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论述现代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现状及成因
企业在当前这种持续、普遍、全面的通货膨胀的环境下其困境是不容置疑的。直接原因是来自于各种生产成本的上升,是一种“成本上升型通货膨胀”。目前随着市场格局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产品成本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生产性费用所占的比重下降,流通性成本的比重不断上升。而我国传统的成本管理过多地局限于生产领域,以降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作为成本管理的主要手段,忽视对产品开发、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过程发生的成本费用的控制,这也就无法适应现代成本管理的需要。
首先,从理论上说,我们已提出建立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在内的新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但在如何使这个方法体系科学化、系统化,形成有机联系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其次,当前世界生产发展的趋势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适用于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我国目前仅有6.2%的企业采用这种方法来计算,这表明我国的生产组织还比较粗放,对消费者的个性重视不够。
最后,从成本管理手段看,虽然部分企业进入了会计电算化阶段,但成本管理模块应用程度不高,许多企业仍然是进行手工核算。这样,直接导致了有相当多的企业都存在着成本信息不真实的情况,并且这种情况日益严重。
二、走出困境,有效实施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充分发挥现代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成本会计为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的实践管理,及时提供以外向型为主体的多样化信息和相应的分析研究资料,为企业高层领导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战略思考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从而使他们能据此高瞻远瞩地对企业内外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综合透视,从中了解竞争对手的长处和短处及今后的战备趋向;并了解现有和潜在顾客目前的需求及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而洞察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可能捕捉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
现代成本会计认为采购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采购成本,而且包括与低质量、低可靠性和不理想的运输条件相联系的成本。因此在对成本的管理中不应仅仅要考虑采购价格,同时还应考虑到采购的原材料的质量、可靠性和送货的及时性等多种因素,这样确定的成本涵盖的内容更全面,提供的数据更实际可靠。在进行了对采购成本的归集处理工作后,还应分析价值链中采购环节每一作业与成本的关系,以作业为基础,按照因果关系把采购成本分配到其应承担的产品成本中,这样使得产品成本相关性大为增强。
同时要考虑产品在市场的定位问题,一是产品类型的定位;二是产品在同行业中的定位。在生产阶段,成功实施战略成本会计系统需要以高质量的经济信息为基础,并且注意收集一些信息:如产品的数量、质量、消耗、成本和生产组织等信息,财务信息,销售信息。取得信息后,根据企业内部有限资源及外部市场环境,对几不同条件下的决策目标求出备选方案。再结合具有丰富知识经验的管理者的定性分析,从各种备选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选择,从而确定最佳方案。同时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实施也推动了企业信息化进程。战略成本会计系统通过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使整个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明确各部门的责任,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生产环节。
实施现代成本会计的目的即是降低总成本,对成本实行优化管理。除了上述的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的控制以外,销售及售后成本的控制也很重要。销售阶段的的成本会计系统可以通过网点配置与布局的合理化进一步得以实现;完善产品的售后服务对于企业稳定和吸引顾客源、树立良好形象、促进销售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思想,学习国外先进的成本管理经验和方法,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加,强对成本管理信息掌控的应用,增强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充分发挥现代成本会计面对各种困境与现状时寻求解决方法与创新,促使企业能动地适应和处理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的关系,统筹兼顾,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长远利益,并努力改变企业自身状况,来减少环境企业的不利影响,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各企业只有重视了现代成本的管理与运用才能达到最终的利益最大化。
作者:杨亚春
第2篇:现代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经济全球的背景下,各企业之间所面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而企业要想保持并增强自身的优势,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长足的发展,还需要一个有效成本系统的支持。就企业来讲,它所需要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一个有效、能够企业进行成本分析、控制和经营决策等提供准确成本信息的系统。随着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这一成本系统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得到了良好的运用,也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大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现代成本会计的了解,这对企业管理职能的良好体现非常有益。
一、现代成本会计的定义与职能
1.什么是现代成本会计。现代成本会计是在传统成本会计的基础上集成和发展而来的,它以现行成本为基础,是符合当前企业经济运行条件的一种成本系统。就其定义和作用而言,它是成本核算和生产经营的直接结合,在运用专门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而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切劳动耗费进行价值管理的一种活动表现。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现代成本会计也随之发生着一定的改变,并对企业资产价值的变化做出了及时的反应,具有高度的决策相关性,同时也促使企业财务会计报表体系中资产负债表地位的巩固和加强,提高了会计信息在经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现代成本会计的工作职能。现代成本会计职能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对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几个方面。在这几个职能表现上,成本决策在成本会计中占据着中心地位,是成本会计重要环节;成本预算作为成本决策的前提,所有成本计划实施都是以此为依据的;而成本控制作为实现成本决策既定目标的一个重要保证,促使成本核算逐渐成为成本决策预期目标能否实现的一个最后检验标准;在成本决策目标的实现上,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有效手段。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现代成本会计的应用能够优化企业结构,降低成本;能够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进而提高企业效益;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必要的依据。
二、现代成本会计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成本会计的核心是成本决策,由此可以得知,在对产品的成本进行计算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的计入到企业经济活动中,然后才能够对成本的动因进行选择,进而将所有的活动成本分配给产品成本。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得知,施工管理中,对现代成本会计的应用需要从以下几个基本特征出发:
1.经济活动。在现代成本会计中,其所指的经济活动是具有附加价值的经济活动。从产品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企业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若遇到无附加值的经济活动需要尽量的提出。
2.资源。现代成本法是由企业现代所面临的一种经济活动而衍生出来的,因此是适用在对间接成本将进行合理分配的一种范围中,所以,现代成本会计中的资源就是指资源库中所汇集的一些间接费用所耗用的资源。
3.经济活动中成本会计处理。现代成本制度中,企业成本的发生是按照其性质来决定的,然后再对相关的成本按各自的经济活动进行归类的一种管理方法。从这一方法分析,它不是将企业的某一生产部门作为成本中心,而是将已经确认的经济活动作为成本中心。
4.成本动因。所谓成本动因,就是指企业成本和产品之间所具有的相关性,因此,经济活动的分配一定要和这一相关性相互符合。
5.增加直接成本。在传统的成本会计中,直接成本所指的是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而余下的各项则为间接成本。但是,在现代成本会计中,直接成本所指的是各类成本。
从现代成本会计的定义出发,其基本的工作原理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活动,而经济活动的运行会产生成本,进而将成本和费用联系在一起。根据这一原理,在企业的管理中,现代成本会计的实施,就是将各资源库中的成本先分配给各个经济活动,然后再将各作业成本库中的成本分配给最终的产品,在这个环节中,企业管理中对现代成本会计的运用主要经过五个步骤:(1)对企业中所耗用的资源进行确认和计量;(2)对企业中所耗用资源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和确认,然后对这些活动进行分类,进而建立资源库;(3)对企业的资源动因进行确定,采用资源动因将归集起来的资源分配到各作业之中;(4)确定经济活动的动因,通过动因,将企业中各个经济活动中心的成本分摊到最终的产品中;(5)对产品的成本进行计算,合并汇总分配到某产品中的直接成本和各作业成本,并计算出这一产品的总成本,然后对比产品数量和总成本,这样就把企业中某施工过程中所使用产品的单位成本计算出来了。
三、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成本会计是适应在现代制造环境而产生的一种企业管理方法,并在我国各企业中呈现着一种较好的发展趋势,尤其体现在企业中。从现代成本会计的定义、职能,以及在企业中的应用分析,现代成本会计融合了很多先进的管理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也比较明显,而在应用现代成本会计的过程中,现代企业经过对其管理观念和思想的吸收,不仅能够改进企业的生产经济环境,还能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对企业以及其他各企业的长足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胡大安
第3篇:中小企业现代成本会计现状分析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成本会计控制内容主要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以及检查。企业在安排资源过程中,要做好经营任务和技术资源的预算投入,还有就是投入以后的效益和利润。这就需要成本会计充分分析企业的生存环境和内部情况,不断完善企业的成本计划,对生产经营的制定合理的费用预算和成本计划体系,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核算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成本会计工作的困难。
1中小企业成本会计运用的原则
在通常情况下,企业成本跨级人员在进行核算过程中,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企业成本信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历史成本原则。在实际过程中,这种原则也成为实际的成本原则,整个的财务会计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计量的。因此,成本会计要根据实际情况,真实准确的反映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的成果,真正把经济资源的耗费作为基本的依据。第二,分期核算的原则。为了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的连续性,就要保证会计主体的连续经营。在实际过程中,为了取得企业产品的成本资料,满足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的需要,就要加强对成本会计的管理控制。因此,企业要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细化,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期的成本核算和预算,保证及时有效的确定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第三,合法性的原则。在实际过程中,对企业计入的成本费用,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法律。在实际过程中,企业购置固定和无形资产或者进行对外投资,都属于资本性质的支出,不应该计入成本。同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被没收的财务、上缴的罚款等损失,都不是因为企业因为经营发展而产生,所以也不应当计入成本。因此,成本会计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成本费用的范围进行合理确定,保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2成本会计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成本会计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为企业经营者做出合理决策提供借鉴。第一,可以优化企业成本结构,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成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消耗的成本就是付出的代价,主要为了获得某种商品或者得到他人的服务需要花费的金额。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成本内容和定义也不断处在变化过程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成本是构成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补偿性质,本质又是一种价值牺牲,为了某种或者多种价值牺牲。成本会计对企业成本进行合理预算和核算,有效降低企业的产品、库存以及生产成本等,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的投资。第二,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益和效率。对于企业而言,就要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做好具体的成本管理,控制好企业的投资,为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和投资提供必要依据;企业要不断增加宣传力度,提高产品的质量,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
3成本会计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
在实际过程中,成本会计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①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企业内部管理的质量,证明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要引进正确的成本会计理论和方法。比如在实际过程中,成本会计认为采购的成本不仅包括一般情况的成本,还包括产品的质量、可靠性等因素。②成本会计在市场定位中的应用。在实际的成本系统中,要考虑企业产品在整个市场的定位,主要包括产品类型和同行中的定位。因此,在企业产品的实际生产阶段,要实施合理的成本战略系统,获得高质量的经济信息,同时还不能忽视企业产品的数量、质量、、财务、销售、成本以及相关的生产组织信息,同时要根据市场的外部环境和企业的内部情况,制定合理备选方案,确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同时还要组织财会人员和经营者进行定性分析,在各种备选方案中作出合理的评价和选择,从而选择最佳方案。同时,还要建立企业的成本会计系统,从而有效推动企业信息化进程建设,同时使整个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形成比较清晰的网络,明确各个管理人员的职责,最大限度的缩短生产环节,提高管理的效率。③成本会计在企业高层决策过程中的应用。成本会计在实际过程工作中,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企业领导者和经营者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思想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帮助。因此,成本会计在实际过程中,要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增强企业战略目标的前瞻性,保证客户能够满足企业以后的发展前景,帮助企业能够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机遇。
综上所述,成本会计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成本会计要根据企业内部结构和市场的实际情况,做出有效反映,对企业高层进行以后决策提供借鉴和帮助,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作者:袁文娟
第4篇:基于模型库的现代成本会计计量系统研究
一、引言
成本计量的传统模式一般是将其嫁接在会计账户系统上。早在八十多年前,工程师和会计师们结合了会计账户系统与成本记录,创立了一套程序化、规范化的成本计量模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成本会计方法。这种方法的出现有效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质量,促进了管理方法及理论的进步,同时,成本会计这一新的会计分支学科也由此诞生。因其独立的理论和方法,这一分支学科至今受到广大学者的深入研究。现代环境下,企业经营环境在信息不断更迭的时代潮流中变化巨大,在这种变化下,企业的管理科学不断发展,管理科学的发展也不能离开成本计量的发展。成本计量的要求在当今经济社会的督促下不断提高,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旧的计量模式下已经无法得到满足,例如:成本计量的传统模式忽视了“核心竞争”;成本重心前移所产生的信息“时滞”现象;传统成本计量模式与现代化的管理思想相互制约;过于简单地对待间接费用,因而不能将业务活动背后真正的成本动因展现出来;大量战略信息被传统的成本计量所淹没,难以真正体现出企业绩效等缺陷。
因为传统模式下的成本会计取决于账户,然而本身的构造型缺陷难以符合多目标的要求。RobertS.Kaplan和H.T.Johnson指出,现在的成本会计系统期望在三个方面得到满足:(1)为了能及时编制财务报表,要事先将部分期间成本分配到产品上;(2)提供产品成本估计数据给经营管理者及产品;(3)将过程控制信息提供给成本中心管理者。传统模式只用一种简单的成本系统来实现上述目标。但是由于占据思想主导地位的是财务会计,因此往往只能适用于首要目标。这种仅仅能够适用于外部财务报告的系统对于控制成本中心的过程来说却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产品成本错误。分配模式的差异,报告期的差异,以及成本计量对象的差异等决定了成本预算和产品成本以及控制过程的目标。仅仅依赖账户系统是不足以支撑三种成本计量去正确完成每一项规定的任务。所以,一个能够打破传统计量模式的,改变其固有缺陷的,全新的模式需要被建立起来。
二、国内外成本计量理论研究的现状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识到了传统成本计量模式的局限性,他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期待能够去改变其弊端。目前的研究者主要有三类,第一个研究方阵是主流的财务人士,工作的性质使他们需要不断提高信息品质,能够把会计计量模式构建成一种能满足各类信息需求人员的模型。当然该模型包括成本计量的规则。另一个重要的方阵是管理会计师,管理会计师们需要创造出全新的产品成本管理方式及成本计量模式来更好地满足管理需要。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资本成本计算、战略成本会计、质量成本计算、作业成本会计以及现金流量制会计等新方法和新概念不断涌现,为成本计量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第三个研究方阵是信息工程师,他们来自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方面,通过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来优化企业信息化管理,考虑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的成本计量问题来对其提出整体的解决方案。第三个研究方阵属于会计界外部人士,其优点是其能够不被传统的方式所局限,很好地致力于新奇思路的探索。这一优点也使会计外部人士成为了发展会计新的成本模式中的重要一支。在国内,有不少学者开始致力于成本管理问题的研究,例如陈胜群、郭道扬、胡玉民、欧阳清、潘飞、王化成、徐政旦、余绪缨、杨雄胜等学者对成本管理多方面进行研究,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遗憾的是这一领域的研究仍然处于缺乏系统性的阶段,主要表现是:(1)打破会计账户系统进行成本计量的研究尚无;(2)在信息化和管理视角来研究成本计量的学者并不多;(3)系统研究成本计量规范的论文少见。
目前在西方,主要有传统和创新两大成本会计研究的学派观念。守旧型的传统学派往往束缚于传统模式,其所研究出来的成本技术方法对现实企业的管理需要无法充分满足,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然而创新学派却缺少理论体系的系统性优势,虽然他们融入了大量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如数学、管理工程、计算机等)来构建新的成本会计计量模式,但往往只是对这些科学成果进行呆板的拼凑,机械地注入会计学科,从而脱离了新的会计理论体系。同时一些新成果不符合传统会计规范,用规范理论无法解释和支撑。往往最不应该被忽视的是会计界之外的第三种研究力量,他们虽然一般是其他行业的设计师或者信息工程师,但却能在会计计量领域提出较多的新方法和新思路,突破了传统会计思路的思维桎梏,如Jayaram(1999)、Leeet.al(1997)、Vanackee(1993)、Sterman(1989)等,从流程重组以及战略、信息技术、运筹学、系统动力学等不同角度与学科领域对成本计量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大胆且独具创意的新思路,本文在研究前人跨界思想后受到启迪,有了创新思考。
三、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成本计量系统设计思想和结构
不同于传统模式和生搬硬套拼凑出的新规范,本研究希望构想出一个突破会计账户框架的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成本计量的开放性系统,这样一个系统应该是多维成本计量的、基于三层结构的、开放式的计量系统。
(一)现代成本计量系统的要求
一般而言,现代的新成本计量有以下5个基本要求:
(1)为企业提供战略成本信息,以对其进行长远规划和整体策略服务;
(2)提供成本信息来进行定价决策和资源分配决策;
(3)分配给成品部分期间成本,方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
(4)对人员服务进行评价,衡量业绩指标;
(5)提供成本控制和成本计划服务来实施企业经营活动。
第一个要求面向战略管理,分析企业经营环境,规划整个企业运营的策略,通过价值链分析发现经营中的威胁和机会,此时成本信息能够支持决策。第二个要求面向战略层,同时也面向执行层,为资源分配提供一定的帮助。而第三个要求则是针对外部的财务会计,新计量系统把所需的成本数据信息传递给外部会计。第四个要求和第五个要求针对核心的管理层,为管理者提供一定的信息帮助,使之做出正确决策。
(二)成本决策支持系统设计思想
成本信息系统应该使用决策支持系统来保证成本信息能进行多目标的决策。该决策支持系统(DSS)结合了人与计算机在信息处理能力上的优势,帮助决策者解决了半结构化及非结构化决策问题。此系统能对不同的数据输入进行分类处理与人机交互,而且反应速度快,可以满足多目标的决策要求等。成本决策支持系统设置有两个基本库——模型库和数据库,不同的计量和确认规则存放在模型库,而会计交易的基本事项则记载在数据库。在使用成本信息时,系统鉴别出不同信息使用者的不同使用目的来制定相应的确认和计量规则,组合起密切关系到信息使用者决策的成本信息内容,从而避免了传统成本计量系统中的某些缺点,例如所提供会计数据的固定规则性。
(三)成本计量模式的三层结构
一般将成本计量模式划分为公司战略层成本计量、管理控制层成本计量和作业层成本计量三层结构。成本计算顺序一般是由作业层开始来记录和计算原始成本;用原始信息帮助管理控制层控制成本预算;最后利用之前两层结构的成本信息提供战略层分析与决策思路。成本分析则相反:公司战略层对“成本链”的成本相对优势采用价值链分析工具进行分析;管理控制层则是控制成本预算,评价成本过程;作业层成本则通过对特定对象的分析来完成成本改善。
(四)突破账户约束的开放系统结构
应在账户系统之外构建一个突破了会计账户系统的开放性的成本计量模式。在设计底层的作业层成本计量系统的同时考虑其上两个层次的具体需求,以获取更为准确和可行的汇总数据。
图1左边体现了成本计量系统的内在逻辑结构。(1)设计成本对象。成本对象的多维性包括产品、商标、作业、客户、部门、项目、服务等。由于增加一个成本对象带来的是级数倍的新增系统数据处理数量,因此要谨慎地确定对象数量。(2)成本对象的划分取决于动态的直接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纳入特定成本对象,而间接成本则采用分配计入的方式。一般而言,直接成本越多,越能准确计算出成本,但是会大大增加其计算花费。(3)汇总逻辑关系以确定成本等级。制造企业通常有产量层成本、批量层成本、工厂服务成本、产品支持成本四个成本等级。这种等级划分能满足不同层次管理者对成本分析的需要,从而确定合适的成本动因。(4)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制度。实际工作中,往往用混合成本计算制度替代了较为少见的单纯成本计算制度。(5)确定间接成本库数量。成本动因分析在较多的间接成本库数量下更为有利,也能更加方便地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应对价值链上低效率或不增值的活动。
(五)改变传统成本计算的数据流向
传统模式中的数据流向顺序是:财务系统——管理系统——业务系统,也就是说首先要将财务凭证把交易事项记录到账簿上,然后业务部门通过账簿把所需要的信息提供给其他部门,使信息帮助各部门正确做出决策。但是在未来发展中,这一传统流向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如图1右所示,数据将首先由业务系统转向管理会计,然后管理系统流转到财务系统。新的数据流向中,业务部门对发生的事项进行准确的记录,达到物流、人流、资金流完整统一的数据链后管理信息将流转到管理系统,以供管理部门进行成本的管理和控制,而相对于管理系统而言,财务会计系统所需要的信息是较为严格的,财务部门应该把符合会计准则的成本信息从业务数据库中提取到会计账簿系统中,把那些不符合会计准则的信息从系统中剔除出来。
(六)成型于模型库的成本计量系统结构
决策支持系统包括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参照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库和模型库所组成的结构来进行设计。其中,模型库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不同于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特征,作为管理信息的核心,数据库同时和财务信息系统共享数据信息。管理型会计在做出决策时需要的各种基本模型都可以在模型库中找到。管理型会计在模型库中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调用和运算,从而作出决策。成型于模型库的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如图2所示。
该系统包含三个子系统,也就是数据库的子系统、问题处理及人机交互的子系统、模型库的子系统。一个是依照决策内容和分析方法的区别,需要将各种数据库文件分别建立在系统之中,将维护和管理系统中所使用的各种数据文件的任务交给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包含有分析、决策模型里用到的基本数据以及产生结果后的决策。一个是通过模型库分类管理会计中经常使用到的分析、决策方法,这些方法是寻找问题解决方案的重中之重,另外模型库管理系统所进行的最主要的工作是运行管理模型记忆管理存储。一个是问题处理及人机交互的子系统,该系统能够进行数据处理与数值计算、人机对话、组合运行多模型结构等,具有作出决策的模型库综合性功能。
四、成本会计计量系统的模型规范及推广运用
(一)模型库中的组织及存储
构造出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点问题是模型的储存和组织。一般用模型文件和模型描述来刻画一个基础模型,通过模型把相关事项涉及到的各种信息如实记录到模型描述中,记录应该包括模型的名称、模型的接口以及其所属模型库等内容。有的模型文件是数据文件,当然也有可能是程序文件。
通常模型库中模型文件库和模型字典库这两个部分实现对模型和模型描述的区分,而模型的管理、查询、存储模型信息主要依赖于模型字典库。模型字典库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模型字典库能够将模型进行分类。由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会计决策中出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新类型的模型需要不断被建立。针对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类型的模型来做出不同的决策和解决办法。基于此,模型的分类就显得很有必要。而模型分类的首要步骤就是字典库分类。
其次,模型字典库可以索引模型文件。模型的四个组成部分为说明文件、源程序、目标程序和数据文件。模型的增加导致这些部分同时增加。构建文件索引,能够方便各模型与模型文件的联系,是相当重要的。
最后,方便查询和维护模型。因为字典能索引模型文件,通过索引能快速找到某事项适用的模型,也使得清除、增加和更改等操作更加方便。数据库形式、菜单形式和文本形式组成模型字典库,而数据库形式被运用于决策支持系统,使每个模型形成一个记录,然后使用关系数据库的模式来存放模型字典的内容。
这是一种适用于模型的查询、区分及更改的组织形式。把模型字典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表层,它记录模型的总体信息,如模型名、模型类及子类和模型号等信息。其二是中间层,它记录着各个模型的个体信息,如模型文件、模型存储位置、单元模型间连接等内容。其三是内层,它记录的是模型参数和变量间信息,如类型、变量名、变量说明、长度、上下限等内容。
模型在计算机中以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基于此,建立模型字典库的同时,也应该建立模型文件库,在不同的子栏目下应该记录不同的模型文件,其中应包含目标程序文件、变量文件、模型说明文件、模型数据文件和源程序文件等。这种储存形式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模型文件库,具有文件形式,也是模型的主体,主要按文件方式存储;第二部分是模型字典库,它是一种组织结构形式,不过以模型文件名来存储。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在模型字典中指明模型文件的存取路径。
(二)成本计量模型库管理系统功能
模型库管理系统能提供给决策者各种模型来支持其做出决策,主要功能如下:
1.管理模型的存取
该功能涵盖新建、查询和更新模型。新建模型是指定义模型语言,用户可以通过它来进行模型的新建,随着模型数量的增加,模型字典中的数据也发生变化。查询模型是指用户通过模型语言查询对模型特征加以了解并且从模型库中调出模型,从而查询模型文件。更新模型是指利用数据更新来修改模型参数,并且不改变模型的结构。这一工作不修改模型字典,只修改了模型文件;但是在对模型的变量和参数有所增加或减少时,就需要对相应的模型字典加以修改。
2.数据库链接
启动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析取系统来储存初始数据和运算结果。
3.维护模型
修改模型字典,对模型进行集成、联接、重构和删除等维护操作。
4.控制模型运行
模型的单独运行和组合运行同时进行。对于其运行控制机制,所属机构要提供顺序、选择、循环的基本控制机制。这时模型文件需要通过模型字典协助运行,首先应该做的是确定模型文件的运行路径,进而找到具体文件启动模型的运行。
5.人机交互系统的联系作用
决策者直接将模型库交互系统与管理系统加以联系,方便用户进行使用和控制。
五、总结
基于会计账户系统的传统成本计量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企业的发展需求,它的种种落后于社会的弊端,无疑不利于企业作出决策,有时还会导致企业出现错误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模型库的成本计量分析系统则在分析理念与分析方法方面与时俱进,因此逐渐得到各界人士的青睐。今后,应当基于成本计量模式的三层结构,按照成本决策支持系统的思路设计出不拘泥于账户约束的开放式系统结构,并且变换传统成本计算的数据流向,以构建出一套开放性的成本计量系统。另外,要认识到模型字典库和成本计量模型库管理系统的关键性作用,更进一步挖掘它们对成本会计计量系统构建起到的正面作用。相信,经过后人的不懈努力,基于模型库的成本计量分析系统必将在未来的会计成本分析领域大展身手。
作者:孙燕
第5篇:现代成本会计管理理念与方法探究
现代成本会计是在传统的会计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符合现代企业经济发展条件。利用现代成本会计,能够对企业资产价值变化及时的反映,并与经济环境变化向适应,加强了资产负债在财务报表体系中的有效地位,也加固了会计信息在经济信息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现代成本会计是企业生产经营与成本核算的结合体,利用科学的管理理念与方法,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进行预测、管理、规划、控制、分析、考核等。现代成本会计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主要负责企业生产运营的成本预测、规划、控制、核算、分析以及考核。其中成本决策时现代成本会计职能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成本会计工作的中心。现代成本会计职能中,成本预测时规划的基础,而成本控制是成本决策的有力保障,进行成本核算是实现成本预期目标的最后检验,可以说,现代成本会计是一种行为职能。
一、现代成本会计管理理念与方法
(一)现代成本会计管理理念产生的必然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国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所谓的第三产业主要指的是服务行业,在人们经济水平提升的同时,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经济潜力。在大力推行第三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企业的生产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由原来的粗况生产结构逐渐改变为集约型生产结构,同时旅游业、保险业、通信业等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我国的市场中占有了一定的份额。
对于传统的行业来说,第三产业的成本份额很难划分,传统的成本会计管理方法也不能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所以需要有一种新的成本会计管理理论与方法,以适应新经济环境,并为企业发展提供科学的成本信息。随着我国和学技术的发展,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应用了多种新科技、新产品,企业生产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同时企业产品成本管理的方式也有了本质的变化。传统的人力成本控制了企业整个生产过程,在目前集约型的企业生产方式中,其整体比例下滑严重。目前,一些高新科技企业人力成本只占企业生产成本的5%左右,但间接制造成本比例却有所提高,在就需要在进行企业成本会计管理过程中,深入分析这些间接成本产生的原因,为企业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信息。
(二)现代成本会计管理理念与方法
现代成本管理理念与方法,包括很多种,包括价值链分析、作业成本分析、零存货与及时生产、全面质量管理、约束理论以及持续提高理论等。
1、价值链分析法
价值链分析法是探索适应新环境下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理念过程中关键的环节。价值链指的是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从产品研发到生产、销售以及整个运营的过程,与企业产品的价值具有很重要的关系。
对企业价值链分析,需要认真的分析企业产品的价值,这首先就需要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价值不增值作业与增值作业进行严格的区分,适当的减少不增值作业,这样才能起到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目的。企业的价值不增值作业有很多,比如,大部分企业都会保存一些存货,目的就是降低企业的风险,但同时需要为这些存货实施管理,产生一定的管理费用,这些费用成本并不能增加企业的价值量,所以属于企业不增值作业。另外,企业生产的半成品也不会增加企业的价值量,也属于企业不增值作业。因此,需要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尽量的减少企业不增值作业,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2、作业成本分析法
作业成本分析法又被称为作业成本法,就是在企业成产作业过程中,对企业生产作业成本进行分析与计算,为企业作业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提供原料、资金、人力等资源的总体被称为作业,可以说是介于产品之外的执行标准。作业是企业生产、运营的具体工作,没进行一次,就会消耗一定的资源,而每一次作业的成果也会逐渐的转移到下一项作业中,最终会转移到成品销售客户。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也就是作业的消耗资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价值,但有的作业会产生价值,有些作业却无法产生价值,这些不产生价值的作业被称为不增值作业。进行作业管理的目的,就是合理调整企业生产结构,减少不增值作业,实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利益的目的。
企业生产成本动因,受生产成本、费用等因素的影响,实施作业管理的难点也正是成本动因。我国企业生产的方式各种各样,生产的产品也不尽相同,所以产品的形式也就有所不同,这就导致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资源以及成本存在差异,成本动因也就各色各异。
3、零存货及时生产法
企业一般都会有存货,目的就是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这就需要配带相应的存货管理。由于存货管理并不会增加企业的价值量,属于不增值作业。因此,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常常采用零存货的方法。单纯的零存货方法会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主要的由于供货商如果不能按时供货,企业就会造成较大的损失。这就需要采用零存货的企业选择信誉度高的供应商,另外,还需要及时的生产,在接到订单后,企业就需要及时的生产,只有这种零存货及时生产理论,才能有效的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有效的降低企业生产的风险,减少生产成本,实现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目的。
4、全面质量管理
企业生产管理中,全面管理是一个及其重要的环节,其核心是服务质量管理,而服务质量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息息相关,关系着企业的整体服务质量以及管理水平。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生产水平,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持续发展的保障。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对产品的质量并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忽视了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导致产品的质量欠佳,这虽然能够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但是质量存在问题的产品,将面临着退货、维修等问题,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额外费用。经大量的实践证明,质量合格的产品,通过生产销售等环节,产生的利润往往大于质量欠佳产品给企业带来的利润。西方发达国家一些企业的“质量免费”理念也与这个现象相吻合。
企业生产质量,是每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企业的成本效益管理工作,需要根据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实施,而企业长远的目标必然是占据更大的市场,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能够健康持续发展。企业要求生产产品零缺陷,保证产品的质量,为企业不断扩充市场,增加客户。如果一个企业的生产质量出现问题,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其顾客量以及市场份额必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估量的。全面质量管理,在现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就是以客户的要求为基准,在保证生产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的提升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可以看做客户对其的满意程度,客户满意的产品就是质量好的产品。但是企业在追求质量的同时,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产生一定的成本,包括质量预防成本、产品检验成本、内外部缺陷成本等。这些成本,是为了保证生产产品质量合格而产生的成本,是企业成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本。目前,许多大型企业将全面质量管理当做企业发展的动力,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确保企业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5、约束理论
约束理论是现阶段企业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理论,其主要指的是:企业一般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缺陷,这种缺陷的存在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约束理论就是为了帮助企业找到这一缺陷,并不断的完善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促进企业健康的发展。在现阶段,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并不是单一的环节,需要经过多重工序,但是由于每一个环节的生产水平、设备使用以及机械完整度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程序中生产力不同。利用约束理论,找出生产力最为薄弱的环节,尽量的提升该环节的生产质量,保证该环节的生产能力得到提升,这样就有效提升了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的生产力,实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目的。
企业坚持约束理论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需要企业不断的利用。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不断的利用约束理论,找出企业生产薄弱的环节,并加以改善,就能提升企业的生产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不断的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确保企业能够在激烈竞争中稳步发展。
6、持续提高理论
持续提高理论是企业现代成本管理中关键的理论,该理论的关键在于寻找企业生产成本的基准点,这个基准点,主要指的是企业生产产品过程中,最低的生产成本。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成本管理理念下,企业需要以达到这一基准点为生产目标。这就需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坚信能够做到,并付出一定的努力。其偶也生产最低成本这一基准点并不是一沉不变的,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并且是呈降低的趋势变化。
企业要想准确的找到这一基准点,除了提高生产质量,采用新型生产工艺外,还需要与同行业的企业生产做比较,参考同行业的生产成本。因此,持续提高理论的实施需要行业间共同参与,实现企业共同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目前,一些大型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就利用了这一理论,并去得到显著的效果,比较典型的企业有日本本田、福特等。
二、成本管理理念与方法的系统性分析
现代成本管理理念与方法是在同一个时代背影下产生的,在本质上具有共同性质。其中,进行价值链分析以及作业成本分析法,其主要的做法都是尽量减少企业中的非增值作业,实现减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而零存货及时生产也是在减少非增值作业的基础上实施的;服务质量是整个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强调顾客至上,提升企业服务质量,增加企业顾客,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约束理论以及持续提高理论也是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过程。
根据上诉的观点可以看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主要是以提高企业生产质量为中心,并提高服务质量满足顾客的具体需求。这一体系是现阶段企业发展中理想的体系,这种体系并不是静态的,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其最终的生产目标就是不断的降低生产成本,满足顾客多样化的要求。
如果将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当做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么就可以将作业成本法与价值链分析当做现代成本管理的基础,而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现代成本管理的目标,零存货及时生产是现代成本管理的主要手段;两个理论——“约束理论”以及“持续提高理论”贯穿于整个企业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这个有机的整体,与企业价值量共同存在与企业生产经营中,是一个高效而复杂的综合性管理过程。
三、现代企业中的应用问题
(一)现代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成本会计在新的环境下,在企业发展中的具体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现代成本会计为企业实践管理提供有效的服务,可以为企业高层决策管理提供及时有用的多样化信息,促进企业决策过程中,能够对目前市场具有宏观的了解以及细节上的掌控,及时的了解行业竞争对手的动向,做好战略准备。另外,还可以及时的了解客户的需求,结合企业发展目标,抓住机遇,为将要应对的挑战做好准备。
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利用成本会计,既可以不断的提升企业生产质量,还能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的水平。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中,会计成本认为产品的采购不应该仅仅包括采购成本,还需要综合考虑采购运输、采购质量等因素,包括这些因素产生的间接成本,这主要的因为,如果采购货物质量不过关、采购货物可靠性不高或者运输不及时,往往会使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产生一定的成本。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想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市场定位。在成本会计系统中,企业的市场定位主要包括产品类型定位以及产品在同行业间的定位两个方面。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及时的掌握市场信息,注重市场信息的收集,包括市场对本类型产品的需求量以及生产组织、财务信息以及销售信息等,在获取信息后,要结合企业内部的资源以及市场环境,制定不同环境下的发展目标与方案。结合价值链分析以及作业分析法,根据管理者丰富的经验,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选着最适合企业发展的方案以及备用方案。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售后问题,这就需要进行有效的售后服务。企业售后服务管理中,应用现代成本会计,可以有效的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售后服务成本。首先,在产品生产阶段,要正确处理成本与产品质量的关系,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第二,定期的进行市场调查,将市场调查的结果及时的反馈给企业会计部门,完成成本质量的优化工作,消减隐没成本;最后,要不断的提升企业的售后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招揽更多的顾客,以售后促进销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大,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实施有效的成本管理。现代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体现在决策管理、成本管理、市场定位管理以及售后服务管理等方面,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二)我国企业应用现代成本管理理念与方法时应注意事项
西方发达国家发现并率先使用现代成本管理方法,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这种理念与方法在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我国国情、生产结构等与西方国家不同,所以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一是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企业成本管理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现代成本管理方法,结合企业所有员工一起实施,共同参与。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将企业成本管理与员工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二是企业成本管理是一个贯穿于企业发展过程的复杂工程,应用现代成本管理方法时,需要注意应用的全面性,实现上传下达,确保企业各项命令能顺利执行;三是企业成本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所以应用现代扯成本管理方法也需要有持续性,以企业长远发展为目标,不断的提升企业的实力。
四、结束语
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企业生产结构正逐渐的发生变化,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与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环境下企业的发展。企业成本管理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随着企业生产结构的变化以及市场经济发展,成本管理理念与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在这个背景下现代成本会计管理理念与方法产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现代成本会计管理理念与方法,包括价值链分析、作业成本法、全面质量管理、零存货及时生产、约束理论以及持续提高理论,企业管理中应用现代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但同时在应用现代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同时,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意成本管理的全面性、综合性以及持续性。
作者:符晓晖
第6篇:浅析现代成本会计的几个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本”已从原来的行业会计中逐渐独立分离出来,成为一门会计学分支,因此,探讨研究有关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问题当属必要。
一、定义
现代成本会计是现代成本核算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耗费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的一系列价值管理活动。通俗的讲,现代成本会计是一项管理活动,各项职能的发挥都是为了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几个问题
1.现代成本会计的独立性问题。成本,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任何一个生产企业都要面对,特别是在市场全面放开的今天,它作为一定时期内生产特定种类和数量产品的资金耗费,每一家生产企业都十分重视的这个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成本会计的职能也在不断发生演变,并逐渐扩展为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及成本考核等多个内容,形成了庞大的现代成本会计体系。有人认为现代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形成了重复,更有甚者建议有关院校应将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合并为“成本管理会计”。事实上,现代成本会计的宏观约束与调控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税法中均有较严格的规定,因此,成本会计的独立及其内容的专一性可视为将来的一种趋势。
2.现代成本会计的目标问题。成本会计的目标呈具有性、时代性。不同社会制度下、不同历史时期内,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成本会计的目标也不尽相同。现代成本会计的目标就是指成本会计工作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可以这样讲,它是由特定环境下成本会计的对象、内容、性质及其职能作用所决定的,尤其是受成本会计职能的制约。因此,现代成本会计目标应与其职能相适应,在职能范围内制定可行、先进的目标,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其功能作用。
3.现代成本会计的费用分配问题。费用是现代成本会计中最普遍、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究其原因就是其分配的公正性直接关系到成本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所谓公正只是一种相对的概念,也可以讲是一种主观假设,它是现代成本会计陈报会计信息的一项基本前提。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才会产生和存在一系列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诸如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制造费用分配的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机器工作小时比例分配法、直接成本比例分配法等等,他们无一例外的都隐含着公正分配的假设。
三、几点思考
1.不能脱离生产力论现代成本。早在《资本论》中就有“生产二重性”之说,如果脱离生产力来阐述现代成本,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生产力水平对成本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和意义,如果脱离成本与生产力以及产品和市场之间依存制的联系,局限于就成本论成本,就容易使现代成本会计从理论上走向死胡同。正确的选择应从“生产二重性”出发论现代成本。生产过程既是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过程,同时也是产品的形成过程,彼此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投入是为了产出,没有投入便没有产出;不求产出自然就不会投入,无效的产出就是把投入变成了浪费。
2.成本不属于价值范畴。一些会计工作者依据价值w的公式:W=C+V+m,令成本为k,于是得出:w=k+m,移项:k=w-m。也就是说成本等于商品价值减剩余价值。它是成本的本质部分,是社会必要生产费的那一部分,并非现实的历史成本。
3.应建立现代成本会计一般原则。现代成本会计信息的准确提供是来源于规范的现代成本会计,它必须有自己的一般原则。财务会计中的十二项会计原则,大部分表现出现代成本会计的特色,如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谨慎性原则、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全面性和重要性原则等。都适用于现代成本会计。此外,现代成本会计中费用成本的确认与计量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还应该符合有关法规的规定,应建立合法性原则;在公正分配前提下,应建立合理性原则。前者讲的是现代成本会计核算必须符合有关、法规和制度的规定,划分计入本期损益与非本期损益、计入产品成本与非产品成本等界限,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后者是指费用的分配应力求公正、合理,分配标准符合受益性原则。
4.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研究滞后。目前,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研究系统性差还是停留在对单一现代成本会计管理的方法进行研究,缺乏对方法之间联系的研究,不能形成全面系统的方法体系,与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方法的应用似乎断层,引进的新的方法常常导致原有方法的放弃,使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缺乏继承性和连贯性;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研究还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往往忽视对竞争对手的研究,缺乏战略考虑,缺乏对价值链的分析,缺乏对产品成本寿命周期的认识。这些都是现在和将来现代成本会计发展进程中需要避免和克服的。
作者:候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