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发布时间: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王戌楼;绿色奥运中绿色营销与绿色物流发展策略的探析[J].中国市场,2007,(23):26-27. 摘要:从绿色奥运物质和意识两方面分析发展绿色营销,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是国际奥委会的政策导向和2008北京绿色奥运的需求。本文分析了绿色奥运的含义及绿色营销与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并提出发展绿色营销和绿色物流管理的策略。 [2]张志刚;加强物流管理 实现绿色物流[J].科学之友,2010,(19):111-112.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大,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现代物流活动同样面临着环境问题。为保证社会实现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需要人们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分析,探讨物流活动的发展路径,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 [3]谢泗薪;王文峰;绿色物流路径:物流绿色化改造的战略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10,(05):15-18. 摘要:绿色物流强调对环保的全方位全过程关注,既包括企业的绿色物流活动,也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活动的监督、规范与控制,追求企业经济效益、消费者权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与21世纪物流发展的新趋势。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发展绿色物流日益成为我国物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提和基础。为更好地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生产、大市场、大消费理念的绿色物流体系,必须从现状入手,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组建绿色知识团队,发展逆向物流,推动绿色供应链战略,进行绿色税费改革。 [4]李春香;实行绿色消费是推广绿色物流的重要途径[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02):247-250. 摘要:在我国提出发展绿色经济的新时期,绿色消费和绿色物流具有特别的意义。为此,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绿色消费与绿色物流的关系,认识当前我国绿色物流在观念方面、人力资源方面、物流的工作环境方面、政策和管理体制方面的现状。绿色消费意识和观念是发展绿色物流的思想基础,绿色消费给发展绿色物流注入强大推动力,实行绿色消费是推广绿色物流的关键。 [5]蒲锋;汤卫;从国际物流角度对绿色物流的思考[J].物流技术,2010,(Z2):15-17. 摘要:指出国际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贸易的不断增长,国际物流在物流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所以在国际物流中大力发展绿色物流其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从国际物流的角度出发,探讨绿色物流发展的动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6]唐学玉;李世平;姜志德;房成东;绿色物流意识及个体差异研究——以南京第三方物流企业员工为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21-26. 摘要:物流环境问题主要源于人们的环境态度、信仰与价值观。文章利用南京市第三方物流企业232位员工的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企业绿色物流意识的维度构成,然后回归分析了性别等人口统计特征对绿色物流意识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绿色物流意识可以分成绿色物流态度、绿色物流知识、绿色物流行为与绿色物流意愿四个维度;性别对绿色物流意识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教育,尤其是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员工对绿色物流意识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7]秦蓁;基于绿色物流理念的企业物流流程再造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05):173-175. 摘要:当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的物流流程存在缺乏基于绿色物流理念的系统规划、流程分割、职能部门设置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竞争的需要等问题,造成企业物流成本中包含巨大的环境污染成本,效益增长缓慢。文章侧重从基于绿色物流理念的企业物流流程再造的实施策略及具体措施两方面对企业物流流程再造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物流流程再造降低物流的环境风险成本、拓展有限的"第三利润"空间,将物流企业推向可持续发展的前沿。 [8]李本辉;绿色壁垒下国内企业绿色物流管理方案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07):58-61. 摘要:绿色物流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体现了企业的绿色形象,是一种全新的物流形态。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物流市场将不断地成熟,未来的物流市场将大大压缩物流成本,化解国际经贸中绿色壁垒带来的经营风险,增强物流企业应对市场挑战的能力。 [9]李春香;推广绿色消费 促进绿色物流发展[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04):22-26. 摘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时期,推广绿色消费促进绿色物流发展具有特别的意义。当前我国推广绿色消费遇到了来自政府、消费者、生产、市场等方面的障碍。为此,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绿色消费与绿色物流的和谐关系,采取健全法律法规,加快立法建设;进行全民绿色教育,增强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发展绿色产品和实行绿色营销;激励绿色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畅通绿色产品的流通渠道;规范绿色市场秩序等策略。 [10]尹兴;孙诚;构建绿色物流体系下的绿色包装[J].包装工程,2006,(04):104-105+111. 摘要:提出了绿色物流的特点,分析了物流与包装的关系,阐述了在绿色物流体系下如何实施绿色包装。 [11]吕诗芸;绿色物流——现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J].物流科技,2007,(03):81-83. 摘要:21世纪,物流管理作为健全传统物流管理功能而备受关注。绿色物流是一种全新的物流形态。它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依据生态学相关原理,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实现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以绿色运输、绿色包装和绿色流通加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维一体化综合物流体系。绿色物流是时代的需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介绍了绿色物流的产生背景,从绿色物流的目标、行为主体和活动范围三个方面剖析了绿色物流的内涵,并提出绿色物流的发展对策。 [12]陈斯卫;史丰收;基于绿色物流理念下的企业逆向物流策略研究[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03):12-13. 摘要:通过介绍绿色物流及绿色物流体系的构成,着重分析了绿色物流和逆向物流的概念、内涵并分析了逆向物流的成因和特点,给出了企业逆向物流的实施策略。 [13]孙艳丽;基于减少物流运输成本因素的绿色物流发展探析[J].中国市场,2007,(28):53.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恶化程度加深,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物流活动同样面临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就是21世纪的新的物流管理趋势。本文简要分析了物流成本的构成,并提出了发展绿色物流的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14]焦德杰;绿色物流——未来物流业的发展方向[J].中国市场,2007,(23):31-32. 摘要:绿色物流适应了世界社会发展的潮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发展绿色物流是理性选择,也是必然选择。 [15]刘晖;绿色物流是物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3):17-20. 摘要:物流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如废气污染、噪音污染、资源浪费、交通堵塞、废弃物增加等,这些后果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绿色物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它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绿色物流强调了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与环境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16]汪春堂;武钢企业物流应向绿色物流转变[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3):21-23. 摘要: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国内外绿色物流的理论研究成果,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武钢)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武钢物流绿色化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武钢发展绿色物流几点建议,期望能对武钢及其他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全社会物流的绿色化发展有所促进。 [17]周进宏;推进绿色物流 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J].物流科技,2007,(09):122-124. 摘要:绿色物流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绿色物流战略不仅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物流企业要实施和发展绿色物流,必须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实施物流流程的绿色再造,加强对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 [18]高雅;北京绿色奥运给予绿色物流的重要启发[J].中国市场,2008,(45):85-87. 摘要:绿色物流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但可供参考的成功经验并不多。北京成功地举办了一届令人赞叹的绿色奥运之后,我们看到了精彩,得到了启发;尤其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强化管理三个方面,北京实现绿色奥运梦想的经验,对于我们发展绿色物流的启发特别深刻,值得借鉴。 [19]李福敏;绿色物流——物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J].中国市场,2008,(49):21-22.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倡大生产大市场大消费,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的同时,创建我国的现代绿色物流,提倡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这意味着未来的物流业将有一场激烈的竞争。我国物流业加紧发展绿色物流,是应对未来挑战和在竞争中占得先机的重要机遇。本文主要探讨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物流活动同样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倡导绿色物流成为物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20]杜丽娜;发展绿色运输,促进绿色物流[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6):28-31. 摘要:以发展绿色运输为视角,切入对绿色物流的研究,分析我国运输现状,揭示了绿色物流理念下我国绿色运输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寻找我国绿色运输的发展途径。如实施多式联运、共同配送和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等,利用ITS,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每条道路的使用情况及拥挤情况,从而选择最短、最畅通的路线进行运输;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运输的经济成本和社会环境资源成本,运用运筹学理论,多属性决策分析的方法对企业在绿色物流理念下选择运输方案问题进行定量的研究,使用操作性强的层次加性加权法形成较为优化的数学模型,以使企业可以较为科学地进行运输方案的选择。 [21]忻霞芬;绿色物流是上海现代物流的必然选择[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01):29-30. 摘要:绿色物流是现代物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转变物流发展方式实现物流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发挥政府、企业两方面的合力,加快推进上海绿色物流的发展。 [22]李红云;21世纪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绿色物流[J].中国市场,2008,(02):15-16. 摘要:现代物流活动中的各个元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因存在非绿色因素而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损害,提倡绿色物流已成为当务之急。绿色物流作为一种新的物流模式,代表了未来物流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23]郑颖;基于绿色营销理论的绿色物流实施探索[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2):30-33. 摘要:绿色物流与绿色营销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大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背景下,我国广大企业为了适应社会环境变化,谋求自身长远发展,必须尽快实施绿色营销和绿色物流。文章分析了绿色营销和绿色物流的关系,并提出了基于绿色营销理论的绿色物流实施策略。 [24]沈利民;绿色物流与国外物流发展之比较[J].中国市场,2008,(23):40-41. 摘要:创建我国的现代绿色物流,提倡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绿色壁垒逐渐兴起。本文主要以国外的观念、政策、技术等方面的阐述,对我国倡导绿色物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5]李振福物流文化与绿色物流[J].中国流通经济,2005,(02):. 摘要:本文认为,物流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态,是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依赖于以物流技术、物流资源、物流信用为支点的经济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可以从物质形态的物流文化、社会规范的物流文化、行为方式的物流文化和精神观念的物流文化等四个方面来把握。文章提出,物流文化的发展方向是绿色物流,发展绿色物流,应实施绿色运输,建立废弃物循环物流,实施绿色设计、包装和标识策略等。 [26]宋华绿色物流──21世纪物流管理的方向[J].物流技术,2001,(01):41-43. 摘要:对现代绿色物流的发展,绿色物流的政府管理和民间倡导、企业绿色物流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物流管理发达国家日本部分优秀企业的绿色物流实践作了简单介绍。 [27]张晓丽;李龙洙;.绿色物流与物流成本控制研究[A].张嗣瀛、王福利.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江苏无锡: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摘要:首先对物流成本控制进行阐述;然后对绿色物流的内涵、理论基础及价值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物流成本控制过程中实施绿色物流,不仅能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而且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8]刘晖;.绿色物流 物流企业 环境 可持续发展[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中国福建厦门:,2008:摘要:物流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如废气污染、噪音污染、资源浪费、交通堵塞、废弃物增加等,这些后果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绿色物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它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绿色物流强调了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与环境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29]陈剑;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物流策略[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3):32-35. 摘要:资源与环境制约传统经济增长的态势之下,循环经济成为必然选择。然而,“第三利润源泉”——物流,在广泛开展的同时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显然有悖于循环经济。资源短缺,政府、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与管制,促使物流走向绿色化轨道。 [30]赵艳君;杨巨广;绿色物流及其发展策略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04):23-24.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绿色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凸显,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社会呼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物流行业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把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地球环境放在发展的首位,建立全新的从生产到废弃全过程效率化的、信息流与物质流循环化的绿色物流管理系统。本文分析了绿色物流的内涵、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多维角度提出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的诸项策略。 [31]赵丽君;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障碍与积极作用分析[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10):183-184. 摘要:随着资源日益枯竭和环境破坏,民营企业有责任遏止这种趋势的发展,绿色物流是一个有效的选择。本文分析了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障碍和积极作用,以期引起社会各界、企业的重视,共同促进绿色物流在民营企业中的真正实施。 [32]赵丽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研究[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08):167-168. 摘要:在论述民营企业提高竞争力与绿色物流关系的基础上,针对民营企业的特点,提出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 [33]周启蕾;胡伟;黄亚军;绿色物流的外部性及其主体间的博弈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49-53. 摘要:物流绿色化的过程涉及到物流外部性问题。但就物流活动本身而言,它具有负的外部性。将物流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是物流绿色化的要求。但在物流绿色化的进程中,围绕外部成本内部化之后的利益分配,物流系统内外的各主体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博弈,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以及客户层面等方面的博弈。物流的绿色化不能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更应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应通过加大对物流的宣传力度、制定绿色物流评价标准、对绿色物流实施财政补贴,以及引导企业参与绿色物流技术开发等手段,加快推进我国物流绿色化的进程。 [34]王简;柯剑;熊慧;绿色物流的环境绩效评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91-94. 摘要:环境绩效评估的实质在于帮助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绿色物流环境绩效评估系统,克服目前绿色物流环境绩效评估常用方法的局限性。 [35]赵君田;王磊;邵兵;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绿色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07,(45):36-38.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资源与环境制约传统经济增长的态势之下,循环经济成为必然选择。然而,"第三利润源泉"——物流,在广泛开展的同时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显然与循环经济相悖。资源的短缺,政府、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与管制,使绿色物流成为必然选择。 [36]蒋军;邹丹;浅议绿色物流中运输绿色化[J].物流科技,2008,(05):15-17. 摘要:当前,物流业在极大的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因此绿色物流的呼声越来越高。绿色物流包括运输、仓储、装卸、包装等诸多环节,各个环节都直接影响到整个绿色物流的效果,但其中运输是整个绿色物流各环节中占用时间最长成本最大的环节。因此,首先分析物流中传统运输的种种弊端,然后针对这些问题,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公众层面给出了一些开展物流运输绿色化的可行性建议。 [37]陈蓝荪;绿色物流的双绿特性构建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8,(11):17-20. 摘要: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健康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绿色物流过程对周围环境的绿色性支持,及其在所有绿色物流环节对绿色产品的保绿性支持,构成绿色物流的双绿特性。绿色物流连接绿色供给主体和绿色需求客体,强调全局和长远利益,强调对环境的全方位关注,体现了企业的绿色形象,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实施绿色物流管理关系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了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为促进绿色物流的构建与发展,必须树立绿色包装意识,实施联合整体物流,开展城市共同配送,强化绿色流通加工,建设绿色仓储系统,加强物流合理规划,加强环境立法工作,宣传倡导绿色物流。 [38]王丽梅浅析绿色物流发展的政府规制与政策激励[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5,(06):. 摘要:绿色物流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绿色物流战略的实施,除了依赖中观层次(行业)和微观层次(企业)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之外,还受到社会宏观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政府的政策、法律、规章制度以及消费者的监督和支持是绿色物流战略成功实施的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 [39]吴勤学;王晓芳;.大力发展绿色物流,提高物流企业竞争力[A]..'2007现代物流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中国山东济南:,2007:摘要:绿色物流在我国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在体制政策、基础设施、信息标准、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发展障碍。本文以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绿色物流的基本特征,进而探讨现代物流业态和物流经营方式的变革, 以促进中国绿色物流企业的发展与提高竞争力。本文分析了阻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各种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40]李林;基于顾客价值的湖北省农业绿色物流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06):3704-3705. 摘要:在回顾有关顾客价值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发展农业绿色物流是湖北省农业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分析了现阶段湖北省农业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湖北省农业绿色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41]于海勇;刘仕君;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企业绿色物流[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06):604-607. 摘要:在分析了循环经济和绿色物流之间相互促进关系的基础上,从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绿色搬运装卸、绿色信息处理六个方面进行研究,构建出了循环绿色物流体系,提出了加强政府职能的发挥,制定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舆论宣传等促进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42]张亦坤;黑龙江省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11,(01):122-123+126.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强综合性和强关联性的产业已成为各省的经济支柱。但是,由于物流量的增加、物流管理的变革以及物流设施和工具的大型化,物流系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本文较为深入地研究了绿色物流的概念、产生背景及重要价值,并对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和实现策略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43]刘荣港;陈学中;王成波;姜琳琳;绿色物流发展的外部性研究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03):7-10. 摘要:文中从绿色物流的产生背景出发,论述了绿色物流的内涵及其主要作用。从经济学的外部性视角,探讨了传统物流活动的负外部性和绿色物流活动的正外部性。为抑制传统物流活动的负外部性障碍、扩张绿色物流活动的正外部性优势,从私人解决方法、公共政策途径等两个方面提出了绿色物流发展的制度建议。 [44]鲁效伟;浅析我国发展企业绿色物流的战略选择[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03):20-22+24. 摘要:在全球大力提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现代化物流的发展必然能够为企业提供更长久的发展动力。我国的企业想要在世界经济大发展的趋势下获得更多的公众信任和资本青睐,必然要走企业绿色物流的发展道路。文中在比较欧美日与国内企业绿色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发展企业绿色物流的三种战略选择,希望能够通过绿色物流的发展压缩国内企业贸易成本,化解绿色壁垒带来的经营风险,增强物流国内企业应对市场挑战的能力并抢得市场先机。 [45]丁双元;浅析中国绿色物流的发展[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54-57.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环境恶化程度也随之加深,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物流活动同样面临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本文分析了绿色物流的起因和中国绿色物流发展的不足,并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提出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的诸项措施。 [46]严雪晴;民族地区农产品绿色物流现状与对策研究——以粤北连山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784-6786. 摘要:简要介绍了粤北连山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对农产品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深入分析,从树立绿色物流理念、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标准化建设的投入、物流模式选择、供应链管理、物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47]车卉淳;赵娴;北京绿色物流体系构建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01):123-125. 摘要:绿色物流代表着物流活动与环境的协调,是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适应的物流体系。本文研究了绿色物流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如何构建北京绿色物流体系的一些政策措施。 [48]何玲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浙江省化工企业绿色物流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11,(05):22-24. 摘要:对浙江省化工企业物流环节及物流系统存在的非绿色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对浙江省化工企业在仓储绿色化、包装绿色化、运输绿色化、企业物流绿色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49]田玉英;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0,(32):21-22. 摘要:物流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绿色物流逐步向实践迈进,论文在介绍绿色物流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从政策层面与管理方面两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50]刘庆;郑玮;企业推行绿色物流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物流技术,2010,(20):126-128. 摘要: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简单介绍了绿色物流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绿色物流发展的可行性分析,得出一种较为恰当的绿色物流系统运行模式,从而使人们对于绿色物流的可行性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居民的财富也与日俱增,证券投资基金是人们较为喜欢的一种投资方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证券投资学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证券投资课程是高校需要加大实训操作的课程之一,目前我国证券投资教学在实践教学上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 文章 针对目前高校证券投资教学的不足列出具体的解决 措施 希望可以让证券投资课程取得新的进展,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新的贡献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证券投资人才。

关键词:证券投资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证券投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善实践课程的课堂教授环节及内容,让实践课程真正意义实现。在教学中除了教授理论知识教师需要相应增加实训操练内容以实训促进课堂的开展。

一、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证券投资课程实践教学中学生应当明确未来学习的方向,在以后的学习和就业中才能应对自如。在大学生日益普及的今天学生的就业形势也变得更加严峻,高校一方面需要教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同时又要教会学生如何在社会立足和更好的生存。对于证券投资学来说其专业度更高需要学生对知识又更加深刻的认知。高校在证券投资实践教学中不仅需要教授给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将投资的新型观念以及 方法 教授给学生。要想让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专业知识离不开教师的实践性教学,很多学生在学校内根本无法准确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科,所以对未来的 职业规划 毫无头绪。在证券投资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逐渐找到自己对所学专业的定位,明确自己在所学专业中扮演的角色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自身未来的目标设定。全面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对证券投资课程相关知识更深刻的了解,在以后的就业过程中才能拥有更为丰富的专业水平能力。对证券投资而言实践更胜于理论知识,在对其进行投资分析的过程中离不开理论知识的专业性指导又需要丰富的专业实战 经验 为支撑。某种程度而言证券投资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专业课程而存在,更带有一定的艺术色彩。高校在证券投资教学上应当积极响应我国证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变化历程,在此基础上明确证券投资学的核心知识点和重点,注重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努力做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二、证券投资学实践性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存在很大的弊端且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固定,在对证券投资所做的有关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学生虽然经过一定的时间学习证券投资类知识,但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并不能代表能够熟练运用有关知识。很多学生缺乏对证券投资学科交易技能的运用甚至对证券投资学中隐藏的风险评估无法客观对待,这让所学的证券投资知识无法很好地运用到实践操作中。现在很多证券投资教学在实践教学中习惯性将资产定价以及投资管理作为重心,教师过度重视技术层面的内容却没有做到对技术进行有效且理性的分析。目前高校内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的教师很多都是非专业性教师,这类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取灌输教学的模式。即使教师能够考虑到实践教学的方面但是所采用的方法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教师在采用实践教学的方法时未能将相关交易软件充分利用进行模拟导致学生无法在实验过程中清晰的看出其中应当重视的要点。还有一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的模拟操练比较的死板教条,并未通过理性分析找出投资的方法窍门,所以总而言之没有能够真正做到实践教学。

三、高校证券投资实践教学的探索

1.设计层次分明,目标明确的实践教学情境。如今高校几乎已经能够实现对证券投资学进行实践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有所欠缺,为了让教学的目标更加的明确让课堂教学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当努力根据课程内容要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实施。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教师可以营造出实践教学的情境氛围,设置的情境氛围应当具备相对应的学习要点。

在实践教学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开展证券投资有关的模拟活动,让学生能够做到踊跃参加,经过不断的训练将操作技巧全部掌握。为了达到预想的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的效果给学生营造实践教学氛围高校可以购买金融类相关软件,给学生创造出模拟的实验基地,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放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作为媒介,通过在实训基地中的模拟化交易让学生能够对实验操作的得心应手。学生也可以充分运用起证券投资中的股票发行以模拟炒股的方法增加实训操练的机会。

2.将校内实验校外实训基地共同结合丰富实践教学。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不仅由高校课堂组成,还需要校外实训基地的辅助来帮助实现。高校也可以邀请校外的证券投资实践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自行发挥给学生自由选择实训单位的机会。高校内的实训课程一般会选择在学期内的固定学时完成,校内实训课程一般是教师进行专业的指导与教授,给学生模拟操作的机会。在模拟操作中通常包含有模拟分析的板块以及模拟进行交易的板块等等。在实训时为了增加学生学习乐趣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对实训比赛进行适当的考验,通过比赛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和教师对证券投资学的学习内容一目了然。在学时内的实训课程应当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最佳,在最后的实验实训课程也需包含在其中。教师可以给学生适量的模拟资金让学生进行模拟投资,在模拟投资过程中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模拟投资情况。让学生既能学到证券投资学知识又能有实训操作的机会。

校外的实训基地一般需要符合校内的实训课程内容,校外实训基地应当与高校签订相关协议,共同为学生的证券投资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高校可以将实习工作队伍进行完善成立专业的领导队伍,让学生可以在这一实习基地中更好的参与校外的实践活动。高校在实习基地中企业也可以让优秀的业务高手来为学生做专题讲座,挑选比较 热点 的证券问题作为讲座的讲解重点,让学生第一时间对证券投资学新的变化及时了解掌握。

3.建立网络指导平台,开展实时跟踪指导。高校在进行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时需要搜集足量的网络资源,根据我国证券投资交易的发展状况来进行具体的分析探讨。我国每天的证券交易时间是有限的并且证券投资学的课时设置也非常紧迫,导致在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中会反复对证券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分析才能对实践做出相关的决策。高校为了给学生学习证券投资学实训课程提供便利会在班级中设立有专门的课程实训的讨论处。

在群体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互联网平台充分的运用起来,准确并且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才能第一时间加以解决。在这个平台中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去钻研探讨,将学生讨论的结果与教师指导的结果进行融合。所谓网络跟踪指导就是利用互联网实施教学辅导,保证实践教学的开展顺利进行。

四、结语

高校为了让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应当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氛围,找出相关的学习案例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同时结合互联网媒介进一步完善证券交易的系统,让学生可以真切的感受到证券投资的实践性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洋 单位:西安翻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熊广勤.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探析[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4).

[2]于丽红;兰庆高.证券投资学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理论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摘要:投资模拟主要采用实验室上机接收股市行情,给予每个学生一定的虚拟资金进行模拟股票买卖。交易对象仅限深沪A股,尚未涉及期货、外汇和投资基金。

关键词:证券投资;实践课程;改革

一、引言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规范,证券市场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市场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对高校证券投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学教学中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也要相应进行变革,在注重投资分析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将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到了一个更为重要的地位。

二、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科学设计是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实践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尽管部分高校对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但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统一的实践教学模式,因此各高校培养的 毕业 生的证券投资分析能力也参差不齐。 总结 现阶段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目前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重理论,轻实践。传统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主要对证券投资理论部分进行讲解,力图让学生从理论角度掌握证券交易原理、证券市场运行规则、内在机制,而且其授课教师多由缺乏实践经验的非科班教师担任,他们的教学习惯多以板书或者辅之以简单的多媒体教学,其指导的学生在理论方面或有突出特点,但是在实践操作经验方面比较欠缺。因此,大多高校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并没有真正摆脱单向灌输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

2.实验室设备简陋、陈旧,使用效率低。目前很多高校到现在还没有专门的金融实验室,或者实验室的设备配置尚不齐全,给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带来障碍。目前,金融实验仅有股票投资模拟,而期货、外汇、 保险 实务、金融工程等课程尚未开设实践教学环节,造成资源浪费。

3.模拟交易软件配备不全。很多高校在学校设立专门金融实验室之前,由于教学经费不足,致使在实践教学中只能使用同花顺天空版、大智慧等免费的行情分析系统,模拟交易操作处于半手工状态,需要任课教师和学生主观判定交易是否成功。

4.金融数据库尚未建立。模拟教学的顺利进行还有赖于及时完备的信息平台。信息来源应有互联网和离线金融数据库构成。行情软件信息库是学生进行技术分析的必备条件,而离线金融数据库是学生进行基本分析的需要,有助于学生从全局把握投资对象。

5.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方案不完备。目前,投资模拟主要采用实验室上机接收股市行情,给予每个学生一定的虚拟资金进行模拟股票买卖。交易对象仅限深沪A股,尚未涉及期货、外汇和投资基金。

三、实践 教学方法 构建

1.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进行模块化设计的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

(1)证券投资基础知识。包括证券投资工具、证券市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等内容的投资组合理论、套利定价理论、因素分析法等。

(2)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具体包括宏观经济分析、中观产业周期分析和微观公司分析。

(3)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包括K线理论、道氏理论、波浪理论、切线理论,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方法。

(4)投资组合管理。在明确了教学内容之后,根据每部分的教学要求来组织和设计开放式研究性教学环节。我们认为主要的实践环节应包括:运用投资基本理论进行投资组合分析、基本证券商品交易、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投资组合修正与评价等内容。

2.模拟化教学。与模块化教学内容相适应,首先扩展实验对象的范围,将股票、封闭式基金、期货和外汇作为模拟交易对象,使学生充分体验基础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差异。此外,根据上述各部分的教学要求来设计可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1)证券模拟交易实验设计。证券交易模拟操作程序设计:①要求学生从开户(股东账户与资金账户)、委托、成交到清算交割都自行操作一遍,使学生掌握证券交易的操作流程。②在沪深两市选择3~5只股票进行模拟交易。同时要求学生填写交易日志,以备投资盈亏分析和撰写实验 报告 使用。在实验初期,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大盘信息和软件使用方法,使学生对证券市场有初步了解。③选择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期货品种进行模拟多头及空头交易。④在英镑、美元、欧元、日元等常用8种交易货币中,选择两组货币来模拟外汇实盘及外汇保证金交易。

(2)基本面分析。在学生熟悉交易环境后,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先进行基本分析的实践训练。以学生重点关注的2只股票为分析对象,从宏观经济状况、行业背景及发展趋势、发行公司本身的财务状况3方面分析企业投资价值,同时作为选股依据之一。

(3)技术分析的实验设计。在技术分析环节,要求学生结合各种技术分析图标和指标,根据自己对市场行情的研判,选择拟投资的证券品种,做出买卖决策。这部分包括必选实验和选作实验。必选实验包括最基本的K线组合、均线分析、形态理论和包括MACD、KDJ和威廉指标在内的8个技术分析指标应用。选作实验则是对必选实验之外的其他技术分析工具和指标的应用。此外,在期货模拟交易和外汇模拟交易过程中,也要运用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指导投资决策。

(4)投资组合管理和业绩评价实验设计。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市场数据和信息来理解不同投资工具的风险收益特性,测算自己所关注股票的风险水平。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投资工具的风险收益特性及其市场表现来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要求学生注意搜集和整理市场上的各种信息,每日要对自己的投资组合进行分析与评价,并适时对投资组合进行修正。

(5)实验考核。实验结束时,要求学生撰写股票投资模拟实验报告、期货模拟交易实验报告和外汇模拟交易实验报告。报告中应涵盖对实验过程中重点关注并实际操作的投资品种作全面投资价值分析,包括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和投资组合分析。

3.案例教学。

(1)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案例教学介绍。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理论体系复杂且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所以利用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学会运用基本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进行证券投资分析。学生通过案例教学获得的知识是自己理解了的知识,是有着真实背景的知识,而不再像课堂讲授法下获取的抽象的、过度概括化的生硬知识,它能立即被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处理类似的证券投资问题,将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

(2)认真挑选有代表性的动态案例。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基础知识部分主要是对证券市场和证券市场投资工具的认识,在系统讲解基本知识之后,可以通过上海和深圳等国内市场的上市证券种类进行概览,总结和比较中外证券市场投资工具的差别,对国内市场各类证券的市场特点和表现进行直观对比。而课后可以要求学生观察并对比市场上的证券品种,结合教材中的要点在当前市场背景下具体分析相关品种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对各种证券的特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3)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案例教学的实施。从证券市场中精心选择证券投资案例,案例要求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认真设计课堂活动 实施方案 。①案例教学与理论学习进度相结合。根据教学大纲,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按照证券投资学课程的理论学习顺序和学习目的编写案例,便于根据学习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案例训练;尽量选用比较新的案例进行教学,特别是基本分析这个知识维度的教学最适宜采用课堂讨论法和课外调研法。②案例教学与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相一致。

首先,在案例之前应比较系统而简明地讲解所需理论知识,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案例,并用理论知识进行解释;在案例之后应提出问题,使学习者明确本案例的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③案例材料部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主要简明而系统地讲解分析本案例需要预先掌握的背景知识和技能;案例基本材料;分析问题及引导材料;应达到的预期效果。总之,要设计良好的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要营造虚拟场景,开展讨论与案例分析,让同学参与设想和策划,借助现代网络平台把握金融模拟交易系统,提升其实践实战能力;另一方面,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真实地参与证券投资实践活动,了解证券投资业的业务流程和实际工作运作的特点,现实地解决实际中面临的投资问题。

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市场发展的环境更加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性。对证券投资基金来说,提高风险的识别能力,加强风险防控,不仅能够提高投资量,促进证券投资金融行业的发展,还能够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构建良好的市场秩序,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因此,对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加以研究,并提出风险控制的方法,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

(一)宏观环境风险

宏观风险又可以认为是市场环境变化波动而引起证券投资基金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加,其中,宏观因素的变化是引起投资市场环境改变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国家政策的变化。通常来说,宏观环境风险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国家对证券金融投资管理中的规定,参与证券投资基金的对象必须是符合国家法律规定而发行的股票和国债,并且形成的投资组合也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比例标准。这样,一旦遇到市场波动加大时,减持国债与股票的比例就过小,从而导致基金的抗风险水平也会下降。其次,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目前来说我国金融证券市场与西方相比,整体较为封闭,使得投资人手头持有的证券与基金的种类较少且只能够在本国市场投资,一旦市场波动较大,就加大了基金投资的风险。再次,就目前来说,我国目前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在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方面应用的金融工具不多,从而对市场风险的对抗能力就不高。

(二)微观运作风险

与证券投资基金宏观风险相对应的就是微观运作风险。微观运作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开展基金运行与管理的工作中,由于参与的投资人数较多,往往会将基金资产的运作委托给专门的法人治理机构,但是这些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基金的管理手段往往是将基金统一起来,这就缺乏一定的独立性,极易形成不规范的投资结构。而不规范的投资结构会加大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的错误,加大投资人的证券基金投资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尚不成熟,证券基金投资的信息不对等,基金信息批露工作不到位,信息的传递速度较慢,并且质量与实效性较差,影响了投资人对证券投资基金信息的接收效果,进而影响了投资人在基金运作过程中的判断与决策,加大了基金投资的风险与财产损失的可能性。

(三)管理人风险

证券投资基金中的管理人风险简单的说就是由于管理人的管理水平与职业道德素养较低,基金投资策略不适合等因素加大了基金运转的风险。由于我国历史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金融证券市场的发展起步较晚,市场机制尚未完善,市场中的基金管理人员有很多都只具备一定的从业经验,缺乏专业的投资培训,极大的影响了管理人员的素质,无法用专业的投资知识对基金进行高效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基金投资的风险性。

二、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

(一)风险预防

所谓风险与收益并存,在金融市场上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具有风险性,对证券投资基金来说,风险是无法避免的,只能够通过各项有效的措施来控制。所以,要开展相关的风险预防工作,既要考虑到投资的内部环境,还要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工作模式,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完善监督机制,进而做好风险控制。

(二)风险分散

风险分散是规避风险的重要的基本原则之一,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来分散风险,来降低投资的财产损失程度。基金管理公司基础的管理工作之一就是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投资业务来分散分散,其中投资业务的风险分散主要体现在投资决策上,通过选择合理的投资组合与利益之间的协调,达到风险分散的目的。

(三)风险转移

所谓的风险转移是指投资者要承担的证券投资基金潜在的风险,通过合法且合理的交易将风险转移出去。风险转移,是在基金管理与运行的过程中,投资人有意识且意愿实施的。就当前市场来说,期货交易、期权交易等金融产品的交易是基金风险转移的市场。

三、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控制的对策

(一)完善投资组合

对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有效的控制手段之一就是完善投资组合,选择合理的投资工具,调整资产投资比例,这样有利于保障投资收益的获得。就当前来说,我国有三类主要的投资工具,分别是股票、债券与期货。对基金管理者来说,他可以根据投资需要与期望收益两方面因素来选择恰当的投资收益,并协调投资工具之间的合理比重。其中,一般情况下,为了获得较为平稳的收益,可以以债券作为首要选择,并且债券的投资比例应该占有投资量的百分之25到百分之五十,不过,基金管理者还是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合理的调整债券的比例,以此来协调投资收益。从投资策略的角度来看,投资多选用上市公司的股票,不仅能够降低风险,还能够确保收益的取得。总的来说,基金管理人需要加强对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的识别能力,在确定合理的投资组合中充分的考虑到投资的安全、收益与套现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控制投资的风险。

(二)加强利益协调

基金监管在证券投资基金风险防范的工作中充当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责任,采用高效的监管方式与手段来对基金运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与监管,完善利益协调的工作,有利于确保基金的稳定运行。对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来说,要转变监管的理念,重视利益协调的重要性,以投资者的收益作为工作的原则与目标,一旦出现证券投资投资基金信息不对等而引起投资人权益受损的情形时,要加强对证券投资基金机构的监督,善于利用法律工具来维护基金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另外,针对证券投资基金机构将所有投资人的基金进行集中管理,这会极大的影响到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加大投资人的收益风险,所以,要完善基金监管体系,重视利益的协调,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三)加强法制管理

加强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法制建设与管理是实现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加强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法制管理,应该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对证券基金的运行进行合理的约束,为相关的管理者的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同时也为投资人的权益提供全面的法律保障,进而降低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加强法制管理首先可以借鉴国内外在基金风险投资风险方面建设的法律成果与经验,然后从中国金融市场的实情出发,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金法律体系。其次,建立与完善基金的评估考核制度,监督相关的基金披露制度,提高信息的对等程度,基金考核要以风险与回报两方面的内容作为标准,进一步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再次,要合理的优化与完善基金治理机制,协调利益关系,对内部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确保投资人的权益。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推动了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其中,对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的预防和控制,要首先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理解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和识别各类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项有效的措施,例如完善法制建设与投资组合等等,来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从而实现投资者投资收益的稳定性。

猜你喜欢:

1. 证券论文1500字

2. 证券投资学论文5000字左右

3. 证券论文1500字

4. 证券投资类论文

5. 证券投资学论文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报是

1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是本科院校,属于本科一批次高校。2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本科招生计划,学校的招生计划表中标注其属于本科一批次,说明其录取的学生分数线较高,属于本科高水平院校。3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在地方高等教育中有着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师资力量,教育教学水平也相对较高,因此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本科学府。

一、著作类:l.《聊斋志异全本译赏》(参编),武汉出版社1993年。2.《诸葛亮:智圣人生》(独撰),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11月第l版;1994年由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台湾地区出版发行,书名改为《诸葛亮的人生哲学》。3.《历代寓言小品》(主编),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4.《历代尺牍小品》(参编),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5.《后汉书辞典》(参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6.《中华巫术》(与高华平合作),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7.《(今注)新译西京杂记》(独撰),台湾三民书局1995年。8.《(今注)新译燕丹子》(独撰),台湾三民书局1995年。9.《三言二拍佳篇鉴赏》(参编),武汉出版社1995年。10.《爱国将领的故事》(与程翔章合作),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1.《二十五史通鉴》(主编),团结出版社1997年。12.《书画同源》(与程翔章合作),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年。 13.《世界著名教育家科学家的命运》(与程翔章共同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4.《中国古典诗文名篇选读》(参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5.《古文阅读精要》(独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6.《古代汉语教程》(参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7.《大学语文》(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8.*《(今注)新译曹子建集》(独撰),台湾三民书局2003年。 二、论文类:l.《也释“潦清”》,载安徽师大《学语文》1984年第3期。2.《〈离骚〉在时、空与我的关系中展现的诗人“自我”形象》,载《华中师院学报》1984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4年第21期全文转载。3.《说“飞星”》,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l期。4.《〈楚辞〉语词别释三则》,载《许昌师专学报》1986年第2期。5.《试解“吹彻”的“彻”》,载广西大学《语文园地》1986年第2期。6.《关于虎符的一点说明》,载江西师大《读写月报》1986年第5期。7.《屈赋拾诂》,载《汉中师院学报》1988年第3期。8.《小议〈公输〉中的“云梯”》,载郑州大学《语文知识》1988年第10期。9.《关于〈五人墓碑记〉的一个问题》,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12期。10.《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名称之误》,载东北师大《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年第l期。11.《〈左传〉讽刺艺术浅论》,载《高师函授学刊》1989年第6期。12.《“审谛”释义小议》,载《辞书研究》1989年第6期。13.《不能把柝与刁斗混为一谈》,载华南师大《语文月刊》1989年第7期。14.《屈原创作审美心态初探》,载《襄阳师专学报》1990年第l期。15.《〈孔雀东南飞〉悲剧美简议》,载《高师函授学刊》1991年第l期。16.《漫话古诗文中的蝉》,载中华书局《文史知识》1991年第4期。哈尔滨《知识文库》1991年第8期全文转载。17.《略说〈鸿门宴〉的喜剧性》(合作),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l期。18.《王夫之诗论中的诗创作心理学思想》,载《时代青年研究》1992年第1期。19.《八股文历史地位再认识》(与程翔章合作),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新华文摘》1992年第5期摘要转载。 20.《〈庄子〉艺术变形及其审美特征》,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2年第6期全文转载。21.《唐诗色彩描写漫说》,载武汉大学《写作》1992年第6期。22.《锐情开拓,新意迭出——读〈中国佛教与美学〉》,载湖北文联《艺术与时代》1992年6期。23.《〈唐宋词百首详解〉摘瑕》(与王武子合作),载《中国图书评论》1992年第6期。24.《清代学术流变与丛书汇刻之关系》(与王武子合作),载广东《图书馆论坛》1993年第3期。25.《简谈明清私家图书的藏与用》,载《时代青年研究》1993年第1期。26.《大潮中的图书馆人》,载1993年4月15日《长江日报》。27.《唐诗与唐代茶文化》,载1993年3月1日《湖北教育报》。28.《论八股文的衰亡》(与程翔章合作),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l期。29.《也释“羽校”》,载东北师大《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年l-2期。30.《“望其旗靡”新解》,载中华书局《文史知识》1995年第6期。31.《一部高品位的庄学专著——阮忠〈庄子创作论〉评介》,载《长沙水电师院学报》1994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图书出版工作》1995年第l期全文转载。32.《放达之中见悲愤,豪健之中藏忧勤——读陶渊明的〈杂诗〉》,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6期。33.《文化-心理视野中的〈庄子〉变形艺术》,载《湖北电大学刊》1997年第1期。34.《屈赋解诂一则》,载《古汉语研究》1997年第3期35.《古代南斗星名辨》,载《文史杂志》1997年第3期36.《“倾城倾国”释义商兑》,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37.《〈风尘三侠〉赏析》,收入《解读八面人生》一书,中国工商联出版社1997年。38.《唐代清明节与扫墓风俗问题辨证》,载《文学遗产》2001年第1期。39.《先秦时代“可得而V”式考释》,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40.《屈原赋语词考释二题》,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社科专辑。41.《〈离骚〉“鸷鸟”释义之我见》,载《高等函授学报》2002年第1期。42.《“吹寒”、“寒声”解》,载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002年第5期43.《关于宋词中若干熏香类词语的解释》,载《文史杂志》2002年第4期。44.《也释“香篆”、“宝篆”之类》,载《辞书研究》2002年第5期。45.《屈原赋“不豫”新解》,载《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2期。46.《“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别解》,载《孔子研究》2004年第1期。47.《说“撩乱”》,载《语文建设》2004年第2期。48.《〈楚辞〉解诂四则》,载《语言研究》2004年第2期。49.《对〈马氏文通〉的一点质疑》,载《江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50.《〈国殇〉“凌余阵”新诠》,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51.《〈九歌〉“展诗兮会舞”考辨》,载《江汉论坛》2004年第8期。52.《曹植诗文“体”字释义刍议》,载《琼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53.《“灵轩”释义辨正》,载《佛山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54.《“知方”释义辨正》,载《语文建设》2005年第7期。55.《说“麝煤”》,载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005年第12期。56.《唐宋诗词释词二则》,载《语言研究》2006年第1期。57.《吸取解释学精华 实现训诂学改造》,载《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58.《大学古汉语文选教学激趣法试探》,载《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59.《比较互勘在古文阅读及教学中的运用》,原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6年第8期全文转载。60.《〈涉江〉“齐吴榜”释义商兑》,载《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61.《楚文化视野中的〈庄子〉艺术变形》,载《江汉论坛》2006年第4期。62.《〈广雅〉考释二条》,载《语言研究》2007年第2期。63.《朱熹的经典解释学原则》,载《高等函授学报》2007年第10期。64.《以类而推 脱然贯通——朱熹经典解释方法研究之一》,载《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65.《试论朱熹“切己体察”的解经方法》,原载《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8年第3期全文转载。66.《朱熹“随文解义”法简论》,载武汉大学《长江学术》2008年第1期。67.《朱熹揆以常情的解经方法》,载《佛山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68.《朱熹论经典理解形成的基本条件》,载《孔子研究》2009年第1期。69.《以心体之 重复思绎——朱熹经典解释方法研究之一》(与饶琪合作),载《咸宁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70.《朱熹经典诠释的社会担当意识》,载《光明日报》2009年10月19日第12版。

是的,也算是校刊吧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居民的财富也与日俱增,证券投资基金是人们较为喜欢的一种投资方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证券投资学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证券投资课程是高校需要加大实训操作的课程之一,目前我国证券投资教学在实践教学上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 文章 针对目前高校证券投资教学的不足列出具体的解决 措施 希望可以让证券投资课程取得新的进展,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新的贡献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证券投资人才。

关键词:证券投资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证券投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善实践课程的课堂教授环节及内容,让实践课程真正意义实现。在教学中除了教授理论知识教师需要相应增加实训操练内容以实训促进课堂的开展。

一、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证券投资课程实践教学中学生应当明确未来学习的方向,在以后的学习和就业中才能应对自如。在大学生日益普及的今天学生的就业形势也变得更加严峻,高校一方面需要教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同时又要教会学生如何在社会立足和更好的生存。对于证券投资学来说其专业度更高需要学生对知识又更加深刻的认知。高校在证券投资实践教学中不仅需要教授给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将投资的新型观念以及 方法 教授给学生。要想让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专业知识离不开教师的实践性教学,很多学生在学校内根本无法准确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科,所以对未来的 职业规划 毫无头绪。在证券投资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逐渐找到自己对所学专业的定位,明确自己在所学专业中扮演的角色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自身未来的目标设定。全面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对证券投资课程相关知识更深刻的了解,在以后的就业过程中才能拥有更为丰富的专业水平能力。对证券投资而言实践更胜于理论知识,在对其进行投资分析的过程中离不开理论知识的专业性指导又需要丰富的专业实战 经验 为支撑。某种程度而言证券投资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专业课程而存在,更带有一定的艺术色彩。高校在证券投资教学上应当积极响应我国证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变化历程,在此基础上明确证券投资学的核心知识点和重点,注重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努力做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二、证券投资学实践性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存在很大的弊端且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固定,在对证券投资所做的有关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学生虽然经过一定的时间学习证券投资类知识,但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并不能代表能够熟练运用有关知识。很多学生缺乏对证券投资学科交易技能的运用甚至对证券投资学中隐藏的风险评估无法客观对待,这让所学的证券投资知识无法很好地运用到实践操作中。现在很多证券投资教学在实践教学中习惯性将资产定价以及投资管理作为重心,教师过度重视技术层面的内容却没有做到对技术进行有效且理性的分析。目前高校内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的教师很多都是非专业性教师,这类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取灌输教学的模式。即使教师能够考虑到实践教学的方面但是所采用的方法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教师在采用实践教学的方法时未能将相关交易软件充分利用进行模拟导致学生无法在实验过程中清晰的看出其中应当重视的要点。还有一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的模拟操练比较的死板教条,并未通过理性分析找出投资的方法窍门,所以总而言之没有能够真正做到实践教学。

三、高校证券投资实践教学的探索

1.设计层次分明,目标明确的实践教学情境。如今高校几乎已经能够实现对证券投资学进行实践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有所欠缺,为了让教学的目标更加的明确让课堂教学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当努力根据课程内容要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实施。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教师可以营造出实践教学的情境氛围,设置的情境氛围应当具备相对应的学习要点。

在实践教学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开展证券投资有关的模拟活动,让学生能够做到踊跃参加,经过不断的训练将操作技巧全部掌握。为了达到预想的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的效果给学生营造实践教学氛围高校可以购买金融类相关软件,给学生创造出模拟的实验基地,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放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作为媒介,通过在实训基地中的模拟化交易让学生能够对实验操作的得心应手。学生也可以充分运用起证券投资中的股票发行以模拟炒股的方法增加实训操练的机会。

2.将校内实验校外实训基地共同结合丰富实践教学。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不仅由高校课堂组成,还需要校外实训基地的辅助来帮助实现。高校也可以邀请校外的证券投资实践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自行发挥给学生自由选择实训单位的机会。高校内的实训课程一般会选择在学期内的固定学时完成,校内实训课程一般是教师进行专业的指导与教授,给学生模拟操作的机会。在模拟操作中通常包含有模拟分析的板块以及模拟进行交易的板块等等。在实训时为了增加学生学习乐趣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对实训比赛进行适当的考验,通过比赛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和教师对证券投资学的学习内容一目了然。在学时内的实训课程应当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最佳,在最后的实验实训课程也需包含在其中。教师可以给学生适量的模拟资金让学生进行模拟投资,在模拟投资过程中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模拟投资情况。让学生既能学到证券投资学知识又能有实训操作的机会。

校外的实训基地一般需要符合校内的实训课程内容,校外实训基地应当与高校签订相关协议,共同为学生的证券投资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高校可以将实习工作队伍进行完善成立专业的领导队伍,让学生可以在这一实习基地中更好的参与校外的实践活动。高校在实习基地中企业也可以让优秀的业务高手来为学生做专题讲座,挑选比较 热点 的证券问题作为讲座的讲解重点,让学生第一时间对证券投资学新的变化及时了解掌握。

3.建立网络指导平台,开展实时跟踪指导。高校在进行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时需要搜集足量的网络资源,根据我国证券投资交易的发展状况来进行具体的分析探讨。我国每天的证券交易时间是有限的并且证券投资学的课时设置也非常紧迫,导致在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中会反复对证券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分析才能对实践做出相关的决策。高校为了给学生学习证券投资学实训课程提供便利会在班级中设立有专门的课程实训的讨论处。

在群体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互联网平台充分的运用起来,准确并且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才能第一时间加以解决。在这个平台中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去钻研探讨,将学生讨论的结果与教师指导的结果进行融合。所谓网络跟踪指导就是利用互联网实施教学辅导,保证实践教学的开展顺利进行。

四、结语

高校为了让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应当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氛围,找出相关的学习案例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同时结合互联网媒介进一步完善证券交易的系统,让学生可以真切的感受到证券投资的实践性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洋 单位:西安翻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熊广勤.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探析[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4).

[2]于丽红;兰庆高.证券投资学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理论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摘要:投资模拟主要采用实验室上机接收股市行情,给予每个学生一定的虚拟资金进行模拟股票买卖。交易对象仅限深沪A股,尚未涉及期货、外汇和投资基金。

关键词:证券投资;实践课程;改革

一、引言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规范,证券市场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市场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对高校证券投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学教学中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也要相应进行变革,在注重投资分析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将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到了一个更为重要的地位。

二、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科学设计是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实践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尽管部分高校对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但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统一的实践教学模式,因此各高校培养的 毕业 生的证券投资分析能力也参差不齐。 总结 现阶段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目前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重理论,轻实践。传统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主要对证券投资理论部分进行讲解,力图让学生从理论角度掌握证券交易原理、证券市场运行规则、内在机制,而且其授课教师多由缺乏实践经验的非科班教师担任,他们的教学习惯多以板书或者辅之以简单的多媒体教学,其指导的学生在理论方面或有突出特点,但是在实践操作经验方面比较欠缺。因此,大多高校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并没有真正摆脱单向灌输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

2.实验室设备简陋、陈旧,使用效率低。目前很多高校到现在还没有专门的金融实验室,或者实验室的设备配置尚不齐全,给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带来障碍。目前,金融实验仅有股票投资模拟,而期货、外汇、 保险 实务、金融工程等课程尚未开设实践教学环节,造成资源浪费。

3.模拟交易软件配备不全。很多高校在学校设立专门金融实验室之前,由于教学经费不足,致使在实践教学中只能使用同花顺天空版、大智慧等免费的行情分析系统,模拟交易操作处于半手工状态,需要任课教师和学生主观判定交易是否成功。

4.金融数据库尚未建立。模拟教学的顺利进行还有赖于及时完备的信息平台。信息来源应有互联网和离线金融数据库构成。行情软件信息库是学生进行技术分析的必备条件,而离线金融数据库是学生进行基本分析的需要,有助于学生从全局把握投资对象。

5.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方案不完备。目前,投资模拟主要采用实验室上机接收股市行情,给予每个学生一定的虚拟资金进行模拟股票买卖。交易对象仅限深沪A股,尚未涉及期货、外汇和投资基金。

三、实践 教学方法 构建

1.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进行模块化设计的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

(1)证券投资基础知识。包括证券投资工具、证券市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等内容的投资组合理论、套利定价理论、因素分析法等。

(2)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具体包括宏观经济分析、中观产业周期分析和微观公司分析。

(3)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包括K线理论、道氏理论、波浪理论、切线理论,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方法。

(4)投资组合管理。在明确了教学内容之后,根据每部分的教学要求来组织和设计开放式研究性教学环节。我们认为主要的实践环节应包括:运用投资基本理论进行投资组合分析、基本证券商品交易、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投资组合修正与评价等内容。

2.模拟化教学。与模块化教学内容相适应,首先扩展实验对象的范围,将股票、封闭式基金、期货和外汇作为模拟交易对象,使学生充分体验基础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差异。此外,根据上述各部分的教学要求来设计可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1)证券模拟交易实验设计。证券交易模拟操作程序设计:①要求学生从开户(股东账户与资金账户)、委托、成交到清算交割都自行操作一遍,使学生掌握证券交易的操作流程。②在沪深两市选择3~5只股票进行模拟交易。同时要求学生填写交易日志,以备投资盈亏分析和撰写实验 报告 使用。在实验初期,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大盘信息和软件使用方法,使学生对证券市场有初步了解。③选择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期货品种进行模拟多头及空头交易。④在英镑、美元、欧元、日元等常用8种交易货币中,选择两组货币来模拟外汇实盘及外汇保证金交易。

(2)基本面分析。在学生熟悉交易环境后,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先进行基本分析的实践训练。以学生重点关注的2只股票为分析对象,从宏观经济状况、行业背景及发展趋势、发行公司本身的财务状况3方面分析企业投资价值,同时作为选股依据之一。

(3)技术分析的实验设计。在技术分析环节,要求学生结合各种技术分析图标和指标,根据自己对市场行情的研判,选择拟投资的证券品种,做出买卖决策。这部分包括必选实验和选作实验。必选实验包括最基本的K线组合、均线分析、形态理论和包括MACD、KDJ和威廉指标在内的8个技术分析指标应用。选作实验则是对必选实验之外的其他技术分析工具和指标的应用。此外,在期货模拟交易和外汇模拟交易过程中,也要运用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指导投资决策。

(4)投资组合管理和业绩评价实验设计。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市场数据和信息来理解不同投资工具的风险收益特性,测算自己所关注股票的风险水平。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投资工具的风险收益特性及其市场表现来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要求学生注意搜集和整理市场上的各种信息,每日要对自己的投资组合进行分析与评价,并适时对投资组合进行修正。

(5)实验考核。实验结束时,要求学生撰写股票投资模拟实验报告、期货模拟交易实验报告和外汇模拟交易实验报告。报告中应涵盖对实验过程中重点关注并实际操作的投资品种作全面投资价值分析,包括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和投资组合分析。

3.案例教学。

(1)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案例教学介绍。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理论体系复杂且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所以利用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学会运用基本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进行证券投资分析。学生通过案例教学获得的知识是自己理解了的知识,是有着真实背景的知识,而不再像课堂讲授法下获取的抽象的、过度概括化的生硬知识,它能立即被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处理类似的证券投资问题,将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

(2)认真挑选有代表性的动态案例。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基础知识部分主要是对证券市场和证券市场投资工具的认识,在系统讲解基本知识之后,可以通过上海和深圳等国内市场的上市证券种类进行概览,总结和比较中外证券市场投资工具的差别,对国内市场各类证券的市场特点和表现进行直观对比。而课后可以要求学生观察并对比市场上的证券品种,结合教材中的要点在当前市场背景下具体分析相关品种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对各种证券的特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3)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案例教学的实施。从证券市场中精心选择证券投资案例,案例要求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认真设计课堂活动 实施方案 。①案例教学与理论学习进度相结合。根据教学大纲,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按照证券投资学课程的理论学习顺序和学习目的编写案例,便于根据学习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案例训练;尽量选用比较新的案例进行教学,特别是基本分析这个知识维度的教学最适宜采用课堂讨论法和课外调研法。②案例教学与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相一致。

首先,在案例之前应比较系统而简明地讲解所需理论知识,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案例,并用理论知识进行解释;在案例之后应提出问题,使学习者明确本案例的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③案例材料部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主要简明而系统地讲解分析本案例需要预先掌握的背景知识和技能;案例基本材料;分析问题及引导材料;应达到的预期效果。总之,要设计良好的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要营造虚拟场景,开展讨论与案例分析,让同学参与设想和策划,借助现代网络平台把握金融模拟交易系统,提升其实践实战能力;另一方面,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真实地参与证券投资实践活动,了解证券投资业的业务流程和实际工作运作的特点,现实地解决实际中面临的投资问题。

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市场发展的环境更加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性。对证券投资基金来说,提高风险的识别能力,加强风险防控,不仅能够提高投资量,促进证券投资金融行业的发展,还能够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构建良好的市场秩序,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因此,对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加以研究,并提出风险控制的方法,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

(一)宏观环境风险

宏观风险又可以认为是市场环境变化波动而引起证券投资基金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加,其中,宏观因素的变化是引起投资市场环境改变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国家政策的变化。通常来说,宏观环境风险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国家对证券金融投资管理中的规定,参与证券投资基金的对象必须是符合国家法律规定而发行的股票和国债,并且形成的投资组合也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比例标准。这样,一旦遇到市场波动加大时,减持国债与股票的比例就过小,从而导致基金的抗风险水平也会下降。其次,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目前来说我国金融证券市场与西方相比,整体较为封闭,使得投资人手头持有的证券与基金的种类较少且只能够在本国市场投资,一旦市场波动较大,就加大了基金投资的风险。再次,就目前来说,我国目前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在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方面应用的金融工具不多,从而对市场风险的对抗能力就不高。

(二)微观运作风险

与证券投资基金宏观风险相对应的就是微观运作风险。微观运作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开展基金运行与管理的工作中,由于参与的投资人数较多,往往会将基金资产的运作委托给专门的法人治理机构,但是这些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基金的管理手段往往是将基金统一起来,这就缺乏一定的独立性,极易形成不规范的投资结构。而不规范的投资结构会加大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的错误,加大投资人的证券基金投资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尚不成熟,证券基金投资的信息不对等,基金信息批露工作不到位,信息的传递速度较慢,并且质量与实效性较差,影响了投资人对证券投资基金信息的接收效果,进而影响了投资人在基金运作过程中的判断与决策,加大了基金投资的风险与财产损失的可能性。

(三)管理人风险

证券投资基金中的管理人风险简单的说就是由于管理人的管理水平与职业道德素养较低,基金投资策略不适合等因素加大了基金运转的风险。由于我国历史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金融证券市场的发展起步较晚,市场机制尚未完善,市场中的基金管理人员有很多都只具备一定的从业经验,缺乏专业的投资培训,极大的影响了管理人员的素质,无法用专业的投资知识对基金进行高效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基金投资的风险性。

二、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

(一)风险预防

所谓风险与收益并存,在金融市场上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具有风险性,对证券投资基金来说,风险是无法避免的,只能够通过各项有效的措施来控制。所以,要开展相关的风险预防工作,既要考虑到投资的内部环境,还要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工作模式,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完善监督机制,进而做好风险控制。

(二)风险分散

风险分散是规避风险的重要的基本原则之一,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来分散风险,来降低投资的财产损失程度。基金管理公司基础的管理工作之一就是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投资业务来分散分散,其中投资业务的风险分散主要体现在投资决策上,通过选择合理的投资组合与利益之间的协调,达到风险分散的目的。

(三)风险转移

所谓的风险转移是指投资者要承担的证券投资基金潜在的风险,通过合法且合理的交易将风险转移出去。风险转移,是在基金管理与运行的过程中,投资人有意识且意愿实施的。就当前市场来说,期货交易、期权交易等金融产品的交易是基金风险转移的市场。

三、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控制的对策

(一)完善投资组合

对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有效的控制手段之一就是完善投资组合,选择合理的投资工具,调整资产投资比例,这样有利于保障投资收益的获得。就当前来说,我国有三类主要的投资工具,分别是股票、债券与期货。对基金管理者来说,他可以根据投资需要与期望收益两方面因素来选择恰当的投资收益,并协调投资工具之间的合理比重。其中,一般情况下,为了获得较为平稳的收益,可以以债券作为首要选择,并且债券的投资比例应该占有投资量的百分之25到百分之五十,不过,基金管理者还是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合理的调整债券的比例,以此来协调投资收益。从投资策略的角度来看,投资多选用上市公司的股票,不仅能够降低风险,还能够确保收益的取得。总的来说,基金管理人需要加强对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的识别能力,在确定合理的投资组合中充分的考虑到投资的安全、收益与套现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控制投资的风险。

(二)加强利益协调

基金监管在证券投资基金风险防范的工作中充当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责任,采用高效的监管方式与手段来对基金运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与监管,完善利益协调的工作,有利于确保基金的稳定运行。对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来说,要转变监管的理念,重视利益协调的重要性,以投资者的收益作为工作的原则与目标,一旦出现证券投资投资基金信息不对等而引起投资人权益受损的情形时,要加强对证券投资基金机构的监督,善于利用法律工具来维护基金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另外,针对证券投资基金机构将所有投资人的基金进行集中管理,这会极大的影响到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加大投资人的收益风险,所以,要完善基金监管体系,重视利益的协调,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三)加强法制管理

加强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法制建设与管理是实现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加强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法制管理,应该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对证券基金的运行进行合理的约束,为相关的管理者的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同时也为投资人的权益提供全面的法律保障,进而降低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加强法制管理首先可以借鉴国内外在基金风险投资风险方面建设的法律成果与经验,然后从中国金融市场的实情出发,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金法律体系。其次,建立与完善基金的评估考核制度,监督相关的基金披露制度,提高信息的对等程度,基金考核要以风险与回报两方面的内容作为标准,进一步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再次,要合理的优化与完善基金治理机制,协调利益关系,对内部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确保投资人的权益。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推动了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其中,对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的预防和控制,要首先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理解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和识别各类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项有效的措施,例如完善法制建设与投资组合等等,来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从而实现投资者投资收益的稳定性。

猜你喜欢:

1. 证券论文1500字

2. 证券投资学论文5000字左右

3. 证券论文1500字

4. 证券投资类论文

5. 证券投资学论文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农业类核心期刊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湖南农业大学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作物学报、中国水稻科学、麦类作物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灌溉排水学报、农业机械学报,等等。

一、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9月,是经中共江苏省委文化教育部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

据2018年11月《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官网显示,《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第九届编辑委员会(2018年—2023年)共有顾问2人、编委52人。

二、浙江大学学报

浙江大学学报由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辑:应用物理与工程、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B辑: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组成。

三、麦类作物学报

《麦类作物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作物学会联合主办的麦类作物学术专刊。

据2018年12月《麦类作物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麦类作物学报》第五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学术顾问12人,委员57人。

四、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全国唯一的一种有关油料作物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79。

五、农业工程学报

《农业工程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

1985年,《农业工程学报》创刊;2000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5年,改为月刊;2012年,改为半月刊。

据2018年4月《农业工程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农业工程学报》第七届编辑委员会有委员120人、海外委员18人、顾问委员15人、编辑5人。

按照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方法公分为五个等级,即为A+, A, B+, B,C。农学方面的包括以下269种。其中1-55为A+和A类的排名。1 土壤学报A +2 作物学报A +3 中国农业科学A +4 中国水稻科学A +5 水土保持学报A +6 农业工程学报A +7 土壤A +8 园艺学报A +9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A +10 植物病理学报A +11 果树学报A +12 玉米科学A +13 茶叶科学A +14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A15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 A16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A17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A18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A19 麦类作物学报A20 中国生物防治A21 植物保护学报A22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A23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A24 华北农学报A25 土壤通报A26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27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A28 农业现代化研究A29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A30 大豆科学A31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A32 棉花学报A33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A34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A35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A36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37 新疆农业科学A38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A39 核农学报A40 江苏农业学报A41 分子植物育种A42 农业机械学报A43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A4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A45 农药学学报A4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47 农药A48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A49 植物保护A50 杂交水稻A51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A52 江苏农业科学A53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A54 西南农业学报A55 中国土壤与肥料A属于B+类的有:(81 种) :水土保持通报、浙江农业学报、上海农业学报、新疆农业大学学报、福建农业学报、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水土保持研究、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国农学通报、中国农业气象、花生学报、灌溉排水学报、中国蔬菜、昆虫天敌、节水灌溉、浙江农业科学、中国烟草科学、中国烟草学报、山地农业生物学报、中国农业科技导报、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亚热带农业研究、北京农学院学报、烟草科技、广西农业生物科学、内蒙古农业科技、热带作物学报、西北农业学报、中国稻米、世界农业、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湖北农业科学、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种子、杂草科学、现代农药、作物杂志、福建农业科技、农业科技管理、中国南方果树、中国农史、中国果树、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作物研究、广东农业科学、高等农业教育、中国棉花、农业科学研究、莱阳农学院学报、中国马铃薯、农药科学与管理、河南农业科学、黑龙江农业科学、江西农业学报、亚热带植物科学、山西农业科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东农业科学、湖南农业科学、食用菌、耕作与栽培、贵州农业科学、安徽农业科学、中国水土保持、植物检疫、天津农学院学报、农业质量标准、宁夏农林科技、陕西农业科学、粮食储藏、北方园艺、茶叶、大豆通报、河北农业科学、吉林农业科学、福建茶叶、天津农业科学、热带农业科学、中国农业教育。属于B类的有:(81 种) :辽宁农业科学、中国糖料、农业网络信息、长江蔬菜、古今农业、中国茶叶、中外葡萄与葡萄酒、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世界农药、杂粮作物、延边大学农学学报、大麦与谷类科学、农机化研究、广西农业科学、台湾农业探索、中国种业、农业环境与发展、中国农机化、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中国植保导刊、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学刊、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排灌机械、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西南园艺、青海农林科技、热带农业科技、福建果树、中国果菜、云南农业科技、辣椒杂志、农业考古、落叶果树、中国茶叶加工、现代化农业、茶叶科学技术、福建热作科技、北方果树、水土保持应用技术、中国瓜菜、甘肃农业科技、农业与技术、热带农业工程、甘肃农业、天津农林科技、河北农业科技、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中国农技推广、农业装备技术、广西农学报、新疆农业科技、广西蔗糖、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种子科技、茶业通报、福建稻麦科技、广西热带农业、江西植保、山西果树、广西植保、江西棉花、农业科技通讯、四川农业科技、新疆农机化、中国农村小康科技、河北果树、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广西园艺、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茶叶通讯、现代农业、西北园艺、福建农机、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中氮肥、安徽农学通报、上海蔬菜、北方水稻、上海农业科技。属于C类的有:(52 种) :肥料(当代生态农业) 、湖北植保、现代农业科技、新疆农垦科技、烟台果树、云南农业、中国果业信息、北京农业(学术版)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植物医生、蚕桑茶叶通讯、福建农业、吉林蔬菜、粮油仓储科技通讯、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山东农机化、世界热带农业信息、新农业、农村牧区机械化、吉林农业、农机质量与监督、浙江柑橘、当代生态农业、四川农机、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中国棉花加工、广东茶业、青海农技推广、亚热带水土保持、湖南农机、山西农业、农业机械、现代园艺、现代农业装备、中国农业综合开发、中国热带农业、贵州农机化、湖北农机化、国外农学. 油料作物、甘肃农村科技、茶叶信息、科学种养、南方园林花卉、闽北农业科技、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安徽农机、土壤学进展、山东农业、热带作物科技、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热带作物机械化、农业开发与装备。

经济理论类核心期刊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2 经济评论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430072) 3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4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5 当代经济研究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 长春市人民大街长春税务学院(130021)6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学院 江西财经学院(330013) 7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福建社会科学院 福州市小柳村(350001) 8 经济学家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610074)9 南开经济研究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天津市八里台南开大学(300071)10 财贸研究 安徽财贸学院 安徽省蚌埠市宏业路243号(233041) 11 经济科学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大学法学楼(100871) 12 学术研究 广东社会科学联合会 广州市黄华路四号之二(510074) 13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中南财经大学 武汉市武珞路114号(430064) 14 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5 探索 中共四川省委第二党校,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 重庆市渝州路160号(400041) 16 当代经济科学 陕西省财经学院 西安市纬二街(710061) 世界经济类核心期刊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世界经济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2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3 世界经济研究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497室(200020) 4 西亚非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非洲研究所 北京鼓楼西大街158号(100720) 5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北京1104信箱(100007) 6 东北亚论坛 吉林大学 长春市解放大路123号(130023) 7 经济学动态 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8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寺甲2号(100081) 9 东欧中亚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 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东院(100007) 10 当代亚太 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100007) 11 现代日本经济 吉林大学,中华全国日本经济学会 长春市解放大路123号(130023) 12 亚太经济 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研究所 福州市柳河路18号(350001) 13 国际经济合作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 北京市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100710) 14 国际贸易 中国外贸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北京市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100710) 15 国际贸易问题 中国外贸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00029) 16 欧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493室(100732) 17 世界经济文汇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市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0433) 18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改名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江苏亚欧区域经济研究所 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210013) 19 国际经济评论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5层(100732) 20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中央编译局马列主义研究室 北京西城区西斜街36号(100032)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类核心期刊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商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2 经济改革与发展(改名为:宏观经济研究)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月坛北街25号(100834) 3 管理世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北三环中路6号12层(100011) 4 特区经济 《特区经济》编辑部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沙咀西路椰数花园一栋二单元401室(518048) 5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6 经济体制改革 四川省社科院 成都市青羊宫四川省社科院(610072) 7 经济问题探索 云南省经济学会,云南省经济研究所 昆明市东风东路156号(650041) 8 经济学家 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市外西光华村55号西南财经大学(610074) 9 经济问题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太原市并州南路282号(030006) 10 经济纵横 吉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 长春市文化胡同2号(130061) 11 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2 上海经济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505室(200020) 13 特区理论与实践 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中共深圳市委党校 广东省深圳市爱国路市委党校综合楼11层(518003) 14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福建社会科学院 福州市小柳村(350001) 15 江苏经济探讨 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210013) 16 湖南经济 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体改委 长沙市五一中路韭菜园新富城富安大楼四层一号(410011) 17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学院 南昌市庐山中大道江西财经学院(330013) 18 经济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9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中南财经大学 武汉市武珞路114号(430064) 20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京经济学院 北京市朝外红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内(100026) 21 南方经济 广东经济学会 广州市黄华路4号之二(510050) 22 浙江经济 浙江省计划经济委员会 杭州市省府路九莲村19号(310007) 23 中国劳动科学 劳动人事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中国劳动学会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100029) 24 港澳经济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港澳研究中心 广州市东山新河浦路6号之一(510080) 25 宏观经济管理 国家计划委员会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国家计委(100824) 26 经济评论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 武汉市武汉大学经济学院(430072) 27 经济改革 陕西省社科院,陕西省经济体改委 西安市陵园路南路7号(710061) 28 改革与理论 河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郑州市政三街1号(450003) 29 改革与战略 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西经济社会技术发展研究所 南宁市新竹路5号(530022) 30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31 中国房地产 天津市房地产管理局 天津市和平区南海路和安里6号(300050) 32 物资流通研究 辽宁省物资集团,了声物资流通协会 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54号(110001) 33 城市改革与发展 成都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成都银丝街24号(610017) 34 北方经济 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委员会 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58号(010020) 35 财经科学 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市外西光华村55号西南财经大学(610074) 36 财经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市国定路777号(200433) 37 中国物资流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中国物资流通协会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100834) 38 中国经济问题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内(361005) 39 经济经纬:河南财经学院学报 河南财经学院 郑州市文化路80号(450002) 会计类核心期刊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会计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财政部(100820) 2 上海会计 上海市会计学会 上海市山西路(宜山路口)2230号1415室(200233) 3 财会研究 甘肃省财政学会 兰州市东岗西路616号(730000) 4 中国审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路甲4号(100086) 5 财务与会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100036) 6 中国农业会计 农业部财务司,中国农业会计学会 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100026) 7 广西会计 广西会计学会 南宁市桃源路广西财政大厦(530021) 8 财会通讯 江西财经学院 武汉市武昌紫阳东路21号(430070) 9 四川会计 四川省会计学会,四川省财务成本研究会 成都市南新街37号(610016) 10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学院 南昌市庐山中大道江西财经学院(330013) 11 财会月刊 武汉市财政局 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19号大院内(430022) 12 审计与经济研究 南京审计学院 南京市北圩路77号南京审计学院(210029) 13 财贸研究:安徽财贸学院学报 安徽财贸学院 安徽省蚌埠市宏业路243号(233041) 14 审计理论与实践 辽宁省审计学会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路38-1号辽宁省审计学会(110032) 15 财经理论与实践 湖南财经学院 长沙市西河石佳冲湖南财经学院(410079) 16 山西财经学院学报(改名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山西财经学院 太原市南内环街339号(030012) 17 审计研究 中国审计学会,中国内部审计学会 北京市白石桥路甲4号(100086) 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2 农业经济问题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经济研究会 北京市西郊白石桥路30号(100081) 3 农业现代化研究 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长沙农业现代化所 长沙市马坡岭(410125) 4 农业经济 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 沈阳市东陵马官桥(110161) 5 中国农垦经济 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与技术开发中心 北京市西四砖塔胡同56号(100810) 6 农场经济管理 黑龙江农场管理学会,黑龙江省农垦经济研究会 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441号(150036) 7 经济问题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太原市并州南路282号(030006) 8 林业经济 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市安外胜古南星17楼(100029) 9 农村经济 四川省农村经济学会 成都市青羊宫社科院(610072) 10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福建社会科学院 福州市小柳村(350001) 11 农村经济导刊 浙江农村工作办公室 杭州市武林路戒坛寺巷25号宏昌宾馆写字楼一楼(310006) 12 江苏农村经济 江苏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农业经济学会 南京市北京西路70号7栋(210013) 13 中国农村观察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14 江西农业经济 江西省农业厅,江西省农业经济协会 南昌市北京西路江西省农业厅大楼506室(330046) 15 世界农业 中国农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桥(100026) 16 南方农村 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广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 广州市五山白石岗(510640) 17 乡镇经济研究(改名为:乡镇经济) 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农村经济培训中心,合肥农村经济管理学院 合肥市西郊蜀山南(230031) 18 生态经济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 昆明市五华山省政府18工程办公室(650021) 19 农村发展论丛 中共江西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江西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 南昌市中共江西省委大院综合大楼二楼(330006) 20 农业技术经济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白石桥路30号(100081) 21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 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 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100026) 22 中国农业会计 农业部财务司,中国农业会计学会 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100026) 23 渔业经济研究 黑龙江省渔业经济学会,黑龙江省渔业经济研究所 哈尔滨市道里通江街178号(150018) 24 中国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北京市西城区安德路6号(100011) 工业经济类核心期刊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成门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2 经济管理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成门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3 煤炭经济研究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煤炭科学院总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和平里煤炭科学研究院院总院经济所(100013) 4 中外管理 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中心 北京市玉渊潭公园望海楼宾馆《中外管理》发行部(100038) 5 福建论坛.社会版 福建社会科学院 福州市小柳村(350001) 6 经济体制改革 四川声社会科学院 成都市青羊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610072) 7 企业经济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省投资公司 南昌市洪都北大道255号(330006) 8 管理世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北三环中路6号12层(100011) 9 经济问题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太原市并州南路282号(030006) 10 经济工作通讯(改名为:中国经贸导刊)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甲3号(100037) 11 现代企业导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A2号中化大厦601室(100045) 12 经济纵横 吉林省经济学团体委员会 长春市文化胡同2号(130061) 13 浙江经济 浙江省计划经济委员会 杭州市省府路九莲村19号(310007) 14 上海企业 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上海企业管理协会 上海市延安中路988号(200040) 15 建筑经济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经济学术委员会 北京市西外车公庄大街19号(100044) 16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成门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7 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成门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8 经济问题探索 云南省经济学会,云南省经济研究所 昆明市东风东路156号(650041) 19 企业活力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郑州市文化路50号(450002) 20 外国经济与管理 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经济研究所 上海市国定路777号(200433) 21 改革 重庆社会科学院 重庆市江北区桥北村270号(400020) 22 经济论坛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石家庄市裕华西路423号(050051) 23 企业管理 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100044) 24 管理现代化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北京海淀区民族学院南路5号(100081) 25 上海经济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505室(200020) 26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京经济学院 北京市朝外红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内(100026) 27 企业家 湖北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武汉市武昌民主路250号(430061) 28 工业技术经济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 长春市人民大街732号(130021) 29 经济师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太原并州南路282号(030006) 30 集团经济研究 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苏州企业集团研究会 江苏省苏州市胥江路45号(215002) 31 经营与管理 天津市企业管理学会 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路16号(300191) 32 国有资产管理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科学研究所 北京市三里河2区11号楼乙楼二层(100045) 33 经济改革与发展(改名为:宏观经济研究)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月坛北街25号(100832) 34 财经科学 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市外西光华村西南财经大学(610074) 35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校内(100872) 36 邮电企业管理 人民邮电报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宛路11号邮电新闻大厦(100029) 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国际贸易问题 中国外贸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对外贸易大学(100023) 2 商业经济研究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北京复兴门内大街45号国家内贸局东楼(100801) 3 商业经济与管理 杭州商学院 杭州市教工路29号(310035) 4 价格理论与实践 国家计划委员会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院3号楼(100837) 5 国际经贸探索 广州对外贸易学院 广州市白云区大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510450) 6 国际贸易 中国外贸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北京市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100710) 7 中国物价 国家计划委员会市场与价格研究所 北京市月坛北小街2号(100837) 8 财贸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9 北京商学院学报 北京商学院 北京阜成路33号(100037) 10 价格月刊 江西省物价局 江西省南昌市二七北路317号(330006) 11 对外经贸实务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协会 武汉市武昌卓刀泉路198号(430079) 12 商业研究 黑龙江商学院 哈尔滨道里区通达街138号(150076) 13 财贸研究:安徽财贸学院学报 安徽财贸学院 安徽省蚌埠市宏业路243号(233041) 14 财金贸易 山西省经贸委 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山西省贸易大楼7层西端(030001) 15 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16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对外贸易大学 北京朝阳区惠新东街(100029) 17 商场现代化 国家国内贸易局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11号楼(100045) 18 江苏商论 江苏省贸易厅,江苏省商业经济学会 南京市中山北路101号(210009) 19 商业经济文荟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 广州市东山菜园东19号(510080) 20 国际经济合作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 北京市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100710) 21 国际商务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上海古北路620号(200335) 财政、国家财政类核心期刊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财政研究 中国财经学会 北京市复兴门外三里河财政部科研所(100820) 2 税务与经济 国家税务总局,长春税务学院 长春市人民大街102号(130021) 3 财经问题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省大连市黑石礁东北财经大学(116023) 4 财会研究 甘肃省财政学会 兰州市东岗西路616号(730000) 5 财贸经济 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6 财金贸易 山西省经贸委等 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山西省贸易大楼7层西端(030001) 7 湖北财政研究 湖北省财政厅调研室,湖北省财政学会 武汉市武昌洪山路省财政厅(430071) 8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学院 南昌广庐山中大道江西财经学院(330013) 9 四川财政 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财政学会 成都市南新街37号四川省财政厅内(610016) 10 财经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市国定路777号(200433) 11 税务研究 中国税务学会 北京市玄武区枣林前街68号(100053) 12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市西直门外学院路39号(100081) 13 财经科学 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市外西光华村西南财经大学(610074) 14 上海财税 上海市财政局 上海市九江路60号(200002) 15 税收与企业 山西省税务局,山西省地方税务局 太原市水西门大街64号(030002) 16 财经理论与实践 湖南财经学院 长沙市西河石佳冲湖南财经学院(410079) 17 财经论从 浙江财经学院 杭州市文一路西端浙江财经学院新址(310012) 18 外国经济与管理 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经济研究所 上海市国定路777号(200433) 19 涉外税务 中国税务学会国际税收研究会,深圳市税务学会 广东省深圳市松园路11号(518008) 20 中国财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北京市万寿路乙27号北京187信箱(100036) 21 中国税务 国家税务总局 北京市宣武区枣林学街68号(100053) 货币/金融、银行/保险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金融理论与实践 河南省金融学会,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郑州市丰产路21号河南省人民银行(450002) 2 银行与企业 中国金融学会,中国人民银行武汉支行 武汉市武昌中南路69号(430071) 3 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学会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8号华融大厦金融研究所(100037) 4 金融管理科学(改名为: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河南省金融管理干部学院 郑州市郑花路29号(450008) 5 国际金融 中国银行总行 北京市西交民巷17号(100818) 6 金融与经济 江西省金融学会,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 江西省南昌市铁街25号11楼(330008) 7 国际金融研究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国际金融学会 北京市区郊民巷17号(100031) 8 中国投资管理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北京市复兴路丙12号建行总行转(100810) 9 财贸经济 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0 农村金融研究 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村金融学会 北京市复兴路甲23号中国农业银行(100036) 11 财经理论与实践 湖南财经学院 长沙市西河石佳冲湖南财经学院新址(310012) 12 财金贸易 山西省经贸委等 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山西省贸易大楼7层西端(030001) 13 广东金融 广东金融学会 广州市沿江西路137号南楼4楼(510120) 14 中国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 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外小红庙南街3号(100055) 15 上海金融 上海市金融学会 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路18号银都大厦802,809(200120) 16 投资研究 中国投资学会,中国建设银行行政研究所 北京市金融大街25号中国建设银行行政研究室(100032) 17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 北京市西郊民巷22巷(100031) 18 上海保险 上海市保险学会 上海市九江路60号(200002) 19 证券市场导报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圳市深南东路5045号深圳证券交易所14楼(518010)

一、《农业工程学报》

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

本刊编委会决定,2000年农业工程学报第6期拟将以英文正文和中文摘要形式集中向国内外隆重介绍中国农业工程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情况和近阶段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双月刊)

曾用刊名:(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农业管理科学)1985年创刊,刊发三农研究的最新成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刊发各高校、科研机构的前沿理论成果。

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

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三、《茶业通报》(季刊)

创刊于1957年,由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

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商业知识,发表茶树病虫害防治、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茶叶贸易出口、经营管理、名茶等方面科学研究成果、典型经验及动态。

主要栏目:综合、生态、生化、栽培、植保、制茶与检验、经贸。

四、《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本刊是新疆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

主要刊登农业生物技术、作物遗传育种及栽培、植物保护、土壤农化、农业生态、资源与环境科学及基础学科等方面的具有创新性、适用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快报等,涵盖了农林牧各学科。

五、《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全国唯一的一种有关油料作物专业学术期刊。

主要刊登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及其它特种油料作物有关品种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肥植保、综合加工利用以及品质测试技术等方面的首创性研究论文、综述专论等。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是本科

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是福建省唯一的金融财经类专门高校。学院前身是1978年10月创建的福建银行学校,1985年5月在此基础上成立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面向全国招生。2000年, 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学院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划转福建省管理,直属福建省教育厅领导。2004年2月, 经福建省政府批准,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更名为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从成人高校转型为普通高校。2005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下,根据福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学院加入了我省新近筹建的本科院校——江夏学院的组建工作,开始全力向本科层次办学方向迈进。学院地处福州市仓山区,毗邻风景秀丽的高盖山公园,紧靠首山路和南二环路的交叉路口,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花香四季,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学校”。学院占地面积近30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拥有先进的教学实训设施,图书馆藏书20万余册,建有宽带社区,形成教学教务管理和图书馆自动检索三个网络体系。学院与全省各家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都有长期的同行业合作传统,与6家大银行联合建立实训基地,在全省各地银行设立58个业余教学点,在校内建有21个专业实训室,涵盖了金融、保险、证券、信息网络、文秘办公、法律、商务英语等应用专业。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在有教职工300多名,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80%,同时礼聘邓子基、江其务等39位金融界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院内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成果丰硕,是全省第2家以团体会员身份加入省社科联的高校。2005年7月,福建省唯一的和谐社会研究会在该院成立。学院《学报》拥有CN、ISSN刊号,公开发行。学院开办三年制高职、两年制大专、两年制本科的学历教育,设有金融、会计、经济贸易、信息技术、人文法律、应用外语六个系,开办金融、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与金融、会计学、财务会计、保险、证券投资、法学、文秘与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等21个专业。成人脱产本、专科面向全国招生,成人业余本、专科、高职高专面向全省招生。截至2005年上半年,学院在校生逾9000人。此外,学院还承担人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职干部的各类短期岗位培训任务。2003年底,学院被授予福建省国家公务员培训基地。建校至今,已培养人才近3万名,历届毕业生遍布全国全省银行和金融机构,担任各大行、司的各级领导达数百人。 27年来,学院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从严治校,与时俱进,形成了高职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鲜明特色,树立了良好品牌,“银行家摇篮”之称享誉东南沿海八闽大地。1997年,学院在中国人民银行行属高校办学评估中获得“优良”等级。十余年来,学院连续4届获省级“花园式单位”称号,连续3届被福建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文明学校”。目前,学院正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厉行教育改革,强化办学能力,潜心拓展以金融专业为特色、财经类应用型专业为主干的专业结构,形成多科性的办学格局;积极创建“文明、平安、和谐”校园,推动学院跨越式发展,为今后办好“江夏学院”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1] 王棣华. 我国管理会计的前瞻与反思[J]. 中国农业会计 , 1997,(10) [2] 吴福林. 让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灿烂”[J]. 辽宁财税 , 2003,(12) [3] 林琤. 浅议我国推行管理会计的途径[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4,(04) [4] 贺德文. 企业需要管理会计[J]. 交通财会 , 1988,(06) [5] 张宗强, 杨素华. 对管理会计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应用的思考[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4,(04) [6] 陈巧媚. 管理会计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4,(04) [7] 陈春红, 冯民修, 王剑青. 管理会计发展的策略[J]. 林业财务与会计 , 2000,(03) [8] 郑玉革. 管理会计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04,(10) [9] 罗魏冰. 管理会计路在何方[J]. 广东审计 , 2002,(10) [10] 李寿文, 徐光华. 对发展我国管理会计的建议[J]. 商业会计 , 1998,(07)

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是福建省唯一的金融财经类专门高校。学院前身是1978年10月创建的福建银行学校。1985年5月在此基础上成立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管理。2000年学院从中国人民银行划转福建省管理,2004年2月经福建省政府批准,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从成人高校向普通高校的跨跃。建校26年来,学院积极开展成人教育、高职高专教育,形成了鲜明特色,树立了良好品牌。 学院地处福州市仓山区,毗邻风景秀丽的高盖山公园,紧靠首山路和南二环路的交叉路口,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美,常年绿树成荫,四季花香袭人,是一所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学校。 学院现占地面积23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拥有完备的教学实训设施,图书馆藏书16万余册,建成宽带社区,形成教学、教务管理和图书馆自动检索三个网络体系。在全省有6家金融机构作为实训基地,设立58个业余教学点;在校内建有18个专业实训室,基本涵盖了金融、保险、证券、信息网络、文秘办公、法律、商务英语等应用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276名,其中专职教师169名,拥有高职称教师35人。学院礼聘了邓子基、江其务等38位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和省内金融界精英担任客座教授,建立了一支符合成人高等、高职高专办学特点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学院学术研究氛围浓厚,是全省第2家加入省社科联的高校。科研成果丰硕,自编参编教材130种,《学院学报》拥有CN、ISSN刊号,公开发行。至今全院教职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千余篇,其中40多篇论文和11种教材获省级以上奖励。 学院现有6系2部21个专业,6系2部即:金融系、会计系、经济贸易系、人文法律系、应用外语系、信息技术系、体育教学部和中专部。21个专业即:成人教育有金融学、会计学、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金融、涉外经济与法律、经济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专业;高职教育有金融、保险、国际贸易、营销策划与商务管理、涉外经济与法律、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文秘与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应用、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商务英语专业。成人脱产本、专科面向全国招生,成人业余本、专科、高职高专、中专面向全省招生,成人本科毕业生可申请厦门大学学士学位。学院同时担负人民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在职干部的培训任务。目前在校生逾8600人,其中全日制学生4666人,业余学生近4000人。26年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专业人才2万余名。历届毕业生大多数被省内各家金融机构录用。 1997年学院在人民银行行属高校办学评估中获得“优良”等级。同年被福州市委市政府评为“花园式单位”、“爱国卫生先进集体”。这几年,院校连续4届获省级“花园式单位”称号,连续3届被福建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省级“文明学校”。2003年底被授予福建省国家公务员培训基地。 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 学院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与时俱进,“银行家的摇篮”之称享誉全省。跨入新世纪,学院以转制更名为契机,进一步发挥优势,主动适应福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构建以金融专业为特色、财经类应用型专业为主干的专业结构,并根据社会需要与自身条件适当增设新专业,逐步形成多科性的办学格局,努力向一流的现代高职学院的目标迈进。 通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首山路140号 邮编:350007 电话: 传真:

现在本科学校越来越多,什么专升本,刚办的本科,学校数量一多,要有学生装,招生人数也要增多,本科含金量只能下滑了,物以希为贵,一多就廉价了

武汉文理学院学报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信息可知,武汉文理学院是民办大学。

武汉文理学院简介:

武汉文理学院(Wuhan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简称“武汉文理”,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拥有武湖校区(主校区),六指校区和大冶校区,其中武湖校区占地592亩,大冶校区占地372亩。2008年,在校生突破万人,据2019年官网显示,学院设有41个本科专业、19个专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十大学科门类。其中,既有湖北省省级重点培育专业,又有湖北省省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历史沿革

学院前身为2002年9月创办的独立学院江汉大学文理学院,2017年学校开始转设准备工作,2020年4月9日,教育部评估通过同意江汉大学文理学院转设为民办高校武汉文理学院,学校主管单位为湖北省教育厅,独立设置的本科普通高等院校。学校位于武汉市长江新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武湖街道胜海大道一号。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教师54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54人。教师中不乏国际健美大师、政府专项津贴专家、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理事、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全国英国文学学会理事、全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秘书科学联盟副主席等专家学者,也有“985”高校博士,美、英、法、德、澳、韩等国留学教师和资深外教。学校还聘请了李京文等知名学者为首席教授。

办学宗旨

学校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大力实施“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为武汉地区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和复合型专门人才,努力构建湖北地区一流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学校已与学大教育集团、武汉会议中心等知名企业成功合作,在部分专业开展定向培养。2015年以来,学校还依托投资方的产业背景,与武汉市汉阳医院等9所医疗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对报考我校“护理学”专业学生实行“全订单式”培养,帮助学生实现“学习-实习-就业”一站式求学目标。2016年,学校在金融学等4个专业创办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突出考研和高质量就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探索分级教学模式。

学术科研

近年来,学校教师承担省市级科研、教研项目32项,获得科研、教研奖励15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99篇,其中有6篇被SCI/EI收录,出版专著31部,出版教材50本,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为搭建师生学术研究及交流平台,学校办有《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学报》(湖北省内部资料准印证号(鄂)430062号),该刊物自创刊以来共出版14期。

学术资源

学校武湖校区现建有多媒体教室144间,实验室133间,拥有教学用计算机2289台,新建集阅览室、研究室、信息共享空间、学习休闲空间以及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图书馆1栋。多功能图书馆建筑面积近三万万平方米,建有阅览座位近两千个,馆藏纸质图书89万余册,电子图书25万册,订阅期刊1000余。各项教学基础设施完善,全方位能够满足办学需求,可为师生提供30余万种电子图书阅览和学术论文及特种文献的查阅。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类)》2010年创刊,为文理综合版,辟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撷英、学海拾贝等栏目。

教学建设

多年来,学校立足于培养“勤学勤思,会用会干”的应用型人才,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实施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在工商管理等专业推行大类招生,高年级按专业分流,使学生选择专业更加理性。在金融学等4个专业开办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制订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小班教学,推行导师制。实施国际化战略,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探索“3+1+1”本硕直通车人才培养模式。开拓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新模式,建立实习实训基地73个。依托投资方医疗产业链对护理学专业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同时,学校教师共承担省市各类教科研项目5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和教材近700篇、部,教学科研呈现出厚基础、重内涵、促创新的发展态势。

学校努力构建“以经管为主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学校不断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涌现出了一批典型代表,赵为佳老师就荣获过“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翻译组二等奖和“湖北省师德先锋”荣誉称号。

合作交流

为适应21世纪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探索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高级人才的新模式,武汉文理学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开展了本科层次校际交流合作项目。英国考文垂大学(Coventry-University)拥有3个学院、2所学校,考文垂大学与武汉文理学院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合作,其被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分别于2014、2016、2018年三度授予“最佳海外合作伙伴大学”。全球范围内,考文垂大学是唯-获此殊荣的海外高校。

凡被该院本科校际交流班录取的学生实行联合培养,即前三年在该院学习,达到外方成绩要求并获得签证者转入国外大学完成一年或一年以上学习,双方互认学分,俗称“3+1+1”模式。成绩合格的学生将获得国外大学学士学位和武汉文理学院学院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学生毕业后可继续在国外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成绩合格者将获得该校硕士学位,未满足出国条件而不能转入国外大学的学生可继续留在武汉文理学院学习,成绩合格者仍可获得武汉文理学院本科文凭,符合学士授予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

优势专业及学科

学校重点建设经管类特色专业群与医学类特色专业群,以金融学、财务管理为重点专业

湖北省“重点培育本科专业”:金融学

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英语

公办大学:通常是国家部委或地方政府举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比较高,有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经费支持,学费通常较便宜。

民办大学:通常是社会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举办的大学,没有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经费支持,需要自筹资金办学,学费一般比较贵。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主要有性质不同、资金来源不同、举办者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民办学校的本科专科学历是受国家认可的,学信网可查。

公办大学: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创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较高。

二、资金来源不同

1、民办学校:资金来源,有个人自筹资金、个人智力投入(无资金投入)、个人和企业的投资、集资或入股以及捐资等。对于一个特定的民办学校来说,资金来源并不完全是单一的,可以是个人、集体、企业资金的混合。同时,非财政性经费并不排除国有资产的注入。

2、公办学校:政府财政拨款。

三、举办者不同

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主要有公民个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集体经济组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

2、公办学校:国家政府部门。

武汉文理学院不像网上说的那么糟糕,该学校是一所很好的二本类高校。学校无论从师资力量、学校荣誉、专科建设等方面表现的都很出色,具体为:

1、师资力量。武汉文理学院有教师54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96人。

2、专业建设。武汉文理学院设有42个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十大学科门类。

3、学校荣誉。2019年,学校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荣获“湖北省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021年,学校《视频制作与剪辑》等4门课程获批“2020年度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武汉文理学院简介。

武汉文理学院系湖北省教育厅直属、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自2002年创建以来,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

学校围绕“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科为重、学风为魂、学苑为基”和“重规划、重体系、重制度、重质量、重考核、重保障、重实效”的办学思想,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强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坚定不移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以上内容参考 武汉文理学院——学院简介

武汉文理学应该是一所公办大学,绝对不是民办大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