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进入信息化的基础,是今后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经过实践证明,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形势和基础比较好,基本完成手工记账向会计电算化记账的转变。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正从简单的会计核算系统向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变,形成以会计软件为核心,集管理、分析为一体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因此对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由于存在一些客观局限性,严重阻碍了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1、对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认识的局限性。一些单位领导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开展会计电算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有的甚至肤浅地认为“算盘”和“账本”就是财务会计的工具。这种片面的认识给会计电算化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进程。
2、会计软件发展模式的局限性。我国的软件开发公司,都强调突出自己的会计软件开发模式和特点,造成大部分会计软件相互不能兼容,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差异,给用户带来不便。如现在的用户软件或金蝶软件等。由于财务人员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会计软件经销商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得不负担起对用户单位操作人员的培训、初始建账等方面的责任。也就是说,销售的数量和范围越大,需要服务的对象和范围也就随之提高。这种软件不兼容性的结果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3、会计电算化实际使用的深度不够。一些单位在使用过程中,还仅仅停留在财务核算方面,如:工资发放、固定资产核算、报表编制等方面,而没有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资金管理、资金分析、成本分析、存货分析、财务分析等上面,为企业科学地分析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促进企业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wwW.133229.cOm
4、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严重缺乏。财会队伍中的部分人员知识老化,对计算机的应用不熟悉,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积极性不高,短期培训很难取得明显效果,而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人员由于会计实际经验相对比较少,即精通会计知识,又懂得电算化的复合型人才,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务界都比较缺乏。因此,会计与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更是供不应求,直接影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
5、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差。财务数据往往是企业的机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目前,我国不少地方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安全性,保密性重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一些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操作者未能按照程序操作,导致会计资料的丢失或错误的出现,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财务人员对计算机病毒的侵入防范意识不强,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防病毒和黑客的侵入。
二、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风险
会计电算化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财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过分依赖,也导致存在不少的风险。
1、系统故障风险。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构成,硬件是系统的身躯,软件是系统的灵魂。由于机械故障、突然断电、操作人员失误等原因有可能导致硬件系统失灵,由于非法调用和修改,软件系统因此受到破坏。在网络环境中,网络的开放性、动态性和虚拟性导致系统的可控性降低,一旦遭遇系统阻塞、病毒侵入或黑客袭击,将导致系统的混乱甚至瘫痪。
2、内部控制的风险。会计电算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的责任,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问题。目前,不少单位没有严密的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运转。加上基础工作薄弱,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电算化管理也就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手工与计算机并行时间过长,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3、人员职责集中带来的风险。手工会计系统强调组织内部人员职责分明,相互牵制,每一步作业步骤都留有原始记录。在会计电算化操作中,由于管理员和操作员常常被赋予一定的访问权限,在相对开放的网络环境里,有可能掌握重要的财务信息,窃取企业商业机密,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4、数据输入输出错误风险。在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数据来源于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一旦输入错误的数据,计算机接受这部分数据并进行自动化处理,将引发错误的连续性和重复性,造成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信息输出错误,给投资人、债权人及其关联单位等信息的使用者带来重大损失,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难以保证。
5、信息存储无纸化风险。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数据处理大致分为输入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三个基本环节,虽然信息传递仍可以通过纸面文件的形式来完成,但加工过程的自动化可能导致可视性审计线索逐渐消失,除了部分原始凭证和打印输出的报表外,大多数会计信息是以机器可读的形式存储在各种磁介质中,这种数据存储方式有可能给系统带来许多风险,由此产生的大量会计信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网络数据的共享性使得电子数据面临着更加严重的安全威胁。
三、解决的对策与措施
会计电算化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虽然存在一定风险,但只要严格按会计电算化的流程,可以得到有效地控制。
1、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会计电算化决不仅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的改进,而且必然会引起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变,促进会计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高,因而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2、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会计电算化高效实施的前提,建立健全一整套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地内控环境,做到不兼容权限必须分离原则、相互制约原则、安全、保密原则、内部防范的原则,内容主要包括:人员管理制度;操作管理制度;数据管理制度;系统维护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定期杀毒制度;电子档案的管理等。
3、培养会计电算化的复合型人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大大改变了原有会计信息处理模式。要求会计人员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以适应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的变化;同时也为会计人员多渠道地获取新知识提供了途径,特别是对会计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经常性进行,并进行经验交流,使培训收到实效,要求会计人员树立会计电算化的观念、掌握更丰富的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
4、加强会计电算化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主体是“人”,但无论规章制度如何完善,软件质量如何优良,作为电算化会计系统实施主体的“人”不能发挥作用,有制度而不去执行,甚至恶意的修改软件程序,修改数据库中的数据,非法取得口令,最终还是达不到内部控制的目的。因此,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应直接纳入内部控制结构的内容。管理者应当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培养,增强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平,达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主体诚信。
5、加强电算化的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在会计电算化中对于保证会计工作人员正确、有效地完成会计核算工作,并最终产生有用的会计信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部审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遵照《会计法》及有关财经法规的规定。(2)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如查看账册内容,做到账表相符,对不妥或错误的账表处理应及时调整。(3)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4)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电算化实施过程存在的漏洞。
会计电算化是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产生的,也将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突破了传统会计的观念与理论,为财务人员提供了众多机遇,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实施给会计理论和会计研究带来了新的难题,只有不断地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才能使会计电算化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