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成本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合理途径浅谈

2016-07-17 12:5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教师应及时地转变传统教学方法观念


  教师是教学中的主体,在教学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观念是居于掌舵者的地位。传统的教学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记忆和背诵,而对学生的参与却很少重视,尤其对于培养学生实际中的账目处理、核算等方面的技能涉及得更少了。会计的实际工作环境往往是复杂多变的,不同的公司、不一样的产品生产和工艺特点都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核算,这就需要会计从业者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进行完备的成本预算,合理地对企业的各项作业进行分析,建立可行性强的数据库。在传统的教学中很难培养学生的这些专业会计应具备的实际应用技能,这就需要及时地对成本会计进行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切实将提高学生在现实的环境中解决成本管理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是实际的指导,实际环境又反馈教学理论研究,两者相辅相成。所以,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引进案例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切实将实际中的案例和课堂的教学内容互为补充,弥补单纯的“教材导人式”教学中的不足和欠缺。


  二、在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要转变课堂中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有效地指导下,切实培养学生面对实际的客观案例的分析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法作为一种实际和理论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许多教学领域中都有所应用,那么在会计的教学中应如何具体应用案例教学呢?


  1.教师应在课前积极收集国内外会计成本分析的代表性案例,也可以深人到企业,将企业中的实际管理问题总结成案例,作为课堂上的分析材料。这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具备基本的教学素质,还要有驾驭课堂气氛的能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分组便于教学的开展,一方面可以利用分组将学生中性格开朗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合理的搭配,这对于课堂氛围的把握极其有益;另一方面,分组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查找资料相互交流,构建热烈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成本会计


  3.教师要对案例进行评价。在学生对案例分析发言结束以后,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看法,强调在实际问题中最为有效的做法,使学生及时查漏补缺。


  4.重视学生案例报告。案例报告是学生将口头的分析转化为书面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谈论过程有一个回忆和总结,进而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


  三、学生要熟练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


  《成本会计》的教学群体都是成年人,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对课本知识的教授不是很详细,这是考虑到成年人都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也很自然地认为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学习中对课本知识作细致的学习和理解。因此,教师也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案例教学。但是,案例教学不代表可以脱离课本教材,教材是课程学习的支柱。缺少对教学详尽的学习,案例教学便是无本之木,缺少根基无法接受风雨的洗礼,缺少基本的知识素质不能对案例做到完善到位的分析研究。所以,在实际的改革中教师要树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指导思想,切实重视理论教材的讲解,进而提升到案例分析。要尽可能将理论讲解深刻细致,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这对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是事半功倍的。具有扎实的知识,学生才能正确理解成本会计的计算方法和过程,才能对成本会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才能系统地把握成本会计的学习。相反的,如果教师仅仅照本宣科的对课本上的字面做一些泛泛的读诵,没有详细讲解各个知识系统的逻辑联系,那么学生也仅仅对课本有一个浅显的认识,没有深刻的理解,时间一长便忘到脑后。


  四、改革教学考核,强化对实践能力的考査


  在传统的成本会计考试中,最主要的考核方式是通过书面试卷,由教师出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进行答题,这对于一般的理论性强没有实际操作的内容来说是最为合适的。但是成本会计中实践的教学要占到课程的很大部分,如果也仅用书面试卷来对学生进行考核,便无法考查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这不仅不能全面地将学生的水平反映出来,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针对成本会计这门课,可以进行两种形式的考核,书面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这两部分要分开进行,最后统一汇总得到学生的整体考核成绩。在考核中,既强调实践教学,又不忽略理论知识,能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有一个全面的反映,激励学生学习的潜能。


  易梅香\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