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预算会计论文

我国社会主义预算会计原则初探

2016-03-29 10: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政策性原则

  

  预算会计的政策性原则,就是指在处理预算会计工作,包括制定预算会计制度、方法和规定中,必须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因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以客观经济规律为依据的,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形势的要求,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以,一般来说是正确的。预算会计必须依据这一原则,建立和健全科学的预算会计制度,明确规定进行预算会计工作所必须遵循的程序和准则,以保证预算会计工作正常顺利地进行。

  

  坚持政策性原则,实际上也是对预算会计人员履行职责和行使预算会计权限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预算会计人员,首先要在思想上有一个明确的政策性观念,要了解、熟,悉和掌握有关预算会计方面的制度、办法和规定;在行动上要把政策贯彻到具体的预算会计i作中去,按照有关政策、条例和制度的规定,做好记帐1算帐、报帐和查帐工作,及时地为预算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核算资料;在监督预算收支执行过程中,要促使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做到收入按政策,支出按预算,追加按程序,同一切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贪污盗窃和浪费国家财产及其他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

  

  二、收付实頦制原则

  

  收付实现制又叫现收现付制,是预算会计的结帐基础。结帐基础有两个:一个是收付实现制,另一个是权责发生制。一般来说,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为结帐基础,企业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为结帐基础。

  

  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定丰期收入或支出的一种方法。即凡是在本期收到的一切收益,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作本期的收入;凡在本期实际付出的费用,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作本期的支出处理。也就是说对于本期应收未收的收入,不算本期的收入;对于本期应付未付的支出,也不算作本期的支出;只有以本期实际收到或实际付出的数字,才算作本期的实际收付。

  

  由于我国预算会计采用的是历年制,预算收入的划期是以年度缴入基层国库的数额为准,预算支出的划期是以年度内各单位在开户银行支款的数额为准的。因此,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作为结帐基础,就有利于落实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的数额,同时也有利于加快预算会计报表的编制进度,及时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blob.png

  三、正确性原则

  

  预算会汁的正确性原则,要求在预算会计的核算中,准确、系统、完整、及时地反映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收支执行情况,为预算管理提供基础的核算资料。

  

  所谓准确,就是指预算会计所提供的数字资料,必须确实可靠,切实做到帐表相符,有根有据,不能以估代编,更不能弄虚作假。如果提供资料不准确,就不能正确地分祈检查和指导预算会计工作,甚至会把预算工作引入歧途。

  

  所谓系统、完整,就是指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从预算会计角度来说,就是要对各部门、各单位反映的经济活动和预算收支业务进行全面的、完整的反映。预算会计不仅要核算和反映财政部门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还要核算和反映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结果。因此,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按照财政部门统一的要求、格式、内容、计算方法和编列口径进行填列。有关凭证、帐表要编报齐全,以保证全国统一汇总和分析,不准漏填漏编漏报。

  

  所谓及时,就是要在规定的时间为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提供会计资料。预算会计资料是各级领导机关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依据,时间性极强,如果编报不及时,时过境迁,资料虽属完整准确,也会削弱甚至失去它应有的作用。为此,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会计的基础工作,及时记帐、算帐和结帐,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级单位提供资料,以满足领导机关的需要。既不准拖帐不报,也不许任意提前结帐,更不允许不顾质量草率编报。

  

  四、一致(统一)性原则

  

  预算会计的一致性原则,首先体现在预算会计的组织体系上。由于预算会计是核算、反映和监督国家预算执行的会计。预算会计的组织体系必须与国家预算的组织体系相适应。凡是一级政权必须设置一级独立预算,所以在各级财政部门都设有总预算和与二相适应的总预算会计;同理,凡是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设置单位预算和与之相适应的单位预算会汁。

  

  预算会计的一般性K则,还体现在会计的核算方法上。预算会计的核算方法_是对预.算会计对象进行反映和监督的基木手段。它主要包括设置会计科目、确立记帐方法、填制记帐凭’证、登记会帐簿、实行财产清查和编制会汁报表等.为了充分发拝预算会计核算、反映和监督的作用,促进国家预算的圆满实现,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所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必须一致。就拿会计科目的设置和核算内容的规定来说吧,地方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科目,必须按财政部颁发的《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制度》的统一规定>如果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必须按各省、市、自治区财政厅(局)的统一规定。任何部门7n单位不得各行其是,另搞一套3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机关对会计核算资料进行综合汇总和分析利用,总括地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记帐方法也必须全国上下一致。当前我国蓣算会计普遍采用资金收付记帐法,它是一种科学、严密、通俗易懂、适合预算管理需要的记帐方法。至于会计凭证、帐簿和报表等方法,也要求协调一致,以便进行领算会计报表的汇总、审核和分析。

  

  预算会计的一致性还体现在预算会计期间的统一性上。预算会计期间,义称预算会计年度,即为核算、反映和监督顸算收支执行情况及其结果所规定的起讫期间。有的国家采用历年制,而有的国家却采用非历年制,比如意大利等国家,预算会计期间是从7月1日起至下年6月30日止的,我国的预算会计期间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采用的是历年制。不管是采用历年制,还是采用非历年制,全年的时期都应该是一致的。

  

  必须明确的是,预算会计的一致性原则,只是要求预算会计在一定的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并非绝对不能变动或不一致。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对于不适应预算管理的部分还是可以作相应的修正、改革和补充,以满足预算管理的需要。

  

  五、群众性原则

  

  预算会计的群众性原则,是指预算会计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在财会制度的制定和会,计方法的选择方面,要有利于职工群众掌握和方便职工群众,并枳极地依靠群众进行财务管’理,实行民主理财。

  

  预算会计处在预算管理的第一线,它和广大职工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预算资金的集中,要靠财政部门广大职工群众具体组织实现>预算资金的使用,必须靠广大识工群众去完成,挖踊开源节流的潜力,实规增收节支的目标,也必须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列宁说得好:

  

  “过渡到社会主义讶必需的计算和览督,只能由群众来实现。”(列宁:《怎样组织竞赛》),坚持群众性原妒,就是要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预算会计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韵含见、气议、措迠集中起来,经过提炼,使之成为条文彳生的东西,然后再回到群众中去检驻,加以补充、修正,座之规范化,并组织群众参加财务管理。群众参如管理,是在加强专业菅理的同时,依®广大群众為与财务计划的制定,审查预算、决算、计划及其职工福利和奖金的使用方案,监督计划、预算的正确执行,总结、检查和分析计划、预算的.执行结果,以充分犮挥顸算会计的作用。

  

  坚舞群众性原则,是做好预算会计工作的保证,这是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了的。我国是人民•民弟考轉的丨3家,劳动人民足n家的+二人,又语财政部门和行护A业单位的iU人,他们置身于预篡资金收支活动的靖前沿,对业彡>收支请况最了解、最关心,知道怎样纟ri织收人,怎样合理埤安排支出?怎样挖掘潜力。因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广大群众的作用,是做好预算会计工作的关键。相反,如果不同群众民主理财相结合,不贯彻群众路线,其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六、效益性原则

  

  有些同志认为,预算会计不存在效益性原则。.理由是预算资金的集中、分配和使用基本上是无偿的,因而预算会计在核算、反映和监督预算资金活动中,只计弇和反映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情况,而不进行成本核算。

  

  笔者认为,提高和考核经济效益是当前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会计工作的根本任务。预算会计作为预算管理的工具,肩负着反映预算收支情况、监督预算收支活动,预测预算收支前景,分析预算执行结果的重任。这些都与经济效益有直_的联系。预算会计不进行成本核算,不计算盈亏,并不意味着不讲经济效益,恰恰相反,i们在筹集、分配和使用预算资金的时候,是很重视其使用效果的。从预算收入来说,.我们不仅要求通过税收等环节把应该收的收入及时、足额、稳定地收上来,满足国家职能的需要,而且还从如何增强企业活力,增强企业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出发,给予相应的纳税单位以减免税照顾和转拨经费,以便养鸡生蛋,涵养财源,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为国家提供更多的收入。另外还有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支农肩转金的发放和回收,行政经费的节约,提髙公费医疗经费的使用效果等,都是效益性原强在预算会计中的体现。我相信,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财政向经营管理型的转化,效益性原则势必为我们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所注目。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