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政府预算还是使用以前的预算会计制度。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对政府预算会计的要求也是日新月异,以前的会计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的预算要求。因此,对会计进行改革是当前政府预算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预算会计发展过程
政府预算会计的发展是新时期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与当时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我国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统收统支的工作由中央全权负责,所以政府预算会计也是以计划经济为基础而进行的。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走进了市场经济,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制成为了我国的主要体制,先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一去不复返,自然先前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政府预算会计也需要改革,进入另一个会计模式。
(一)传统的政府预算会计体系的形成
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还处于一片“烂摊子”状态,确实是百废待兴,所以为了收拾之前留下的残局,建立一个新的政府预算会计模式势在必行。于是财政部在1950年召开了首次全国预算会计金库会议,通过了《暂行总预算会计制度草案》、《暂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草案》,同年,财政部正式发布《各级人民政府暂行总预算会计制度》以及《各级人民政府暂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也就是我国传统的政府预算会计体系的初步形成。这个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预算会计是由财政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二者所组成;第二,该预算体系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第三,该体系的预算会计范围与会计报表和政府预算会计范围和会计报表一致。
(二)传统的政府预算会计体系的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建国初期的预算会计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因而就需要对之前的会计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来满足市场的需要。于是财政部在1983年根据当时预算管理的要求,在原来的会计体系基础之上,广泛征求修改意见,最后制定了《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制度》,并且在1988年的时候再次做了修改。通过这两次修改,我国的总预算会计制度又有了新的突破,更能全面反映预算会计中的收支问题,更能体现预算的职能,更能满足新时代的需求。
二、改革会计核算基础
就目前来讲,我国预算会计几乎都是使用单一的收付实现制。而收付实现制难以对政府的债务和资产加以全面反映,对政府资金的运用效果分析也不是很透彻,这样的预算会计忽视了各经济项目的连续性,使之出现“分段性”状况。在采用收付实现制的过程中,政府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很容易使政府部门随意更改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成本效益都不利。所以,为了更为全面地反映我国政府的实际财务情况,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对政府预算会计的改革分步推进并逐步扩展范围,最后让预算会计的改革更具有“穿透性”。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改革的道路是一个过程,所以千万不能心急,要一步一步地来。在改革时不仅要对会计科目进行适当的改革,也要对报表进行适当的改革,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政府预算会计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与国际惯例接轨,重组预算会计体系
预算会计体系由政府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构成,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而这两者又是分和总的关系。所以要把政府作为会计和财务报告的主体,重组我国政府预算会计体系,全面反映政府业绩和政府财务信息及一些非财务信息,以满足当下社会的对预算会计的需要。所以政府预算对“权责发生制”的概念引入是必须的,以揭示出我国政府的预算实况。
(二)财政收支核算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
首先,应从基层预算单位的收入核算实行,比如对地方财政或者是预算单位购入的有价证券利息收入,财政或预算单位的上级补助收入等着手,部分核算项目还是应保持收付实现制。因为如果按权责发生制处理,确实是可以跟相关数据高度统一,但就我国目前情况来说,实行起来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一个原因是权责发生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存在着较大差距,如果是按权责发生制处理的话,政府的财政收入就不是按入库时间来确定的,而是按所属年度来确定,这与我国的入库方法有着很大的差距,因而要求我国国库会计要做适当的调整。另一方面我国会计制度又受到财政管理体制的限制,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比较侧重于财政收入方面,而我国财政收入和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利益都密切关联。如果在财政收入上使用权责发生制,不仅涉及到中央财政的利益,还涉及到地方财政的利益,涉及面是相当广泛的。而对于财政支出的核算,可以实行以权责发生制为主,收付实现制为辅的预算体系。在政府预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可以使得政府预算和资金使用效率都大大提高。
四、政府预算会计的改革
(一)建立新的政府预算会计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一个新的政府预算体系是在新时代下的迫切需要,也是政府预算走向成熟、完善的必须途径。首先,要重新界定政府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我们看看国外,他们对预算会计和政府会计是有严格区别的,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比预算会计更广泛。预算会计主要以政府预算资金的收支活动为核算对象,而政府会计除了政府预算资金的收支活动以外,还包括不反映为预算收支的政府资金运动,反映的是政府财务状况以及财政活动的业绩,而不仅是局限于政府的预算资金活动。其次,还要统一政府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对政府预算的改革,从客观上来讲,要求把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两者合二为一,成为政府会计。这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把部门预算作为独立的政府预算法案汇编于总预算。第二,在我国建立了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后,财政部门只是给行政单位下达年度预算指标和审批预算单位的月度用款计划,而不再是以前的把资金划拨到行政单位。而这样就使得二者相当于一个总概括和分明细的关系,而不是两个独立的主体。第三,在我国政府实行采购制度以后,财政部门对于行政单位专项支出经费都是直接付款,是按照所批准的预算以及采购活动的履约情况直接向供应商拨款,这项会计业务其实是在同一会计主体下获取货物,所以也要求政府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二者相统一。
(二)借鉴国际经验
“人无完人”,包括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也是有缺陷的,只有懂得谦虚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才能使这个国家更加兴旺和繁荣。
一些发达国家的预算会计体系是依托它的支出周期,而不是依托它的组织类别,所以优秀的预算会计可以有效追踪支出周期内所发生的所有财政资金的流向,而这也是预算会计和政府会计的区别所在。另外,一些发达国家的预算会计普遍都是实行集中与分散结合的控制机制,这样对机构层交易的控制十分必要。还有就是有些发达国家引入的会计基础,采用复式记账法,可以更为全面地反映各交易事项和收支情况,能够使各项目更加“透明”。还有就是多个会计准则的发布,一些发达国家在预算会计方面不同程度地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都对政府预算会计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我国完成政府预算会计改革的重要措施,值得借鉴。
王洪生(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河南 郑州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