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会计理论论文

关于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思考

2015-08-12 09:1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现状与成因会计法规定,我国会计监督是由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社会审计监督、政府部门监督构成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内部会计监督是会计监督体系的基础。近几年来内部会计监督呈弱化的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社会综合环境影响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一是法律法规不完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由于新旧体制的转轨、交融,造成法规制度上的不连贯性或滞后性,导致法规制度对会计行为的约束不力。二是执法环境不健全。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履行会计监督职责,但是执法环境还很不健全,实施还很不到位。

  管理体制存在缺陷,不利于会计监督的开展。首先是没有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不落实,会计监督如同"空中楼阁"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出纳一人保管现金、支票、财务专用章及法人名章,往来款项及资产长年不清查核对等,这些基本的内控制度都不存在,履行会计监督职能更无从谈起。其次是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由于会计人员生存环境、晋级增资和福利待遇无不与单位兴衰息息相关,当遇到国家与单位利益发生此消彼长的业务处理时,就有可能选择损害国家利益而维护单位小集团利益的做法,甚至采取各种隐蔽手段进行违法违纪活动。

  外部监管不到位,对内部会计监督产生消极影响。一是政府监督未能有效到位。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在各项法规制度检查中重查处轻处罚,在对单位违纪违规处罚时,重点放在对单位的违纪违规处理处罚上,而对其相关责任人员处理处罚力度不够,起不到威慑作用。二是社会监督执业质量和信誉不高。当前一些会计、审计等社会中介机构,由于管理体制、执业环境、人员素质等问题,在执业过程中质量不高,自律意识不强,甚至为制假、造假者出谋划策,对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弱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内部会计监督作用难以发挥。一是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由于历史因素和用人机制的原因,不少单位的会计主管和会计人员的任职资格和条件达不到岗位能力的要求。如某县财政部门对全县2004年末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摸底调查发现,有在职会计人员224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及助理会计师以上职称的人员仅有12人,且无证上岗人员有68人。这种人员状况必然影响内部会计监督作用的发挥。二是会计职业道德滑坡。当前会计行业出现各种违法违纪问题无不与会计职业道德滑坡有关,少数会计人员无视法律法规和制度,参与制假、造假,致使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监督弱化。

  对策与建议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经济活动最基层最直接的监督。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不仅是单位自身管理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提高对会计监督重要性的认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会计监督作为我国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法律法规规章贯彻执行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但不能削弱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而且要进一步强化。各单位负责人都要提高对内部会计监督重要性的认识,强化自律意识,自觉贯彻执行会计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认真履行作为内部会计监督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积极支持和保障会计人员依法开展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工作。

  建立健全有效的会计内控制度。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是保证会计工作有序开展和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也是做好内部会计监督的前提。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及其他具体规范,明确要求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细则,重在落实、重在执行,按章办事,真正做到人人、事事、时时都能遵循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加强法治建设,营造良好的监督环境。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在贯彻和执行会计法及《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上下功夫,加大对制假、造假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力度,切实解决好长期以来在会计行业违法违纪处理时只对事不对人的问题。对那些拒不执行会计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不但在经济上给予重罚,而且要追究其党纪政纪责任,不能让违法违纪的单位和个人在经济上占到便宜,促使各单位高度重视内部会计监督,努力营造一个良好、清新的会计执法监督环境。

  改革会计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和改进会计管理方式。近几年来,各地对改革会计管理体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实践情况看,实行会计委派制度、会计集中核算等多种改革措施,确保了会计人员在组织人事、公务经费和工作上的独立性,有利于加大会计监督力度,加强资金监管。各地各单位应因地制宜,分类管理,积极总结和完善行之有效的会计委派制、集中核算制等成功经验,不断深化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会计监督工作机制的创新。

  实行内部监督责任制,增强内部会计监督的有效性。一是必须建立和落实内部会计监督责任制,明确每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单位负责人是落实内部会计监督的第一责任人,必须积极支持和保障会计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职责;二是会计人员是开展会计监督的直接主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做到依法监督,坚持原则,履行职责;三是建立健全会计监督责任追究制度。对不作为或失职人员,必须严肃追究其责任。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