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算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及其主要表现
(一)预算经费的收入和结余,不能准确反映预算执行的真实情况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账面反映的预算收入,除按预算标准向财政和上级领报外,还包括运用单位经费结余弥补的部分。支出情况更为复杂,除用于事业任务直接支出外,还有与本事业单位有直接关系甚至无关的一部分差旅费、招待费、公杂费以及事故处理费用等开支,同时还包括上年事业费超支转入数,而另有一些应在有关事业经费开支的却又放在预算外生成的经营收支中支出。正是因为收支不规范,账面数字与会计核算应当反映的预算执行情况不符,再加上决算报表不及时,账面经费结余或超支已反映不了预算的真实情况,说明不了实质性问题,无法分析预算经费管理的优劣,缺乏考核经费管理标准的科学性。
(二)预算外收入与实际悬殊较大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在行使行政权力的同时,经中央和省两级政府及省级财政、物价部门批准,都有各种名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这类收费收入大多数未纳入正常的预算资金管理,有的自收自支,有的转作家底留用,使本单位预算外资金和“小金库”资金迅速膨胀。因此,各级财务账面上反映的预算外收入与实际收入相差甚远。还有部分预算外收入,由于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原因,被记入其它会计科目,也有些单位为逃避上缴,故意将收入记入留用或其它科目,造成账实不符。
(三)专项资金管理混乱,会计信息不真实,资全使用效益低下近年来,为加快地方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中央、省级和地方各级政府在积极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地方交通、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公益性事业,其资金数额在行政事业单位占有很大比重。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历来是各级审计和财政部门监督检查的重点。但仍有很多单位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也滋生了各种腐败行为。
(四)会计报表与账面不符一方面由于记账原因造成报表不实;另一方面由于编制报表时随意增减科目或调整数据,加之受报表格式限制,口径不尽统一,说明又不全,很难全面、准确地反映财务活动的实际情况。
二、预算会计信息失真具体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从表面上看是管理问题,或者说是单位领导或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但目前会计信息普遍失真,;〉|卜年第:china必然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
(一)财务制度自身不够规范严密就财务制度而言,其规定和要求不够明确、统一。预算经费的收支不规范,不能准确反映预算执行的真实情况,并且预算经费管理制度与会计制度的某些规定不能协调统一。甚至有些规定不够明确。有的单位预算经费比较紧张,保证不了正常开支,把差旅费、招待费放在有关事业费科目中支出,使事业经费几乎成了万能经费,在会计核算上混淆了预算经费与预算外经费的界限。
(二)法制观念薄弱一些单位从小团体利益出发,指使甚至强令财会人员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做假账,编制假报表;有的则不顾会计人员的反对,强行办理违法违纪的财务收支。一些单位的财会人员,也由于平时缺少对财务制度、法规的学习,法制观念淡薄,在处理财务收支,编制会计信息时,只凭主观想象或主观意志来行事,对单位小团体利益有利就这么做,不能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三)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阻碍了会计监督一是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应当对会计信息失真负有责任,因为《会计法》赋予了会计人员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职责。但会计人员不具备监督者应有的独立地位。二是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存在根本缺陷。计划经济条件下几十年一贯制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发展。会计人员既是国家利益的代表,又是单位内部职工,人事、工资都由所在单位管理,很难坚持原则,利害一致也会导致会计人员偏向所在单位一边,这是预算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原因。
(四)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单位会计本身的监督,外部监督是指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的监督。从内部监督来看,在不少单位可以说软弱无力,形同虚设。外部监督中审计监督由于面广任务重,加之人员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与承担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不相适应;财政监督也由于监督点多面广,人手少又忙于事务,财政监督显得力不从心,强化财政监督无非一句时常挂在嘴边的空话而已,不能从外部监督上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五)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尽管会计信息失真的外部原因很多,但凭证审核、财务处理、报表编制毕竟是财务人员的职责。会计信息失真与部分财务人员的素质不高是分不开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新的业务不断出现,不少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及业务素质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财务人员在岗并不等于都能胜任工作,履行好职能。部分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差又不努力钻研,领导让怎么干就怎么干,每天就记记数字敲敲键盘,对资金管理情况漠不关心,提不出建议找不出问题,而只能充当“账房先生”。时代在发展,会计理论也在不断地更新,仅仅满足于现状,满足现有的知识水平,必然赶不上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
三、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
(一)政策、法规控制一是强化政策法制观念,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大力宣传和组织学习有关会计和财经法规,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正常运用和严格执行。对于执法守法者给予表彰奖励,对于执法犯法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者予以处罚,做到奖罚分明,以强化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二是建立健全会计法规及相关财经法规,这是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基本前提。应及时制定、颁布和实施适应会计改革需要的、行之有效的会计及相关财经法规,根据实际需要修订不完善的会计及相关财经法规,尽快完善我国的会计及相关财经法规体系。
(二)人事控制实行人事控制就是要有一个合理的组织系统并明确各部门或个人的职责和相应的权限,同时还要规定相互配合与制约的方法,使财务人员各司其责,减少差错,杜绝舞弊,提高工作效率。一是要严格考查和选用财务人员,这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举措。应将各单位的财务人员人事关系全部划归上级财务部门管理,各单位所需财务人员不得自行任命,必须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即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统一任命,以防止财务人员所在单位共同作弊。上级主管部门要根据财务人员的学历、实践经验、业务素质、职称等水平按层次归类建档,建立财会人才库,同时明确职责,实行岗位责任制,定期考核,对那些业绩平平、素质差、不称职的财务人员要毫不手软地从业务岗位上撤换下来。二是严格分离不相容职务,以便相互牵制,互相制约。通过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可以分散权力,强化会计控制。
(三)制度控制制度控制是通过建立与完善有关的内部稽核制度,如会计凭证的审核制度、账账核对制度、复核制度、检查差错制度以及会计凭证控制、账簿控制、报表控制、电算化控制等措施,来发挥控制与预防会计信息失真的功能。一是记录控制,即通过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记录,在反映财务业务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确保业务记录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效性,记录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二是程序控制,为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每一项业务的处理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和检查等控制程序,任何部门或个人不能独揽业务处理的全过程,不同程序应该交由不同的人员去完成。这是从动态的角度对会计处理所进行的控制。三是人员素质控制,要求会计人员的素质要与其所担负的职责相适应,主要包括提高会计及其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定期进行轮训和教育,强化其业务技能。
(四)管理控制管理控制是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使会计工作形成一个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内部管理系统。根据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结合自身的需要,完善内部会计核算制度及有关管理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工作秩序,保证对内对外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资料,使各项经费合理高效运行。同时,应尽快制定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法规,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惩处作出明确的规定,为加强会计信息的质量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五)监督控制一是建立健全审计机构加强内部审计,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堵塞漏洞。二是审计、财政监督对审计对象做出合规性、合法性、有效性、真实性的判断、鉴证、评价。三是社会监督,要求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公开制度,以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在会计信息公开制度下,无论是有利的或不利的会计信息,都应该全面披露,起到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作用。必然赶不上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
三、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
(一)政策、法规控制一是强化政策法制观念,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大力宣传和组织学习有关会计和财经法规,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正常运用和严格执行。对于执法守法者给予表彰奖励,对于执法犯法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者予以处罚,做到奖罚分明,以强化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二是建立健全会计法规及相关财经法规,这是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基本前提。应及时制定、颁布和实施适应会计改革需要的、行之有效的会计及相关财经法规,根据实际需要修订不完善的会计及相关财经法规,尽快完善我国的会计及相关财经法规体系。
(二)人事控制实行人事控制就是要有一个合理的组织系统并明确各部门或个人的职责和相应的权限,同时还要规定相互配合与制约的方法,使财务人员各司其责,减少差错,杜绝舞弊,提高工作效率。一是要严格考查和选用财务人员,这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举措。应将各单位的财务人员人事关系全部划归上级财务部门管理,各单位所需财务人员不得自行任命,必须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即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统一任命,以防止财务人员所在单位共同作弊。上级主管部门要根据财务人员的学历、实践经验、业务素质、职称等水平按层次归类建档,建立财会人才库,同时明确职责,实行岗位责任制,定期考核,对那些业绩平平、素质差、不称职的财务人员要毫不手软地从业务岗位上撤换下来。二是严格分离不相容职务,以便相互牵制,互相制约。通过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可以分散权力,强化会计控制。
(三)制度控制制度控制是通过建立与完善有关的内部稽核制度,如会计凭证的审核制度、账账核对制度、复核制度、检查差错制度以及会计凭证控制、账簿控制、报表控制、电算化控制等措施,来发挥控制与预防会计信息失真的功能。一是记录控制,即通过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记录,在反映财务业务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确保业务记录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效性,记录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二是程序控制,为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每一项业务的处理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和检查等控制程序,任何部门或个人不能独揽业务处理的全过程,不同程序应该交由不同的人员去完成。这是从动态的角度对会计处理所进行的控制。三是人员素质控制,要求会计人员的素质要与其所担负的职责相适应,主要包括提高会计及其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定期进行轮训和教育,强化其业务技能。
(四)管理控制管理控制是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使会计工作形成一个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内部管理系统。根据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结合自身的需要,完善内部会计核算制度及有关管理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工作秩序,保证对内对外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资料,使各项经费合理高效运行。同时,应尽快制定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法规,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惩处作出明确的规定,为加强会计信息的质量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五)监督控制一是建立健全审计机构加强内部审计,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堵塞漏洞。二是审计、财政监督对审计对象做出合规性、合法性、有效性、真实性的判断、鉴证、评价。三是社会监督,要求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公开制度,以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在会计信息公开制度下,无论是有利的或不利的会计信息,都应该全面披露,起到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作用。
财务管理实训应侧重财务分析、投资理财和财务预算等方面的实训。在财务分析部分,可以利用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资料,重点对报表结构进行分析,对实训企业的赢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找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使学生掌握财务分析的方法。对投资理财方面,可以采用典型案例,使学生掌握资金筹集方式,投资决策方法和营运资金管理,初步了解投资理财知识。对财务预算的实训,则可采用典型案例使学生掌握现金预算的基本方法和现金预算表的编制。
在财务管理实训室的布置上,可设置财务分析部、投资理财部和资金预算部,每个部门根据其相应的职责范围,利用相应的实训资料开展相应的工作,在实训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实训小组,定期轮换,以使他们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范围,以达到巩固与提高的目的。同时在财务管理实训室的四周墙上,应张贴有财务分析部、投资理财部和资金预算部等部门等相关岗位的工作职责,以使学生明确责任,开展工作。
四、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室建设
会计电算化实训是将会计模拟实训转到计算机上来,其目的是突出学生利用计算机和财务会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学生对会计业务在电脑上的处理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的侧重点应是在手工会计模拟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财务软件,重新进行计算机模拟,从建账、原始数据的录入,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凭证的编制,到计算机自动登记账簿和生成会计报表,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电算会计的快捷、方便和先进,为今后从事会计和会计电算化工114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训资料的选取上,可选用会计综合实训已经编制完成的资料,既省去又一次业务处理的时间,也突出会计电算化实训的宗旨是训练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运用财务软件能力。同时,也可将会计手工操作与计算机操作对比,总结各自的优缺点及应注意的事项。
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布置,应配备电脑,连成局域网,与校园网络连接,实现全院范围内信息共享和传输,为学生随时访问网上会计教学资源提供便利条件。同时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应装有多种会计软件,高职院校的学生将来可能就业的岗位都在中小企业,所以会计电算化实训室要装有社会上普遍采用的用友、金蝶、速达、新大中等财务软件,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和熟悉企业、公司所使用的产品,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不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综上所述,会计模拟实训是辅助教学的良好方法,根据会计教学不同阶段设置相应的模拟实训内容,构建恰当、合理的会计实训教学体系,完善会计模拟实训室建设,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会计课程的感性认识,印证和巩固理论知识,使会计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求学阶段已初步具备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适应社会,发挥专长打下良好基础,对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