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药制剂分析教学过程中,以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为指导,调整理论和实验的教学内容,起到了凸显知识主线和强调知识内容的目的,形成了全新的中药制剂分析的教学方法,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药制剂分析; 中药本科; 教学方法
中药制剂分析是在学生学习过中药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和中药药剂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应用课程。其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树立比较完整的药品质量观念,熟悉各种中药剂型的质量分析,掌握常用的定性鉴别、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原理与方法,并且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各种分析方法的评价比较与选取,或在制订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工作时具有初步的能力。
由于中药制剂分析的教学内容繁多、知识点琐碎,所以容易出现教师授课中平铺直叙,不能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的现象。学生也反映中药制剂分析的知识体系太过庞杂,各章节间看似也没有太多的联系,所以不能认识到中药制剂分析这门课程内容的重要性,更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主线,从而对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作用产生疑惑。古人韩愈有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在开设中药制剂分析课程时,对于在教学中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得学生在有限的学时中能为日后中药质量检验和药品的研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一直是我们不断摸索和追求的目标。为此笔者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对中药制剂分析进行了教改尝试。
1 以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统领教学内容,凸现本课程知识主线,纲举而目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WwW.lw881.com充分地读懂读通教材,是学生的学习之本。我校中药制剂分析的教材采用的是由梁生旺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二版)。本教材共分为十章,其中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中药制剂分析的意义、任务和特点,以及中药制剂分析工作的程序和注意事项,重点强调了药品标准的定义和作用,国家药品标准的版本和内容。其余九章的教学内容都可归属于为制定质量标准所必须开展的工作。
笔者在讲授完第一章内容之后,也就是在学生对药品标准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用半个课时将教材其余章节内容做简单介绍,并且把各章节的内容与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关系的图表列出(表1),进而帮助学生在日后学习中理出一条知识主线,这样做就不会出现因为中药制剂分析的教学内容多、知识覆盖面广、多学科交叉(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和中药制剂)等特点而使学生感到无从下手,茫然失措。通过采用此种教学方法的改革,笔者发现学生能够在各章节学习中有着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目标。而此法也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从薄到厚”通透地研读教材作好了铺垫。表1 各章内容与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关系
2 以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主要内容为主线,调整教学内容,循序而渐进
在学生明确该课程的知识主线的前提下,为了条理清晰地分解教学内容,笔者又以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主要内容为主线将教材的相关内容分为:性状、鉴别、检查和浸出物、含量测定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所包括的章节如表2。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以一到四单元依次逐步深入。其中特别需要说明的是:① 教材的第二章分别属于两个单元,其中第一节性状鉴别属于第一单元,主要介绍各种制剂的性状;而第二节显微鉴别和第三节理化鉴别则应归为第二单元,重点介绍各种理化鉴别的方法,如色谱鉴别、光谱鉴别、指纹图谱技术等。②第五章中药制剂中各类成分的分析和第六章含动物药、矿物药的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内容都是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中不同类型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因此笔者在学生已熟知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的背景知识基础上,将两章内容合并,采用研究对象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以及不同类型的有机物分类的方法讲解各种结构类型药物的含量测定。通过这样的分类方法教学,一则可以让学生认识化学结构在药物含量测定的决定作用,同时又有助于学生提高选取和建立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③在第四单元、第八章和第十章的学习中,因为学校规定的教学课时有限,所以笔者采用学生自学的教学方式。通过有目地的教学单元分隔,调整章节顺序的教学改革,使得“中药制剂质量标准”这条知识主线更加显著,而且促使学生目的明确地学习各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并在各个教学单元中都有明确的任务。表2 中药制剂分析教学顺序表
3 以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订总览知识点,温故而知新
在表1知识主线的贯穿指导作用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详细讲解各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已使学生明确了各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和任务。但是笔者又发现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内容繁多,学生理解记忆困难较大。因此笔者提出利用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订”的方法进行教学,它不但归纳总结了前七章所要求学生掌握的与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相关的各项内容还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表3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订的部分板书通过此表明确的强调了质量标准中鉴别一项所必须包括的内容和开展的研究方法,同时复习归纳了教材第三章所讲重点知识。笔者利用此教学方法,有效地帮助了学生,使其理清了该课程的知识主线和层次,明确了学习的重点内容,从而达到 “从厚到薄” 学习教材归纳掌握知识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温故而知新。
4 以中药制剂分析的基本程序为顺序,以中药制剂质量评价为目的安排实验教学,举一而反三
在采用四个单元分隔教学的过程中,笔者的实验教学也配套地采用了此种顺序安排,这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理论课的理解,而且还使学生熟悉和掌握了药物分析的基本程序,为日后更好的开展药品检测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开展工作如下:①依据教学大纲中实验要求,以《中国药典》(2005版)和中药制剂分析教材的实验部分为指导,选取成方制剂为研究对象。实验内容包括基础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两个部分。②基础性实验是分别在第二、第三、第四教学单元基础上依次安排学生做牛黄解毒片的质量标准(2005年版)中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以此来显现中药制剂分析的基本程序。别实验的内容包括黄芩的化学定性鉴别、以胆酸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牛黄药材和以大黄为对照药材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大黄药材。通过上述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薄层色谱的操作和使用,认识和理解对照物的选用;而且还能够彰显薄层色谱在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中的广泛应用。
在完成牛黄解毒片的鉴别实验和第三单元理论课教学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做牛黄解毒片的砷盐限量检查,使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到杂质检查在药品质量评价中的地位和意义。含量测定是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核心内容,也是中药制剂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实验教学中,笔者也将中药制剂定量分析作为重点,除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黄解毒片中的黄芩苷含量的实验之外,还安排了代表性重点实验,即:“薄层扫描法测定香连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③综合设计性实验是以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为指导,以成方制剂为研究对象,要求学生设计和制定其质量标准。在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以“乐脉颗粒”为研究对象,设计出赤芍、山楂的定性鉴别、香附中砷盐的限度检查以及丹参的含量测定的方法,并进行实验。通过开展中药制剂分析综合设计性实验,加深了学生对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查阅资料的能力。
5 结束语
我们以国家级中药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本着重点突出,循序渐进,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基本原则,对中药制剂分析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以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在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中,我们始终坚持把 “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既重视中药制剂基本知识的传授,又不失于明确学科特色,并加强了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总之,我们通过对原有的教学方法反复地进行探索、归纳和总结,形成了全新的中药制剂分析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