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会计控制论文

完善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探讨

2016-06-15 13: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公立医院作为我国的主要类型,对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直接的现实意义。而在医疗卫生事业中,财务会计作为医院财务管理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可以直接影响到医院的运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深人改革更加明确了一些相关的经济政策,这些制度的存在也导致了医院存在不明确的经济活动的行为,这种现象的发生必然会导致医院的发展受阻,使得医院更加关注自己医院内部的相关业务的操作与运行,完善医院的相关经营法规,尽量减少经营的风险,加强内部工作人员的管理,积极推进医疗改革的进程,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一、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1)管理层对于内控存在误解。内部会计是公立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会计的控制是内部会计制度能够得到完善与发展的基本保证,更应该正确加以控制。但是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并没有成立单独的会计内部控制机构,有的医院完全不知道内控的作用,甚至认为该机构可有可无,缺乏对于内控的认识。有的医院虽然有了单独的内部会计控制机构,但没有做到从自己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存在盲目行为。绝大多数医院管理层对于医疗事业内部会计控制都没有较全面的理解,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只看到了属于自己的利益,也没有意识到会计内部控制机构对于一个医院的正常运行所起的作用。更甚于有些高层领导在工作中将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凌驾于会计内部控制之上,认为自己的话、自己的行为就是命令,而对于我国在医疗事业改革背景下对于我国公立医院提出的要求置之不理,造成改革执行的力度不到位,最终阻碍了医院的变革与发展,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内控执行人员的素质不高。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最基本的组成,但也对会计工作有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各医院存在招收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无法胜任该项工作的问题,例如大部分的员工在参加该项工作以前,没有充足的实践经历,对于各环节所需要的专业感知存在明显的不足,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通常,人们都认为,内控是人为构建的机构,工作人员的职业态度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缘由,所以我国目前对于公立医院内部会计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会计基本工作是目前我国较为关注的职业发展课程之一,所以,国家在对于会计基础工作方面设立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避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不良行为。与此同时,我国对于与该项工作有关的工作人员,针对性地展开了一系列的培育、提高工作者素质的教育教学活动。


  (3)相应的监察制度的缺失。大多数的公立医院在内控监察方面都缺少力度,有的公立医院虽然设立了独立的内控机构,但由于缺少与之对应的监察机构,不能对内控独立机构起到监督的作用,不利于我国公立医院的发展。内审作为一个项目的最后一道程序,在内控中有特殊的作用。但现今我国的公立医院在涉及到金钱、运行实际情况等方面的问题时,内审机构往往处于尴尬地位,不能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人的调查,导致了内审制度得不到正常开展,权威受到挑战。医院监督体系与监督侧重点与国家政府监督体系不同,这也是我国公立医院监督体系发展受阻的原因之一,外部监督机制弱化,内部审计得不到运行,这些都导致了我国公立医院发展缓慢的原因,也导致了我国的医疗事业得不到更高效的进步。


会计控制


  二、公立医院会计内控不足的完善举措


  (1)管理层意识观念的改变。管理人员对于内控管理的理念存在不足促使我国公立医院得不到较好发展,这要求我国公立医院管理层必须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积极引进国外以及其他医院的优秀管理方法,在遇到问题时,不再认为自己话语权就是权威。与此同时,管理人员也应该加强对于本工作的理念知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像以往一样很大程度上只是语言上的巨人,并且建立适合我国公立医院发展的体制,制定全院上下共同认可的制度。只有得到大家的共同认可,大家才会自觉遵守规则,避免发生舞弊行为,促进公立医院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发展。


(2)提高劳动者素质。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这要求我国在公立医院内控问题上严格对待,在选拔内控工作人员时,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注重。在工作时严格把关,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应该对于公立医院卫生事业提供相应的医疗卫生培训机构,为公立医院输送高素质人才,提高现阶段的教育,大力发展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为了避免工作者的不利于医院运行的行为,可以提出换岗制,不再像以往一样,工作人员固定于一个岗位,换岗制度可以使不同的工作人员之间多加沟通,也有利于解决长时间的同一岗位带来的贪污等等不良作风。在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工作态度,不断地用专业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看待自己的工作,自觉接受相关组织的检查,对于自己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做到恪尽职守。

  

  (3)加强内部控制监督。2012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和2008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均对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内容做了说明,强调了内部监督制度的重要性,特别是内部审计、内部检查等制度,对于有效发现内部控制的不足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公立医院,在管理性质上与企业有所不同,与政府单位也不同。医院的公益性决定了管理的特殊性,而医院的经济独立性决定了医院在内控管理上的重要性。在当下的公立医院中,内部控制的重点是要理清各治理结构,科学的配置医院的控制权,使管办分离,确保分权制衡的有效性。同时,要重视对内部审计机构的构建,并视医院规模的大小再酌情单独设置内部控制部门来负责内部控制管理的相关工作。在院长负责制下,分设各分管院长,负责组织工作人员提供医院的各项医疗服务。为了能够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提升医院经营管理水平,医院执行总会计师制,安排总会计师一名来统筹管理货币资金的收、支业务。组织结构的优化主要体现在单独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控制部门,内部控制部门的设置,可以增强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另一方面,内部审计部门直接隶属于院长管理之下,不再是财务部门的下设单位,有利于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公医院应该加大对于违规的打击力度,对于相关问题针对性的制定法规,让有关监督部门在执行时做到有制度可依。发挥内审和外监的作用做到事前防范,事后修复,全面维护医院的卫生事部门间的权利与责任。划分岗位职责,并制订出不相容岗位,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的体系。从监督机制与奖励两方面进行引导,由审计与纪检牵头实施内部控制措施。作为审计部门,要监督医院各科室及医院关键部门,要求其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情况检查并形成检查报告,报告中要重点分析出内部控制中的不足,纪检部门要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审查。以小见大,对于发现的漏洞与错误要直接向医院管理层递交书面报告,报告应包括详细的改进措施与责任归属。考虑到医院管理的实际要求,医院的考核机制应与奖励机制挂钩,发现问题只是第一步,重点要提出可行性的改进措施。树立榜样作用,对于内控工作完成较好的部门进行奖励与引导。其中奖励可与绩效工资挂钩。以此来提升医院职工的凝聚力,执行力,提升医院内部控制措施的落实度。

  

对于本单位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应该依法严厉打击,不让内控和外部监督在执行相关制度时处于尴尬地位,推动本单位的全面发展。医院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做得好的员工,应该给予鼓励,相应地,对于工作不当的员工应该有惩罚。为保证单位的发展,让员工持有向上的工作态度、全面提高自己自身的素质,实现公立医院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卫生医疗事业的不断改革要求医院在营业时做到效益与发展同时进行。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事业的主要构成部分,对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公立医院必须进行技术改革,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引进外资,取长补短,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对于自己所存在不足的地方,及时改正。在经营中,减低经营的风险,以便民为工作重点,促进公里医院的健康、正常运营。


姜海燕

(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财务科新疆/乌鲁木齐)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