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信息:本品不受管制中文名称:环己醇 中文别名:脱氢催化剂1101型;六氢苯酚英文名称:Cyclohexanol英文别名:1-Cyclohexanol; adronal; adronol; ANOL; Cyclohexyl Alcohol; hexahydrophenol; hexalin; hydralin; hydrophenol; hydroxycyclohexane; Naxol;108-93-0CAS:EINECS:203-630-6分子式:C6H12O分子量:100.1589理化特性主要成分: 纯品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樟脑气味、晶体或液体。熔点(℃): 25.93沸点(℃): 160.84相对密度(水=1): 0.9624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45饱和蒸气压(kPa): 0.13(21℃)燃烧热(kJ/mol): 890.7闪点(℃): 67引燃温度(℃): 300折光率:1.4641溶解性: 微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苯、乙酸乙酯、二硫化碳、油类等。性状: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或白色针状结晶。有似樟脑气味。有吸湿性。能与乙醇、乙酸乙酯、二硫化碳、松节油、亚麻子油和芳香烃类混溶。20℃时水中溶解度为3.6g/100g,20℃时水在环己醇中的溶解度为11g/100g。相对密度(d20)0.9624。熔点25.93℃。沸点160.84℃。折光率(n22D)1.4641。闪点68℃(闭杯)。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2060mg/kg。有刺激性。储存:密封保存。
中文名称: 1-乙基环己醇 分子CAS号: 1940-18-7 分子式: C8H16O 分子量: 128.212密度: 0.919g/cm3 沸点: 166°C at 760 mmHg 闪点: 68.2°C 蒸汽压: 0.608m 用途:合成香料,用于调配日化香精。
1、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1)小合成氨上、下行煤气余热回收(2)中合成氨上、下行煤气余热回收(3)合成氨吹风气燃烧的余热回收(4)合成氨一段炉烟气余热回收(5)30万吨/年合成氨二段转化炉余热回收2、在硫酸工业中的应用:(1)在硫酸生产沸腾焙烧炉沸腾层内的余热回收;一个年产10万吨硫酸的工厂可回收5.5万吨蒸汽;(2)从沸腾中出来的SO2高温炉气中回收余热;一个年产10万吨硫酸的工厂可回收10.5万吨蒸汽,可发电价值约600万元;(3)在盐酸、硝酸炉的应用:基本同(2);3、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1)烃类热解炉中的余热回收;(工作温度约750~900℃)(2)乙苯脱氢反应器中的余热回收;(3)环己醇脱氢化学反应器中的余热回收;(4)催化、裂化再生取热器中的余热回收;(5)其它各种加热炉中的余热回收;4、在建材工业中的应用:(1)在高岭土喷雾干燥热风炉中的余热回收;(2)玻璃窑炉中的余热回收;(3)水泥窑炉中的余热回收;(4)各种陶瓷倒燃炉及隧道窑中的余热回收;5、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1)轧钢连续加热和均热炉中的余热回收;(2)坯件加热炉中的余热回收;(3)线材退火炉中的余热回收;(4)烧结机中的余热回收;以一台180M2的烧结机为例,可回收蒸汽量达10~22吨/小时。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
药学是连接健康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医疗保健行业,它承担着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职责。下面是我整理的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与大家分享了解。
摘要:
有机化学实验是培养药学人才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网络虚拟教学等方面阐述实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药学人才。
关键词: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
目前,重点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围绕研究型和创新型开展。一个国家民族医药企业的强大除了依靠研究型人才外,还需要大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地方性本科院校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定位于培养为地方服务的大批应用型专门人才。我院于2014年10月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第二批向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试点学校,我院药学专业初步确定为转型示范专业。我院于2013年开设本科药学专业,其办学定位是为医药企业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有机化学是药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有机化学实验[1]的应用性已充分渗透到药学的各领域。近年来,我院把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方向,加大实验教学投入,整合教学资源,把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2]。现将我院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总结如下。
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传统观念认为有机化学的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实验教学为理论教学服务,处于从属地位。学生也普遍认为理论知识重于实验,因此做实验时,只是按照实验大纲要求和步骤进行,对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无预知和分析,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目标[3]。因此,转变观念,改革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应用型药学人才的重要举措。
2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2.1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4]验证性、综合性和探究性是实验教学的主要特点。传统实验教学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和探究性实验较少,学生只是机械地重复操作过程,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性。为此,我院删减了一部分验证性实验,保留一些基本化学实验操作,同时加强操作技能训练,适当增加一些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实验内容,使其更科学、更具适用性。蒸馏(包括常压和减压)、重结晶及萃取分离是有机化学实验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操作,在实验教学中,尽可能多安排与这些操作技能相关的实验。在操作训练中,让学生知道并理解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熔点、沸点、折光率和旋光度等物理常数的测定在理论教学中着重讲解其原理,实验中则着重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实验课程体系以典型合成实验为主,精选具有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项目。例如,环己烯和1-溴丁烷的制备,将性质验证贯穿于合成实验中,使学生能加深对书本上理论知识的理解。将熔点测定和色谱技术分析融入阿司匹林的合成中,构成一个综合性实验。通过整合实验内容,不但强化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还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学生探究实验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激发其探索精神,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开展设计性实验主要是满足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工作和继续深造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例如,环己酮有多种合成路线,实验课前,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设计出可能合理的合成路线及操作步骤。课堂上教师给出文献报道的合成路线,让学生对比一下自己设计的路线与文献中的有何不同,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到最佳的合成路线,即用次氯酸钠氧化环己醇得到环己酮,此法可避免重金属污染环境的问题。设计性实验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且实验后的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
2.2运用新的教学方法
[5]在传统“灌输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未能激发其主动性,教学结果就是学生对知识理解不深且不能灵活运用。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我院根据开设实验项目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示范式、讨论式等。实验前学生必须做好预习,对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步骤做到心中有数,并对实验注意事项和实验思考题多加思考。上课时,教师通过提问[6]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并根据提问情况,对教学内容有所选择地讲授,避免无重点的重复,提高教学效率。对实验操作,请2~3名学生课堂上示范演习,让其他同学找出其正确和错误的地方,然后教师再讲解示范。这种纠错式教学可使学生普遍存在的操作问题得到有效纠正。乙酰苯胺的合成有两种实验方法:(1)冰醋酸法。(2)醋酸酐法。实验前,学生查阅资料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用冰醋酸法分馏时温度为什么要控制在100~110度之间,过高可以吗?用醋酸酐法加入盐酸和碳酸钠的目的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做实验时,相邻的两组分别做冰醋酸法和醋酸酐法,这样学生可以相互对比实验效果。在做肉桂酸合成实验时,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不同投料比、不同催化剂和不同温度的正交试验。对比实验结果得到肉桂酸的最佳合成条件。正交试验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研思路。
2.3利用网络虚拟实验辅助教学
[7]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授课方法无法将有些实验操作描述的很清晰,学生也不容易接受。我们教研室采用动态PPT实验操作图或教学视频来讲授实验操作,学生普遍反映良好。这种教学方式能将抽象的内容转变成生动、鲜活的知识,学生的实验操作不规范和失误率大大减少。此外,某些实验因仪器特殊、药品控制较严等原因而无法开展,我们采用网络虚拟实验教学法,学生看过讲义后,在电脑上进行虚拟实验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在进行每步操作时,如果正确,可继续进行;若错误,电脑会提醒学生该如何进行,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网络虚拟可模拟某些特殊实验,弥补了现实无法进行的不足,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2.4倡导绿色化学理念
[8]现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已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而有机化学实验中的试剂和原料等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处理得不恰当,危害更严重。在实验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用“绿色”理念,合理设计实验课程体系,联系相关实验,将上一实验产物作为后面实验原料。为尽量减少化学实验对环境的危害,在不改变实验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小规格的容器,如采用50ml的圆底烧瓶做反应装置,大大减少原料和试剂的使用量。选用毒性小的溶剂代替毒性大的'溶剂,如乙醇代替甲醇,甲苯代替苯等。乙醇、乙酸乙酯是化学实验中使用比较多的溶剂,且可回收再利用。将回收的乙醇废液经蒸馏得到大约95%乙醇,可作为清洗剂,也可用于咖啡x因的提取。对实验产生的废弃物让学生加以分类、集中收集,倒入指定地方,最后由教师统一处理,避免有害溶剂腐蚀管道和污染地下水。
3完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综合客观评定学生成绩
[9]以往实验成绩主要是根据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来评定,从报告上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能全面客观综合评价学生成绩的实验考核体系。综合评价法可有效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主要从4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
(1)预习(占10%),主要考查学生预习情况,包括目的、原理等内容;
(2)实际操作能力(占30%),教师考查每组学生的装置安装和操作规范与否等;
(3)考勤及纪律(占10%);
(4)操作考核(占50%),主要以抽题形式进行,考查学生基本操作掌握情况。
通过这一年的改革实践证明:综合考核方式更能引起学生对实验的重视,更能客观评价每一位学生。地方性院校本科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出具有技术应用型潜力的优秀人才。虽然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教学改革也应与时俱进,要积极吸取其他院校教改的成功经验,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如章,王书华.有机化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柯方,周孙英.有机化学实验对药学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4):394-396.
[3]唐振林,高吉仁,李惠民,等.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5):92-93.
[4]付蕾,范卓文,张立剑,等.改革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科学,2012,15(6):146-148.
[5]宋尔群,宋杨.药学本科有机化学课程和实验教学探讨[J].药学实践杂志,2013,31(5):398-400.
[6]刘春萍,刘X,孙林,等.基于问题教学法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案例[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5):142.
[7]熊万明,陈金珠,陈清,等.网络课程辅助下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4(6):57-59.
[8]赵丽娜,陆国志.高校化学实验中绿色化学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2):179-181.
[9]姚建文,王虎,孙海军.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26.
混捏法制备nimotio2加氢脱硫成型催化剂 - 豆丁网2016年7月18日比表面积是浸渍法得到的催化荆比表面积2倍以上,加氢脱硫活性相对提高10%。关键词:混捏法;加氢脱硫;...豆丁网加氢催化剂的分类功能及选用下载 - PPT模板 - 爱问共享资料2021年12月26日其可以加工的原料范围很广,通常包括:液化气、石脑油、煤油、柴油、蜡油、渣油等来自常减压蒸馏装置(即原油一次加工装置)的直馏石油馏分以及来自...爱问共享资料混捏法制备加氢催化剂的物料种类有哪些 - 高校教师答疑 - 问一问在线2260位教育培训答主在线答已服务超1.5亿人5分钟内回复Hi,为您实时解答教育类升学、学科答疑等问题,与高校名师、专家1对1在线沟通混捏法制备加氢催化剂的物料种类有哪些马上提问加氢精制催化剂114人正在咨询加氢催化剂有哪些130人正在咨询工业合成氨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有哪些134人正在咨询加氢精制催化剂114人正在咨询问一问加氢催化剂的分类、功能及选择(165页) - 原创力文档1. 80%伊朗VGO与20%回炼油混合油进行加氢处理的生成油2. 80%伊朗VGO加氢处理生成油与20%未加氢回炼油的混合油 加氢催化剂选用 催化裂化试验原料 原料1 原料2 差值 干气 1.09 0.79 +0.30 液化原创力文档大家还在搜加氢精制催化剂加氢催化剂有哪些工业合成氨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催化剂成型方法催化剂制备的四种方法物料螺旋法催化剂的常用制备方法催化加氢常用溶剂加氢催化剂的种类和应用 - 百度文库4页发布时间: 2022年09月10日载体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基本类似,活性组分的担载主要包括浸 渍法、混捏法、离子交换法和共沉淀法及於浆法...百度文库重整原料预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1. 按配方配料;2. 载体的制备: a、分别称取19.4g硝酸镁和8.1g硝酸镧,加入适量水配成溶液; b、称取715g拟薄水铝石(干基70%)和35.7g石墨3. 催化剂的制备: 分别称取偏钨酸铵、硝酸钴、硝酸镍110.2g、1.2g、47.5g,加入适量水配成混合溶液,用此溶液浸渍催化剂载体4h,120℃下X技术新型混捏法CoMoAl2O3加氢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应用 - 道...2015年1月8日内容提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学位论文新型混捏法CoMo/Al<,2>O<,3>加氢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道客阅读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镍基加氢催化剂 一般的制备方法有:共沉淀法、机械混合法、浸渍法等。共沉淀法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 同时沉淀的...X技术加氢催化剂的分类、功能及选用PPT精品文档 - 爱问文库2021年3月30日爱问文库提供优质的加氢催化剂的分类、功能及选用PPT精品文档下载,可编辑,可替换,更多加氢催化剂的分类、功能及选用PPT精品文档资料,快来爱问...爱问共享资料大家还在搜物料先进先出螺旋法合成氨催化剂的组成及各组分的作用正在加载...
KR法与喷吹法在铁水预脱硫中应用的比较 面对钢铁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经济高效的铁水预处理脱硫,作为现代钢铁工业生产典型优化工艺流程:“高炉炼铁—铁水预处理—转炉炼钢—炉外精炼—连铸连轧”的重要环节之一,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实际生产。 随着社会经济和钢铁工业的高速发展,社会对钢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苛刻,产品的种类也急剧增加,尤其是高品质高附加值钢种的需求不断在增大。面对钢铁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经济高效的铁水预处理脱硫,作为现代钢铁工业生产典型优化工艺流程:“高炉炼铁—铁水预处理—转炉炼钢—炉外精炼—连铸连轧”的重要环节之一,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实际生产。 近30年来铁水脱硫技术迅速发展,现已经有十几种处理方法,其中应用最广且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是喷吹法和KR机械搅拌法。它们在技术上都已相当成熟,从两种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来看,二者是互有长短。虽然喷吹法发展迅速,目前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更广泛,可KR法在这几年中又有了新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势头。那么,这两种工艺模式各有什么优劣势?哪种更具有应用前景呢?在国内外冶金界始终没有较统一的看法。为此,本文着重就两种工艺模式的发展、应用和运营成本作了比较,尤其是它们对整个流程影响的比较,希望能对技术人员及企业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KR法与喷吹法的工艺及特点 在进行比较前,先了解两种方法的工艺及特点是很有必要的,不仅有利于理解两种方法的实质,也是深刻理解对两种脱硫模式分析比较的前提。 KR机械搅拌法,是将浇注耐火材料并经过烘烤的十字形搅拌头,浸入铁水包熔池一定深度,借其旋转产生的漩涡,使氧化钙或碳化钙基脱硫粉剂与铁水充分接触反应,达到脱硫目的。其优点是动力学条件优越,有利于采用廉价的脱硫剂如CaO,脱硫效果比较稳定,效率高(脱硫到≤0.005 %) ,脱硫剂消耗少,适应于低硫品种钢要求高、比例大的钢厂采用。不足是,设备复杂,一次投资较大,脱硫铁水温降较大。 喷吹法,是利用惰性气体(N2或Ar)作载体将脱硫粉剂(如CaO,CaC2和Mg)由喷枪喷入铁水中,载气同时起到搅拌铁水的作用,使喷吹气体、脱硫剂和铁水三者之间充分混合进行脱硫。目前,以喷吹镁系脱硫剂为主要发展趋势,其优点是设备费用低,操作灵活,喷吹时间短,铁水温降小。相比KR法而言,一次投资少,适合中小型企业的低成本技术改造。喷吹法最大的缺点是,动力学条件差,有研究表明,在都使用CaO基脱硫剂的情况下,KR法的脱硫率是喷吹法的四倍。 KR法与喷吹法的发展及现状 从前面分析二者的方法和特点可以知道,它们互有长短、各具特色,这也决定了它们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必然是不同的。进一步了解它们的发展和现状,将更有利于理解各自技术的特点。 从时间上来看,喷吹法的研发及应用要早于机械搅拌法。喷吹法主要有原西德Thyssen的ATH(斜插喷枪)法、新日铁的TDS(顶吹法)和英国谢菲尔德的ISID法,早在1951年,美国钢厂就已成功地运用浸没喷粉工艺喷吹CaC2粉进行铁水脱硫。直至今日,尽管两种脱硫工艺方法在技术上都已相当成熟,全世界绝大多数钢铁厂广泛采用仍是铁水喷粉脱硫工艺。机械搅拌法有原西德DO (Demag-Ostberg) 法、RS (Rheinstahl) 法和赫歇法, 日本新日铁的KR (Kambara Reactor) 法和千叶的NP 法,其中,以KR法工艺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多。KR法搅拌脱硫是日本新日铁广钿制铁所于1963年开始研究,1965年才实际应用于工业生产,之后迅猛的发展趋势表明,它具有投入生产使用较早的喷吹法无可比拟的某种优势。 在冶金工业中喷吹这种形式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转炉及精炼工艺中的各种顶吹、底吹和复吹技术等。当铁水预处理时,使用喷吹法把脱硫剂加入铁水中进行脱硫,这显然是可行的且易于人们接受。最早脱硫剂是以氧化钙基为主,辅助添加CaC2,而且喷吹过程也很难获得较好的动力学条件,这时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保证CaC2的安全存贮运输和脱硫剂的脱硫效果;二是,怎样解决因动力学不足导致的脱硫效率低下,不能实现深脱硫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侧重于开发使用更具有脱硫效率且安全的脱硫剂,于是出现了镁基复合喷吹法,脱硫效果有所改善却成效不大,而且镁粉在运输、储存、使用中同样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给生产带来诸多不便。然而,新型脱硫剂——钝化颗粒镁的开发成功,使纯镁喷吹脱硫技术得以实现,达到了真正高效安全的工艺目标,目前,镁系脱硫剂已经成为世界铁水预处理中的主导脱硫材料。针对第二个问题,如何才能获得更好的动力学条件呢?从工艺模式着手,技术人员研发出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机械搅拌脱硫法,其中以KR法为典型,在根本上改善了脱硫过程中的动力学条件,并可以在脱硫剂中不加CaC2而主要采用CaO,避免了生产中使用CaC2而带来的不便和危险。然而,在工业应用时却又出现许多技术难题,比较突出的如,搅拌头的使用寿命较短;单工位操作设备导致更换搅拌头的同时无法进行铁水脱硫等。可最终这些难点还是被陆续攻破,解决了搅拌头的寿命问题,使其从原来的几十炉提高到现在的几百炉,而且摸索出了氧化钙基脱硫剂应该有一个最佳的指标要求,可以达到最理想的脱硫效果。目前,KR法已经完全可以达到深脱硫的要求,即把铁水中的硫脱至小于0.005%-0.001%。同时,双工位布置形式的出现克服了单工位的不足,使生产的连续化程度得以提高。很长时间,KR法成本问题(尤其是前期投资)加上其过程时间较长,以及不适应于大型铁水罐,故发展缓慢;直至二十世纪后期,其投资降低后,加上运行费用低廉,所以又受到了重视。 KR法与喷吹法的比较 从铁水脱硫工艺倍受人们的重视以来,KR法与喷吹法技术一直处于发展之中,目前虽仍需完善可也已趋近于成熟,这样两者之间才更具备可比性,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文面进行具体比较。 1 技术与设备 在喷吹法中,单吹颗粒镁铁水脱硫工艺因其设备用量少、基建投入低、脱硫高效经济等诸多优势而处于脱硫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可在相当长的时间我国都是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设备。到2002年10月国内才首次开发出铁水罐顶喷单一钝化颗粒金属镁脱硫成套技术设备,整套装置中,除重要电器元器件采用进口或合资的外,其余机电产品100%实现了国产化,包括若干最关键的技术设备。喷吹技术和设备的国产化直接降低了建设投资和运行操作的成本,从前期的一次性投资来看,要比KR法略有优势。 虽然搅拌法的技术专利也是国外拥有,可从其设备和技术本身而言并没有难点,机械构成是常规的机械传动和机械厂提升;加料也采用的是常规大气压下的气体粉料输送系统,可以说在系统的机、电、仪、液等方面的技术应用都是十分成熟。尽管如此,KR 法设备仍然是重量大且较复杂,可它的优势是运营操作费用低廉,由此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完全可弥补前期的一次性高额投资。根据有关推算,一般3~5年即可收回所增加的投资。2000年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针对武钢二炼钢厂的情况,对KR 法和喷吹法两种方案的投资进行了估算,KR 法的投资估算比喷吹法投资估算多200万元。 2 脱硫效果 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铁水脱硫效果,不仅与设备有关,而且受脱硫剂、操作工艺水平、时间及温度等诸多因素影响,本文主要考虑的是纯镁喷吹法和CaO基KR法。一般对铁水预处理的终点硫含量要求是不高于50ppm,工厂生产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喷吹法因其脱硫剂Mg的较强脱硫能力,KR法由于其表现出色的动力学条件,在可以接受的时间内(一般≤15min),它们都能达到预处理要求的目标值。国内各大钢厂的具体脱硫数据可见表1。在喷吹法中,复合脱硫剂使用CaO比例越高,脱硫效果越差,使用纯镁时脱硫率最高;KR法使用CaO脱硫剂,脱硫率只是略低于喷吹纯镁。 处理容器 脱硫剂 脱硫剂消耗/kg·t -1 脱硫率ηS/ % 最低硫/ ppm 纯处理时间/ min 处理温降/ ℃ 铁损/ kg·t-1 钢厂 机械搅拌法- KR 法 100t铁水罐 CaO 4.69 92.50 ≤20 5 28 - 武钢二炼 CaO 基喷吹法 280t混铁车 CaO基 4.30 75 60 18.4 25.5 - 宝钢一炼 CaC2 + CaO喷吹法 140t铁水罐 50% CaO+50% CaC2 7.85 81.79 40 - 31 - 攀枝花 Mg +CaO混合喷吹 100t铁水罐 20% Mg+80% CaO 1.68 87.73 - 7 19.07 13.27 武钢一炼 Mg +CaO复合喷吹 300t铁水罐 Mg + CaO(1:3) Mg 0.31CaO 1.05 79.22 21.3 < 10 - - 宝钢 Mg + CaO复合喷吹 160t铁水罐 Mg + CaO(1:2~3) Mg 0.45CaO 1.48 90 ≤50 7.55 8~14 - 本钢 纯Mg 喷吹 100t铁水罐 Mg 0.33 ≥95 ≤10 5~8 8.12 7.1 武钢一炼 3 温降 铁水温降的消极影响是降低了铁水带入转炉的物理热,主要体现在转炉吃废钢的能力下降,导致转炉冶炼的能耗和物料消耗升高,直接影响了冶炼的经济成本。KR法因动力学条件好,铁水搅拌强烈,而且CaO的加入量较大,导致温降也大,目前国内KR法工艺应用较成熟的武钢可以使温降控制在28℃左右。相比之下,镁基的脱硫温降都比较小(参照表1),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喷吹法动力学条件差,铁水整体搅拌强度不大,热量散失少;金属镁的脱硫反应过程是个放热反应;镁的利用率高,脱硫粉剂加入量少。 4 铁损 铁水预处理脱硫过程的铁损主要来自于两部分:脱硫渣中含的铁和扒渣过程中带出的铁水。由于两种工艺模式的不同,实际渣中含铁和扒渣带出铁量都有较大的差别,目前没有公开发表的详细对比数据。一方面,较少的脱硫剂产生的脱硫渣少,则渣中含铁量也低,由此颗粒镁喷吹脱硫的铁损要少一些;另外,颗粒镁喷吹脱硫的渣量少,扒净率相对低,而KR法的脱硫渣扒净率相对高。就扒渣的铁损而言,由于还取决于高炉渣残留量及扒渣过程,综合考虑看KR法与喷吹法区别不大。究竟哪个是主要因素,与各钢厂的实际操作有很大的关系,通过换算,得出具体数据可见表2。可见,喷吹法时,采用脱硫剂的CaO含量越高,则扒渣铁损越大;而KR法使用CaO作为主要脱硫剂成分,其铁损只是略高于喷吹镁脱硫铁损。 5 脱硫剂 铁水预处理过程中,脱硫剂是决定脱硫效率和脱硫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日本新日铁曾做的计算,脱硫剂的费用约为脱硫成本的80%以上,所以,脱硫剂种类的选择是降低成本的关键。然而,选择时必须得结合考虑不同工艺方法的特点。 基于动力学条件和脱硫效率,目前喷吹法主要采用的是镁基脱硫剂,KR法采用的是石灰脱硫剂。根据理论计算,在1350℃,镁脱硫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达3.17×103,平衡时的铁水含硫量可达1.6×10-5%,大大高于CaO的脱硫能力。然而,上文已经把两种脱硫剂在各自工艺中的脱硫效果进行了对比,表明,结合实际生产工艺后它们都能达到用户对脱硫的最高要求。 在脱硫方式选择时还要考虑脱硫剂的一个因素,就是脱硫剂的来源问题。一般而言,大部分钢铁生产企业都要使用石灰石,要么有自己的石灰厂,要么有稳定的协作供货渠道,来源稳定,成本稳定,而且供货及时,不用考虑仓储问题。虽然我国的金属镁资源丰富,可是相对钢铁企业来说,获得搅拌法所需的CaO基脱硫剂更为容易,钝化颗粒镁就不具备这些有利因素。℃左右。相比之下,镁基的脱硫温降都比较小(参照表1),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喷吹法动力学条件差,铁水整体搅拌强度不大,热量散失少;金属镁的脱硫反应过程是个放热反应;镁的利用率高,脱硫粉剂加入量少。
药学毕业论文比较好写的题材:
1、薜荔果总黄酮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
2、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百香果果皮中果胶的工艺研究
3、甘草及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提取工艺及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
4、花椒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
5、生姜中活性物质糖蛋白的提取工艺及抗菌活性
6、海西黑枸杞多糖酶法提取工艺研究及其体外抗氧化性分析
7、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核桃青皮总黄酮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药学学子的课程主要以研究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合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药学毕业论文分类:
一、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分综述类、调研类和实验类。
二、药学专科毕业论文可以写综述类或者实习报告。
三、药学本科毕业论文要求有数据分析,只能写调研类和实验类,且大部分学校会要求写实验类。调研类毕业论文,可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进行分析,也可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例如医院某一段时间处方用药的分析)。
四、实验类毕业论文,分药剂、药分、药化、药理等实验,选题也各不相同。一般制备工艺和质量研究类较容易。
MATLAB在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摘要]本文对MATLAB在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传统的化工实验的数据处理是相当复杂的,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由于化工实验需要平行实验,数据处理过程的重复性也非常大。借助MATLAB软件的应用,可以使人们从大量的数据处理当中解脱出来。本文以“化工原理”实验为例,利用MATLAB软件编写一个数据处理程序:只需输入任意一组原始数据,就可以把实验结果,数据模型以及作图一起显示出来。[关键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数据处理;Matlab一、引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是初步了解、学习和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科学实验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专业实验不同于基础实验,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验证一个原理、观察一种现象或是寻求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律,而应当是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个具有明确工业背景的化学工程与工艺问题。[1]化工实验的特点流程较长,规模较大,数据处理也较为复杂。因此依靠计算机处理数据会使繁琐的数据处理过程变得简单快捷,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数据处理是每一个化学工程实验必不可少的步骤,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通过实验可以建立过程模型、分析工艺技术的可行条件。但是化工实验数据的处理往往并不是那么简单,它需要通过复杂的数学计算,若仅仅依靠手工计算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化工实验数据的处理量很大、重现性很高,因此应用计算机来处理实验数据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一个以实验为基础的专业学科。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有限的实验点去寻找某一对象或某一过程中各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揭示某化工过程所遵循的客观规律。由于人力、物力、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任何实验所能完成的实验点都是有限的,如何根据这些有限的实验点归纳出各参数之间的关系,便是实验数据的处理问题。由于化工过程的复杂性,实验过程中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往往是非线性的,数据处理或数据拟合的工作量往往比较大,且计算过程也比较繁琐。若能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不仅处理结果的准确度很高,而且还会省下很多不必浪费的人力和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Matlab是集数学计算、结果可视化和编程于一身,能够方便地进行科学计算和大量工程运算的工程软件。它具有简单易用、人机界面良好,能使繁琐的科学计算和编程变得日益简单和准确有效。[2]本文以两个化工原理实验为例,阐述利用Matlab软件处理化工实验数据与人工处理相比较带来的方便,而且数据的结果更精确,误差更小。Matlab软件是一种简单易学的编写语言。它具有支持多平台操作系统(Windows、Unix等)、编写效率高、用途广泛、功能超强、程序极容易维护等等优点。二、数据处理程序的设计(一)程序框图由于化工实验有很多,而且每一个实验数据的处理的步骤、公式都不一样,所以很难用一个程序来描述。但是,每一个实验都有类似之处,因此每一个程序都可以用如图2-1来描述。这样则可以利用Matlab中的polyfit()函数进行线性拟合,此即为本文编写数据处理程序的基本原理。3.基本数据库从文献中只能查出特殊温度下的物性数据。例如:10℃、20℃、30℃等。但是工业生产中的温度就不可能那么凑巧和文献符合,因此,需要我们进行计算。平时学习中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往往是选两个相近的数据近似认为它们是线性关系,然后采用内插或外推法计算出工作温度下的物性常数。本文中所编写的程序把温度与密度、温度与粘度进行多项式拟合,使它们之间有两两对应关系。即在程序运行后,只需输入工作温度,程序就可以得到该温度下所需的物性常数。(三)程序的调试与运行结果1.流体阻力原始数据输入三、结论在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中用Matlab软件处理实验数据是很有必要的。以本文中的化工原理实验为例,每一次实验都有大量的数据要处理,我们只要处理自己的原始数据,但教师在批改时就要把我们所有的实验数据都要计算,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有了数据处理程序,教师只需要输入原始数据,运行程序后,就可了解学生的实验是否做得好、实验数据处理结果是否准确,这就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在实际工程中,需要处理的数据更多,计算公式更加复杂,有时为了导出计算公式,还需要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手工计算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把Matlab软件应用到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中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是十分必要的。(责任编辑:张明德)参考文献:[1]房鼎业,乐清华,李福清主编.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李丽,王振领编著.MATLAB工程计算机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3]黄华江编著.实用化工计算机模拟———MATLAB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4]姚玉瑛主编.化工原理(新版)(上册)[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EQ3090自卸车的总体设计注塑模具闹钟后盖设计轿车的制动系统设计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液压伺服系统设计双梁起重机毕业设计论文轿车机械式变速器设计垫片级进模设计外罩塑料模设计推动架的钻床夹具设计透明塑料盒热流道注射模设计数控机械设计论文汽车起重机主臂的毕业论文汽车覆盖件及塑料模具设计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矿石铲运机液压系统设计机械手夹持器毕业设计论文及装配图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毕业论文立体车库设计滑座装配设计自动导引小车(AGV)系统的设计重庆长安CM8后地板工位焊装夹具设计变速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装备设计拨叉(CA6140车床)夹具设计油壶盖塑料成型模具设计400型水溶膜流研成型机设计推动架夹具设计基于逆向工程和快速成型的手机外型快速设计某高层行政中心建筑电气设计螺旋输送机设计卷扬机传动装置设计带式输送机毕业设计冲压模具设计catia逆向车模处理与Proe实体重建超精密数控车床关键部件的设计注塑模-圆珠笔笔盖的模具设计电机炭刷架冷冲压模具设计数控多工位钻床设计柴油机喷油泵的专用夹具设计齿辊破碎机详细设计齿辊破碎机详细设计带式二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带式输送机的PLC控制典型零件的加工艺分析及工装夹具设计电子钟后盖注射模具设计风力发电机设计论文攻丝组合机床设计鼓式制动器毕业设计花生去壳机毕业设计活塞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静扭试验台的设计矿井水仓清理工作的机械化冷冲模设计普通卧式车床数控改造传动剪板机设计汽车差速器及半轴设计切管机毕业设计清车机毕业设计清新剂盒盖注射模设计双螺杆压缩机的设计提升机制动系统填料箱盖夹具设计洗衣机机盖的注塑模具设计铣床的数控x-y工作台设计液压控制阀的理论研究与设计钥匙模具设计轴向柱塞泵设计组合件数控车工艺与编程五金-冲大小垫圈复合模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斗式提升机设计提升机制动系统设计双螺杆压缩机的设计液压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全自动洗衣机的PLC控制FX2N在立式车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万能铣床PLC控制设计镗床的PLC改造
五大发电公司及所属电厂,基本列举了全国的发电厂家。各地热电企业、自备电厂、地方所属电厂不在其中。 五大发电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 华能集团所属电厂: 华能丹东电厂 华能大连电厂 华能上安电厂 华能德州电厂 华能威海电厂 华能济宁电厂 华能日照电厂 华能太仓电厂 华能淮阴电厂 华能南京电厂 华能南通电厂 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 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 华能长兴电厂 华能福州电厂 华能汕头燃煤电厂 华能汕头燃机电厂 华能玉环电厂 华能沁北电厂 华能榆社电厂 华能辛店电厂 华能重庆分公司 华能井冈山电厂 华能平凉电厂 华能岳阳电厂 华能营口电厂 华能邯峰电厂 大唐集团所属: 长山热电厂 湖南省石门电厂 鸡西发电厂 洛阳首阳山电厂 洛阳热电厂 三门峡华阳发电公司 河北马头电力公司 唐山发电总厂 北京大唐张家口发电总厂 兰州西固热电有限公司 合肥二电厂 田家庵发电厂 北京大唐高井发电厂 永昌电厂 北京大唐陡河电厂 南京下关发电厂 安徽淮南洛河发电厂 保定热电厂 略阳发电厂 微水发电厂 峰峰发电厂含岳城电站 天津大唐盘山发电公司 内蒙大唐托克托发电公司 保定余热电厂 华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阳城国际发电有限公司 辽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四平发电运营中心 长春第二热电有限公司 晖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鸡西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佳木斯第二发电厂 台河第一电厂 江苏徐塘发电有限公司 安徽省淮北发电厂 安徽淮南洛能发电公司 安阳华祥电力有限公司 许昌龙岗发电有限公司 华银电力株洲发电厂 华银株洲发电公司 金竹山电厂 华银金竹山火力发电厂 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省耒阳发电厂 灞桥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灞桥热电厂 陕西渭河发电厂 陕西延安发电厂 陕西韩城发电厂 永昌发电厂 甘肃甘谷发电厂 甘肃八0三发电厂 甘肃连城发电厂 甘肃兰西热电有限公司 广西桂冠电力股份公司 桂冠大化水力发电总厂 广西岩滩水电厂 陈村水力发电厂 王快水电厂 张家界水电开发公司 贺龙水电厂 鱼潭水电厂 陕西石泉水力发电厂 石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碧口水电厂 百龙滩电厂 华电所属: 1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2 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3 华电财务有限公司4 华电招标有限公司5 华信保险经纪有限公司6 北京华信保险公估有限公司7 河北热电有限责任公司8 包头东华热电有限公司(在建) 9 内蒙古华电乌达热电有限公司(在建)10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11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邹县发电厂(扩建)12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莱城发电厂13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十里泉发电厂14 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扩建)15 华电淄博热电有限公司16 华电章丘发电有限公司(扩建)17 华电滕州新源热电有限公司 18 四川广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扩建)19 安徽池州九华发电有限公司(在建)20 宁夏中宁发电有限公司(在建)21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2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第二发电厂23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第三发电厂24 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扩建)25 中国华电集团哈尔滨发电有限公司26 铁岭发电厂27 安徽华电六安发电有限公司(在建)28 安徽华电宿州发电有限公司(在建)29 江苏华电扬州发电有限公司(扩建)30 江苏华电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扩建)31 杭州半山发电有限公司(扩建)32 福建华电投资有限公司33 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34 福建棉花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35 闽东水电开发有限公司36 福建漳平发电有限公司37 湖北华电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38 湖北西塞山发电有限公司39 湖北华电襄樊发电有限公司(在建)40 湖南华电长沙发电有限公司(在建)41 湖南华电石门发电有限公司(在建)42 华电新乡发电有限公司(在建)43 四川华电宜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在建) 44 四川黄桷庄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45 成都华电三源热力有限责任公司 46 四川华电杂谷脑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建)47 四川华电高坝发电有限公司 48 四川华电珙县发电有限公司49 四川紫兰坝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建)50 四川华电西溪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在建)51 陕西华电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2 新疆华电喀什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53 新疆华电哈密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54 新疆华电苇湖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5 新疆华电红雁池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6 新疆华电昌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扩建)57 新疆华电吐鲁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在建)58 青海华电大通发电有限公司(在建)59 云南华电巡检司发电有限公司(扩建)60 云南华电怒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在建)61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62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洪家渡电站建设公司63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乌江渡发电厂64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东风发电厂65 贵州黔源电力股份公司66 贵州黔源电力股份公司引子渡水电站67 贵州黔源电力股份公司普定发电公司68 贵州黔源电力股份公司水城发电厂69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贵州头步发电厂70 贵州大方发电有限公司(在建) 还有全资部分1 华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2 华电(北京)热电有限公司3 北京华电水电有限公司4 内蒙古华电包头发电有限公司(在建)5 内蒙古华电卓资发电有限公司(在建)6 山东黄岛发电厂(1#2#机)7 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8 上海华电电力发展有限公司9 华电福建发电有限公司10 福建永安火电厂11 福建华电漳平电厂12 福建省厦门电厂13 福建省古田溪水力发电厂14 中国华电集团福建南靖水力发电厂15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福建华安水力发电厂16 福建省安砂水力发电厂17 福建省池潭水力发电厂18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福建莆田湄洲湾电厂运行分公司19 福建华电可门发电有限公司20 湖北华电青山热电有限公司21 湖北华电武昌热电厂 22 华电四川发电有限公司23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宜宾发电总厂24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内江发电总厂25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四川宝珠寺水力发电厂26 四川华电攀枝花发电公司27 四川华电五通桥发电厂28 四川华电磨房沟发电厂29 云南华电昆明发电有限公司(在建)30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云南以礼河发电厂31 贵州清镇发电厂32 遵义发电总厂33 贵州华电大龙发电有限公司34 中国华电集团贵港发电有限公司 中电投所属: 通辽发电总厂 辽宁发电厂 北票发电厂 大连发电总厂 大连第一热电有限公司 阜新发电厂 抚顺发电厂 元通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赤峰热电厂 长兴岛第二发电厂 郑州热电厂 南阳电厂 新乡火电厂平顶山鸿翔热电公司 开封火电厂 马迹塘水力发电厂 鲤鱼江电厂 洪泽热电有限公司 芜湖发电厂 青铜峡水电厂( 八盘峡水电厂 盐锅峡水电厂 大坝管理中心 洪江水电站 碗米坡水电站 近尾洲水电站 凌津滩水电站 五强溪水力发电厂 南市发电厂 闵行发电厂 杨树浦发电厂 吴泾热电厂 上海外高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吴泾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漳泽发电厂 河津发电厂 重庆九龙电厂 白鹤发电厂 狮子滩水力发电总厂 国电集团所属: 国电滦河发电厂 国电天津第一热电厂 国电一五○发电厂 国电霍州发电厂 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 国电吉林热电厂 国电谏壁发电厂 温州东屿发电厂 国电岷江发电厂 温州梅屿发电厂 国电万安水力发电厂 国电九江发电厂 松木坪电厂 万源发电厂 国电成都热电厂 国电华蓥山发电厂 国电大武口发电厂 国电石嘴山发电厂 国电凯里发电厂 国电红枫水力发电厂 国电贵阳发电厂 国电大寨水力发电厂 国电六郎洞水力发电厂 国电小龙潭发电厂 国电合山发电厂 国电南河水力发电厂 国电电力大同第二发电厂 国电电力朝阳发电厂 国电电力大连开发区热电厂 国电电力桓仁发电厂 国电电力太平哨发电厂 邯郸热电厂 国电长源荆门热电厂 国电长源沙市热电厂 国电长源富水水力发电厂 国电长源南河水力发电厂 国电白马电厂 新疆风力发电厂 沈阳热电厂
化学原理:烟气中的SO2 实质上是酸性的,可以通过与适当的碱性物质反应从烟气中脱除SO2。烟道气脱硫最常用的碱性物质是石灰石(碳酸钙, CaCO3)、生石灰(氧化钙,CaO)和熟石灰(氢氧化钙,Ca(OH)2)。石灰石产量丰富,因而相对便宜,生石灰和熟石灰都是由石灰石通过加热来制取。有时也用碳酸纳(纯碱)、碳酸镁和氨等其它碱性物质。所用的碱性物质与烟道气中的SO2发生反应,产生了一种亚硫酸盐和硫酸盐的混合物(根据所用的碱性物质不同,这些盐可能是钙盐、钠盐、镁盐或铵盐)。亚硫酸盐和硫酸盐间的比率取决于工艺条件,在某些工艺中,所有亚硫酸盐都转化成了硫酸盐。SO2与碱性物质间的反应或在碱溶液中发生(湿法烟道气脱硫技术),或在固体碱性物质的湿润表面发生(干法或半干法烟道气脱硫技术)。在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碱性物质(通常是碱溶液,更多情况是碱的浆液)与烟道气在喷雾塔中相遇。烟道气中SO2溶解在水中,形成一种稀酸溶液,然后与溶解在水中的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生成的亚硫酸盐和硫酸盐从水溶液中析出,析出情况取决于溶液中存在的不同盐的相对溶解性。例如,硫酸钙的溶解性相对较差,因而易于析出;硫酸钠和硫酸铵的溶解性则好得多。在干法和半干法烟道气脱硫系统中,或使烟气穿过碱性吸收剂床喷入烟道气流中,或使固体碱性吸收剂与烟道气相接触。无论哪种情况,SO2都是与固体碱性物质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亚硫酸盐和硫酸盐。为了使这种反应能够进行,固体碱性物质必须是十分疏松或相当细碎。在半干法烟道气脱硫系统中,水被加入到烟道气中,以在碱性物质颗粒物表面形成一层液膜,SO2溶入液膜,加速了与固体碱性物质的反应。
鉴于石油产品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脱除其中危害性的硫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工业上使用的非加氢脱硫方法有酸碱精制、溶剂萃取和吸附脱硫,而这几种脱硫方法都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其中酸碱精制有大量的废酸废碱液产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溶剂萃取脱硫过程能耗大,油品收率低;吸附法中吸附剂的吸附量小,且需经常再生。其它的非加氢脱硫技术还处在试验阶段,其中生物脱硫、氧化脱硫和光及等离子体脱硫的应用前景十分诱人,可能是实现未来清洁燃料油生产的有效方法。由于降低燃料油中的硫含量、减少大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实施时应考虑各种因素,提高技术的可靠性,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石灰(石)— 石膏工艺湿法脱硫技术石灰(石)——石膏FGD是目前国内市场的主流脱硫技术,其核心技术已经为国内多数公司成功运用。
新华能源干法脱硫是利用脱硫剂超细粉与烟气充分混合、接触,在催化剂和促进剂的作用下,与烟气中SO2快速反应。而且,在反应器、烟道及布袋除尘器内,脱硫剂超细粉一直与烟气中的SO2发生反应。反应快速、充分,在2秒内即可生产副产物Na2SO4。通过布袋回收副产物,作为化工产品利用。这种反应脱硫效率高,按化学反应当量1:1时,脱硫效率大于95%,而且是一次性喷入脱硫剂,不需要循环。反应原理以小苏打(NaHCO3)做脱硫剂,在高温烟气的作用下激活,表面形成微孔结构,犹如爆米花被爆开,烟道内烟气与激活的脱硫剂充分接触发生化学反应,烟气中的SO2及其他酸性介质被吸收净化,脱硫并干燥的Na2SO4副产物随气流进入布袋除尘器被捕集。 主要反应: 2NaHCO3(S)→Na2CO3(s)+H2O(g)+CO2(g) (1)SO2(g)+Na2CO3(s) +1/2O2→Na2SO4(s)+CO2(g) (2)副反应: SO3(g)+Na2CO3(s)→Na2SO4(s)+CO2(g) (3)
罗建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为腰背腿痛,轻者可给患者生活及工作带来痛苦和困难,重者丧失生活和工作的能力。美国每年因腰腿痛而支付的医疗费和丧失劳动力的补偿费用达500亿美元。显然该病已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更是我们治疗学上的一个重要内容。“髓核摘除术”,就是外科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主要手段。不可否认,在60年代、70年代,不失为一种被外科手术家们引以为豪的治疗办法。几十年过去了,可手术家们还视此(髓核摘除术)为传家之宝,认为腰腿痛的主要原因是髓核突出对硬膜囊和神经根造成的机械性压迫所致,为此手术时力求除恶务尽方显效果。然而临床疗效却不尽人意,手术疗效不佳,后遗症多,复发率高,更有甚者一次手术不成功,再来第二次最后造成患者终身痛苦。资料表明,经手术摘除髓核后,约有30%的患者症状没有丝毫减轻,个别患者病情反而加重。倘若腰腿痛是因突出的髓核机械性压迫所致,手术摘除髓核后症状随即消失,可事实并非如此,更甚的是,许多并非是由突出的间盘压迫所致的腰腿痛被误诊而行手术治疗,其结果非但未减轻症状反而加重。诸如此类大量事实,不得不引发诸多学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腰腿痛的发病机制和手术摘除髓核能解除腰腿痛的理论质疑。据美国骨科杂志一篇对2000例患者分别作了1年、3年和5年的随访调查,结果术后1年复发率33%;3年为56.5%;5年则高达76.6%。突出的间盘已切除,症状却又复现,这足以说明髓核摘除并不能解除腰突症中的腰背腿痛,说明引发腰腿痛症状另有原因。腰椎间盘突出机械性压迫就是引起腰腿痛的根本原因?手术摘除突出的髓核是否能解决腰背腿痛等症状?就临床治疗中相关的问题和治疗机理中尚存争议的观点,阐述本人的观点与同道作一探讨。1、突出的椎间盘机械性压迫和刺激是导致腰背腿痛的主要原因吗?笔者将1990年至2001年采用针刀治疗的500例经CT和MRI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结果加以分析,认为突出的间盘压迫和刺激并非是导致腰腿痛的根本原因。1.1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非针刀能进入椎管将突出的间盘切除或剥离掉,而是松解椎管外的软组织,再结合手法恢复腰椎的力平衡。《黄帝内经·素问》提出人体有阴阳和气,阴阳平衡则可协助生命之气循行十四经络。若气行之处出现阻塞和渗溢,则表明存在阴阳失衡,因此产生疾病和疼痛。中医通过针灸等疗法疏通经络,纠正阴阳失衡,以达到治病去痛之目的。用针刀来松解椎管外软组织、针灸等疗法疏通经络,便可达到治病去痛之目的。说明导致腰腿痛主要不是突出的间盘机械性的压迫所致。1.2、影像学显示:在25~50岁正常男性体力劳动者进行L4~5,L5~S1间隙CT扫描结果,发现有45%的人显示有腰椎间盘突出,部分显示对硬膜囊和神经根有不同程度的压迫现象,而临床却没有任何腰腿痛症状。反之有的腰突症患者CT扫描显示,突出的间盘无硬膜囊和神经根压迫,却腰腿痛症状十分明显,这说明导致腰腿痛除突出的间盘压迫外,另有原因。2、腰腿痛是机械性压迫所致还是无菌性炎症或化学物质所致?传统观点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坐骨神经痛的机制,是髓核突出物单纯的机械性压迫腰骶脊神经根所致。可临床事实并非如此。Crarfin(1991)对神经根性疼痛提出的机械性压迫问题认为,机械性压迫不是致痛的唯一因素,他报道4例有根性痛的患者,未发现与神经根有关的结构有任何改变,根性痛却渐渐缓解。宣蛰人(1976)经椎管探索手术证实髓核突出物压迫神经根引起神经机能障碍,而无硬膜外结缔组织的继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者,视不同的压迫程度而出现下肢的麻木或麻痹,临床上并无腰腿痛现象。只有神经根鞘膜外脂肪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病变,临床上才会出现腰腿痛。也就是说,炎症反应是产生剧烈疼痛直接的重要因素。然而,腰椎椎管内神经鞘膜与硬膜外炎性反应是如何产生的?其又与间盘髓核突出有何因果关系?椎间盘具有双重神经支配,其外侧部和前纵韧带接受交感神经灰交通支支配,后外侧支及后纵韧带接受灰交通支与窦神经双重支配,呈不均匀分布,大部分分布于外侧与后侧,该区也是椎间盘易损伤部位。组织学观察椎间盘的微损不易引起炎症和愈合,还有间盘的无血运的特性也限制了炎症和愈合反应,原不良愈合导致组织强度下降,反复损伤,最终导致持续性的炎症。Seal(1990)发现,手术切除的间盘组织中的磷脂酸A(PLA)含量增高,说明其参与炎症过程。该学者又将从间盘组织中提取的PLA注入大鼠的后掌,诱发出明显的炎性反应。也表明间盘组织中增高的PLA参与炎症反应。吴闻文等(1996)对20例腰突症患者手术获取的髓核组织进行PLA活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患者髓核组织中PLA活性显著高于自身血液中和健康人间盘髓核中PLA活性水平,患者腰腿痛程度与髓核中PLA活性明显相关。椎间盘髓核组织是体内最大的、无血运的封闭结构,间盘突出后纤维环破裂,髓核基质里的酶蛋白β神经根鞘膜具有强烈的化学刺激性,导致椎管内结缔组织炎性反应及局部组织破坏,使内源性疼痛介质释放(如缓激肽、血清素、组织胺、乙酰胆碱、前列腺素E1E2和三烯B4等)。这样在椎管内神经根机械性压迫损害功能障碍之前,产生了较强烈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其中非神经源性疼痛介质与神经源性疼痛物质均在腰腿痛中起重要的介导作用。机械性致压因素可以导致神经介导功能障碍,临床上表现为感觉和运动的缺失。神经根无神经外膜,为结缔组织所紧密包裹,外围有鞘膜覆盖。实验证明,神经根营养供应,⑴来自内部血供系统;⑵来自脑脊液。神经根的毛细血管内血浆蛋白向神经内运转少于脊神经节和周围神经,易发生水肿,尤其是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压迫导致椎管内静脉瘀血,动静脉短路开放,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神经根水肿更加明显,6.7Kpa(52mmHg)压迫2分钟,足以引起水肿,继而阻断毛细血管的回流,最终出现神经根营养不良及机能障碍,临床上表现为麻林或麻痹。据有关报道证实,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下腰部深层肌(棘肌)中磷脂酸A含量增高。PLA是一种炎性化学致痛物质,除了椎管内炎症反应参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神经根性痛的形成外,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炎症反应很可能是引发腰腿痛的重要因素。此种炎症可导致腰腿痛和肌痉挛两个继发性发病因素。综合上述观点认为:⑴单纯机械性压迫正常神经根不引起疼痛,而是产生麻木或麻痹。⑵神经根鞘膜外和硬膜外脂肪组织的无菌性炎症病变所产生的化学刺激是疼痛的原因。⑶髓核摘除并不能解除腰突症引起的腰腿痛。⑷腰椎是人体腰部活动的中心轴,是腰部力的支撑点,起着杠杆的作用,以此保持腰部的动态平衡。髓核摘除术,破坏腰椎的正常结构,小关节被破坏,造成腰椎的力平衡失调,因此手术后出现后遗症和并发症是不难想象的。⑸手术治疗病人痛苦大,医疗费用昂贵,病人不易接受。为此临床上治疗腰突症不仅要消除椎管内硬膜外和神经根鞘膜外脂肪组织的炎性刺激,还要消除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炎症反应,这是解除疼痛的重要环节,必须配合手法纠正椎体力平衡,用针刀调整软组织动态平衡失调问题,解除对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压迫。 《世界中医骨科杂志》2005年第一期刊发罗建明寰枢椎错位错位综合症,是指枢椎齿状突偏移或前倾,导致寰椎与颈椎不在一个中轴力线上,颈椎上段推曲变直、钩椎关节错缝、椎体旋转;椎动脉因此而扭曲或痉挛,导致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小脑失氧、平衡失调;颈1、2、3神经受刺激而出现头痛,甚至耳鸣、眼花、面瘫;颈上交感神经节受到刺激而致咽喉不适、胸闷、恶心或者失眠、健忘等系列症状体征。对本症认识还是近几年的事情,既往多将上述症候归类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因为有人认为,寰枢关节不对称,可以有解剖变异,因此,大多数颈椎的X光片都忽略了张口位,未能观察寰枢关节。我国著名整脊专家韦以宗首先在他主编的《中国骨伤科学词典》,将此病收录①;并在《现代中医骨科学》一书中,明确了本病的诊断依据和诊断分型②。现简介如下:诊断依据:患者有后枕不适、头晕头痛或偏头痛、方位性眩晕等头面症状,X线片张口位齿状突偏歪或前倾;侧位C1、2、3有成角旋转,颈曲有改变,触诊可摸到侧偏之寰枢(即两风池穴不对称)局部有压痛者。分型:1) 侧偏型:X线张口位之齿状突偏移,寰枢旋转;侧位片C2、3后成角,颈曲改变不大,颈部活动正常。2) 前倾型:X线片张口位之齿状突前倾,寰枢后倾,出现双边征;侧位颈曲加大,C2、3呈阶梯状改变,颈部活动屈伸受限,旋转尚可。3) 混合型:指前倾与侧偏同时存在。各家疗法:潘东华等③报道根据寰枢椎的分型辩证治疗寰枢椎错缝,根据颈椎张口位X线片的改变,把寰枢椎错缝分为侧偏型和前倾型,治疗方法:首先用理筋手法,寰枢椎错缝不宜作布兜牵引,先行膏摩(药熨)、骨空针调压以理筋松筋,3~5天后行整骨。整骨方法:宜辩证施治,侧偏型:术者用左肘提患者下颌(轻提),右拇、食指二指分别置于寰枢两侧(相当于风池穴),行欲合先离手法旋转复位,前倾型:术式同上,但拇指按压第二颈椎棘突,反复2~3次。治疗结果本组67例,均临床治愈,病程最短5天,最长一个月,平均2周,效果显著。作者强调用韦氏桡动脉实验诊断寰枢椎错缝,准确率达100%。葛冰等④报道不同整骨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疗效比较,方法:将52例寰枢关节紊乱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牵引下郑复手法(27例)与传统的颈椎旋转定位扳法(25例)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提示牵引下整复手法的疗效优于颈椎旋转定位扳法(P<0.05).骆大富等⑤报道运用仰卧拨伸旋转法治疗寰枢椎错位,方法:患者仰卧位,颈部垫一薄枕,先在颈部施行按、揉、点手法,重点在风池、天柱、哑门、嫛明、肩井等穴位上,使颈部肌肉充分放松,然后去枕,医者一手拇指固定在患者偏歪的横突部,一手拖住下颌,呈纵轴方向边拔伸牵引边旋转,使患者肩部与床沿基本平齐,头颈水平线略低于床的水平面30度,然后逐渐加大旋转角度,先健侧旋至极度,略加力顿挫一下,接着患侧旋至极度,也略用力顿挫一下,若觉手下有移动感或咯噔声响,且患者自觉症状减轻,头颈旋转自如,即表示复位成功。1~2日1次,用5~8次。结果:本组120例,痊愈88例,显效22例,好转7例,无效2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97.5%。姚新苗等⑥运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寰枢椎错缝,方法:手法整复:患者取低座位,颈部自然放松,医者立于患者背后,先以按、揉、推、滚法使颈部周围肌肉充分放松,然后点按两侧风池穴。寰椎向右侧错位者,术者以左前臂环抱患者下颌部,右手托其针部,沿颈椎生理弯曲弧的方向提拉牵引1~3分钟,以不加重原有症状为度,然后右手拇指指腹用力按于患者枢椎棘突,双手交叉用力,常可听到喀嚓声,按枢椎棘突之拇指常可感到有一错位之落空感。接着术者改用右手环抱患者下颌,用左手拇指指腹按住患者寰椎右侧横突,以同样方法向右旋转,术毕,颈部周围行理筋手法,缓解软组织痉挛、粘连。然后X线摄片检查复位情况,不理想者隔日1次。并用基本方,药物组成:生芪30g,当归12g,葛根20g,川芎30g,玄胡10g,天麻15g,钩藤12g,地龙30g,泽泻20g,甘草6g。随症加减:病之初,有明显外伤史加红花、五灵脂;反复发作,病久深入,耗及气血肝肾亏虚者加党参、鸡血藤、杜仲、萸肉。结果:本组87例,痊愈38例,显效28例,有效14例,无效7例。何宗宝⑦运用颈椎定位斜扳治疗寰椎综合症,方法:于枕部行一指禅推法,揉按风池、风府、天、点拨压痛点以病侧为主。斜扳手法:医生立于患者身后,以左手拇指按顶偏右的棘突,右手握持下颌,使患者头颈部保持略前倾位,两手相对缓缓用力向右上方旋转,此时多感觉拇指下关节移动,并可闻及响声。术后尚未纠正可重复1次头部行五指拿法,请叩法。每日1次,6次为1疗程。配合针灸丝竹空透率谷、风池、外关。结果:观察150例中痊愈120例,有效30例。廖善军⑧采用针刺为主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184例,另设西药对照组181例。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8.4%,对照组为30.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许舜沛等⑨报道针推并治寰枢椎错缝,对19例患者进行了针刺风池(双)、风府、哑门、天柱(双)、后溪(双)等结合枕颌牵旋侧扳复位法治疗。结果治愈13例,占68.4%;有效6例,占31.6%;总有效率100%。认为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本病可活血化瘀、解痉止痛、整复错移,治疗效果显著;同时也强调病愈后应保持坐、卧姿的正确位置,才能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杨友刚等【12】综合国内外文献,对先天性,外伤性和病理性引起的寰枢关节错位进行了综述,认为寰枢椎不稳和脱位临床较常见,易导致上颈髓受压,其临床表现主要有枕颈部症状(如枕颈部疼痛、颈部旋转活动受限);部分患者有脊髓受压表现(如四肢无力、行走不稳、四肢麻木、疼痛以及感觉过敏、手部精细动作障碍等)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表现(如眩晕、视觉模糊、猝倒)。开口位X线片可明确齿状突的外形、齿状突与寰枢侧快间距是否对称,颈椎侧位片主要测量寰齿间距(ADI),正常成人为3mm,如大于此值,可诊断为寰枢关节不稳或脱位。寰枢椎不稳和脱位手术方法有寰枢椎植骨融合术,钢丝固定术,椎扳夹内固定术,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术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单纯寰枢椎植骨融合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经枢椎椎体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术,经口咽前路寰枢椎钢板内固定术。杨氏同时也指出各种手术方式都存在弊端,也未达到完全理想的生理要求。即单纯的减压和复位不能纠正寰枢关节不稳,而内固定虽然能稳定寰枢关节,但又丧失了寰枢关节的运动功能,导致术后病人头颈活动特别是旋转活动明显受限,从而继发上下关节退变和不稳。而且寰枢椎解剂结构特殊、毗邻结构复杂、周围有重要神经和血管,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手法治疗注意问题:寰枢椎错位手法需十分谨慎。特别施行旋转法或斜扳法,需特别注意,否则易引起寰椎或齿状突骨折、脱位,并发延髓损伤,轻者高位截瘫,重者可致死亡。已有报道运用斜扳法导致寰椎脱位致高位截瘫及死亡,齿状突骨折5例报告【10 11】。因此,在世界骨联制订的“中国整脊法治疗规范”中,明确对寰枢椎错位慎用旋转法,对颈椎病禁用斜扳法【12】,这是本症的诊疗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所以,临床医师在治疗本症应用手法时,需注意治疗的规范。参考文献:1) 韦以宗,中国骨伤科学词典,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5762) 韦以宗,现代中医骨科医学,背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806-8093) 潘东华,韦春德等,寰枢椎错缝诊断分型和辩证施治。世界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2(3)77-784) 葛冰,金益,王耀,潘崇海。不同整骨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疗效比较。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34(11)30-315) 骆大富,伍先光。仰卧拨伸旋转法治疗寰枢椎错位120例疗效观察。按摩与引导,2000,16(6)396) 姚新苗,高宏。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寰枢椎错缝临床分析。中国骨伤,2002,15(5)3097) 何宗宝。颈椎定位斜扳治疗寰椎综合症150例初探。针刺研究,1998,23(3)2088) 廖善军。针刺为主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184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00,20(11)655-6569) 许舜沛,柴铁劬。针推并治寰枢椎错缝19例临床观察。心中医,2001,33(5)42-4310) 淡宇武,强力斜扳致高位截瘫一例报导,按摩与导引,1992,1(43)11) 吴道贵等,推拿按摩致齿状突骨折4例,中国骨伤,1994年增刊12) 杨友刚,权正学。寰枢椎不稳和脱位的诊治进展[J]。颈腰痛杂志,2005,26(3):230-232。13) 中国接骨法整脊法治疗诊疗规范标准,中国中医药报,2004,8,9 从事儿科医疗、教学、科研21年,专长儿童血液系统疾病及肿瘤疾病,科研方向: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检测和溶血机制,科研成果: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试纸的研制和应用,已在10多省推广使用20多万例,获97年度广西科技进步贰等奖和广西医药卫生科技进步贰等奖,98年获首届广西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荣誉称号。主要论文:《血红蛋白H病复合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临床和试验诊断探讨 中华血液学 1991;12(11):578》;《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对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的影响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2;13(10):547》;《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的再改进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8;19(10):548》;《试纸法测定孕产妇和新生儿的G-6-PD活性 中国小儿血液 1996;(2):75》;《G-6-PD试纸的特点和应用 中国小儿血液 1998;(3):134》。
■中文名称:阿斯匹林(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退热药)■中文别名:醋柳酸、乙酰水杨酸、巴米尔、力爽、塞宁、东青等■英文名称:aspirin■英文别名:Acenterine、Acetard、Acetophen、Acetylsalicylic Acid、Acidum Acetylsalicylicum、Adiro、Albyl、Aluprin、Asadrine、Aspirinetas、Bayaspirina、 Bi-Prin、Codral Junior、Ecotri、Ecotrin、Elsprin、Empirin、Enteretas、Novosprin、Rhonal、 Salitison、Salicylic Acid Acetate等■拉丁名称:Aspirin■化学名称:2-(乙酰氧基)苯甲酸■分子结构式为:C9H8O4■分子相对质量:180.16■阿司匹林简介阿司匹林是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它诞生于1899年3月6日。早在1853年夏尔,弗雷德里克·热拉尔(Gerhardt)就用水杨酸与醋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但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1898年德国化学家菲霍夫曼又进行了合成,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关节炎,疗效极好;1899年由德莱塞介绍到临床,并取名为阿司匹林(Aspirin)。到目前为止,阿司匹林已应用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在体内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它能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这与TXA2生成的减少有关。 临床上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根据文献记载,都说阿司匹林的发明人是德国的费利克斯·霍夫曼,但这项发明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还有一位犹太化学家阿图尔·艾兴格林。阿图尔·艾兴格林的辛酸故事发生在1934年至1949年间。1934年,费利克斯·霍夫曼宣称是他本人发明了阿司匹林。当时的德国正处在纳粹统治的黑暗时期,对犹太人的迫害已经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狂妄的纳粹统治者更不愿意承认阿司匹林的发明者有犹太人这个事实,于是便将错就错把发明家的桂冠戴到了费利克斯·霍夫曼一个人的头上,为他们的“大日耳曼民族优越论”贴金。纳粹统治者为了堵住阿图尔·艾兴格林的嘴,还把他关进了集中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约在1949年前后,阿图尔·艾兴格林又提出这个问题,但不久他就去世了。从此这事便石沉大海。 英国医学家、史学家瓦尔特·斯尼德几经周折获得德国拜尔公司的特许,查阅了拜e公司实验室的全部档案,终于以确凿的事实恢复了这项发明的历史真面目。他指出:在阿司匹林的发明中,阿图尔·艾兴格林功不可没。事实是在1897年,费利克斯·霍夫曼的确第一次合成了构成阿司匹林的主要物质,但他是在他的上司——知名的化学家阿图尔·艾兴格林的指导下,并且完全采用艾兴格林提出的技术路线才获得成功的。【适用病症】本药临床可用于下列情况。■镇痛、解热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 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也用于感冒、流感等退热。本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参因治疗。■消炎、抗风湿阿司匹林为治疗风湿热的首选药物,用药后可解热、减轻炎症,使关节症状好转,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如已有明显心肌炎,一般都主张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风湿症状控制之后、停用激素之前,加用本品治疗,以减少停用激素后引起的反跳现象。■关节炎除风湿性关节炎外, 本品也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改善症状,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此外,本品用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幼年型关节炎以及其他非风湿性炎症的骨骼肌肉疼痛,也能缓解症状。■抗血栓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阻止血栓形成, 临床可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塞、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川崎病)儿科适用。【用法用量】注意:应与食物同服或用水冲服,以减少对胃肠的刺激■成人常用量口服。①解热、镇痛,一次0.3—0.6g,一日3次,必要时每4小时1次②抗风湿,一日3—5g(急性风湿热可用到7~8g),分 4次口服③抑制血小板聚集,尚无明确用量,多数主张应用小剂量,如50—150mg,每24小时 1次④治疗胆道蛔虫病,一次1g,一日2—3次,连用2—3日;阵发性绞疼停止 24小时后停用,然后进行驱虫治疗■小儿常用量口服。①解热、镇痛,每日按体表面积1.5g/平方米,分4~6次口服,或每次按体重5—10mg/kg,或每次每岁60mg,必要时4~6小时1次②抗风湿,每日按体重80~100mg/kg,分3—4次服,如1—2周未获疗效,可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用量。有些病例需增至每日130mg/kg。③小儿用于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开始每日按体重80—100mg/kg,分3—4次服,热退2—3天后改为每日30mg/kg,分 2—4次服,连服2月或更久,血小板增多、血液呈高凝状态期间,每日5—10mg/kg,1次顿服。④预防血栓、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塞:0.3/次,一日1次;预防暂时性脑缺血,每次0.6g,一日2次。⑤治疗胆道蛔虫:每次1g,一日2-3次,连服2-3日。⑥治疗X线照射或放疗引起的腹泻,每次服0.6-0.9g,一日4次。 (6)治足癣,先用温开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涤,然后本品粉末撒布患处,一般2-4次可愈。水杨酸类早晨给药达峰时间长,半衰期长,晚间相反。合理给药应早晨用量略增加。晚间加服一次。■部分疾病患者的用法及最佳用量①在预防瓣脑性心脏病发生全身性动脉栓塞方面,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无效,但与双嘧达莫合用,可加强小剂量双嘧达莫的效果。②避免和糖皮质激素合用;避免与香豆素类抗凝药、降血糖药氨甲蝶呤、巴比妥类、苯胺类等合用。③饭后服。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抗栓和溶栓治疗学会(ACCP)的循证指南指出,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肌梗死、脑卒中和血管性死亡,患者应根据病情,使用最佳剂量。大量的临床试验显示,对大部分病人来说,包括慢性稳定性或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阿司匹林75mg/日可有效降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危险。这一剂量也可降低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卒中和死亡的发生率。欧洲一项脑卒中预防研究显示,既往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和脑卒中病史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25mg,每日2 次,即50mg/日可降低脑卒中或死亡的危险。临床实践证明,患者即使服用比表中剂量更高的阿司匹林,疗效不会进一步增加,但副作用的发生却大大增加。因此在治疗各种血栓性疾病中,患者应该使用最小的有效剂量,亦即长期应用50—160mg/日,以达到最大疗效,而毒副作用则减至最小,这才是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不良反应】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但长期大量用药(如治疗风湿热)、尤其是当药物血浓度>200μg/ml时则较易出现副作用。血浓度愈高,副作用愈明显。◆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由于本品对胃粘膜直接刺激引起)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3—9%)。◆较少见或很少见的有(发生率<3%);①胃肠道出血或溃疡,表现为血性或柏油样便,胃部剧痛或呕吐血性或咖啡样物,多见于大剂量服药患者;据报道每天服用 4—6g者有 70%每天出血 3—10ml,有溃疡形成者出血量可更多,并可引起失血性贫血;服用肠溶片剂很少有胃肠刺激反应;②支气管痉挛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短促、呼吸困难或哮喘、胸闷;③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④肝、肾功能损害,与剂量大小有关,尤其是剂量过大使血药浓度达 250μg/ml时易发生。损害均是可逆性的,停药后可恢复。■具体分类◆过敏反应特异体质者服用此药后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哮喘等过敏反应,其发生率约为20%,多见于中年人或鼻炎、鼻息肉患者。哮喘大多严重而持久,可伴有荨麻疹或喉头水肿,用皮质激素有效。这种现象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可能这些人对阿司匹林具有特异的药理反应。◆胃黏膜损伤阿司匹林可引起胃黏膜糜烂、出血及溃疡等。多数患者服中等剂量阿司匹林数天,即见大便隐血试验阳性;长期服用本药者溃疡病发率高。笔者曾遇1例患者因高热口服阿司匹林0.6g/次,每日2次,3日后呕血500ml。除药物的酸性直接致胃黏膜损伤外,注射用药亦可发生。阿司匹林能透过胃黏膜上皮脂蛋白膜层,破坏脂蛋白膜的保护作用,于是胃酸就可逆地弥散到组织中损伤细胞,致毛细血管破损而出血。近来发现前列腺素对于维护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作用,而阿司匹林已证明能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使胃黏膜上皮脱落增加并超过更新速度,加重溃疡的程度,使胃黏液减少。为此,应用阿司匹林时最好饭后服用或与抗酸药同服,溃疡病患者应慎用或不用。◆肝损害阿司匹林所致的肝损害,在国内报道较少,有资料表明:当血清阿司匹林浓度下降后,转氨酶也恢复正常。药物引起肝损害可能与肝细胞中毒或过敏反应有关。◆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碍阿司匹林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作用,未能抑制凝血酶原在肝脏合成,能抑制环氧酶的活性和减少凝栓质A2的形成,阻止血小板聚集,使其不易放出凝血因子,具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为此,有消化道出血或溃疡病者,在临床上有出血倾向或者近期有脑出血病史者不宜服用本药。孕妇服用阿司匹林,在早产儿中常出现脑损害如脑出血等,因此,孕妇在分娩前2~3个月应停用本品。阿司匹林可引起造血功能障碍。笔者曾见1例服用本品引起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患者,服用本品4h 后全身发痒,7h后鼻衄、牙龈出血不止,伴全身紫癜,骨髓象示红细胞系明显受抑,经对症治疗,10天后骨髓象恢复正常。阿司匹林偶可引起溶血。◆肾损害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证明,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发生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肾功能减退。长期大量服用本品可致氧化磷酸化解耦联,钾从肾小管细胞外逸,导致缺钾、尿中尿酸排出过高,较大损害是下段尿中可出现蛋白、细胞、管型等。◆神经精神症状用抗风湿剂量时,在治疗开始的3~4天,有时出现所谓水杨酸反应,症状为头痛、眩晕、耳鸣、视听力减退,用药量过大时,可出现精神错乱、惊厥甚至昏迷等。【禁用慎用】■综括12岁以下儿童可能引起雷耶氏综合症,高尿酸血症,长期使用可引起肝损害。妊娠期妇女避免使用。饮酒者服用治疗量阿司匹林,会引起自发性前房出血,所以创伤性前房出血患者不宜用阿司匹林。剖腹产或流产患者禁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使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的溶血性贫血患者的溶血恶化;新生儿、幼儿和老年人似对阿司匹林影响出血特别敏感。治疗剂量能使2岁以下儿童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发热、过度换气及大脑症状。■交叉过敏反应。对本品过敏时也可能对另一种水杨酸类药过敏。但是对本品过敏者不一定对非乙酰化的水杨酸类药过敏。■本品易于通过胎盘。动物试验在前 3个月应用本品可致畸胎,如脊椎裂、头颅裂、面部裂、腿部畸形,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和骨骼的发育不全。在人类也有报道应用本品后发生胎儿缺陷者。此外在妊娠后期3个月长期大量应用本品可使妊娠期延长,有增加过期产综合征及产前出血的危险。在妊娠最后 2周应用,可增加胎儿出血或新生儿出血的危险。在妊娠晚期长期用药也有可能使胎儿动脉导管收缩或早期闭锁,导致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及心力衰竭。曾有在妊娠晚期过量应用或滥用增加死胎或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可能由于动脉导管闭锁、产前出血或体重过低)的报道,但是应用一般治疗剂量尚未发现上述副作用。■本品可在乳汁中排泄,哺乳期妇女口服 650mg,5—8小时后乳汁中药物浓度可达173—483μg/ml,故长期大剂量用药时婴儿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老年患者服用本品易出现毒性反应。■小儿患者,尤其是有发热及脱水者,易出现毒性反应。急性发热性疾病,尤其是流感及水痘患儿应用本品,可能与发生瑞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有关,中国尚不多见。■下列情况应禁用:①有出血症状的溃疡病或其他活动性出血时;②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②溃疡病或腐蚀性胃炎;③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本品偶见引起溶血性贫血);④痛风(本品可影响其他排尿酸药的作用,小剂量时可能引起尿酸滞留);⑤肝功能减退时可加重肝脏毒性反应,加重出血倾向,肝功能不全和肝硬变患者易出现肾脏不良反应;⑥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压,大量用药时可能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肿;⑦肾功能衰竭时可有加重肾脏毒性的危险。■下列情况时应慎用:①有哮喘及其他过敏性反应时【注意事项】■服药说明◆扁桃体摘除或口腔手术后7日内应整片吞服,以免嚼碎后接触伤口,引起损伤◆外科手术病人,应在术前 5天停用。以免引起凝血障碍◆用于治疗关节炎时,剂量应逐渐增加,直到症状缓解,达有效血药浓度(其时可出现轻度毒性反应如耳鸣、头痛等,在小儿、老年人或耳聋患者中,这些症状不是可靠指标)后开始减量;但用量的调整不宜频繁,一般不超过每周一次,当然如出现了副作用还应迅速减量;水杨酸类药血药浓度达稳态一般需要7天◆有脱水的患者(尤其是小儿)应减少剂量。长期大量用药时应定期检查红细胞压积、肝功能及血清水杨酸含量测定■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与其他非甾体抗炎镇痛药与其他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同用时疗效并不加强,而胃肠道副作用(包括溃疡和出血)增加;此外,由于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加强,还可增加其他部位出血的危险。本品与对乙酰氨基酚长期大量同用有引起肾脏病变的可能。◆与任何可引起低凝血酶原血症、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或胃肠道溃疡出血的药物同用时,可有加重凝血障碍,引起出血的危险。◆与抗凝药与抗凝药(双香豆素、肝素等)、溶栓药(链激酶、尿激酶)同用,可增加出血的危险。◆与尿碱化药尿碱化药(碳酸氢钠等)、抗酸药(长期大量应用)可增加本品自尿中排泄,使血药浓度下降。但当本品血药浓度已达稳定状态而停用碱性药物,又可使本品血药浓度升高到毒性水平。碳酸酐酶抑制药可使尿碱化,但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不仅能使血药浓度降低,而且使本品透入脑组织中的量增多,从而增加毒性反应。◆与尿酸化药尿酸化药可减低本品的排泄,使其血药浓度升高。本品血药浓度已达稳定状态的患者加用尿酸化药后可能导致本品血药浓度升高,毒性反应增加。◆与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可增加水杨酸盐的排泄,同用时为了维持本品的血药浓度,必要时应增加本品的剂量。本品与激素长期同用,尤其是大量应用时,当激素减量或停药时可出现水杨酸反应(salicylism),甚至有增加胃肠溃疡和出血的危险。◆与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降糖效果可因与大量本品同用而加强、加速。◆与甲氨蝶呤与甲氨蝶呤(MTX)同用时,可减少甲氨蝶呤与蛋白的结合,减少其从肾脏的排泄,使血浓度升高而毒性反应增加。◆与丙磺舒或磺吡酮丙磺舒或磺吡酮(sulfinpyrazone)的排尿酸作用,可因同时应用本品而降低;当水杨酸盐的血药浓度>50μg/ml时降低即明显,>100—150μg/ml时更甚。此外,丙磺舒可降低水杨酸盐自肾脏的清除率,从而使后者的血药浓度升高。它与其他非激素类消炎药或糖激素类合用,有加强对胃的刺激作用。激素有一些降低水杨酸浓度的作用,二者合用后如停用激素,则血中水杨酸浓度升高而中毒。它有加强甲氨蝶呤、磺胺及丙戊酸的作用。它降低卡托普利的降压作用。用碳酸酐酶抑制剂治疗青光眼时,阿司匹林可促使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乙醇可加强阿司匹林所致的出血时间延长及胃出血。它不能与抗凝药物合用。【药物药理】■药物效力动力学①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觉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敏感的物质(如缓激肽、组胺)的合成,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但不能排除中枢镇痛(可能作用于下视丘)的可能性;②消炎作用;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由于本品作用于炎症组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引起炎性反应的物质(如组胺)的合成而起消炎作用,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及白细胞活力等也可能与其有关;③解热作用:可能通过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而起解热作用,此种中枢性作用可能与前列腺素在下视丘的合成受到抑制有关;④抗风湿作用:本品抗风湿的机制,除解热、镇痛作用外,主要在于消炎作用;⑤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前列腺素环氧酶( prostaglandin cyclooxygenase)、从而防止血栓烷A2(thromboxane A2TXA2)的生成而起作用(TXA2可促使血小板聚集)。此作用为不可逆性。■药物代谢动力学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在胃内已开始吸收,在小肠上部可吸收大部分。吸收率与溶解度、胃肠道pH有关。食物可降低吸收速率,但不影响吸收量。肠溶片剂吸收慢。本品与碳酸氢钠同服吸收较快。吸收后分布于各组织,也能渗入关节腔、脑脊液中。阿司匹林的蛋白结合率低,但水解后的水杨酸盐蛋白结合率为 65~90%。血药浓度高时结合率相应地降低。肾功能不良及妊娠时给合率也低。半衰期为15~20小钟; 水杨酸盐的半衰期长短取决于剂量的大小和尿pH, 一次服小剂量时约为2~3小时; 大剂量时可达20小时以上, 反复用药时可达5~18小时。一次口服阿司匹林0.65g后,在乳汁中的水杨酸盐半衰期为3.8~12.5小时。本品在胃肠道、肝及血液内大部分很快水解为水杨酸盐,然后在肝脏代谢。代谢物主要为水杨尿酸(salicyluric acid)及葡糖醛酸结合物, 小部分氧化为龙胆酸(gentisic acid)。一次服药后1~2 小时达血药峰值。镇痛、解热时血药浓度为25~50μg/ml; 抗内湿、消炎时为150~300μg/ml。血药浓度达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随每日剂量及血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大剂量用药(如抗风湿)时可长达7天。长期大剂量用药的患者,因药物主要代谢途经已经饱和,剂量微增即可导致血药浓度较大的改变。本品大部分以结合的代谢物、小部分以游离的水杨酸从肾脏排泄。服用量较大时,未经代谢的水杨酸的排泄量增多。个体间可有很大的差别。尿的pH对排泄速度有影响, 在碱性尿中排泄速度加快,而且游离的水杨酸量增多,在酸性尿中则相反。【药物毒理】阿司匹林为一复方解热镇痛药。其中阿司匹林和非那西丁均具有解热镇痛作用,能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恢复体温调节中枢感受神经元的正常反应性而起退热镇痛作用;阿司匹林还通过抑制外周前列腺素等的合成起镇痛、抗炎和抗风湿作用,阿司匹林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咖啡因为中枢神经兴奋药,能兴奋大脑皮层,提高对外界的感应性,并有收缩脑血管,加强前两药缓解头痛的效果。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大鼠经口LD50为1500mg/kg;小鼠经口LD50为1100mg/kg。【相关事件】■美国宣称“阿司匹林”可致命退热净导致肝脏损伤,而阿司匹林和另一种叫做其他非甾体消炎药(NSAIDs)产品则有可能导致胃出血。虽然这些情况只会发生在一小部分人群身上,但一旦发生都是致命的。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再次发出郑重警告,在药物外包装的显著位置应标注相关提示,希望借此减少因此出现的不良药物反应。■购买止痛片应遵医嘱在美国,每年都有数千万人不通过医生而自己直接购买止痛片,大多数情况下,患者按照说明书服用止痛片不会产生危险。但让专家担忧的是,使用这些药品的患者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属于滥用药物,而且没有意识到药物与其他物品混合时所可能产生的危险。一个被广泛使用的例子是,此前研究证明,每年有16500例死亡与服用其他非甾体消炎药(NSAIDs)有关。60岁以上的人服用NSAIDs导致胃出血的可能性很高。所以,FDA一直以来都要求在药物外包装的显著位置标注相关提示,以此提醒患者注意。【同名电影】■基本信息出品/制片:梅婷领衔主演:梅婷主 演:潘石屹 宋宁 曹俊 李娟友情客串:秦海璐、陶虹编 剧:鄢泼、傅乙轩导 演:鄢泼摄 影:许斌录 音:董旭作 曲:刘思军出 品:北京盛世风华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剧情简介:文静(梅婷饰)是个娱乐记者,在采访了一位歌手的后,内心的波澜把自己再次带回往事回忆当中。在文静看来,每一份爱情都有自己的符号系统。她的第一段爱情还没有开始,就莫名其妙的结束了,而这份爱情符号却是那张没有赴约的纸条。而第二个男友,符号是一种名叫 “高乐”的低档凉烟,她称他高乐。文静和他同甘共苦地抽了一年高乐烟后,高乐前女友写了封遗书后自杀未遂,在前女友和文静之间,高乐决定选择前女友。后来文静进了杂志社,加入娱乐记者的大军,除了热爱电影,她开始发现这个行业很适合自己。不久,文静遇到了自己的第三个男朋友小白(宋宁饰),小白十分干净清秀,总是穿着白衬衫,他还有个特殊习惯――喜欢用有着消毒药水味道的药皂,为此他身上总隐隐约约带着一股药皂味儿,这股特殊的味道成了小白留在文静记忆中最深刻的符号。在著名的诺查丹马斯预言中的世界末日的那天,文静和小白相约一起等待传说中的大毁灭。喝掉若干瓶啤酒后,有些醉意小白颓丧地告诉文静他觉得自己就像苍蝇一头撞在玻璃上――有光明,没前途。文静这才惊觉,小白内心的疼痛。世界没有灭亡,可爱情却不能永恒。文静决定让小白出国。小白走后,文静搬了家,换了电话和工作。文静始终没有告诉小白自己其实是多么爱他在一次聚会的餐馆里,文静遇到年届中年,在一家美国投资公司做基金总监的李文卿(潘石屹饰),离婚后,李文卿在爱情中迷茫,那天文静给了李文卿一片可以镇痛的阿司匹林。接下来,在李文卿的强烈攻势下,两个人开始有了关于爱的交集,相互关爱的依恋,让文静开始渐渐找到爱的安逸。直到那一刻,文静最终在成为美国中产的老婆和继续等待爱情之间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血液保护是当今外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其目的是减少出血、少输血、不输血和输自体血,减少不必要的输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血液内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内科护理风险因素的种类及对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血液内科疾病的护理风险存在因素,分析风险管理的研究。结果:42例血液内科疾病患者得到有效护理,2例输液渗漏,2例经济纠纷,投诉率9.52%。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可最大程度减少风险发生,利于患者病情改善。
【关键词】血液内科;护理风险;研究对策
【Abstract】Objective:Kind and corresponding risk discussing the blood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risk factor manage a countermeasure。Method: Retrospect sex there exists a factor in the nursing risk analysing my 42 regular yard blood internal medicine disease, research analysing the risk administration。Result.:42 regular blood internal medicine diseases patient gets the effective nursing , 2 regular infusion leakage , 2 regular economy disputes , complaint rate 9.52%。Conclusion: Put risk administration into practice but maximal degree reduces risks happening , is good for patient state of illness improvement.
【Keyword】Blood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riskStudy a countermeasure
医疗是一个高风险行业。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害因素导致病人伤残或死亡后果的可能性,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1]。血液内科患者逐年增多,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护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因素已成为血液内科护理管理的新方向。我院血液内科自2007年开始对该科护理风险因素寻求其防范对策,降低了风险事件,护理缺陷、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分析 报告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42例血液病患者男26例、女16例。年龄12~62岁,平均37岁。再生障碍性贫血17例,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例,血友病2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 其它 病种3例。
1.2风险因素分析
1.2.1主观性个人因素 护士的责任心不强,执行 规章制度 不严,护理核心制度未严格执行所造成的护理缺陷是一种发生率较高、损失较大的风险[2]。血液科输血治疗较多,因护士个人因素输错血或输错液体等,化疗药物渗漏未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护理文件记录不及时、欠准确或字迹潦草,内容不符不连贯,随意涂改也易导致护理纠纷
1.2.2专科知识及 经验 缺乏不能及时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护理方法。抢救仪器的使用不熟练,对各种恶性血液性疾病不能及时判断。
1.2.3感染预防意识淡薄 诊疗护理行为都可能存在医院内感染的隐患,护理操作时未注意按先洁后污的原则,从而易发生交叉感染引发纠纷。
1.2.4医患沟通缺乏 对病情、护理行为没有履行告知义务或告知技巧不当致护理纠纷或投诉
1.2.5缺乏法制意识护患关系是特定人际关系,进行深静脉置管操作前未将可能出现的风险告知病人,造成病人不理解、不配合;给病人导尿、灌肠时,未经病人同意暴露隐私等。
1.2.6主观性病人因素 血液病病人自身心理负担较重,情绪焦虑不安,对治疗及生活失去信心,产生悲观绝望情绪。1.2.7客观性疾病自身因素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的疾病,与感染,生活因素相关。血液病病人是医院感染高发人群,病种感染率约12%,而肿瘤化疗病人可达35%左右[3]。如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严重贫血的病人容易有眩晕、乏力等症状情况,加上凝血功能障碍,病人容易出现意外。血液科病人大多经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此药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也损害正常组织细胞及引起药物性静脉炎[4,5]。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难度,甚至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容易发生医疗纠纷。1.2.8其它因素如病房噪音 病房内用物摆放不合理
1.3 护理风险因素对应管理对策
1.3.1 重点抓好制度落实,更新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提高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规范护理记录,护理人员履行告知义务,让病人享有知情同意权[6]。血液病化疗药物使用较多,要求护士掌握化疗专科知识及技术,如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机制及其护理应对方法、化疗血管的选择与化疗中的监护、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化疗急症的抢救等。
1.3.2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科室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及时进行评估、分析,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1.3.3从细节上落实各项 措施 到位,加强护理风险监控。如加强病区环境安全管理 ,加高床栏,将危险物品远离患者,保持地面干燥。
1.3.4 加强院内感染 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制度,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2结果
42例血液内科疾病患者得到有效护理,其中2例因输液渗漏经对症处理缓解,2例因经济条件原因发生医疗纠纷,经明细账目,耐心解释,联络患者当地医保机机解决费用,得到合理解决。投诉率为9.52%。
3讨论
医疗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护理技术、药物、环境、设备、医疗护理制度与程序等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活动[7]。护理风险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中。血液内科疾病具有病情变化快,预见性差的特点,没有风险意识,不能及时发现护理风险,将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正常的护理工作。我科采取上述综合防范对策,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质量得以明显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明显增强。实施三年多差错事故显著减少,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明显减少,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97.5%.患者病情,心理,身心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参考文献
[1]刘秋瑾,张国英,张文玲.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4C):10401042.
[2]吴欣娟,贾朝霞.从护理角度看病人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J].护理管理杂志,2005,5(71):5658.
[3]许洪志,仲春红,叙功立,等.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6,19(3):8589.
[4]刘志霞,郭淑婷,苏齐.PDCA循环法对肿瘤病人化疗的管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6768.
[5]邓本敏,黄培兮.静脉化疗药物配置与输注目的对疗效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5859.
[6]孟繁荣,刘志英.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J].护理研究,2008,22(8C):22402241.
[ 7 ]蔡学联.护理实务风险管理[M].第2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5
【摘要】血液内科病人因为原发病及治疗因素造成机体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损害,分析血液内科患者急诊方法,可以控制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加强医院的管理。本文探讨了血液病人的内科急诊方法,为有效监管血液病感染提供相应指导。
【关键词】血液内科,内科急诊,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004-4949(2014)03-0134-01
血液内科主要治疗贫血,像血友病、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疾病以及一些属于血液病范畴的并发症的处理。从目前数据来看,血液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血液病已经成文了一种现代病,但因为血液病发病隐匿,患者多数不能自己觉察,多因其他疾病就医或体检时被发现。因此,提高对血液病的认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1血液内科概述
血液病分好多种,有的是原发的,大多数是因为造血功能缺陷或骨髓成分的恶性改变;有的是继发的,某些疾病如营养缺乏、代谢异常及物理化学因素等会对骨髓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血液或骨髓成分明显改变。血液内科患者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目前,已知引起血液病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免疫、污染等,都可以成为血液病发病的诱因或直接原因,加之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新病原菌的出现等因素使其医院内感染率逐年升高。 同时这些感染也是造成血液病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收集2010年1-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974例血液内科住院患者,男性1885例,女性1090例,年龄3~79岁,其中急性白血病 685例,慢性白血病1066例,缺铁性贫血81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04例,多发性骨髓瘤94例,其他109 例。
2.2 病因构成
白血病患者75例,占到42.13 %;血友病患者25例,占到14.04 %;淋巴瘤患者28例,占到15.73 %;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50例,占到28.09%。
2.3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系统分析病例资料。调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天数、诊断、侵入性操作、是否发生感染、感染部位、感染时间和病原菌、抗生素的使用等。医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诊。
2.4救治方法与人员安排
血液内科急诊患者按链式并联操作流程:初步判断病情―呼吸道管理―循环管理―系统查体―采取维持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的各项护理措施。治疗组设急救护理小组,由2名护士组成,即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各1名,责任护士一般由高年资护师担任。当患者进入抢救室后,抢救人员立即按流程规定站位:责任护士站在病人头位,负责呼吸道的管理,立即进行高流量吸氧,吸痰,或配合医生气管插管,上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除颤,心电监护,抢救全过程指导辅助护士工作,并与医生沟通,使医护抢救配合默契;辅助护士站立在病人的体侧,负责循环系统的管理,立即快速建立1~2条大静脉通道,采血,留置导尿管,执行抢救医嘱,记录抢救的各项措施、药物及实施时间,病人的病情变化等。护理操作分工明确,双人同步进行。
2.5观察指标
按照危重“急救白金10min”作为时间判断标准,要求基本生命支持在10min内完成。从患者躺在抢救床上开始到完成基本生命支持操作发挥治疗作用为止,时间以分钟计算,物品准备纳入基础抢救时间。
2.6抢救成功标准
病人心跳呼吸恢复、有效循环建立(在有或无药物维持下动脉收缩压≥80mmHg),转送住院无生命危险,则认为血液内科病人的内科急诊成功。
3统计分析
数据用 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采用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血液内科主要疾病感染分布 2974 例血液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内感染 164 例,发生率为5.51%,以急性白血病(感染率 9.66%)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率 8.63%)较高,与其它血液内科疾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血液内科医院内感染部位分布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多(44.51%),其次为口腔(18.90% )、胃肠 道(17.68% )、血 液 (6.70% )、 肛 周(5.50%)、泌尿道及其他部位。其中冬春季呼吸道感染高发,夏秋季胃肠道和口腔感染常见。病人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有无放化疗、抗生素的使用等均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相关,以侵袭性操作发生的感染率最高。引起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本组病例就诊后24h内即明确诊断者100(56.18%),就诊后2~4d内明确诊断者78例(43.82%)。178例血液内科急诊患者中,白血病患者急诊抢救成功65例,死亡10例;血友病患者急诊抢救成功20例,死亡5例;淋巴瘤患者急诊抢救成功23例,死亡5例;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急诊抢救成功41例,死亡9例。合计总共急诊抢救成功149例,死亡29例,急诊抢救成功率为83.71%,死亡率16.29%。其中23例死于急诊室,6例死于住院期间。
5研究讨论
按国际疾病法(ICD)命名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病可以分为造血干细胞病、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等几大类:造血干细胞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性疾病(如骨髓纤维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如难治性贫血、环形铁粒细胞性难治性贫血、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红细胞病则包括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其中贫血的种类也很多,有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失血性贫血等。血液病并不可怕,也并非都是恶性的,某些类型的血液病只要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治愈。因此,疾病确诊以后,要及时到学术力量强,治疗经验丰富的专科医院接受系统治疗,这是战胜血液病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本院血液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 5.51%,较国内部分医院所做该科室感染率研究低,这与本院开展目标性监测,监督各项感染控制措施,如手卫生、隔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环境清洁与消毒等工作的落实有关。综上所述,必须加强对血液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监控并做好预防措施。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用药有效指征,合理有效使用各种药物,鼓励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医院内感染发生。
6结语
血液病人内科急诊时应当先进行紧急性抢救,充分保障患者的急救时间。急诊时不仅要强调时序性,还要保障分工明确,逐一治疗。这样才能为患者赢得更多宝贵的治疗时间和机会。
参考文献
[1] 李晓屏,血液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风险管理[J],全科护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