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国际会计论文

中国会计国际化相关问题的思考

2016-04-20 14:2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会计国际化的动因

  

  会计国际化目前有三种不同的表述即会计国际化表述为沟通,就是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并找出之间的差异所在;会计国际化表述为协调,就是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差异,寻求一致;会计国际化表述为全球会计一体化、统一化。可见,对会计国际化的理角解会随着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而变化。就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状况而言,会计国际化就是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就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根本动因。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会计准则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市场的发展

  

  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资本市场所涉及的范围已经从一国扩展到多国。跨国上市、跨国兼并及跨国交易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尽管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国际会计准则,但国际会计准则并没有强制的约束力,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制定自己的会计标准。由于各国的会计标准之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跨国上市、跨国兼并的企业要按当地的会计准则重新编制会计报表,这就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使跨国上市、跨国兼并的难度加大。比如,1993年德国戴姆勒一奔驰公司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时,发现公司按照德国会计标准编制的财务报表显示是盈利的,而按照美国会计标准编制则是亏损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联通、海洋石油等在海外上市,实际上已经碰到了类似的问题。显然,如果不调整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则很有可能会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因此跨国上市、跨国兼并业务的增多,客观上就要求对各国的会计准则进行协调和统一。从这个角度讲,建立全球通用的会计标准,推进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2.跨国公司的发展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跨国公司的发展速度极为迅速。随着资本集中和经营活动的扩展,许多大型企业纷纷转向跨国经营。通过输出资金和技术,在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借以当地的廉价原材料和人工,降低生产成本和开拓新市场。正因为跨国公司在不同的国家有子公司,而子公司要按照所在东道国的会计准则编制会计报表,这样母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就面临着如何有效地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合并成口径一致的报表问题。这样不仅给跨国公司报表合并带来不便,也给跨国公司分析利用报表产生诸多不便,不仅增加内部报表折算与合并费用及其经营成本,而且将影响跨国公司经营管理效率。此外,由于跨国公司经营活动对东道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影响,不可比的内部会计和报告实务也不利于东道国政府对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了解和监管。因此,跨国公司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有一个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

  

  3.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性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的合作发展也是推动会计国际化的不可忽视的力量。近年来,世界贸易组织、证监会国际组织、世界银行等纷纷发表声明,希望各国证监会、银行、企业等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欧洲联盟是一个典型的区域性合作经济组织,其基本目标是建立一个实现区内商品、劳务、资本和人员四大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大市场,为了消除自由流动的壁垒,欧盟正准备建立欧洲统一会计市场,并在2005年之前,要求所有在欧盟国家证券市场上上市的企业都必须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而非本国的会计标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成功地进行了重大改组,解决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融资、准则制定人员的选拔和独立性、准则制定程序等方面的问题,为确保国际会计准则的高质量提供了组织和人员上的保证。这些都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将推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度。

  

  二、会计国际化的环境差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社会环境,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会计。一般来说,一个企业是否能有效地经营,除了受企业内部因素影响之外,也会受到外在生存环境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通常包括法律制度、政治体制、企业资本结构、社会文化传统等。

  

  1. 法律制度

  

  法律制度大体可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两种。凡实行成文法的国家,其会计原则与会计制度受法律的影响深远,关于企业会计和财务报告的规定往往直接作为公司法或商法的组成部分。政府往往对企业施加较多的干预。实行不成文法的国家,会计原则和制度一般不通过立法做出具体规定,即使某些法律涉及到会计,通常也只是一些原则上的规定或要求。具体的会计准则由会计职业团体等主持制定。成文法系的国家强调企业财务报告的合法性与正确性;不成文法系的国家则强调真实与公允的原则。

  

  2. 政治经济体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力口以干涉的程度也会不同。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会计原则与会计制度干涉会多些。

  

  3.企业资本结构

  

  虽然大多数企业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的主要目标,但其具体的组织形式和融资方式在不同国家则可能完全不同。如果一个国家多数企业由家族拥有或经营,企业自愿披露信息的例子应会很少,因为披露太多的信息对企业竞争非常不利。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大多数企业的资本主要是银行和大财团提供,这类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也不会很高。因为当银行控制企业大多数资金时,其可通过掌握经营权和财务控制权,直接获取决策所需的大量会计信息。

  

blob.png

  三、会计国际化的利益之争

  

  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各种利益较量的过程,也是各国之间进行讨价还价的过程。在会计准则国际化中遇到的阻力实际上就是利益之争的体现。会计国际化的利益就是不同的会计准则具有不同的经济后果。会计信息将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受影响的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损害其他方面的利益。从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角度看,其经济后果主要体现在制度变迁成本上。

  

  首先,会计准则作为一种产权制度也会涉及国家主权问题。能够制定本国会计准则是国家主权的一种体现,每个国家都不可能轻易把准则制定权拱手相让。其次,会计准则不仅涉及技术层面,同样与国家的经济环境不可分割。由于会计同各国的环境具有紧密的联系,一个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不可能完全适合所有的经济环境。这样,各国在向国际惯例靠拢时,有可能需要承担因环境不适应而造成的成本。再次,当各国向国际惯例靠拢时,其需要承担新准则的学习和实施成本,并且过去在旧准则上的投入成本也将不同程度地变成沉没成本。

  

  可见,会计准则国际化意味着各国都要不同程度地承受着制度变迁的成本,当制度变迁的成本超过收益时,准则国际化就会遇到巨大的阻力。即使变迁的成本低于收益,各国也会希望国际惯例同本国的会计准则尽量一致,以减少不必要的制度变迁成本。

  

  四、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利益与障碍

  

  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问题。既然会计国际化是各国的利益之争,我们当然不能放弃国家的利益而与国际会计惯例一步到位。中国会计为什么要国际化?当然也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这可以从中国会计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得到证实。

  

  1. 中国会计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利益所在

  

  20世纪80年代,我国曾在《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中,吸收了国际会计的许多通行做法,基本上消除了外国投资者投资于我国在会计信息方面存在的障碍,有力地改善了我国的投资环境,为外国资金源源不断流人我国创造了条件。

  

  1993年“两则”、“两制”的出台,结束了我国40多年来计划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会计模式,确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会计惯例初步协调的新的会计模式,实现了我国会计核算模式的根本转换,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提高了我国会计信息可比性和可理解性,为我国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000年《企业财务报告条例》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出台,使我国企业会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进一步为国际资本市场所接受,一方面提高了投资者的信心,另一方面降低了我国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筹资成本特别是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筹资成本。

  

  2. 中国会计国际化的现实障碍

  

  从法律制度角度看,我国的法律体系类似于大陆法系,法律条款规定的内容必须予以遵循,相应地,我们在制定会计准则中也要体现涉及国家法律规定的相关内容。如企业盈余公积的提取依据、提取比例及方法等。

  

  从市场本身的角度看,我国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竞争环境并不充分,公允价值难以形成。企业间的关联交易较为普遍,导致交易价格显失公允。在我国相关会计准则的制定中,回避了国际公认的计量属性即公允价值,而是采用账面价值作为会计要素的计量基础。

  

  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看,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国家是最大的股东,社会公众等投资者则是一些较为离散的小股东。西方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较多且占有绝对优势,而我国的机构投资者较少,财务分析师队伍还有待培养和发展。由于投资者结构的不同,从而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就不一样。而且,我国目前部分企业尚未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会计监管体系也不太健全,会计准则的制定还必须考虑会计准则实施中的一些问题,以确保会计准则的顺利执行。

  

  从企业业绩评价的角度看,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公司进行监管和评价的主要指标是利润而不是未来的现金流量,强调的是过去的会计信息。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范的重点也自然会偏向利润表,对利润指标较为重视。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范的重点是资本负债表,按其提供的会计信息侧重于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现行的国际会计准则是以发达国家的经济环境为基础构建的。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其经济环境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比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说盲目地照搬国际惯例,就等于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利益争斗中放弃了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机会,以使准则变迁成本远远高于效益。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积极与国际会计惯例靠扰,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在准则制定中保留中国会计的特色。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