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

基于工作过程的民航英语教学改革方向分析

2015-07-31 10: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已经从民航大国进入建设民航强国的时期,随着我国民航市场的不断扩大,民航企业对空中乘务员的需求也在逐年扩大,对空中乘务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尤其是对空中乘务员的英语水平从原先的应用能力B级变成A级,甚至大多数航空公司直接提出了四级的要求。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趋势下,高职空中乘务专业民航英语课程不仅要培养英语口语沟通交际能力,又要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的知识。为了培养航空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笔者基于工作过程对民航英语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革新。对刚入学的空中乘务专业学生注重语言表达训练、交际能力的培养,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为后续学期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一、高职空中乘务专业民航英语课程的重要性
  空中乘务员的职业生涯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普通舱乘务员—两舱乘务员—区域乘务长— 主任乘务长。空中乘务员的职业发展不仅取决于任职年限、经验等因素,英语的优劣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空中乘务员的发展。尤其是在晋级中,英语水平是对每一位乘务员必须进行考量的内容。所以民航英语的学习对空中乘务专业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空中乘务专业民航英语课程教学设计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民航英语课程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上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原则,把情境教学的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中,将现实生活中的空中乘务员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所涉及的学习领域设计为七大学习情境, 所有的任务组合在一起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按照咨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来完成由每个工作任务所设置的情境。
  2.以模拟客舱为载体,进行情境演练。民航英语课程教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将情境教学模式引入空中乘务专业的英语教学课堂。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按照企业职业岗位对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要求,重构教学内容,设置学习情境,以实现学生在校学习和职业岗位需求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在模拟客舱中,将设计好的情境进行真实的模拟演练,由教师示范表演,学生现场观摩,分组、分角色进行练习,并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老师总结点评的方式进行。注重学生英语发音的纠正,并在每组表演结束后对仪态、表情等礼仪规范进行点评和纠正。
  3.多元化的教学评估和考核。科学的情境教学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应强调成员间的团队协作,激励小组间的相互竞争。同时,采取个性化的点评,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情绪,看到学生每点每滴的成长,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从而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三、构建合理的教学方法体系
  1.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作为面向艺术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一直是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的主要方法,面对所有的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方法,这显然是走不远的。应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
  2.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围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改革: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是采取“自学+指导”的方式,教师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讲授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一般性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和了解。
  三是通过让学生参加模拟训练、听取专家讲座、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1.对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研究,基本原则是“多种并存,互补互融”。力求做到两个“最大”。第一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比如笔者一直在沿用的“粉笔+黑板”,在启发和引导学生思维、师生之间即兴的讨论等方面有着现代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事实上,在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有近50%的学生喜欢老师用板书授课。第二个是尽最大可能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投影、录像、电影、电视、计算机、语音实验室的教学设施设备的使用,极大地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没有落后与先进之分,关键是要把传统的与现代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共同发展,更好地辅助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2.注重学生参与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一直注重学生的参与。从2009年开始,每年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的需求。学生反馈的信息可以使我们的改革设想避免主观臆断,更加符合客观现实。学生的反馈信息很多成为改革创意的来源,比如,强化实训教学,注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以及建立网络课堂等。
  总之,职业教育就是能力教育。民航英语的教育也要随之转变为职业英语教育。我们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革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为国家的民航事业培养和输送更多合格的空中乘务人员。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