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山西阳泉方言的声调变异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山西阳泉方言的声调变异研究论文

中国方言大致可以分为7大方言,有北方方言,吴语,闽语,粤语,赣语,客家话,湘语北方方言的明显特点包括:除了江淮官话、少部分西南官话保留入声读[-?]之外,大部分官话方言失落了全部中古入声,中古汉语中的“-p,-t,-k,-m,-n,-ng”韵尾现在只剩下“-n,-ng”,但出现了大量儿化韵“-r”韵尾。原本连接“i,ü”韵母的“g,k,h”声母已被颚音化成“j,q,x”声母。官话话在失去清浊对立的过程中,没有经过剧烈的声调分化,但出现了中古平上去入以外的轻声。因此,官话方言包含了大量的同音字以及相应产生的复合词。上述现象在其他方言中比较少见。 吴语,或称吴方言:在中国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和浙江大部分地区使用。典型的吴语以苏州话为代表。其中安徽西南部受赣语影响,浙江南部保留了较多古代百越话特征,以至不能和作为典型吴语的太湖片吴语通话。使用人数大约为总人口的8.4%。这种方言的对清浊辅音的区分是一个很明显的特点。但吴语保留了中古汉语的模糊入声。 客家话,或称客语:在中国南方广泛使用,包括广东东部、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广西东南部等地,以梅县话为代表。虽然是一种南方方言,但客家话是在北方移民南下影响中形成的。客家话因而保留了一些中古中原话的特点。使用客家话的人口大约占总人口的5%。 闽语,或称闽方言:在福建、海南、广东东部、台湾、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还有其他海外的一些华人中使用。由于闽语的内部分歧比较大,通常分为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闽北话、闽东话(以福州话为代表)、莆仙方言和闽中方言。闽语是所有方言中,唯一不完全与中古汉语韵书存在直接对应的方言,其中以闽南语最具影响。但是,根据现有的语音学研究,闽语的音系相当接近上古汉语的音系。 闽南语(狭义的,即闽台片闽南话)共有“-m,-n,-ng,-p,-t,-k,-?”(貌似问号的国际音标是紧喉音。)在入声 [-p/-t/-k] 消失之前,先发生‘入声弱化’,[-p/-t/-k] 全部变成-?。山西方言、吴方言、江淮方言仍保有这种弱化入声)”七种辅音韵尾。闽南语是汉语中声调较复杂的方言之一,泉州音有8个声调(不含轻声),漳州音、厦门音、同安音、台湾音通常有七个声调(不含轻声)。同时,闽南语也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方言之一。泉州音和漳州音是其它支系的母语,闽(南)台片的闽南语内部较为一致。广义的闽南方言还包括海南话、潮州话、浙南闽语等,使用闽南语的人口大约为总数的4.2%。 粤语:以广州话为代表,在广东广西的部分地区、香港、澳门和海外华人中被使用。粤方言是汉语中声调最复杂的方言之一,有九个声调(桂南勾漏片有十个声调)。同时也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方言之一。粤语包含了p,t,k,m,n,ng六种辅音韵尾。粤语内部的分歧不大。使用粤语的人口大约为总数的5%。但是粤语中没有混合入声,可以认为粤语中保留的古汉语成分要早于吴语,但晚于闽语。 湘语,或称湘方言:在湖南使用。按是否保留浊声母分类,可分为老湘和新湘两类,其中浊声母已基本清化的部分新湘语相对接近官话,但也有部分与官话差异较大的新湘语保留有部分全浊音及特有语音和词汇。新老湘语分别以长沙话(新)及衡阳话(老)为代表,使用者约占总人口的5%。历史上湖南地区受到北方文化的强烈影响,故湘语内部差异比较大。并且有多个时期古汉语语音特征之重叠。 赣语,以南昌话为代表,又称老表话、江右语等。属汉藏语系汉语族,主要用于江西大部、湖南东部,安徽西南部等地。使用人数约为使用人口约5148万(早先的3000万不准确)。古全浊和古次清合流为送气音,梗摄字文白异读。昌都片及长江沿岸一带普遍存在全浊声母,但多非严格的古清浊对立。多数地区”知三章组“或”知二章组”端读,日母今读仍为鼻音ȵ。南昌话有七个声调,辅音韵尾-t -k -n -ng,建宁、高安、临川等地为m n ng p t k。 下面的几种方言是否构成独立的大方言区,现在尚有争议: 晋语:在山西绝大部分以及陕西北部、河北西部、河南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等地使用,以太原话为代表,有入声韵 [-ʔ]。在入声 [-p/-t/-k] 消失之前,先发生‘入声弱化’,[-p/-t/-k] 全部变成 [-ʔ])。其白读系统与官话截然不同。以前(及现在的不少语言学学者)将其归于官话。 平话:在广西的部分地区使用。传统上将桂南平话归于粤语,近年来有人主张将桂北平话当成孤立的土语存在。 徽语:在安徽南部及赣浙苏部分毗邻地区使用。以前(及现在的部分语言学学者)将其归于吴语。

不是很明白你的意思。我这儿有很多地方方言的论文,随便一篇就可以吗?

可以。。。。

焦作方言声韵调研究论文

Zhao Yuanren赵元任Yuen Ren Chao (1892~1982) 家。江苏省常州市人1892年11月3日生于天津,1982年 2月25日卒于美国麻省剑桥。1907年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预科。1910年考取清华学校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入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1914年毕业后继续在该校修习哲学。1915年转入哈佛大学,191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19年任康奈尔大学物理学讲师。1921~1924年任哈佛大学哲学系讲师、教授。1925~1929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1929~1938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1938~1963年先后在夏威夷大学 、耶鲁大学、哈佛大学 、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1945年当选为美国语言学会会长。1981年北京大学授予名誉教授称号。 赵元任是理论与实际并重的语言学家。在语言学的各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杰出的贡献。 赵元任长期致力于推行国语(推广普通话)的工作。1922 年出版《国语留声片课本》, 1935年出版《新国语留声片课本》,在推行国语的工作上起了示范的作用。这两套唱片分别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推行国语的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的标准音是1920年的《国音字典》。当时的国音与京音(北京音)稍有差别。例如京音没有入声,国音有入声;京音不分尖团,国音分尖团。事实证明,这种兼顾古今南北的国音是无法推广的。后一个阶段的标准音是1932年的《国音常用字汇》。新国音把老国音里北京话没有的音都取消了。因此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是一致的。 赵元任在语音方面有异常的天赋。用他自己的话说:“年轻的时候调查方言,调查哪儿的话学哪儿的话,学哪儿的话象哪儿的话不过这是末技。”(1981年5月21日在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会上的发言)他从1927年起从事方言研究工作,调查过吴语(江苏南部和浙江) 粤语、徽州话和江西、湖南、湖北三省的方言,发表过很多调查报告和专题论文,如(1928)、《中国方言中爆发音的种类》(1935) 《钟祥方言记》(1939)、(1948)、《中山方言》(1948)台山语料(1951)《汉语常用植物词》(1953)、《汉语称呼用词》(1956)等。其中《现代吴语的研究》是中国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研究方言的著作。这部书包括30处的调查材料,他与四个同事合著的《湖北方言调查报告》包括64处的调查材料。从这两部著作可以看出,研究一个地区的方言(面的研究)时,各处的调查项目应大体一致,才能进行比较。 赵元任在记音方法和记音工具上也有着重要的贡献。他关于记音方法的论述主要见于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1934)和《语言问题》(1959)第二讲《音位论》。《音位论》说明音位观念所以存在的理由以及归纳音位应该考虑的一些原则。《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一文阐明从语音材料归纳音位系统时可以有多种选择,答案不是唯一的这篇论文现在已成为音位理论的经典著作之一他设计的一套五度制标调字母,为记录和研究(以及其他有字调的语言)的声调提供了准确方便的工具 在语法方面,赵元任最重要的著作是《中国话的文法》(1965)。这是一部方法谨严、系统分明的大书,有很多创见胜义。这部著作以直接成分分析法作为研究语法的主要方法,显然受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可是作者持论通达,从来不拿事实迁就理论。他说:“在语言现象中寻找系统性和对称性,在方法学上是可取的,只要不走得太远。”(《中国话的文法》) 《中国话的文法》根据句法功能区分词类,为每一类词类下了比较严格的定义,这种做法跟以前的汉语语法著作有很大的不同。在具体分类上,把体词分为名词、专名、处所词、时间词、限定词量词复合词(三斤、这回)、名词定位词复合词(墙上、饭前)、限定词(三、每)、量词、定位词(里、上)、代名词(我、什么)。对于量词、助动词、介词等封闭性的词类,尽可能穷尽地列举其成员,一一描写它们的功能和用法。这些也都是以往所没有的。尤其是对语助词的分析,观察细致入微,描写准确周到,表现了这部书的一个特色。总之,无论从立论的深度说,还是从影响的广泛说,《中国话的文法》都是最重要的汉语语法著作之一。 《语言问题》是讨论一般语言学的。原是演讲记录稿(用英文写的《语言和信号系统》(1968)是根据此书改编的,内容大同小异)。作者学识渊博,见多识广;书中不乏明达的见解,精辟的议论,很少偏执的主张,读起来引人入胜。用美国语言学家M.裘斯的话来说:“赵在语言上是从来没有错误的。”对于说汉语的人,这是很理想的语言学入门书。(

青岛方言声调实验研究论文

呵呵,1000字,有点难度,希望下面的东西对你有帮助啊。青岛地区的语言较复杂,青岛市区方言融合了即墨、崂山、胶州方言,而邻近区、市也不尽相同。与普通话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不同:一、 发音不同:1、“e”的音,在青岛话中通常发“a”音。如:喝(he)水念喝(ha)水,割(ge)肉是割(ga)肉,最有趣的是蛤蜊(ge li)发成蛤蜊(ga la)。2、青岛人的通病是“ing”“eng”“ong”这三个音分辨不清。如:英雄(ying xiong)发成(yong xiong),天冷(tian leng)发成(tian long)。3、“r”和“y”分不清。如:热(re)读成(ye),人(ren)读成(yin)。二、语声上的变异。青岛人习惯多用轻声,这样说起话来比较快,如:飞机场(fei ji chang)可读成(fei I chang),可能这比较符合青岛人简洁明了的个性吧。三、 称谓上的不同。这就属于青岛本地人特有的方言,如:饺子叫“馉扎”。四、 青岛方言中有些与普通话意义相同、词素也一样的词,但在运用语序上大不相同。如:诚实说“实诚”,颠倒说“倒颠”,俯就说“就俯”,等等。五、 普通话中的一些双音节词在青岛方言中常用单音词表示。如:窗户称为“窗”,被子称为“被”,哥哥称为“哥”,屋子称为“屋”,等等。六、 青岛方言中大多不使用“很”、“非常”等词,而以其他单音节形容词代替。如:很苦说“倍苦”,非常甜说“甘甜”,另外还有“焦酸”、“稀软”、“喷香”、“酥焦”、“溜稀”、“烘黑”等等。现将青岛方言中的部分词语与普通话的对比列举如下:(以下均为音译)(一)、时令气象方面:称昨天为“夜来”,晚上为“黑夜”;称凉爽为“风凉”,乘凉也叫“风凉”,如“到树底下去风凉风凉”。(二)、人品称谓方面:称言行不端的人为“杂碎”,智力低下、常办蠢事的人为“半吊子”。(三)、衣食居住方面:称羽绒衣为“卫生衣”,醋称为“忌讳”,炉灶称为“锅头”,厕所为“茅房”。(四)、婚丧礼仪方面:男方娶亲叫“将媳妇”,女方出嫁叫“做(zou)媳妇”;怀孕叫“有了”;扫墓叫“上坟”;祝贺乔迁叫“烧炕”;请求陌生人帮忙说“劳驾”,要求人让路时说“借光”。(五)、人体与疾病方面:称额头为“叶楞盖”,腋为“胳膊窝”;口吃为“结巴”,左撇子叫“左巴来子”。(六)、行为情态方面:损坏叫“踢蹬”,收拢叫“划啦”,藏物叫“掖”,剪叫“铰”,筷子夹物叫“刀”,躺下叫“趄下”,拍马屁叫“舔抹”,不顺心叫“窝囊”。(七)、生物农事方面:蟑螂叫“货郎”,蜻蜓叫“蜓蜓”,蝉叫“借柳”,番茄叫“洋柿子”,风仙花叫“夹竹桃”。(八)、性质状态方面:饭菜馊了叫“酸了”,皱纹叫“楚楚儿”,圆圈儿叫“嘎拉儿”。(九)、文化教育方面:京剧叫“大戏”,茂腔叫“肘棍子”,魔术叫“变戏法儿”。(十)、工交商肆方面:厨师叫“大师傅”,经理叫“掌柜的”,会计叫“先生”,店员叫“伙计”,马车叫“大车”,旅社叫“店”,零售部叫“小铺”。(十一)、人称称谓方面:女孩称为“小嫚儿”,男青年为“小哥儿”。随着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改革开放后地区之间的交往的增多,有的方言土语已被淘汰,有的在继续流行,有的还在文学作品中被采用,但普通话的推广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青岛作为一个与国际交流十分频繁的城市,更需要把普通话的推广当成一件大的事情来做,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的实现与国际的接轨。

方言学习的最大特点在于,由于语种太接近,所以正向和负向迁移都极其的严重。我们需要做的,是利用好正向的迁移,同时避免负迁移的发生。方言的学习对我而言分成以下几个部分:第一个是语音语调,第二个是常用特色词汇,第三个是特殊语法结构和非常用特色词汇。我说说我学习不同方言的经历吧:母语的话,小的时候家里没有专门教过,小学一二年级一度成为完全的普通话母语者,后来三四年级跟同学玩的时候自己把母语方言捡了回来。在东北读了四年大学,回来之后摩的司机说“你不是这儿的人吧?G县人说话没有卷舌音的。”于是愤然找了一本《湘南官话语音研究》试图捡回母语方言。本地方言的字音表,引自曾献飞《湘南官话语音研究》普通话。从小到大在学校说的都是普通话,然而受本地方言的影响长期nl不分,到了长春读大学后多次被人笑话,于是愤而自学起了语音学。研究了国际音标(IPA)三年,仔细阅读了国际音标中关于/n/和/l/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描述后,终于发现问题出在发n的时候舌前部必须堵住齿龈-硬腭附近直到一直不移开就会憋气的程度才算发出了n,于是一下子解决了这个问题。长春话。一进大学就看见空间里转各种东北话攻略。学了一些东北话常用词汇,像大回小回滚犊子得儿,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然而由于没有系统纠过音,尽管词汇和句式是东北式的,但是语音语调还是可以听出是关内人的感觉。天津话。我们寝室的一位室友说的是天津话。那时候大一还不太懂怎么学方言,于是没有查任何文献就开始贸然上手学起了“腆谨话”。终于,“来来来说两句天津话”成了寝室的一个梗,每回都以寝室长的“你们够了啊”和全寝的哄堂大笑结束。长沙话。从小听湖南经视的长沙话节目到大。于是现在听懂长沙话几乎没有障碍,但是长沙话还是不会说。这五个算是不太成功的案例吧。这里使用的是浸入式学习法。浸入式学习法的好处是,天天使用,对于很多特色词汇和语法结构特别地了解,同时听力也会很好。但是由于没有系统纠过音,很多音位是发的不标准的。对于方言而言这一下子就意味着方言说得不够地道。关于浸入式学习法,我语言班有同学是在德国开始德语学习的。他们听力很好,口语也说的很不错。但是常常会出现很多语法错误,像德语中的ö、ü也常常发成o和u。在国内学德语再过来的同学,语音面貌和语法学得都很不错,但是听力不好,也不敢开口说话,就是说话也说得很慢。这就是浸入式学习法的利弊所在。那怎么纠音呢?从普通话的经验来看,至少是要掌握国际音标的。当你听到一个音的时候,你试着模仿出来的发音常常并不是对方发的那个音。而对照着方言著作里记录的国际音标,你可以根据其去调整自己的口型、舌位和发音部位,于是常常能够一次发对。关于元音(韵母)和声调再多说两句。IPA中的元音其实是音位化的,而我们不能指望方言学著作里面会用到附加符号来精细的表示元音音位。同理,五度标音法也是音位化的,只能反映该声调的大概轮廓。因此如有可能,最好还是找到该方言的元音的舌位图和声调的音高曲线,并参照着精确的发音动作说明去模仿母语者的录音。接下来,几种为了旅游临时学的方言:开封话。去年是我的gap年,10月-11月我在整个华北地区旅游。走到开封的时候,发现开封话似乎学起来挺容易的。拿出手机去超星上下了一本《河南方言调查报告》,找到了开封话的音值表。接下来在开封的几天里,想说话之前都马上回想一下普通话和开封话的声调对应关系,逼迫着自己把声调换成开封式的声调。晚上回青旅了还用开封话试着去读当天的新闻。于是,当今年7月去北京办签证,回来路上在郑州转车,又去开封玩了一圈的时候,已经可以熟练地和司机用开封话交谈了:“上省府西路。诶西门大街又堵车啊?”青岛话。同样是在10月在青岛旅游期间临时学的。下的是钱曾怡的《胶东方言研究》,还有在青岛市志网上找到的青岛市志·语言卷。确认了一下声调对应关系,在青岛停留期间也是同样地试图说青岛市区话。于是今年4月去青大考完德福回来,去崂山爬山的时候,和一起爬山的青岛本地的奶奶已经可以用青岛话拉呱(聊天)了。这些方言属于官话方言区。也就是说,在很多官话方言区,即使不使用方言的语法,不使用方言中的字音,而只是对普通话做简单的变调,也完全不会影响本地人的理解。甚至很多本地人所说的方言也是这样一口变调普通话。而且旅游的时间本身也很有限,临时起意到运用中间留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不足以让人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记读音。于是为了节省时间起见,我只查了一下文献里该方言的声调表,然后在大街上的时候注意听了一下本地人聊天的时候各个字是怎么读的,声调大概是怎样的,就假装自己会说这里的方言了。这种就是正迁移的使用方式。但是其实这并不算学会了一门方言,充其量只是学了一口变调的普通话。如果我将来有机会去这些地方住上一个月以上的话,我还是会选择用后文的方法,一个字一个字的去背读音表,对着相应的方言词典和相应的方言语法研究,仔细地去研究一下本地人造的句子所用的方言词、虚词、句式等特征,试着说得更地道一点。其实这类方言对我而言还有成都话和武汉话。我的母语同样是西南官话区,于是尽管还没去武汉和成都旅过游,但在《武汉方言》和《四川方言词典》看过语音系统,又在网上听了听何祚欢的评书和成都话的节目之后,我也可以假装自己会说武汉话和成都话。但是我真的能说自己会说武汉话和成都话了吗?只会说一口变调的普通话怎么能说自己学会了成都话了呢?不会用方言特色词汇和方言特色语法是称不上自己会说当地方言的。试想一下,连“铲铲”都不知道怎么用的人,能说自己会成都话吗?

怎么想到用这个课题做论文呢?

如何学好地方方言。地方的方言那还不是。找专业的老师学呗!

研究中西语言差异的论文选题方法

跨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思维的影响资料包括: 论文( 12页8019字) 任务书 开题报告摘 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商务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跨文化、跨地域商务谈判已成为国际商务交流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对各国的文化有更深入地了解,分析跨文化思维的差异及其对商务谈判思维的影响,通过对思维方式的深层研究,揭示不同文化背景谈判人员的谈判风格与谈判技巧,更为有效地掌握谈判进程,为取得“双赢”结果打下坚实基础。本文通过阐述谈判思维在商务谈判中的重要性,以及文化差异性对思维方式的影响,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在跨文化背景下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进而提出应对跨文化谈判中思维模式差异的对策方法,如建立友谊关系,加强对决策程序的认识,关注不同国家的法律环境等,旨在为现在商务谈判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关键词】跨文化差异 谈判思维 思维方式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business activities are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 The concept of “cross-culture” has been flexibly used by many entrepreneurs for their enterprises in the world. Cross-culture business negoti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activity. Therefore, in order to effect the negotiation effectively and gain the win-win situation for both party, we must hav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cultures,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cross-culture thinking, and its influence on negotiation thinking. Through the embedded research on thinking style, we can distinguish the negotiation styles and skills of different cultures. The thesis is to elaborate the importance of negotiation thinking in the business negoti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upon the mode of thinking. In the passag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for the business negotiation under the cross-cultural background is to be discussed. It mainly focuses on the differences of negotiation thinking, the acceptance of different culture, the caution is the business communication, the complication of negotiation and so on. Furthermore,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ross-cultural negotiating are to be put forwarded. Such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relationship in different negotiation partie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olicy procedure, attention to the legal environment of the dissimilarity nations, etc. The intention of the thesis is to provide certain theories instruction to the business negotiation practice.【key word】 Multi-culture difference; Negotiation thinking;Thinking style

论文选题是按一定价值标准或条件对可供选择的课题进行评价和比较并对研究方向、目标、领域和范围作出抉择的过程,是决定论文内容和价值的关键环节。这里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论文选题供大家进行参考:1、从语用学视角看汉英口译中的语用失误2、英语心智谓词的模糊性及其语际语用发展研究3、英语科技术语的词汇特征及翻译4、Moment in Peking中异国形象之汉译5、中医典籍中“气”的源流与翻译探析6、女性主义视角下张爱玲的翻译观--以英译《海上花列传》为中心7、二语习得视觉化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8、晚清以降的中国佛典英译高潮9、基于降维法的译者风格研究10、中国英语口音研究述评11、口译中视角转换的语用原则12、模因理论指导下的汉语歇后语英译13、本土英语教学法:流派、体系与特色14、《骆驼祥子》三个英译本中叙述话语的翻译--译者风格的语料库考察15、基于语料库的“人生”隐喻英汉对比研究

语言变异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探析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现象论文

【论文关键词】社会语言学 性别差异

【论文摘要】语言性别差异现象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论述了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现象的具体表现,并分析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及相关的社会现象。

1 引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语言性别差异研究取得了显著了成绩。一方面,对语言性别差异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更加合理地解释错综复杂的语言现象,提高语言研究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另一方面,它在语言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性别模式,成功地揭示了性别差异与阶层差异之间的关系,丰富了语言变异理论的内涵。具体来讲,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语言性别差异研究,主要探讨的是说话人因性别差异而做出的在语言形式和表达方法上的选择。而它作为新兴的语言学研究变量,已日渐成为一种社会语言学本体和应用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参数标识[1]。 社会语言学领域对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现象的研究涉及了语音、词汇、句法、语言行为与模式、认知能力及言语选择等多个方面的问题。通过对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分析男女语言特征入手,了解不同性别在英语语言习得方面的异同,以及其语言行为与社会分工、价值观念、文化差异和认知模式之间的联系。

2 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现象阐释

2。1 语言性别差异在英语语音层面的体现

(1)音质差异明显: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男女的发声器官是有差别的。男性的声带比女性的长,厚,且松弛,这样的差异必然导致了男女性别在音质上有所差异。而英语音质所体现出的性别差异,是一种带有社会标记的语言现象。以鼻音前的原因为例,美式英语中鼻化元音多为男性使用,而口音化元音多为女性使用。从文化的视角来解释,鼻化现象有俚俗粗犷的意蕴,而女性的言谈举止应以优雅得体为宜,故不宜使用鼻化元音。

(2)音域男高女低:音高是指发声时声带振动的频率,因此,声音的高低与声带的大小、粗细、长短、松紧有关。由于男性的声带长且厚,所以发音的平均音高要低于女性。一般而言,男子的声音频率在100—150赫兹之间,而女性的声音频率在200—325赫兹之间。但是,男女平均音高的差值到底有多大,却因研究对象和检测手段的不同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2]。而且由于社会因素、语言氛围和文化底蕴的影响,在实际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女性在讲话时往往会人为地降低调门。但男女性别平均音域的高低确实与其在生理特质上的差异有着自然而然的联系;而语调的变化又与音域的高低有着必然的联系。研究表明,女性在语调上的变化范围比男性更为宽阔,更为经常地使用超高和超低调型,因而使得其音域的变化更富有起伏感。

(3)女性发音相对标准:性别在发音上所造成的差异主要体现为在女性的发音形式比男性更为准确。这一现象在不同的语言、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正所谓“女性比男性更有语言天赋”。在英语里,男性喜欢把动词的—ing形式以—in’的次标准形式表现出来,在发音时更喜欢念成[—in]而不是[—i荾,而女性则更多地讲究语言形式上的纯正标准[3]。

2。2 性别差异在英语词汇层面上的体现

(1)女性善于使用色彩词语:语言中关于色彩的基本词汇有:黑、白、红、黄、蓝、绿、灰、棕、橙等。由于不同的色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如冷暖感、胀缩感、距离感、重量感、兴奋感等等,因此各种色彩在语言中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一般认为,女性对于色彩词汇的习得能力强于男性。1981年,Nowaczyk以约克大学的学生为试验对象,以色彩配对和色彩描述为主要内容,分别作了两次性别与色彩语码选择的关联性试验。在进行20种色彩的配对测试时,女学生能够准确写出71%的色彩名称,而男学生只能写出46%;在对五组相近的色彩进行描述时,63%的女学生能够描述出具体的色彩差异,而男学生只有40%完成这一任务。除此之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女学生使用复杂色彩语码的机率也远远高于男学生。

从审美学的角度来看,女性的色彩识别能力强于男性,是因为他们对美的外在形式的感受比男性深刻。因此,女性对色彩有一种天生的认知优势。而基于这种优势,使得她们不仅拥有比男性更为丰富的色彩词库,还在色彩感知系统、色彩分类以及色彩语义的心理表征方面都强于男性。久而久之,女性就比男性更为频繁地使用色彩语汇,以及更为准确地描述色彩。

(2)女性偏好使用情感词语: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女性在言语活动中喜欢使用诸如语气词、感叹词和夸张词作为情感的表现手段,以使自己的言语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布龙菲尔德认为,诸如oh dear, dear me, gracious, goodness之类的感叹词大都见于女性的言语中。

男性和女性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女性比男性更易于产生情绪波动,也更易于受情绪的感染而影响自己的言语行为。因此,在交谈中,女性对情绪的控制力不如男性,更易于动情,也更易于通过言语表露情感。据统计,女性使用感叹词的频率是男性的两倍。

另一方面,女性比男性更多地使用形容词和副词加强语势,强势词语的高频出现,是女性英语的一个显著特征。科伊认为,女性不仅比男性更为经常地使用诸如so, much, quite这样的词语,更喜欢使用very very, so so这样的重叠词来加强语势,而男子却只会在不含感情色彩的情况下使用强势词。

2。3 性别差异在英语话语层面上的体现

(1)女性言语风格更为婉约:奥斯卡王尔德说过:“妇女是妩媚动人的,她们可能从来不想说什么,但是她们一旦说起来却是足以使人销魂荡魄。”女性言语风格的委婉文雅与其独特的社会心理特征不无关系。长久以来的礼仪习俗将女性的社会印象定位为温柔娴静,言乖意巧,这就使得女性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必须使用文雅规范的语言,否则将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因此,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女性的言语往往都是柔声轻语,彬彬有礼。而一旦有女性的言语像男性一样直言不讳,声大气粗,则必然会受到旁人的轻视与不齿。

另一方面,男女心理发展特征特点对其语言的使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青春期以前,女性的心理年龄比男性要大一至两岁,这就使得女性在理解人际关系以及其社会心理的形成方面要比男性成熟得早。到了青春期以后,男性敢于冒险、坚决果断的性格日渐体现,而女性则日趋温柔纤弱、心思细腻。这些不同的心理特征决定了男女在言语风格方面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尽管这些差异并不是绝对的。   (2)男性言语更为简洁直接:美国社会语言学家鲁宾莱考夫曾说过:女性的话语要比男性的听上去客气得多。一方面,这是由男女的言语风格所决定,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女性在表达方式上不及男性自信。比如,女性在表达观点时总喜欢以“You know”, “I think”, “I guess”或者 “I’m not sure”等开头,而 “Do you think so?”和 “Would you please…?”等形式更是为女性所常用。研究发现,即使某些女性对自己所说的内容相当有自信,她们仍然会表现出不自信或者犹豫的样子。而与之相反地,男性则喜欢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想法,他们不喜欢迟疑和犹豫的表达方式。此外,研究表明,男女在祈使句的使用方式上也表现出了一定的不同。女性在表达祈使时,喜欢采用复杂句或者问句的方式,而男性则喜欢简洁、不加修饰的句型。比如,同样是要求对方关小收音机的音量,男性一般喜欢用 “Please turn down your radio。”来表达,而女性则会说“Would you please turn down your radio?”或“Will you please turn down your radio?” [4]

3 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现象的成因

社会语言学认为,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无时不刻不在反映着社会。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语言性别差异现象源于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社会与文化的因素。长久以来,男女在社会分工上的不同,使男性被看作是家庭的主人和社会的中心,掌握着支配权,在社会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与之相反,女性则处于柔弱、 依赖和从属的地位。而语言性别差异现象则如实地反映了这一社会现实。

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大多数传统文化中,人们期望女性养成温柔、感性和善良的性格,期望男孩成为坚强、冷静和果断的人。而基于这一出发点,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说话方式及言语行为也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有语言学家认为,男女两性成长在不同的社会语言亚文化背景下,他们从小就要学习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举止和交际方式,这种文化背景则是语言性别差异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4 结语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讨论语言性别差异现象并不是要严格地划分男女语言的界线。事实上,没有哪一种语言特征是完全属于女性所有, 哪一种语言特征是男性所专用的。我们所探讨的是在概率上哪种语言特征男性使用的多, 哪种女性使用的多。我们所讨论的男女的言语差异, 除了反应出男女个性的差异外, 更多地反映了男女的社会角色差异及整个社会对男女的态度与言行标准的不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男女在职业、教育程度及社会地位方面的差异会不断地缩小,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现象也将逐渐地减少。

参考文献

[1] Fasold,Ralph。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 [M]。 Cambridge: Blackwell,1999

[2] Loveday, l。Pitch, politeness and sexual role: 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itch correlates of English and Japanese politeness formulae。 Language and Speech, 1981(24):71—87

[3] Fisher, John。 Social influences on the choice of a linguistic variant。 Word, 1958(14):47—57

[4] Lakoff, Robin To lmach。 Language and women’ s place [J] 。 Language in Society, 1973(4)。

举一些文学语言变异性的例子,引用自《论文学语言的变异性》(张礼,肖付华) 语义上: ‘正义被绑着示众,真理被蒙上眼睛’艾青 ‘时光踏着无声的拍子’陈敬容 ‘太阳很白,白的发黑’铁凝《麦秸垛》 ‘风吹的我的脑又冷又烫’王蒙《鹰谷》 ‘梦与真实,这是哲学、美学、文学、心理学与神学的永远的秘密。这样提出问题 倒显得有点打高级喷嚏的派头来了’王蒙《一喷千娇》

论文学语言的变异性--《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