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而当代闽台妈祖文化交流,则又有更大的发展。那妈祖文化,也是妈祖信仰,而妈祖信仰也是海洋文化的一种特质。历史上宋代出使高丽、元代海运漕运、明代郑和下西洋、清代复台定台,这一切都体现海洋文化的特征。这就是“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的真实写照。而影响所及,妈祖由航海关系而演变为“海神”、“护航女神”等,因此形成了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民间信仰崇拜神之一,同时也为海洋人文发展,体现了一个地方文化形态与特征。1、弘扬爱国思想,促进祖国和平统一2、传播博爱精神,教化众生向善。 3、启迪良知,树立珍惜自然、回归自然。
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发源于福建湄洲,随着移民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妈祖文化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文化优势,成为两岸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多次提到“妈祖文化”。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也作出重要指示:妈祖信仰深深地扎根在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当中,福建要运用这一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福建和台湾一衣带水,具有独特的对台地理优势。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我们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用好用活优惠政策,发挥“五缘”优势,弘扬妈祖文化,涌现更多“活妈祖”,促进两岸同胞交流、了解、理解,共同构建和谐、双赢、共荣的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庇护两岸同胞长远福祉。 一、妈祖文化在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意义重大 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闽台关系源远流长。2005年5月,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了闽台两地“五缘”的概念并加以诠释: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系,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拓展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福建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台湾同胞主要的祖籍地。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孕育出既具有地域性又具有世界性的妈祖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开辟了沟通东西文明的“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今天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突出格局。特别是发源于莆田市湄洲岛的妈祖文化,在世界各地有2亿多的信仰者,可谓有水的地方就有妈祖文化传播的足迹,从这个意义上讲,妈祖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 妈祖信仰深深扎根于两岸同胞的精神生活中。对妈祖文化“根、祖、脉”的认同,连接着五洲四海2亿多的妈祖信众,书写了中外交流史上的多彩篇章,增进了海峡两岸的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成为海峡两岸和谐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在第三届湄洲妈祖·海峡论坛上,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李金明说:“今天,两岸同胞与海外侨胞对妈祖的信仰又被时代赋予了新内容,那就是对祖国和平统一的追求和企盼。”5月22日张克辉率领的大陆妈祖文化交流参访团一行15人抵达台湾,接受采访时说,信奉妈祖是海峡两岸共同的信仰,我热切期盼海峡两岸继续以妈祖文化为纽带,不断扩大民间民众的交流与合作,为了弘扬妈祖精神、传承中华文明、构建和美两岸、共谋同胞福祉而积极努力。张克辉的话道出了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 二、妈祖信仰文化源远流长 妈祖信仰是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由群众自发形成的本土性民间信仰。她对于凝聚海外华人的力量,增进对祖国的感情,促进国家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的意义。湄洲岛是世界闻名的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敕封天后志》和有关史料记载,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日,诞生于莆田古贤良港(今山亭乡港里村),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湄洲岛羽化升天。生前经常出海救助乡人和过往商船于海难和疾病中,后人敬仰她一生行善积德、救苦救难的精神,在湄洲岛上为她建祠立庙,敬奉为神。宋、元、明、清四代朝廷有感于妈祖的优秀品质,先后给予36次褒封,封号由“夫人”、“天妃”直至“天后”、“天上圣母”,从此“天后”和“天上圣母”便成了妈祖的圣称。 史料记载,台湾的妈祖信仰主要是从福建传入的。宋时,开发台湾的先驱者在跨越风浪险恶的海峡时,一般都要随身携带从妈祖庙请来的妈祖神像或神符,入台时,也就把妈祖信仰带进了台湾。据考证,台湾民众从南宋开始,一直就有渡过海峡到湄州岛朝拜妈祖,以及从大陆的妈祖庙请妈祖神像回台湾供奉的习俗。正是出自对妈祖的信仰,不管何时何地,台湾同胞总要想方设法前来祖国大陆尤其是湄洲妈祖祖庙、贤良港天后祖祠朝拜。据悉,在两岸交往史上,有不少“第一”便是因此创造的:1997年1月24日至5月5日,湄洲妈祖金身千年首度巡游台湾一百天,驻跸18个县市35个宫庙,受到台湾1000多万人次的顶礼膜拜,成为海峡两岸间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民俗交流。2002年7月23日,台湾第一个妈祖庙澎湖天后宫妈祖前往其祖庙泉州天后宫,实现了50多年来澎湖和泉州两地间的海上直航。7月25日至8月9日,泉州天后宫妈祖也跨越海峡直航澎湖进行会香,整个活动共直航4个航次。期间,泉州和澎湖邮电部门分别发行了同一主题的纪念封,成为两岸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 妈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她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感人事迹,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妈祖去世之后,人们按自已的愿望和理想进一步把她塑造成一位慈悲可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目的是为了感化教育子孙后代和弘扬民族精神。宋代著名诗人黄公度的诗句中写到“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明成祖永乐皇帝题诗“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这些诗句既是对妈祖精神的高度概括,又说明历代封建统治者、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很重视发挥妈祖的教化功能,希望使妈祖精神成为促进国家昌盛、民族团结、民生富饶的推动力。这是妈祖文化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妈祖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三、构筑以妈祖文化为纽带的两岸交流合作平台 加强祖地文化、民间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妈祖文化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与台湾地区的交往,推动文化交流、人员互动,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国务委员刘延东近段在福建调研时指出,要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抓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历史机遇,加强祖地文化、民间文化交流,增强妈祖文化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作用,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积极贡献。福建与台湾文化相承,这是两岸民众进行交流、加深了解、增进感情的重要纽带。要进一步丰富交流内涵。以祖地文化为源头,以妈祖文化等为主题,以莆仙戏等地方戏曲为重要载体,广泛开展对台文化交流,保护祖祠、祖墓,建好族谱馆、方志馆、名人馆,有序发展宗亲文化、祖地文化、祖祠文化,开展宗教结对交流活动,增加台湾同胞对“根”、“祖”、“脉”的认同,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继2006年的连战“福建祖地行”之后,又有吴伯雄、萧万长、江丙坤、林丰正等一批台湾知名人士先后来闽探亲访友、寻根祭祖,掀起了一股股热潮。现在每年光到莆田湄洲妈祖祖庙进香的台胞就有10万人。 建立海峡两岸旅游合作机制,共推双向旅游线路,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妈祖、陈靖姑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拓展妈祖文化、陈靖姑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培育“海峡旅游”品牌,把海西打造成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以滨海旅游、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为重点,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景点及配套设施建设,办好各类旅游节庆活动,丰富旅游产品,开拓旅游市场,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效益的旅游精品。支持妈祖文化、陈靖姑文化旅游节,把这一节庆打造成为繁荣民俗文化的重要平台,拓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维护海峡两岸和平与繁荣的重要平台。 四、以妈祖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必须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加快发展,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着力发展专、精、特、新文化企业,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海峡西岸风貌、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切实把妈祖文化产业做大做好做强。 整合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海峡西岸风貌、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重点发展妈祖文化,带动陈靖姑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红土地文化、船政文化、畲族文化、朱子文化等特色文化。做好有关妈祖建筑普查,进一步修善。加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善历史文化名城等基础设施,妥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如莆田市成立了秀屿区民俗文化研究会,做好妈祖建筑普查,主动与台湾妈祖对接,把妈祖文化研究作为重点,编写《妈祖志》等文化丛书。将妈祖文化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申报已获得文化部批准,最终申报结果将在9月公布。 进一步完善产业合作机制。发展与台湾文化界的长久合作,有来有往、常年互动。用好中央赋予我省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简化赴台文化交流手续、优化文化产业合作环境。鼓励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加大对闽台文化交流的投入,为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项目和重大活动提供人力、财力、物力支持。 健全市场机制,开辟多元投入渠道,将适合市场运作的文化交流项目推向市场,如联合创办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海峡大学等。推进两地媒体订立合作契约,形成宣传报道常态互动,使闽台文化交流始终保持良好舆论氛围,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将打造成重要文化产业基地。 五、“活妈祖”祈盼祖国和平统一 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仁爱是妈祖文化的核心哲学内涵,妈祖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播,都是以妈祖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随着两岸妈祖信众的不断增多,涌现了更多的“活妈祖”,他们大爱无疆,因为有“髓缘”,衍生出另一个新生命。他们站在国家整体利益和民族大义的高度,为了两岸人民的最大平安祈福。 请看新华网报道,2007年台胞首次向福建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10月24日,漳州白血病患者赵伟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了异体骨髓移植手术,台湾同胞捐献的100毫升造血干细胞顺利植入他的体内,后患者康复出院。2005年11月,35岁的赵伟被检查出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尽管中华骨髓库库存量达到60多万,但无法找到适合的捐献者。协和医院向台湾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提出了配对申请,选出了台湾花莲的一名供者,这名跟赵伟同岁的年轻人一口答应了捐献请求。10月22日13时,台湾花莲慈济综合医院的医生们开始从捐献者体内提取造血干细胞,至当日19时30分,共提取100毫升造血干细胞。24日0时5分,来自海峡对岸的100毫升造血干细胞开始输入赵伟体内。 2001年6月13日,身患白血病的江苏姑娘陈霞在苏州也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给她捐献骨髓的是一位台湾青年,血浓于水的两岸亲情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2007年江苏的杭彬为台湾同胞捐献造血干细胞,当时她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与台湾慈济骨髓库合作的祖国大陆捐台第一人。两岸相互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还有很多。在这样的大爱面前,生生不息的民族血脉,也因大爱的注入而变得更加紧密。仅仅是“髓缘之爱”,就让我们无数次感觉到,这份血脉的情缘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澎湃激昂。 两岸同胞同根共祖,一脉相承,手足情深,血浓于水,互捐造血干细胞,进行生命大对接,这是“活妈祖”在世……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关心下,妈祖文化将焕发出无穷的魅力,把两岸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作出应有努力,两岸民间交流的涓涓溪水,终将汇成冲破一切障碍的澎湃大潮,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正如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郭俊次所说:“希望妈祖庇佑两岸同胞和解、和合;早日合并,早日完成祖国的和平统一。” 编者注: 为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深刻分析总结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经验,深入探索“科学发展、四求先行”的新思路、新对策、新举措,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福建日报要闻中心、福建通讯杂志社,福建支部生活杂志社、福建东南新闻网联合承办,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开展“我为海西献良策”征文活动,区志办副主任林煌柏撰写的论文《弘扬妈祖文化,庇护两岸福祉》,经“我为海西献良策”征文组委会办公室筛选,6月24日在福建东南新闻网上刊发,现本网予以转载。
妈祖,是人们对海上女神的亲昵称呼。据宋代的文献史料记载,她是莆田湄洲一位姓林的女子。妈祖短暂的一生虽未留下什么著作,也谈不上有什么思想体系,但她的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高尚情操和英雄事迹,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妈祖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人对于女性奉为最高地位“天后妈祖”的诞生地。妈祖文化-内涵妈祖文化从妈祖文化的内涵来说,妈祖短暂的一生虽未留下什么著作,也谈不上有什么思想体系,但她的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高尚情操和英雄事迹,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妈祖牺牲之后,人们就按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进一步把她塑造成为一位慈悲博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其目的仍是为了化育子孙后代和弘扬民族精神。“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这是宋代状元黄公度的诗句;“但见舢舻来复去,密俾造化不言功”──这是宋代学者陈宓的诗句;“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这是元代诗人张翥的诗句;“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这是明成祖永乐皇帝的题诗。以上这些诗名既是对妈祖精神的高度概括,而又说明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很重视发挥妈祖的教化功能,希望使这一民间信仰成为促进国家昌盛、民族团结、民生富饶的推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妈祖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妈祖文化-传播妈祖文化的传播得益于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 妈祖的出现不负众望。明万历年间高澄前往琉球,在他的《使琉球录》一书中有一段生动的记载,说:“船摇荡于暴风雨中,篷破、杆折、舵叶失、舟人号哭、蕲于天妃,妃云立即换舵可保平安。在巨浪中舵叶重二三千斤,由于神庇,力量倍增,平素换舵须百人以上,今日船危三数十人举而有余”。南宋开禧元年的紫金山击金和合肥的解围,也是以妈祖的精神作用来鼓励士气的。自南宋起,例定舟内载海神航行,朝夕拜祈。元代采取丞相平章国耶律楚村和名相伯颜的“南粮北调”的主张,起初官方造舟把国家粮食直接由江南粮区海运到直沽,后来改雇用民间舟舶包运,有私商兼任海上运输,一时间自广州至天津天妃宫接踵而起,足窥航海者对妈祖的信仰程度。郑和七下西洋,亦祷于祖庙,明清大量汉人向南洋群岛进军,均舟载妈祖神像以行,这说明妈祖这位“女海神”是中国传统航海业的保护神。另外,日本本土接受妈祖的传播后,发展为“妈祖会”,以宗教形式规定朝拜制度。台湾同胞家家户户信仰妈祖,称为“开如妈”,海峡两岸共同信奉妈祖的俗例一样。故此,妈祖又是中外交流和沟通海峡两岸,密切同胞往来的和平女神。这里需要一提的是,作为古代北方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蓬莱阁天后宫和登州港在妈祖文化的北上和中国与东方诸国的传播中所起到的作用。妈祖文化-发展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古代登州是广州至京津海漕运输和朝廷与东方诸国交流的中枢,是承担北方贸易、外交、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港口,其地位远远高于后来的广州、泉州、明州、扬州“四大名港”。首先,妈祖是海上航行的保护神,妈祖文化沿广东、福建至京津及东北的海上漕运航线传到渤海湾沿岸,并与地方文化相融合,与城市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妈祖文化迅速得以传播,逐渐成为当地的民众信仰,以致“航海者祀之极为虔诚,一般人民亦渐信仰……天后遂成为掌司各事之神”。2001年天津首届“妈祖文化旅游节”举办的“妈祖文化与沿海城市的兴起”学术研讨会,有学者在考察妈祖文化落户天津并对这个城市进行孕育和催生的过程后,发现其沿革轨迹是“先人后庙,以庙聚人”;接着“以庙兴城,以庙兴市”,形成庙旺城兴的良性互动态势。如果说天津当初是“以庙聚人”,那么登州可以说是“以城兴庙”。登州是当时连接中国南北尤其是出入津京的海上交通枢纽,为北方第一大港,航海与妈祖又密不可分,故此,妈祖文化由南传入后迅速被当地文化和民众信仰所接受,继尔借港口特殊的地理和海上交通优势得以消化、容纳,逐渐成为当时北方海洋文化的主导。同时,妈祖文化的传入也为登州聚集了人气,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形成了庙与城良性互东,相得益彰的势态。蓬莱阁天后宫建于宋徽宗第一次(宋元明清四朝共36次)对妈祖褒封的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建庙之早,即使在妈祖文化的滥觞福建沿海地区也是凤毛麟角,无疑为北方建造最早、当时规模最大的妈祖庙,加之登州港无以替代的区位条件,如此说,登州及其蓬莱阁上的天后宫是中国古代北方妈祖文化的渊薮不足为过。妈祖文化-影响妈祖文化由南至北,再由北沿“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等东北亚国家,最终北上穿过白令海峡,到达北美洲地区,作为中国北方沿海地区妈祖信仰与妈祖文化传播中心的登州古港,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登州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载:“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是以登州港为起点,分为两条,一条是从登州港出发,渡渤海海峡到辽宁旅顺口,再沿辽东半岛到鸭绿江口,然后沿朝鲜半岛南下,过对马海峡到日本;另一条从登州港出发,经八角、芝罘,再渡黄海,到朝鲜仁川,然后沿朝鲜半岛南下,过对马海峡到日本。隋唐是我国古代海上贸易和对外交流的鼎盛时期,尤其唐中期以后,登州以其特殊区位优势成为中国北方第一大港,在唐廷与朝鲜半岛及周围诸国的外交与贸易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宋时辽国屡屡北犯,但由于内地通往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陆路交通被阻隔,两国间的交流势必靠海上船队来完成,加之宋代的造船水平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及指南针的发明与使用,航海更加安全,航线距离明显缩短,两国的使臣和贸易来往频繁,锐势不减。北宋灭亡,南宋与金争战于山东半岛,海上航线南移,元朝主要发展陆上交通和海上漕运,中国的对外贸易受到束缚。但是,由于从松都附近港口横穿黄海至朝鲜半岛的航线太长且十分危险,曾多次遭遇海难,定都南京的明廷接受高丽国王的请求,答应改道经辽南渡海至登州,并于1376年升登州为府。《明实录》中提到建立登州府原因时载曰:“时以登、莱二州皆濒大海,为高丽、日本往来要道,非建治,增兵卫,不足以镇之”,故此,明初登州古港仍然是高丽使者上路和起航的主要海港……那里有船,那里就有妈祖,那里有华人,那里就有妈祖庙。信仰无国界,“海上女神”由蓬莱随船沿登州海道飘洋东渡,为远行者送上一方平安,一份祥和。妈祖文化研究在科学技术史上,妈祖庙也有其独特的地位。古代有一种航海习俗,新船下水出航时,必须同时制作一只模型供奉在妈祖庙内,这样妈祖就会时刻关心此船的安全,许多妈祖庙内便留下了大量的古代船模。山东长岛庙岛与妈祖庙的古船模多达350多只,包括福船、沙船和民族英雄邓世昌供奉的“威远号”军舰模型。这些船模成为研究我国古代造船历史的重要资料。现存一批妈祖庙古建筑,如福建泉州、山东、江西景德镇、广东澄海、贵州镇远和宁波庆安会馆等天后宫,从庙宇结构造型到各类雕刻构件,都是极为珍贵的古代建筑艺术精品。此外,各地妈祖庙还保存一些特殊的科技文物。如莆田涵江天后宫存有一幅明代星图,是研究我国古代利用星图定向航海的难得的实物资料。天津天后宫所存的灭火“水机”,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机械消防器材之一。妈祖文化的形成其本身也给人类留下了相当的精神财富。目前,仅直接记载妈祖信仰的历史文献资料最保守的估计超过一百万字。它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宗教、民俗、华侨、移民等领域的许多课题,内容相当丰富,史料价值很高。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客肇祖先后发表了多篇关于《天后》的论文,在学术界引起反响。台湾学者李献璋自60年代起,经过20年的研究,终于写成了《妈祖信仰研究》一书,成为妈祖研究第一部学术性较高的专著。自80年代起,台湾、澳门、厦门等地掀起了妈祖研究热潮,举办多次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出版了《海内外学人论妈祖》、《妈祖研究论文集》、《妈祖研究资料汇编》、《妈祖文献资料汇编》、《妈祖信仰与祖庙》、《湄洲妈祖》等近百余篇学术专著。近年来,各地的“妈祖文化旅游节”亦似雨后春笋,如天津、澳门、福建等地大有“妈祖文化,独占鳌头”之势,可见妈祖文化的生命力。妈祖文化-价值妈祖文化千余年来,无论朝野和民间怎样对妈祖崇拜无限,爱戴有加,从今天唯物论角度讲,妈祖信仰是无法避忌“迷信”之嫌的。但是,抛去其“升天”、“显灵”等纯唯心思想,从妈祖人文层面看,其信仰的当代功能还是显而易见的。1、弘扬爱国思想,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之功能。大陆和台湾,同根共祖,千余年文化传承,形成了坚不可摧的民族意识。妈祖是中国的“神”,妈祖之爱国也决定了其信众的爱国。1989年5月6日,200余名台湾同胞冲破台湾当局的禁令,乘船直抵湄洲朝拜妈祖祖庙;1997年1月至5月,湄洲妈祖金身巡游台湾103天,驻跸36个宫庙,接受台湾妈祖信众1000万人次的朝拜,在台湾岛内引进了巨大反响。2002年7月25日,妈祖金身直航澎湖,万人朝拜,其情景使人热泪盈眶。2004年10月21日早上8点,湄洲妈祖金身从莆田市湄洲岛妈祖祖庙起驾,在54位护驾团的陪同下,从长乐国际机场乘飞机飞往澳门,参加第二届澳门妈祖文化旅游节。2005年,连战和宋楚瑜先生分别为湄洲妈祖祖庙题词:“神昭海表”,和“圣德配天”。这就是妈祖信仰的凝聚功能。如今,妈祖已成为海峡两岸通商、通航的和平象征,成为统一祖国,沟通两岸往来的和平女神。妈祖信仰中的这一功能还将继续发挥作用,直至祖国的完全统一。2、传播博爱精神,教化众生向善的功能。浩瀚宇宙,苍莽无垠,而人却是宇宙的主宰。尽管因地域,种族,文化根柢的差异,派生出审美观、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但作为“生”的本能,人性对于善恶美丑之认知却趋于大同。妈祖信仰在诸多方面适应了人类对真、善、美的认同,如扶危济困,治病救人,赐人以平安吉祥等等。这既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更是一种观念的教化。“教者,告也,有言,有理,有义,有授,有传。言则宣,教则告,因言而悟教明理,理明则忘言”(张君房《云笈七签》),当一种理念为民众所接受后,教化则退居其次,而观念(对真、善、美的认同)则生根、开花、结果。3、启迪良知,树立珍惜自然、回归自然的功能。千余年来,人类面临旱涝蝗灾,瘟疫流行时,往往把祛灾的希望乞求于神灵,妈祖之平息海啸、张天师之祈禳瘟疫、龙王爷之普降甘霖……人类在对神灵的不断祈祷中逐渐地得到启发:众生平等、万物有灵,道法自然……。近年来,保护生态环境,回归自然已成了全球、全人类的呼声,谁能说,这当中没有神的启示?妈祖文化-传说妈祖阁生平传说A:莱屿长青: 湄洲岛旁边有一个小屿,传说有一天,妈祖到小岛上游玩时将菜子撒在地上,不久菜子奇迹般成长,花开满地。随后,每年无需耕种,自然生长。当地人视仙花采之。以后,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菜子屿”。B:祷雨济民: 相传妈祖二十一岁的时候,莆田地方出现大旱,全县百姓都说非妈祖不能救此灾害。于是,县尹亲往向妈祖求救,妈祖祈雨,并说壬子日申刻就会下大雨。到了那天,上午晴空无云,丝毫没有要下雨的征兆,申刻一到,突然乌云滚滚,大雨滂沱而下,久旱遇甘雨,大地恢复往日生机。?C:挂席泛槎: 相传妈祖在世时,有一天,海上起风浪,妈祖要渡海,岸边船只是有,但是船上没有船桨,也没有船篷,加上风急浪大,船手不敢开船,妈祖对船手说:你只管起船。随即叫人将草席挂在桅杆上用作船帆。船开上海面,乘风破浪,飞弛而去。D:化草救商: 相传妈祖在世时,湄洲屿西边有个出入湄洲的要冲叫门夹(就是今天的文甲),有一次,一艘商船在附近海上遭到巨风袭击触礁,海水涌进船舱,即将沉没,村民见狂巨浪,不敢前去营救。在这紧急时刻,妈祖信手在脚下找了几根小草,扔进大海,小草变成一排大杉划到并附在即将沉没的商船上,商舟免遭沉没,船中人免难。?E:降伏二神: 相传在妈祖二十三岁时,湄洲西北方向有二神,一为顺风耳,一为千里眼。二神经常出没贻害百姓。百姓祈求妈祖惩治二神。为了降服二神,妈祖与村女们一起上山劳动,这样,一直过十多天,二神终于出现了,当二神将近时,妈祖大声呵斥,二神见妈祖神威,化作一道火光而去,妈祖拂动手中丝帕,顿时狂风大作,那二神弄不清所以,持斧疾视,妈祖用激将法激二神丢下铁斧,丢下铁斧之后二神再也收不起铁斧,于是认输谢罪而去。两年后,二神海上再次作崇,十分厉害,妈祖用神咒呼风飞石使二神无处躲避,二神服输,愿为妈祖效力,于是妈祖收二神为将。?F:解除水患: 相传妈祖二十六岁时,那年上半年,阴雨连绵,福建与浙江两省倍受水灾之害。当时当地官员上奏朝廷,皇帝下旨就地祈雨,但祈求毫无改观。当地请求妈祖解害,妈祖道:灾害是人积恶所致,既然皇上有意为民解害,我更是应当祈天赦佑。于是焚香祷告,突然天开始起大风,并见云端有虬龙飞逝而去,天空晴朗了。那一年百姓还获得了好收成,人们感激妈祖,省官于是向朝廷为妈祖请功并准得到褒奖。 ?G:救父寻兄: 相传妈祖十六岁那年秋天的一天,其父兄驾船渡海北上之际,海上掀起狂风恶浪,船只遭损,情况危急。这时妈祖在家织布,忽然闭上眼睛,使劲全力扶住织机,母亲见状,忙叫醒她,妈祖醒来时失手将梭掉在了地上,见梭掉在了地上,妈祖哭道:父亲得救,哥哥死了!不久有人来报,情况属实。兄掉到海里后,妈祖陪着母亲驾船前去大海里寻找,突然发现有一群水族聚集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众人十分担心,而妈祖知道是水族受水神之命前来迎接她,这时海水变清,其兄尸体浮了上来,于是将尸体运回去。此后每当妈祖诞辰之日,夜里鱼群环列湄屿之前,黎明才散去,而这一天也成为当地渔民的休船之日。H:恳请治病: 相传妈祖在世时,有一年,莆田瘟疫盛行,县尹全家也染上了疾病,有人告知县尹妈祖有解难之法力。于是,县尹亲自拜请妈祖,妈祖念他平时为官不坏,加上他是外来官,告诉他用菖莆九节煎水饮服,并将咒符贴在门口。县尹回去后遵嘱施行,不日疾病痊愈。I:收伏二怪: 相传妈祖在世时,湄洲有嘉应和嘉佑二怪,经常出没害民。有一天,一位船客遭怪物作怪,船将沉没。妈祖见之即化作一货船,前去救难。嘉佑见货船前来,立即来追货船。妈祖口念神咒,将其制服。嘉佑当即叩首服罪,妈祖将其收入水阙仙班。为制服嘉应,妈祖施计,于山路独行,嘉应以为只是民间美女,便起歹心前来触犯,妈祖一挥尘拂,嘉应见之不妙逃去。时隔一年,嘉应又出来为害百姓,妈祖说:“这个怪物不归正道,必然扰害人间。”于是叫村民带符焚香斋戒,自己则乘小舟,到海上出其不意,降服嘉应。妈祖也将嘉应收为水阙仙班一员。J:窥井得符: 相传妈祖十六岁的时候,有一次,与一群女伴出去游玩,当她对着井水照妆时,一位后面跟着一班神仙的神人捧着一双铜符,拥井而上,把铜符授给她,一起玩得女伴们都吓跑了,而妈祖则接受铜符,并不怀疑。妈祖接受铜符后,灵通变化,符咒避邪,法力日见神通,以至她常能神游,腾云渡海,救急救难,人门称她是“神姑”,“龙女”。K:妈祖诞降: 妈祖父亲林惟悫(讳愿),母亲王氏,二人多行善积德。惟悫年四十多岁时,已生有一男五女。但担忧一子难保传宗接代,所以经常焚香祷告,想再生一个儿子。惟悫夫妇的虔诚感动了南海观音,一天晚上,观音托梦给王氏并对王氏说:“你家行善积德,今赐你一丸,服下当得慈济之赐。”不久王氏便怀孕了。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傍晚,王氏分娩时,西北处一道貌岸然红光射入屋中,并伴有隆鸣之声,妈祖降生了。因妈祖是女孩,父母非常失望,但妈祖生得奇异,因此十分疼爱。妈祖从出生到满月,一声不哭,所以,其父母给她取名林默。相传妈祖诞生在湄洲岛。L:湄屿飞升: 宋太宗雍熙四年,妈祖时年二十八岁,重阳节的前一天,对家人说:“我心好清净,不愿居于凡尘世界。明天是重阳佳节,想去爬山登高。预先和你们告别。”家人都以为她要登高远眺,不知将要成仙。第二天早上,妈祖焚香诵经之后,告别诸姐,一人直上湄峰最高处,这时,湄峰顶上浓云重重,妈祖化作一道白光冲入天空,乘风而去。此后妈祖经常显灵显圣,护国佑民,救人危难,当地百姓感激她,在湄峰建起祠庙,虔诚供奉。据传祖庙后的摩崖“升天古迹”处就是妈祖飞天的地。M:驱除怪风: 相传妈祖在世时,湄洲对面吉蓼城西面,有一座跨海石桥,是当地百姓南来北往的要道。有一天,忽然怪风刮起,刮断了全部桥桩,一时交通断绝,人们无法过往。百姓以为是风神所为,于是祈求妈祖解难。妈祖到石桥处察看,见远处天空一道黑气,知道是有怪所为,于是施展灵术将怪驱逐远去,从此石桥通畅无害。N:收伏晏公: 相传妈祖在世时,海上有一怪物叫晏公,时常在海上兴风作浪,弄翻船只。有一天,妈祖驾船驶到东部大海,怪物又开始兴风作浪,妈祖乘坐的船只摇晃的非常厉害。妈祖即令抛锚,见前方波涛中一舟上有一金冠绣袖、掀髯突睛之神在作怪。妈祖不动声色,掀起狂风巨浪与之抗击,晏公害怕妈祖的神威,叩拜荡舟离去。但怪物一时为法力所制有所不服,于是变成一条神龙,继续兴风作浪,妈祖说到:“此妖不除,风波不息”,在中游抛锚,制服神龙。妈祖命令晏公统领水阙仙班(共有十八位),护卫海上船民,后来晏公成为妈祖部下总管。O:收高里鬼: 相传妈祖在世时,有一个叫高里的地方出了一个妖怪,当地百姓受其害,染上百病,当地百姓前去求妈祖医治,妈祖给求治者一符咒,叮嘱百姓回去后,将符咒贴于病人床头上。妖怪知符咒法力巨大,于是变成一只鸟逃去,妈祖追出,见鸟藏在树上,鸟嘴还喷出一团黑气,妈祖口中念到:“此怪物不能留此,为患乡里”,追击并将鸟抓获。原来是一只鹪鹩,妈祖用符水喷洒小鸟,小鸟落地变成一撮枯发,妈祖取火烧之,枯发现出小鬼原相。小鬼忙叩请妈祖收留,妈祖于是将它收在台下服役。P:铁马渡江: 相传有一天,妈祖要渡海,可是没有船只,这时候,妈祖见旁边屋檐前悬有铁马,于是灵机一动,取之挥鞭,铁马奔海对面风驰而去,待人上了对岸,忽然之间,铁马无影无踪,旁边的人无不惊叹“龙女”的神通广大。
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发源于福建湄洲,随着移民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妈祖文化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文化优势,成为两岸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多次提到“妈祖文化”。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也作出重要指示:妈祖信仰深深地扎根在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当中,福建要运用这一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福建和台湾一衣带水,具有独特的对台地理优势。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我们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用好用活优惠政策,发挥“五缘”优势,弘扬妈祖文化,涌现更多“活妈祖”,促进两岸同胞交流、了解、理解,共同构建和谐、双赢、共荣的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庇护两岸同胞长远福祉。 一、妈祖文化在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意义重大 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闽台关系源远流长。2005年5月,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了闽台两地“五缘”的概念并加以诠释: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系,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拓展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福建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台湾同胞主要的祖籍地。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孕育出既具有地域性又具有世界性的妈祖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开辟了沟通东西文明的“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今天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突出格局。特别是发源于莆田市湄洲岛的妈祖文化,在世界各地有2亿多的信仰者,可谓有水的地方就有妈祖文化传播的足迹,从这个意义上讲,妈祖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 妈祖信仰深深扎根于两岸同胞的精神生活中。对妈祖文化“根、祖、脉”的认同,连接着五洲四海2亿多的妈祖信众,书写了中外交流史上的多彩篇章,增进了海峡两岸的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成为海峡两岸和谐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在第三届湄洲妈祖·海峡论坛上,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李金明说:“今天,两岸同胞与海外侨胞对妈祖的信仰又被时代赋予了新内容,那就是对祖国和平统一的追求和企盼。”5月22日张克辉率领的大陆妈祖文化交流参访团一行15人抵达台湾,接受采访时说,信奉妈祖是海峡两岸共同的信仰,我热切期盼海峡两岸继续以妈祖文化为纽带,不断扩大民间民众的交流与合作,为了弘扬妈祖精神、传承中华文明、构建和美两岸、共谋同胞福祉而积极努力。张克辉的话道出了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 二、妈祖信仰文化源远流长 妈祖信仰是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由群众自发形成的本土性民间信仰。她对于凝聚海外华人的力量,增进对祖国的感情,促进国家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的意义。湄洲岛是世界闻名的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敕封天后志》和有关史料记载,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日,诞生于莆田古贤良港(今山亭乡港里村),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湄洲岛羽化升天。生前经常出海救助乡人和过往商船于海难和疾病中,后人敬仰她一生行善积德、救苦救难的精神,在湄洲岛上为她建祠立庙,敬奉为神。宋、元、明、清四代朝廷有感于妈祖的优秀品质,先后给予36次褒封,封号由“夫人”、“天妃”直至“天后”、“天上圣母”,从此“天后”和“天上圣母”便成了妈祖的圣称。 史料记载,台湾的妈祖信仰主要是从福建传入的。宋时,开发台湾的先驱者在跨越风浪险恶的海峡时,一般都要随身携带从妈祖庙请来的妈祖神像或神符,入台时,也就把妈祖信仰带进了台湾。据考证,台湾民众从南宋开始,一直就有渡过海峡到湄州岛朝拜妈祖,以及从大陆的妈祖庙请妈祖神像回台湾供奉的习俗。正是出自对妈祖的信仰,不管何时何地,台湾同胞总要想方设法前来祖国大陆尤其是湄洲妈祖祖庙、贤良港天后祖祠朝拜。据悉,在两岸交往史上,有不少“第一”便是因此创造的:1997年1月24日至5月5日,湄洲妈祖金身千年首度巡游台湾一百天,驻跸18个县市35个宫庙,受到台湾1000多万人次的顶礼膜拜,成为海峡两岸间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民俗交流。2002年7月23日,台湾第一个妈祖庙澎湖天后宫妈祖前往其祖庙泉州天后宫,实现了50多年来澎湖和泉州两地间的海上直航。7月25日至8月9日,泉州天后宫妈祖也跨越海峡直航澎湖进行会香,整个活动共直航4个航次。期间,泉州和澎湖邮电部门分别发行了同一主题的纪念封,成为两岸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 妈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她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感人事迹,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妈祖去世之后,人们按自已的愿望和理想进一步把她塑造成一位慈悲可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目的是为了感化教育子孙后代和弘扬民族精神。宋代著名诗人黄公度的诗句中写到“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明成祖永乐皇帝题诗“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这些诗句既是对妈祖精神的高度概括,又说明历代封建统治者、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很重视发挥妈祖的教化功能,希望使妈祖精神成为促进国家昌盛、民族团结、民生富饶的推动力。这是妈祖文化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妈祖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2011年北京华夏管理学院的招生简章如下:【学院简介】 北京华夏管理学院始创于1994年,是经北京教委批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日制民办高等院校(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世华智业集团凭借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对北京华夏管理学院进行重新整合优化,力争把北京华夏管理学院打造成为中国管理类院校极具影响力的学校。〖于光远〗著名经济学家 名誉院长于光远先生,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原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原国家科委主任、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于老一直对华夏寄予厚望,专门题写“矢志培育华夏管理精英,推动世界华人经济繁荣”的校训。〖李燕杰〗 演讲家、教育家、荣誉院长李燕杰先生,中国四大演讲家之一,世界华人艺术教育家委员会总干事长、《教育艺术》杂志社社长、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代表国家教育艺术界出访一百多个国家,演讲四千余场,直接受益人群达300余万人。〖姜岚昕〗院长 企业家、慈善家、院长他来自穷苦农村他依靠家里借来的钱完成大学学业,朴素的报恩初衷通过四年高等教育放飞了他的理想,他把报恩升华到了回报社会。2001年他在黄帝陵前发下大愿:“为世界华人的富强而努力和服务,使华人企业成为世界经济的脊梁”。当年他创办了世华公司。他创造了“世华”神奇他以神圣的使命驱动他在10年的时间,从1家公司发展到36家,从5个人的草创班子发展到3000多位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10年资产总和增长超过2000倍,缔造了每年以200%的速度持续增长的奇迹。他是影响了13万企业家的管理咨询专家他十年来,做过两千余场演讲,成功举办“总裁执行风暴”、“总裁管控风暴”、“总裁战略风暴”、“总裁行销风暴”、“总裁演说风暴”、“总裁咨询风暴”等系列高端总裁研修班已超过300期,他亲自咨询辅导过的企业已超过1000家,直面接受他培训的企业总裁已超过13万人,97%的企业绩效递增,其中70%的企业绩效递增30%—200%。华夏管理精英免费班就是价值他是热衷于投资教育和大爱天下的慈善家 在使命感的驱动下,他有一个心愿: “投入一生的心血,倾尽一生的智慧,贡献一生的财富,整合一生的资源”未来创办一所免费大学 。今年开设华夏管理精英免费班,努力实现教育模式的根本转变:从学生选择学校 变为学校选择学生 从用人单位选择学生 变为学生选择用人单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他提出“三优、三特”的办学模式:三优:通过优选实现优育,通过优育实现优职。三特:为“特优、特困、特长”的学生提供免费求学成才的特免援助 他的慈善义举证明他开办免费班的决心他发起成立“岚昕大爱基金”,首期向中华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他第一时间代表世华智业集团和“岚昕大爱基金”共捐赠512万元,帮扶多所学校恢复重建;汶川地震周年纪念日,他带领100多名高管前往重灾区北川县、三台县再度捐赠280万元的教学设施及物资。他为河南省慈善总会岚昕助学专项基金捐赠200万元,同时在河南捐赠120万元建立世华小学。他是黄帝故里建设基金会名誉理事长,他捐赠200万用于华夏始祖黄帝故里的建设;他为陕西省慈善总会捐款1000万元成立陕西世华大爱教育基金,他为受灾严重的陕西城固水磨镇捐赠123万修建一所小学;他为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100万元成立世华大爱基金,并透过中国扶贫基金会为青海玉树灾区捐赠300万元,为云南抗旱救灾捐赠60万元。他与中国妇女基金会合作成立华夏教育基金,创办华夏管理大道社会责任论坛,自捐和募捐超过500万元。他是中国首位成立专项慈善基金的管理咨询专家,中华慈善总会的荣誉理事、慈善宣传大使、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扶贫宣传大使。【华夏拥有“职场化三维教育”的全部资源】多年来,世华智业集团及其所属北京华夏管理学院投入巨大资源,参与了中关村30余家企业与中新企业管理学院共同研发的“职场化三维教育”的优化。为了实施和推广这种创新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董事长姜岚昕先生亲自担任“职场化三维教育”的总设计师,并担任中新企业管理学院名誉校长,形成资源共享。北京华夏管理学院与北京中新企业管理学院签订了永久性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从行业精英到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专家易珈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华夏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历任国家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院长(法人),兼任省政协常委、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省社会心理学学会会长、省伦理学会秘书长等职。马力 :实力型院长,以原始股东身份参与中软国际、文思创新成功上市。他是中关村实训教育专家委员会主席,新加坡亚洲管理学院创业管理学博士生导师,他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创新校长称号。他创造的“四棒传递法”和“五能训练模式”六年来将3000多名未考上本科的落榜生输送到中关村白领岗位。叶建灵:中国职业经理人认证中心秘书长、中国大学生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华夏大地教育网客座教授、北京华夏管理学院常务院长。曹剑君:副院长,硕士。企业管理专家,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资深职业经理人。 他们都是创业精英,把成功的经验带入课堂董朝晖:国家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企划部总经理。15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经验,服务于建设国家内贸部“广西食糖交易网”等项目。梁国财:资深理财顾问,巴黎第一大学金融MBA,曾就职银河证券等知名券商,具有丰富的证券投资经验。苏强:金融学硕士,曾先后任职新华保险四级机构负责人、某大型金融集团培训部总经理。对营销管理、金融投资倾心研究、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周利民:网络工程师,具有丰富的实长经验,曾在多所院校任教,被学生誉为授课最实用的老师之一。目前在华夏任管理职务兼任教,所带团队具有超强的向心力和战斗力。邢跃文:清华大学MBA,担任中关村高科技企业高级管理职务十余年,擅长公司治理、团队建设、企业文化等领域。马丽:心理学专业学士学位,对高中生的素质教育工作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教学方式注重“实战、实效、实操”。教学风格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多才多艺,多次策划并主持我院的大型素质教育活动。 华夏管理精英免费班就是特色北京华夏管理学院投入巨大资源参与实施和推广的职场化三维教育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从缺乏艺术细胞,到实现艺术人生在“职场化教育”优育的基础上实现优选没有优秀的育人能力,如何能让学生获得优秀的职业?没有优育能力形成的优职结果,如何有条件选择优秀的学生?进入华夏=享受服务了13万总裁的就业资源1、 参加本院开设所有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本院证书;2、 学生在校期间可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成人教育考试,经相关院校录取后,学习期满,成绩合格,取得国家承认的专本科学历证书;入学须知入校资格:经本院网站(网上报名)或当地校长、班主任实名制推荐的高中(含职高、中专)毕业,经本院组织在学生所在地的专场考试合格者,发放录取(入学)通知书。报名方式:电话报名:直接拨打电话到本院新生咨询处。网上报名:登录学校网站进入报名程序填写相关内容。入学手续:1、 新生录取(入学)通知书;2、 本人身份证、学历证书、高考或会考成绩单复印件各一份;3、 一寸蓝底免冠彩色照片4张;4、 党团关系(党员转至北京华夏管理学院党支部)5、 近期体检证明。住宿费及其他费用:(1) 住宿费:A类2500元/学年,B类2200元/学年,C类1800元/学年;(2) 保险体检费:150元/学年;(3)教材资料费:500元/学年(多退少补)(4)国防教育费:500元(代收,含服装费、军训费、军训期间餐费、住宿费);(5)被褥费:450元/人(含棉被、棉褥、被罩、被单、枕芯、枕套、枕巾、床垫、蚊帐);(6)公物押金:400元(毕业退还)。退费办法: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北京市民办学校退费管理办法》(京教民[2009]3号)特别说明:凡来校报到的新生购票后,请在第一时间告知所乘车次及时间,以便学校安排接待。乘车路线:1、 北京站乘地铁2号线至东直门站,在东直门公交枢纽站换乘918快1至南定福庄站下车。2、 北京西站乘20路公交车至军事博物馆站,转乘地铁1号线换乘地铁2号线至东直门站,在东直门公交枢纽站换乘918快1至南定福庄站下车。3、 从首都机场步行到武警总队站乘坐空港1到2号航站楼下车,乘坐空港2在南法信站下车,坐918快至官庄道口下车。自驾车路线:从市区到机场高速走京平高速至密三路出口,往马昌营方向(约5公里即到)学校地址:北京市平谷区马昌营镇南定福路169号 邮编:101205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全文: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译文: 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了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观赏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像那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白天空;太阳和星星失去了光辉,高山隐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杆倒了、船桨断了;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的诽谤、害怕坏人的讥笑,满眼萧条冷落,极度感概而悲愤不端的种种情绪了。 就像春日晴和、阳光明媚,波浪不起,蓝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成群的沙欧,时而飞翔时而停落,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葱。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月光象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象现下的白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庭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这就是进入朝延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
范仲淹(宋)《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去北京华夏管理学院的网站上找吧,那里有。
是。《祖国》杂志社是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登记的国家事业单位,所以祖国杂志社是官方媒体。祖国网是《祖国》杂志社官方网站。网站栏目内容包括时政、财经、法治、军事、文化、社会、爱国、历史、国际、评论、旅游、卫生、地方、图片等。
祖国网是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主办的《祖国》杂志的官方网站,设立在北京中关村南大街35号紫竹院公园清代行宫,内容涵盖新闻、经济、文化、科技、卫生等多个领域。
1.综合性期刊专业委员会(46家)
《红蕾》《学与玩》《小百科》《新少年》《小雪花》《小星星》《小火炬》《红领巾》《红树林》《小学生》《智慧少年》《儿童时代》《芝麻开门》《少年博览》《课外生活》《金色少年》《小艺术家》《少先队员》《少年时代》《少年月刊》《学生天地》《知心姐姐》《小主人报》《小学时代》《读写天地》《儿童大世界》《少年大世界》《当代小学生》《小学生导读》《小学生时代》《小学生之友》《小学生导刊》《小学生天地》《小学生必读》《小学生时空》《时刻准备着》《中国少年儿童》《中国少年文摘》《中国校外教育》《少先队小干部》《素质教育博览》《小百科.多元宝宝》《学苑创造·小学版》《作文与考试·小学版》《广东第二课堂·小学版》《特区教育·小学版》
2.综合性报纸专业委员会(27家)
《蜜蜂报》《少年日报》 《小博士报》 《红领巾报》《学生新报》 《北方少年报》《北京少年报》《中国少年报》《中国儿童报》《小学生报·高年级版》 《齐鲁少年报》 《少年先锋报》 《少年时代报》 《现代少年报》《岭南少年报》 《小学生周报》《农村孩子报》 《小龙人学习报》《深圳青少年报》《中国少年英语报》 《现代中小学生报》 《小学生世界报》 《少年百科知识报》《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生拼音报·中高版)》 《广西少年报》《家庭教育时报·周一刊》
3、文学艺术性报刊专业委员会(17 家)
《琴童》《小溪流》《儿童文学》《中国卡通》《儿童漫画》《漫画大王》《文学少年》《春城少年》《故事世界》《童话世界》《故事作文》《童话王国》 《少年文艺》(南京)《小天使报》 《青少年书法》 《中外童话画刊》 《少年儿童故事报》
4、科普报刊专业委员会(12 家)
《智力》 《第二课堂》《电脑校园》《小爱迪生》《少年科普报》《我们爱科学》《青少年科苑》《少年科学画报》 《少年电脑世界》《小猕猴智力画刊》 《青少年科技博览》《健康少年画报》《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
5、低幼报刊专业委员会(37 家)
《启蒙》 《淘气包》《红蜻蜓》 《小葵花》《幼儿园》《娃娃乐园》 《幼儿画报》 《婴儿画报》《东方娃娃》《哈哈画报》《看图说话》《妈妈画刊》《咪咪画报》《顽皮娃娃》 《读读写写》《婴儿世界》《东方宝宝》《幼儿时代》《少儿画王》《早期教育》《幸福宝宝》《上海托幼》《大灰狼画报》《好孩子画报》《好儿童画报》《儿童故事画报》《中国儿童画报》《小学生拼音报·低版》《语文报.低幼版》《小学生报·低版》《亲子·智力画刊》《小猕猴学习画刊》《幼儿智力开发画报》《本色生活·妈妈娃娃》《都市家教.婴幼儿益智画刊》《小学生阅读报·低年级版》《儿童故事画报·智力大王》
1、《中国儿童报》
《中国儿童报》是全国少年先锋队队报,以小学中低年级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4开8版,彩色印刷,每周一出版,定价:30元/半年、60元/全年。
现有栏目:新闻(哈哈镜,二·三班的故事四格连环画形式)文艺、成长·心心桥(家长、老师、孩子沟通的桥梁)、知识、漫画、游戏、作品、学习、少先队、培育等。
2、《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是由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作家协会于1963年共同创办的杂志,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的一面旗帜”。目前为月刊,月发行量110多万份。
《儿童文学》杂志注重文学性与可读性的结合,让数百万少年读者为之痴迷,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读写能力和综合素质,轻松阅读,无限受益。
3、《中国儿童时报》
1930年6月1日 《中国儿童时报》在绍兴创刊。这是中国较早的儿童报刊,以“培养社会儿童与科学儿童相结合的新中国儿童,办成小学时事教学的辅助教材,儿童课外阅读的补充读物”为宗旨。曾聘请文化界知名人士组成理事会和社外特约撰述。
4、《少年日报》
《少年日报》是中国内地惟一的少年儿童日报。 少年日报报社1967年7月创办于上海。创办时主要报刊有《少年报》、《好儿童画报》。
1993—2001年是少年报社迅速发展的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少年报社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单一办报刊到全方位为少年儿童提供服务的发展,并先后创刊了《少年报·儿童版》《少年报·初中版》《少年报·小伙伴版》。
5、《少儿科技》
杂志创刊于2000年,是安徽省唯一的一份少儿科普类读物,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主办,安徽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安徽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安徽省教育厅陶行知研究会、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协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儿童文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少儿科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少年日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儿童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儿童时报
龚房芳,女,江苏徐州人,70后,笔名:蓝羽、西楼望月、甜屋子、任佳、房子。儿童文学作家,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专职写作
寒假,我回了家乡。我去了家乡最著名的地方:凤山妈祖。凤山妈祖石像位于广东汕尾市区东面的品清湖畔,凤山顶上塑建的妈祖石像,高16.83 m,重1000 t,由468块优质花岗岩雕刻而成。凤山妈祖石像旁边有一块石头,它记录了关于凤山妈祖的故事以及高度,重量,雕刻材料等。我站在凤山妈祖旁,拍了一些照片。然后,我细细地观察凤山妈祖石像,我惊奇地发现石像雕刻得十分细致。特别是妈祖的双手,她手拿着一本圣经。今天,我开心极了。2.汕尾凤山妈祖庙位于汕尾市区,是广东著名的妈祖庙,是我国著名渔港之一的汕尾港的主要要标志性建筑,是汕尾港发展史的见证和发祥地。在广东沿海以至港澳台地区的渔民、船工、商旅及其后代的心目中,有较高的知名度。汕尾成为地级市以后,以凤山祖庙为主体建成了粤东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凤山祖庙旅游区,经过十年的建设,凤山祖庙成为人们访问汕尾的必经之处。凤山上耸立的妈祖石像,是大陆目前规模最大、最为壮观的妈祖雕像,知名度极高。旅游区目前还设有极具地方特色的《汕尾渔家风情陈列馆》和《妈祖圣迹馆》,还有《海陆丰戏曲脸谱园》等展示汕尾历史文化的参观项目。妈祖民俗文化活动的恢复和发展,更使汕尾的凤山祖庙成为广东的妈祖文化中心社区。随着旅游区各项配套的日臻完善和汕尾旅游业的兴起,凤山祖庙已成为广东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成为汕尾市主要对外窗口,近十年来,接待过众多的美国、日本、西欧、东南亚各地的国际友人和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国内游客的人数也逐年增加,目前达到50万人次。妈祖与汕尾有着特殊的关系。几百年前闽籍渔民飘洋出海为生,带着保护神——妈祖到汕尾凤山下建庙,开创基业,原中国致公党主席黄鼎臣先生称:“先有凤山祖庙,后有汕尾港。”据《海丰县志》记工员载:汕尾港形成于明朝中叶之后,凤山祖庙建于明末清初,清康熙年间解除海禁,汕尾港得到巨大发展,出其不意现“商旅雨集、舟楫如云”的兴旺景象,凤山祖庙也因此于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得以扩建,整座庙宇采用粤东建筑风格的三进两面院布局,面阔三间,风火式山墙,硬山顶,主体建筑面积840平方米。民国期间,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独具慧眼,拟将汕尾港列为商贸、港,写入《建国方略》,因此造船、制币、兵工等现代企业之创立,一时间,南北群贤毕至,中外名人咸集,举世瞩目,成为中国沿海一重镇,故有“小香港”、“金汕尾”之美称。民国二十三年,凤山祖庙再次重修。1991年,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文物法批准凤山祖庙为文物保护单位,翌年2月按风貌进行修复。凤山祖庙作为汕尾港历史没革的佐证,反映了当地古近代渔业、农业、商业、贸易、交通运输以及文化艺术,传统习俗和民间信仰。妈祖文化对于我国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社会学、神话学、宗教学以及移民史、华侨史、商贸史、建筑史、医药史、艺术史、军事史、沿海与岛屿开发史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湄洲妈祖祖庙三大体系之一,妈祖文化园历经数载的艰辛建设,终于以鲜亮的主题,饱满的丰姿,耸立于妈祖山上,并于2002年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期间向海内外游客隆重推出。
妈祖文化园环绕妈祖庙和天后新殿。历经千年积淀的妈祖文化,在妈祖文化园内得到具体而充分的展现。妈祖文化园包容了妈祖碑林、妈祖故事群雕和妈祖文化展览馆。漫步妈祖山上,游人们可沐浴着妈祖的灵光,感受那深厚的妈祖文化历史底蕴。 在妈祖文化园的东山坡,碑楼、碑亭、碑廊、碑石各具风采。一座长3.23米,宽9.9米的主碑,镌刻着清代进士庄俊元的诗句:“宋代坤灵播,湄洲圣迹彰;至今沧海上,无处不馨香”,是文人墨客颂咏妈祖功德的代表。或古朴、或天然,或创意的碑林,点缀于现代园林之中,辅以风格迥异的书法艺术,透着悠然俊逸的意境。闲园信步,扑面而来的是妈祖的动人诗篇。 绕山南上,一座座栩栩如生的石雕群映入眼帘。这些石雕向人们诉说着妈祖的生平故事和传说。30组198尊石雕忠实展现了妈祖的普世关怀。 体味着妈祖故事群雕,拾级而下,但见妈祖文化展览馆内,人潮如流。那500多幅展示海峡两岸妈祖文化活动的珍贵照片,再现了近20年来两岸的交流史。照片里,有百岁老翁,有无邪幼儿,有知名人士,有普通信众,他们迎着妈祖的灵光,从重洋之外、华夏各地、海峡彼岸、河海之滨,不远千里,辗转前来,其虔诚之心,书之不尽。那一件件与妈祖有关的民俗物件,以实物的形式,展示了妈祖故乡人民独特的民俗风情及变迁。 领略着艺术的质韵,品位着文化的积淀,让人探寻着历史的足迹,追溯妈祖文化的源远流长,见证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情深似海、血脉相连的情缘。 妈祖文化园的开园,给神奇、秀丽的湄洲岛披上一件典雅的靓装,昭示着其旅游品牌的光明前景。
阳光很好,天空很蓝。几朵樱花开得正艳,在缕缕清爽的微风里,我与好友开始向泗阳妈祖庙进发。
谁能料到,从繁华的街市走进了一个草荫茂盛的所在,脸面顿觉滋润,眼前愈发清朗,不须问路,只向更滋润更清朗的去处走。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妈祖庙前,眼前,烟云缭绕,钟声隐隐,一切无不在昭示着一座名寺的辉煌。
悠悠运河,滔滔流水,妈祖庙三面环水犹如镶入运河中一枚绿玉,造化之机巧深得天地之韵律、且不说百米长巷的两旁店铺全是明清式建筑,就是满巷道的幡旗也是古风盈然,韵味十足。沿着一条笔直的林荫大道,走在宽阔平坦的青石路面,穿过花草丛生的园林,最终眼前露出一角飞檐,不须思索已猜是天后宫,径直登阶而上。放眼看去,画栋雕梁,瑰丽壮观,仿佛已到了中国的名山古刹,一样的格局,一样的森严,一样的永恒。
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口,有一个美丽的岛屿叫湄洲岛。
岛上有一座巍峨雄伟、金碧辉煌的庙宇,供奉着世界闻名的“海神”妈祖娘娘。妈祖娘娘出生于仕宦之家,是福建晋代晋安郡王林禄的二十二世孙女。
是当地的望族。她原名林默,妈祖娘娘的父母二人多行善积德。
妈祖娘娘曾祖父莆田人林保吉,参加北宋军队,林保吉参与了作战指挥。妈祖娘娘的祖父莆田人林孚,妈祖娘娘父亲莆田人林愿,林愿后辞官回乡。
一天晚上,王氏梦见观音大士慈详地对她说:“你家行善积德,今赐你一丸,服下当得慈济之赐。”于是妈祖娘娘的母亲王氏便怀了孕。
到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傍晚,王氏将近分娩,见一道红光,从西北射入室中,光辉夺目,香气飘荡,久久不散。又听得四周隆隆作响,好似春雷轰鸣,地变紫色。
王氏感到腹中震动,妈祖于是降生。因生得奇,甚为疼爱。
她出生至满月,一声不哭,因此,父亲给她取名“默”。关于妈祖,最早史料记载于,南宋廖鹏飞于绍兴廿年所写的〈圣墩祖庙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3353862重建顺济庙记〉谓:“世传通天神女也。
姓林氏,湄洲屿人,能预知人祸福……”同样的记载也出现于明代的《三裁搜神大全》卷四:“林默母陈氏,尝梦南海慈航,与之优钵花,吞之,已而孕,十四月始娩身得妃,诞之日异香闻里许,经旬不散。”清代《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八按《莆田县志》这样写道:“林默出生时,而地变紫,有祥光异香。
林默则满周岁时,在襁褓中看见诸神像,叉手作欲拜状。五岁能诵《慈航经》,十一岁能婆娑按节乐神。
少年时,一日在家静思熟读诗书,偶见一怪异道人从门前过,心中顿悟,拜之为师,得‘玄微真法’。故长大后,能通悟秘法,预知休咎,乡民若以病告,辄意。”
这些都是说她有生有异能,少年慕道,精于占卜,长于医术,为民解忧;成年后的妈祖娘娘,这些特点更是突出,立志普济众生,坚决不嫁,父母最终也都顺从了她的意愿,使她更能专心致志地做慈善事业。由于平素精研医理,常为众人治病,教众人防疫消灾,也就赢得了大家的钦佩尊重,人们无一不感颂她的功德。
林默素来性情和顺,热心助人。不图回报的为邻里乡亲们排忧解难,更是常引导人们趋吉避凶,预防海难。
邻里乡亲遇到困难,都愿意跟她商量,请求帮助,久而久之,林默大仁大义的事迹也就逐渐的传开了.生长在大海之滨的林默,还通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湄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有不少礁石,在这海域里遇难的渔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们传说她能乘席渡海。
她还会测吉凶,必会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又说她能“预知休咎事”,称她为“神女”、“龙女、海神……”。987年(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是年仅二十八岁的林默羽化飞升之日。
这一天,湄洲岛上群众纷纷看见,妈祖同诸姐登高于湄峰之巅,告别亲人们之后,独自乘长风驾祥云,翱翔于苍天皎日之间,忽见彩云布合,人亦不可复见。此后,航海的人又常见林默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
因此,海船上就逐渐地普遍供奉妈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顺利。妈祖娘娘一生在大海中奔驰,救急扶危,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她立志普救众生,护佑渔民,专以行善济世为已任。
历代对妈祖的赐封根据史料,北宋、南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都对妈祖多次褒封,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并最终列入道教祭典和国家祀典。妈祖娘娘乡人感其治病救人的恩惠,于同年在湄洲岛上建庙祀之,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湄洲妈祖庙(道观)。
祖庙于公元1023-1032年(天圣年间)扩建,日臻雄伟。1403年-1424年(明永乐年间),航海家郑和曾两次奉旨来湄屿主持御祭仪式并扩建庙宇。
至清康熙时,已形成了具有五组建筑群的“海上龙宫”。可惜,原有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已废圯,现存原建只剩下“林默的父母祠”,规模较小。
湄洲祖庙进行了大量的复原修建工作,另投资1亿多元兴建了妈祖新殿,新殿宏伟壮观,被世人誉为“海上布达拉宫”。经过千百年的分灵传播,随着信众走出国门,妈祖也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成为一尊跨越国界的国际性神祇,并对于东亚海洋文化及中国沿海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被学者们称为妈祖文化。
除莆田湄洲岛的上妈祖庙外,泉州的天后宫,宁波庆安的天后宫,天津的天后宫,澳门的妈祖阁,台湾北港朝天宫和鹿港妈祖庙,汕头妈屿岛的天后古庙,汕头市区升平路的老妈宫,漳州漳浦的乌石天后宫为中国天后宫有名的大庙。道教封号:辅兜昭孝纯正灵应孚济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
泗阳天后宫于泗阳城南,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天后宫整体建筑原前后两幢,临街面(骡马街)的叫前殿。前殿东壁砖雕河清,西壁砖雕海晏;河清、海晏,乃预祝天下太平之意。主体建筑称后殿,规模宏敞,殿宇辉煌,供有林默女像。天后宫为福建闽商所建,设计、用料、施工也皆为外地人,特别是建筑艺术,雕梁画栋,砖雕石刻,小瓦飞檐,都融合了闽南文化的因素。新修建的妈祖文化园总投资1.5亿元,妈祖文化园包括妈祖广场、莲花广场、妈祖殿以及高达32.3米妈祖雕像,是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建设,是运河上第一座妈祖文化园及地标性文化建筑
绿色如阴,风景如画,凉风习习,四年级作文美丽的公园.这是哪儿?原来是美丽的新湖公园.
踏入门口,一阵清风迎面扑来.是春姑娘用温柔的手扶摸着我们的小脸蛋.门口里面正面就有几只栩栩如生的仙鹤和猴子.看,那只神态自如,那只精神饱满,那只矗立在水的旁边,好象说:“我要飞,我要飞.”……猴子个个生龙活虎、活蹦乱跳.那些仙鹤和猴子,和旁边绿油油的大树,给公园“画龙点睛”.
“呼—,呼—”风姐姐送来一阵阵清爽的凉风.一潭清澈见底的湖水,不时飘来阵阵清香,原来湖的旁边种了一棵棵高大挺秀的杨柳树和各种各样的花,不时飘着清香.
在湖的旁边,有很多亭子,亭子的旁边有大树很凉爽.走累了还可以歇歇呢.
走一会儿,看见一座架在湖上的小桥,桥两边有些大王椰树,走过小桥还可以看到一些更美的景色.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在湖边撑撑小艇,增加一些情趣呢.
公园里那些不知名的树和一些五颜六色的花.那树底下,很美丽.很吸引人,在路上走,有一些悠闲自在的感觉,仿佛置身在神仙般的境界里
走过小桥就到了竹林.每种奇行怪状的竹子交错的生在一起.中间还有空隙.每棵竹子生气勃勃,万年垂青.在中间穿插,像进了凉爽的竹林般.
很快就走出了公园,在公园门口回首仰顾公园那美丽又迷人的景色,真让人陶醉,那就是我们美丽的新湖公园
泗阳天后宫于泗阳城南,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天后宫整体建筑原前后两幢,临街面(骡马街)的叫前殿。前殿东壁砖雕河清,西壁砖雕海晏;河清、海晏,乃预祝天下太平之意。主体建筑称后殿,规模宏敞,殿宇辉煌,供有林默女像。天后宫为福建闽商所建,设计、用料、施工也皆为外地人,特别是建筑艺术,雕梁画栋,砖雕石刻,小瓦飞檐,都融合了闽南文化的因素。新修建的妈祖文化园总投资1.5亿元,妈祖文化园包括妈祖广场、莲花广场、妈祖殿以及高达32.3米妈祖雕像,是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建设,是运河上第一座妈祖文化园及地标性文化建筑
据史料记载,泗阳自古以来就是京杭大运河漕运要冲,供奉妈祖圣像的泗阳天后宫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为更好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运河新城建设,泗阳利用运河“如意岛”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地貌特征,在此基础上动工兴建了妈祖文化园,妈祖文化园项目规划用地62.3亩,主体建筑包括妈祖广场、妈祖殿、总高32.3米的妈祖雕像等元素。建成后将是千里运河上首座妈祖文化园,并将以罕见的集水利生态风光、佛、道为一体的文化链条和旅游景点群在全球众多妈祖宫庙中独树一帜。
妈祖文化传播的见证
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妈祖文化也是海洋文化的一种特质。形成了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民间信仰崇拜神之一。
南枕绵延的京杭大运河,北接泗水古城的泗阳天后宫,是妈祖文化在苏北腹地传播的重要见证。在三百多年的岁月涤荡中,她的身影一直都不曾远离泗阳人民。
泗阳天后宫,俗称妈祖庙,亦称闽商会馆,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由当时来桃源县(今泗阳县)经商的福建(简称闽)人所建,是闽商发展商务的聚会之所。闽商所建的天后宫也深得地方信众的尊崇,每年妈祖的生日人们到天后宫进香、祈祷、游观,形成风俗。
大运河中段唯一保存完好的妈祖文化建筑
泗阳天后宫位于众兴镇骡马街西首,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四月的一天,我们慕名来到泗阳天后宫,只见天后宫整体建筑古朴庄严、重辉异彩,但却是在原址重建的。天后宫整组建筑原为三进,今存前殿与大殿。临街面称前庙,主体建筑称后殿,庙宇端庄肃穆,灵气隽永。天后宫大殿为硬山造,檐高6米,总高8.3米,台基高0.49米,台明进深0.37米,面阔5间,共计20.6米,进深7檩,步架间距1.78米,4柱,5架明梁,月梁雕刻花纹装饰。
前庙面阔6间,梁架结构一般,目前两幢建筑均经局部程度不同的改造性维修。大殿内柱网梁架,雕花刻朵,蔚为壮观。前殿檐墙上勒石“海晏”、“河清”,书法凝重俊逸,乃祈祝“天下太平”之意,寄托了闽南、泗阳两地人民的深深祈盼。天后宫为福建闽商所建,设计、用料、施工也皆为外地人,特别是建筑艺术,雕梁画栋,砖雕石刻,小瓦飞檐,都融合了闽南文化的因素。
天后宫大殿内供奉西方三圣诸佛,右侧供奉妈祖,左侧供奉着观音菩萨,前殿供奉“福、禄、寿”三星圣像,预意为“平安、吉祥、财源茂盛、身体健康、长寿”之意。天后宫的正殿古典而巍峨,是天后宫最负盛名的殿宇,也是瞻拜朝圣者必到之处。殿的正中,塑有一尊天后宝像,面容慈祥秀美。大殿石柱、石础刻工精巧,保留有闽南建筑风格,金丝楠木梁柱雕花精美,工艺高超。据东南大学教授李新建考据,此建筑应建于清初,有三百多年历史,被列入大运河文化遗存,是运河申遗项目之一,也是大运河中段上(淮安至泗阳)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妈祖文化建筑,作为妈祖文化在苏北腹地传播的重要实例。
在天后宫院子中,有一尊高9.9米的石雕妈祖圣像,这尊巨型妈祖像头戴凤冠,前饰冕旒,手执如意,凤眼凝注,丰神秀逸,面朝运河,仿佛踏浪而来,尽显“海上和平女神”的慈惠之美。给人以端庄肃穆、灵气隽永之感。在妈祖圣像下的香炉里堆积一层厚厚的香灰,从此可以看出天后宫香火之旺,信众对妈祖之虔诚。
进香朝拜成传统民俗
在香烟袅袅、梵钟声声的天后宫,我们见到了灵想大师,他是南京九华山玄奘寺住持、泗阳天后宫住持传真法师的师侄,灵想大师告诉记者,泗阳妈祖庙的供奉以佛教为主,但是又有妈祖,属于两种文化在一起。大殿里供奉前面的是妈祖,妈祖在佛教里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佛教中又以后为尊,所以大殿里供奉的佛像就是妈祖在前面,后面是释迦摩尼佛。
妈祖是掌管海上航运的海神,好善乐施,常只身抢救海难渔民,援助渔业,功德无量,是沿海地区人民心目中的保护神。闽人来泗经商,也就把这“海神”带了过来,意在求祈平安发财。天后宫,原叫天妃宫,后因康熙皇帝驾临众兴镇,途经天妃宫,听了林默事迹,便封其为“天后”。闽商的这种南来文化一直得到泗阳人民的认同。宋金以来,泗阳人民饱受水灾之苦,也把治水的愿望寄托天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四月十四日和朔望日,群众到天后宫进香,祈祷,形成习俗。自宋至清,泗阳饱受黄河泛滥之苦。福建人所建“天后宫”适时给人以精神寄托,百姓便将妈祖视为保境安民神明,常到该宫焚香祭拜,祈求逢凶化吉。每到特定的日子,民众扶老携幼,虔诚进香朝拜,已成当地传统民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