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教育主要应该是能力和品德的培养,而不应该仅仅重在知识的灌输。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道德修养和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如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组织能力、相互协作能力等等。一个学生只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学习能力,才能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因此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应该有两个,一个是学会知识,一个是提高能力。成本会计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方法对学生深入掌握成本会计理论知识、熟练运用各种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成本会计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1.未来大学教育发展的趋势。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要求:“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更加重视经济效益,更加强调科学管理,而服务于经济管理的财务与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经济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WwW.133229.coM经济现代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对强化素质教育、强化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成本会计学》课程特点的内在要求。在高等教育中,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属于应用型专业,《成本会计学》是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对于成本会计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要求学生理解企业中不同的生产特点、组织形式和管理要求对成本核算的具体要求,正确选择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成本核算,并根据成本核算资料进行成本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全面掌握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专业知识。成本会计实验是《成本会计学》这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是学生学习、验证、掌握基本理论,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的重要环节,能弥补单纯理论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能力,同时也能深化对理论教学的理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二、目前的教学模式及其问题
会计学实验教学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在一些高等院校开展了,到目前为止,很多院校都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实验教学方案、实验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素材等,实施效果比较好。但作为会计学专业骨干课程的《成本会计学》却没有如此幸运。《成本会计学》至今还没有比较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部分高校所进行的《成本会计学》实验教学依然处于摸索阶段,在实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应用层次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之处。
1.对成本会计实验教学重视不够。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而实验教学则是实现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课程实验是结合课程有关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的实践教学,其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加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同时也检验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是否扎实、是否能够融会贯通。目前我校要求在《成本会计学》课程学习中增设实验教学时数,但限于《成本会计学》课程本身教学时数就偏少(48学时/学期),再加上实验教学时数更在其中只占极小的比重(4学时),实验效果并不太好,实验目的很难达成。
2.成本会计实验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成本会计理论教学已经形成比较统一、完整的课程体系,但至今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应该包含合理的教学目标、严格的教学计划、完整的教案和配套齐全的实验教材。目前大多数院校的成本会计实验都是依附于理论教学,主要采用在讲完某一个理论、方法之后,通过一种大型的作业形式完成该部分内容的练习的方式,没有一整套完善的教学目标、计划、教案和教材,无论从教学时数、教学形式及教学效果方面都与实验教学要求相距甚远。
3.成本会计实验教学方法有待改善。虽然有些院校已经开始进行成本会计实验教学的改革,出版了一部分实验教学用资料,但大部分实验教材局限于各种费用分配方法、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单一应用,较少有综合性案例练习;同时几乎所有教材都仅有成本核算部分,完全没有成本预测决策、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相关内容,成本实验仅仅停留在单纯的验证、计算等阶段,对如何进行成本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和考核等问题完全没有涉及到,没有起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其管理能力的作用,大大降低了实验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
4.成本会计实验项目层次较低,实验内容落后于企业发展实际。实验教学主要有三种形式: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设计型实验。成本会计主要采用的是验证性实验,有极少量的综合程度较低的综合性实验,而几乎没有创新设计型实验。另外由于现阶段成本会计理论教学落后于企业发展实际情况,无法反映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对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相对应的成本会计实验教学内容也未能与时俱进,指导学生依据经济发展现状和企业面临的竞争挑战,实施较先进的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方法,如作业成本法、战略成本分析、战略成本管理等。
三、基于内容创新的成本会计实验教学模式设计
《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要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建立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为实现实验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本文提出以内容创新为基础的《成本会计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成本会计实验教学内容与《成本会计学》课程内容有很密切的关联。成本会计的知识结构有其自身的特点,现有的《成本会计学》课程中涉及的成本核算方法繁多,而学生由于完全没有对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的感性认识,对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容易理解,往往造成各单个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比较容易,但很难把握单个知识点在整个成本核算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系统掌握完整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体系,使之应用于企业的经济管理实践。为使学生在学习成本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同时,通过成本会计实验课程,全面系统地掌握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并能灵活地运用于企业经济管理实践,必须重新构建《成本会计学》课程和实验教学的内容体系,使成本会计的理论与实验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实现成本会计实验教学目标。成本会计内容体系可划分为六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成本会计总论,主要提供成本会计概念基础;第二层次是成本核算程序和一般要求,是成本核算的基本框架;第三层次是成本核算基础,是第二层次成本核算基本框架的具体化,也是成本会计的重点内容,这一层次详细介绍成本核算基本框架下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方法,包括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以及期间费用的核算等;第四层次是成本计算方法,是第三层次内容在不同企业的具体应用,包括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而采用的成本计算基本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适应企业为简化成本核算或加强成本控制目的而采用的成本计算辅助方法:分类法和定额法,为适应高新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和企业管理更深层次的要求而采用的作业成本法等;第五层次是成本报表的编制,是成本信息的报告过程,在为财务报表提供其资产计价和损益计算所需的成本信息的同时,也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其进行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所需的成本信息;第六层次是利用成本信息进行成本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和考核。针对成本会计不同层次的内容,应分别采用理论讲授和实验教学,或将其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充分理解并完全掌握成本会计学科的知识结构,并能熟练地运用于企业管理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1.通过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相关基础理论。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内容可采用纯理论讲授的方式,传授学生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及一般要求。
2.将理论讲授与课程实验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第三层次、第五层次和第六层次可将理论讲授与课程实验结合起来实施教学,教师在讲解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其中第三、第五层次可采用验证型实验的方法完成,具体解决某一种基本方法的实际操作,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费用分配方法和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第六层次可采用案例教学法,由教师根据一些典型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写有代表性的成本控制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熟练掌握成本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3.通过课程实验由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第四层次的内容可采用综合实验和创新设计型实验的方式完成。其一,由教师讲授该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指导学生根据企业的生产组织特点、生产工艺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选择恰当的成本计算方法,完成企业成本核算的全部程序,计算出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比如这一层次内容的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和分类法等。其二,教师介绍企业的基本概况和管理要求,给出一些基础数据,由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自主设计企业成本核算的全套程序,并完成成本计算过程,比如这一部分内容的作业成本法。为保障以上基于内容创新的成本会计实验课程的顺利实施,达到既定的实验目的,提高实验效果,还必须在以下方面做好保障工作。首先,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增加实验课时数。无论是院校领导,还是教师、学生都应该提高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从教学时数上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达成实验教学目的。在目前《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时数不变的情况下,可考虑在下半学期单独开设《成本会计实训》(32学时),完成综合型实验和创新设计型实验,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完成第六层次的教学任务。其次,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制定合理的实验教学目标,编写一套与实验内容密切配合的实验教案,组织教师进行实地调研,编写一套涵盖各层次实验的实验教材,尤其是创新设计型实验和案例分析素材的编撰,应能体现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生产技术条件下企业生产、管理的要求,能使同学们通过创新设计型实验和案例分析教学,培养其职业判断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快地适应未来工作中的管理者角色,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有创新能力、高素质的人才。第三,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实验教学的质量受实验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的影响很大。目前的实验课程主要由专业教师指导完成,虽然我们的教师理论水平很高,但由于专业教师中大部分并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对企业的生产实践、管理要求都只有理性认识,在指导学生完成创新设计型实验和案例分析时只能纸上谈兵,不一定符合企业生产管理的实际需要,对该部分实验的指导工作、实验目标的完成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除了配备责任心强、有理论功底的实验指导教师外,还应该选送实验指导教师去相关的企业进行实践,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管理活动及成本管理的要求,同时搜集整理实验所需素材,编撰一套高质量的实验教材。
总之,未来成本会计实验教学的创新要以内容的重构为基础,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案的设计、教材的编撰等多方面入手,运用多层次的实验手段,由一支有经验、高水平的实验指导教师队伍组织学生完成,培养一代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