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成本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教学研究

2015-07-03 15: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成本会计教学研究

 在会计学及相关专业课程中,成本会计是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成本会计具有其独特的理念及范畴,体系相对独立。在成本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感觉比较难教,通过教授的方式很难向学生完全讲清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普遍感到枯燥乏味,导致学习兴趣下降。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影响成本会计课程实施的障碍。
  1成本会计教学的障碍
  成本会计的课程之所以难以实施,其原因既有课程内容本身复杂的原因,也有现行教学方式方法不适应该课程教学。
  1.1课程内容抽象复杂
  成本会计实务主要任务就是一个企业产品成本的归集、汇总、分配,也就是成本的核算。一种产品或者任何一项成本计算对象,其涉及的成本非常多而且繁杂,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等,成本核算中涉及的数字非常多,因此,论文联盟http://产品成本的核算是非常复杂的,这就导致了成本会计课程内容的复杂性。同时,由于学习本课程的大多数学生大都没有实践工作经历,成本会计中的很多概念和知识无法形成形象具体的联系。
  1.2教学方式和手段滞后
  目前在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很多成本会计的教学大都是以课本知识为本,以讲授法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有利于课程知识快速传递给学生,提高教学效率。但是,考虑到成本会计课程实施过程中,不仅仅要传递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相应的技能和技巧,现在社会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成本会计本身就是实践导向很强的学科,很多课程内容直接源自实务中的成本核算,设计到各种费用的收集、汇总、分配,如果单纯依靠讲授法是无法将成本计算的全过程完整、清晰地展现出来。WWW.lw881.com
  1.3实践教学环节相对缺乏
  目前在成本会计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相对不足。学习成本会计的学生大都没有实践经历,实践环节的缺乏无法让学生将教师讲授的知识与实践相联系,形成不了形象的认识,所学的知识也只是空洞的抽象的理论。例如,在学习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时,如果没有实践教学环节的支撑,课程只能陷入教师的讲授为主,将几种成本计算的方法的定义、特点、简单的步骤介绍给学生,学生就会对这几种方法感觉枯燥,学习兴趣也会降低。
  2应对措施
  成本会计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障碍并不是无法克服的,该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摒弃传统“填鸭式”教授,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1)课程内容形象化、具体化。
  成本会计内容的抽象与复杂,增加了课程实施的难度。成本会计主要讲授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课程知识体系完整。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要优化整合相关内容。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结合所讲授知识的特征,设计适当的案例和习题。值得注意的是,案例教学有助于将知识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典型案例引入教学过程中,实现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课程实施的有效开展。
  (2)改进教学方式,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合理设置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应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模拟实习等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成本的归集、分配、成本计算单、账务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出来,运用多媒体课件能让学生在很短实践内了解企业工艺流程,明晰企业成本计算的全过程。
  (3)完善实践环节,提高培养质量。
  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理论知识的传授要有具体实践的配合,应适当增加实践环节,完善实验等教学方式。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和实验将理论知识与实务相联系,增强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成本核算要求材料、人工、制造费用全部入账并汇总,期间还要很多账目之间的结转,容易造成学生头脑中知识的混乱。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针对所教授内容的特点,安排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深入企业收集费用数据,分析和计算数据、制定并选择方案,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在实践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对成本项目进行分析讨论。通过实践环节,让学生能更深入的掌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成本会计课程自身特点及现行教学方式方法的相对滞后,增加了该课程教学的难度,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提高成本会计教学的有效性,强化学生掌握成本会计核算内容及流程,从而更好地培养会计专业人才。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