看中国文明起源的路径》,载《炎帝与民族复兴》,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1.《论夏朝国家形式及其统一的意义》,《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2期。 42.《说<禹贡>九州与五服》,载《中原文化与汉民族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3.《论<禹贡>梁州相关诸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又载《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4卷),巴蜀书社2008年版。 44.《论大禹治水广为流传的缘由》,载《禹城与大禹文化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版。 45.《关于春秋时代晋县的性质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46.《从陶寺文化看尧舜部落联合体的性质》,《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第3期。 47.《<古文尚书·说命>真伪与傅说身份辨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又载《中华傅圣文化研究文集》,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 48.《关于清华简<保训>的著作年代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49.《说甲骨文中的“巴方”—兼论巴非姬姓》,《殷都学刊》2010年第3期。 50.《莒国亡年辨》,《管子学刊》2010年第5期。 51.《论<春秋事语>与<左传>的关系》,《赵光贤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52.《〈左传〉“德乃降”辨析》,《纪念徐中舒先生诞辰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巴蜀书社2010年版。 53.《子贡与儒商精神》,《子贡与中华儒商文明》,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54.《夏朝夷夏关系新说》,《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又载《嬴秦始源》(首届中国〔莱芜〕嬴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55.《清华简<金縢>有关历史问题考论》,《古籍整理学刊》2012年第2期。56.《清华简<尹诰>与晚书<咸有一德>辨伪》,《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2年第14期全文转载。57.《夏商时期方国地位下沉》,《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2月22日历史学版。58.《论商朝统一贵族国家的建立》,《汤风濩韵》(全国首届商汤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59.《奚仲作车与中国马车的起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60.《从清华简<金滕>看周公与<鸱鸮>的关系》,《理论与现代化》2013年第3期。61.《从清华简<说命>看古书的反思》,《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绪论 1.1 关于“中原”的界定中原民间神话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事象,特别是中原文艺民俗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所蕴涵的文化价值不仅仅是“保留了一-份丰厚的遗产”,作为文学艺术的“母体”或称“源头文化”的神话,它所给人类的启迪是其他民俗事象所无法替代的,正因为此中原神话便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中原黄帝神话传说的研究将黄帝神话研究的范围缩小到中原地区,以具体的点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从而能更好的对黄帝文化作个平面阐述,使其更加具体和清晰。因此,“中原”概念的界定显得尤为重要,其关系到本文的出发点和研究对象的针对性。“中原”从其平面意思来解释,“中"即正中,跟四周的距离相等:“原”指广阔的平地。 《诗小雅吉日》中有“瞻彼中原,其祁孔有”之句,其“中原”意为平坦之地的原野。 《尔雅释地》日:“广平曰原。”《辞源》在解释作为地域名的“中原”时也说“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2由 此可见,作为地域之名“中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很多学者认为广义的中原泛指我国中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今河南全省及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省的一部分地区.....但是,对 狭义的“中原”的界定,学术界一般都认为是今天的河南省,而不包括其他地区; 这是因为,中原作为河南的代称有其 历史 和地理的原因;《尚书禹贡》将当时的天下划分为九个区域,称“九州”, 豫州因在九州之中,谓之“中州....因其符合河南古代特征和地理位置,以及令人追忆的辉煌 历史 发展时期,故至今仍旧被人们用做河南的代称。 2黄帝的 历史 文献记载 2.1黄帝名号的考证 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所具有的号也有很多,古史上对其的称谓也各不相同,常见的有《史记》中所载“姓公孙,名轩辕”,钱穆在《黄帝》一书中云:“他的帝号,又叫皇帝,又叫黄精之君,又叫中央之帝。他的姓氏,因为居轩辕之丘’,称轩辕氏。”除此之外还有有熊氏、帝鸿氏、帝轩氏、缙云氏等。在诸多文献中清人梁玉绳针对黄帝的名号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也能对黄帝的名号作一个全面的概括,其在《汉书人表考》卷- -中言: 黄帝始见《易系》、《鲁语上》,轩辕始见《大戴礼记帝系》《五帝德》。三皇之三也(《书》序《释文》)。亦日黄帝氏(《左昭十七》),亦曰帝轩(《后汉书张衡传》),亦日黄轩(《后汉.文苑边让传》、北齐刘书《新论审名》),亦曰轩黄(晋陶潜《靖节集读山海经四>》、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赞》),亦曰轩皇(《路史后纪五》注),亦曰地皇(《三坟》),亦曰黄神(《淮南览冥》。本书《叙传幽通赋》、《路史前纪三》注引《归藏》),亦曰黄灵(《张衡传》)。名茶,亦曰轩,字玄律(《路史后纪五》。又注云:“茶,古舒字,或作余。《世本》、《淮南子》云:‘伯余作衣。轩辕是古帝,黄帝惟名轩也。”罗氏谓黄帝不名轩辕,《前纪七》辨之,然颇难信。古有轩辕氏,何妨黄帝亦号之。如神农号大庭而古别有大庭氏矣),亦日有熊氏(《白虎通号章》,《易系疏》引《世纪》,而《路史》注:“熊或作雄。”《史五帝纪正义》及《拾遗记》“黄帝乃有熊国君”、《路史》所谓“自有熊启胙”是也。又《白虎.通.号谥章》曰“黄自然”,余姚卢学士文召校本以自然为有熊之讹,甚确),亦曰归藏氏(《周礼太仆》注、《易正义论》),亦曰公孙(《五帝纪》、吴韦昭《鲁语》及《晋语四》注云:“黄帝,少典之裔子,则公孙者,公子之子,称公孙之谓也。史以为姓,恐非),亦曰皇帝(《风俗通声音》),亦曰黄精之君(《月令》注),亦曰中央之帝(《淮南天文》注)。 其中最为常用就是黄帝,名号的产生和应用都有不同因素的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于黄帝名号起源进行探讨。 2.1.1 黄帝名号与黄帝居住地有关 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云:“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日附宝,其先即炎帝,母家有蠕氏之女,世与少典氏婚,故《国语》兼称焉。...... (黄帝)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黄帝名号的来源与其居住地有很大的关系。国学大师钱穆云:其余还有黄帝氏、帝轩、黄轩、轩黄、轩皇等名称;这些名字多半与他住的地方有关....他是有熊君,有熊是后来的河南新郑县,县西北有轩辕丘,又有黄水,《水经注》 说:“黄水出太山南黄泉,东南流迳华城西。至郑城东北与黄沟合,注于洧水。”黄帝的名称或者和黄水、黄沟有关。台湾考古学家张光远对于钱穆先生的猜测作了肯定:有熊,黄帝都邑,学者称其地在今河南省的新郑县西北,此处有黄水,出于有熊山之黄泉,黄帝是因居于黄水而得名。 2.1.2 黄帝名号与古人崇谷崇物有关 传说中的黄帝,是中国 历史 上第一一个伟.....他以前,人类虽然已经开始有很多的发明,但是到了他,似乎有一个时期的急剧发展。远古人类最初的生活只是为了适应自然,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生存问题,早期人类对于谷物瓜果等被人体吸收,使人类获得体力,并促进人类体格体质成长的这一现象感到神秘莫解,往往因此对成熟了的黄色谷物瓜果怀有某种特殊浓厚的迷信崇拜的理念或 情感 ,对谷物的崇拜逐渐转化为对土地的崇拜,《拾遗记》“轩辕黄帝”条云:轩辕出自有熊之国。母日昊枢,以戊己之日生,故以土德称王也。时有黄星之祥。戊,为天干第五位,己为天干第六位,按古人意识,戍己日即五行中的土日;黄色成了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希望所在,从其他色彩中突显出来变得格外尊贵。"根据许多古籍记载黄帝也属于“三皇五帝”之一,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已经发展到部落阶段,其后父系氏族 社会 也出现了 社会 文明,氏族先民的一- 些图腾崇拜转变为祖先崇拜,口耳相传的传说保留了一些氏族公社或部落首领式的人物,这就是所谓的“三皇五帝”,“三皇”为远古时期皇王根本无据可靠,神话色彩比较浓,黄帝属“五帝”之一被后人作为人文始祖而崇拜。徐旭生认为:“固然因为古代人相沿着这样称呼他们,而最主要的,却是因为当日处在原始公社时代的末期,宗教势力很庞大,专名前面加一帝’字,很恰切地表明他们那半神半人的性质.....他们虽说‘神'气十足,而人格却并非子虚。必须兼这两种性质来看,才近真实。”,因此对于黄帝族首领的尊称黄帝是人们的愿望所归,其赋予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2.1.3黄帝名号与阴阳五行说有关,有些学者认为黄帝的名号与阴阳五行说有关,其包括五行、五德、五位、五色、五灵和五帝之说。阴阳五行说是中国人远古的 历史 观,渊源极早,到春秋战国时期经过邹衍的阐发,形成了一套基本完备的理论,到汉武帝时经董仲舒的综合更加深入人心;据《文选.魏都赋》注引《七略》:“邹子有始终五德,从所不胜,土德后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邹衍通过将土、木、金、火、水五要素与各季节的搭配,确立了春作为木、夏作为火、秋作为金、冬作为水的关系,并利用相生理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与相克理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形成了循环往复而相互转化发展的思想观。五帝的确认在考古界、学术界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于五帝系统的确认是研究这-- 历史 时代最基本的出发点,根据许顺湛先生所著《五帝时代研究》一书中将古人对于五帝的确认分为了五种情况,其中最早记载也最有权威的说法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黄帝居于首位。在《孔子家语》中通过孔子与季康子的对话也阐述了孔子在五行理论基础上将五帝与五行,五方相对应,并且阐述-一个观点即上古的五帝不仅仅是因为这五个人能配称为帝,而是因为德不能增多。五行为金、木、水、火、土。五德即为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五位为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五色指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五灵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黄龙。在五德之中土德为首,黄帝在其中为土.德,为黄色,为黄龙,居于中央之位。关于黄帝土德的原义,《史记索隐》有考,其说:“炎帝火,黄帝土代之,即黄龙地蟥见'是也。蟥,土精,大五六围,长十余丈。音引。”认为黄帝代炎帝立,炎帝为火德,黄帝乃有土瑞,奇异的黄龙地精出现,代表士德之瑞。《淮南子天文训》云:“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其神为镇星,其兽为黄龙,其音宫,其日戊己。根据上述黄帝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关系可以作 - 2.1.4黄帝名号的含义 在司马迁所著《史记》第一卷《五帝本纪》中“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其将黄帝作为-一个具体存在的人物来看待,对他的生死,业绩,婚姻和子孙等方面进行的一一介绍。 “黄帝轩辕氏在位一百年地裂。 帝陟。”《竹书纪年》 “黄帝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八岁矣。或传以为仙,或言寿三百岁。”《帝王世记辑存》 黄帝“年百十有七,或云三百。宰予以问孔子,子曰:人得赖利百年,用其教百年,威其神百年,曰三百年也”。《路史疏仡纪黄帝上》 以上引用的文献记载也都是将黄帝看作是具体的人物,寿命只有百十岁,而其对后人的影响长达百年。陈建宪先生《神只与英雄_-中 国古代神话的母题》云:“在原始 社会 ,命名制度还处于萌芽时期,同一个名字,往往既指一个氏族的保护神(或图腾),也是该氏族的族名,同时也是氏族首领的称号。‘黄帝’之名也是这样,他是当时华夏族团中一个氏族的族名,亦是该族的保护神与酋长的名字。 9黄帝名号不仅仅是代表个人,更是部族首领名或者族团的称号。 “黄帝传十世- -千五百二十年。或云十八代。”《命历序》 “黄帝一千五百二十年。”《纬书集成.易纬稽览图》 “黄帝一日帝轩辕,传十世二千五百二十岁。”《纬书集成春秋命历序》 “黄帝居代总一百二十年,在位一“百五年.....子孙相承,凡一-千五百二十年。”《轩辕黄帝传》 由此可见,如果作为具体人物的黄帝的寿命达到百余年甚至上千年是不可能的,这里文献所记载的黄帝就应该是若干世黄帝集合的代名词,而记载下来的这些“世”的黄帝也是具有卓越贡献和政绩的氏族领袖人物。《纬书集成》的作者将黄帝作为一个朝代看待,经历了1520年与夏、商、周、秦并列,是一个时代的称号。黄帝传10世达1520年,说明黄帝族团作为当时的领导者有1520年,说明这个族团的世袭领袖黄帝中,有10世黄 帝是有作为的,是值得后人称道的;黄帝族团作为当时多达1500余年的领导族团,我们将它居于领导地位的年代成为黄帝时代,应该是说得过去的;因此,黄帝也是黄帝时代的代名词。所以借用李耀宗先生的观点:黄帝是一个集合概念,是一群杰出始祖的指称或代称,也可能是作为“该始祖群象征”的某某特别杰出的代表人物,是作为其部落或部落联盟传诸后世的崇高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