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实行的是准则导向机制,对于习惯制度导向的会计人员来说,无疑需要加大其会计职业判断力。本文旨在探讨会计人员如何在新准则下提升会计职业判断力的问题,借以推动新准则体系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会计准则;职业判断力;提升素质;有效途径
企业作为会计准则的实施主体,其理解和掌握会计准则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新旧准则的平稳过渡和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随着会计准则不断改进。会计要如实反映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提供有利于决策的信息。越来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不能像原来那样完全依靠会计制度来进行操作,从而要求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职业判断力。在会计实务中一些会计人员表现出迷惘,缺乏对相关会计业务的职业理性判断,从而影响了正常业务的进行。培养和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构筑与完善支撑会计职业判断的环境。是保证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本文对会计准则的改进与会计职业判断的关系进行以下分析。
一、会计职业判断的原则
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根据企业经济环境和经营特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日常会计事项的处理和财务报表编制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和判断力。会计职业判断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主观性活动,它往往会影响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各方的经济利益。因此,会计职业判断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权衡利弊得失,按下列原则进行。
(一)以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为前提
会计职业的专业性很强。它融技术方法和专业理念于一体。在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中。会计职业判断始终面临着客观性与相关性、稳定性与适用性、利益驱动与公允揭示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与斗争。始终伴随着道德因素。因此,会计职业判断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恪守会计职业道德,公允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动。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基于利益驱动,滥用会计政策进行盈余操纵的现象十分严重,损害了会计职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为此,要有效地制止企业利用会计职业判断弄虚作假、粉饰报表,必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净化会计人员心灵。
(二)以国家会计规范为依据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我国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企业选择会计政策、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除要遵循《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外。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守法经营是企业作为法人赖以生存的基本前提,也是会计职业判断的法律依据和底线。会计职业判断只能在会计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就是违法的,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三)以公允、恰当反映为准则
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在于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应当是真实而公允的,应当恰当反映和报告。随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的所有者通常无法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特别是在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投资者对企业的影响力被日益削弱,“经理控制型”、“内部人控制型”企业明显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强调会计信息的公允揭示和恰当反映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重要。因此,公允性、恰当性成为会计职业判断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
(四)以相关性为根本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会计职业判断的相关适用性是完成企业目标、贯彻经营思想、确保企业会计政策得到很好贯彻的重要保证。会计人员要对企业具体会计政策进行判断和选择,要考虑行业特点、企业组织形式、生产经营规模、理财环境、内部管理、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诸多因素;正确评估企业自身所面临的商业环境,合理确认收入、成本和费用,并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最后要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及理财环境的变化,对会计政策作出重新选择,以确保会计政策的相关性。
二、新会计准则和会计职业判断的关系
会计准则和职业判断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会计职业判断有利于会计准则实施
企业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的广泛化和复杂化、客观情况的千差万别及复杂多变,不可能存在普遍适用且稳定不变的会计政策和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不进行职业判断。这些准则就不能准确实施。财务报告尤其是复杂或异常交易出现时,意见的差异就非常明显。一般公认会计准则没有明确规定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需要企业及独立会计师在决策时作出相关判断。判断越合理充分。准则会被越好地使用,从而财务报告的结果更准确客观,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的会计信息越真实,并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反之,片面的判断会歪曲经济业务事项的实质,产生失真的会计信息,误导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
(二)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对职业判断有影响
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直接影响着会计职业判断。原来我国会计准则体系采用制度决定实务的导向,制度制定得比较严密、完备。可操作性强。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小,职业风险较低。但是此次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国际趋同,采用准则导向,准则制定得比较宽松、原则。可操作性弱,则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加大。职业风险较高。
(三)会计职业判断须在准则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会计职业判断必须在准则、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对于确定性的业务事项,已有规定的要按规定执行;如果按规定有多种会计政策可供选择,则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通过分析确定应选择适用的会计政策;准则或制度都没有作出规定的。需要会计人员本着真实、公允的原则,利用会计人员的经验和职业判断力,作出职业判断。而对于不确定性经济交易或事项需要以最近可获得的信息为基础作出判断,并尽力确保信息来源的合法性。会计准则的改进要求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要随其变化而不断提高。
三、如何提升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力
(一)转变观念,树立会计职业判断观念
观念决定思想、决定实践。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会计人员已形成排斥判断、崇尚统一的传统,这是由过去长期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所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缺乏独立判断的意愿和行动,即使有,也可能会因经营者的不合作甚至抵制而难以实施,从而导致会计人员丧失独立判断的积极性。处理会计事项时照搬以前的做法。或者请示领导遵照执行,不越雷池半步。我国会计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国际会计的协调与趋同,以会计准则指导会计工作,而会计准则一般来说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这必然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力。要求他们不仅能处理会计准则中已作明确规定的业务,还能对规定不明或没有规定的业务按照会计原则和惯例作出合理判断。
(二)会计人员需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
会计职业判断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好。首先,会计人员必须重视会计基础理论的学习。基础理论可指导新程序的开拓。增强判断能力。其次,在熟练掌握会计知识的同时,还应掌握与会计相关的经济、金融、贸易、外汇等相关知识,熟悉现代化的会计处理手段。最后,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新政策、新法规、新制度不断出台,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接受后续教育,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认真领会相关政策、准则、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使之成为开展会计职业判断的利器。
(三)加强实践训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会计人员只有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适应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的能力,才能做好职业判断。而这种能力是在会计实践中通过不断训练逐步积累起来的。为此,我们要打破会计岗位终身制。实行岗位轮换制,甚至让会计人员深入生产、采购、仓储、销售等部门了解业务流程,在实践中提高分析判断的综合能力。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是建立在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广泛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市场环境的准确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的。在高等教育中,应更新会计教育观念,改革会计教学内容和方法,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日后进行职业判断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注重会计人员对新形势的敏感性、观念及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知识的更新,组织会计人员学习、讨论各项会计法规、准则和制度,学习财税、金融、管理、计算机等相关知识。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