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5-07-09 09:0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作者:唐海军 蒲忠 杨力 陈曦

   [摘要]生产实习既是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丰富学生专业技能的必要手段,本文在分析作者多年指导校外生产实习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目前物流管理生产实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关键词]物流管理 生产实习 顶岗实习 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网络经济成为时代主流。电子商务的发展必然依赖于社会化物流体系的构建和不断完善。在新形势下,社会对高校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培养模式不再完全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特别在实习教学上,固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对此,如何提出有效的解决手段,本文做了一些有益的研究和探索。
  一、物流管理专业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实习单位少。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的行政指令性实习教学,难以制约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实习单位多不愿接受实习学生。对企业而言,实习学生的到来既干扰了企业正常的工作程序,又加大了企业的安全责任负担,如果对实习学生的培养不具有可持续性,企业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对实习的参与性就会大大减弱。wwW.133229.cOm况且由于高校招生的持续扩大,人数众多的实习生也会导致企业“不堪重负”,从而越来越不接受学生实习。
  2.实习经费普遍过低。虽然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但物价上涨过快,在交通与住宿这块的支出占了实习经费的大部分。部分接受实习生的单位逐步要求经济补偿,以弥补安全与管理的支出。这样不仅限制了学生实习的区域,更制约了实习单位的选择。
  3.实习质量不高。一方面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培养漠不关心,另一方面学生对生产场地和工作内容十分陌生,迫于经费和安全的压力,指导老师更多关心纪律和与实习单位的关系,导致很多时候生产实习走形式,过眼不过手。物流企业生产设备大型化、专业化程度高,叉车和吊车等特种车辆需要持证上岗,学生根本无法实际操作。这就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生产实习的意义,降低了实习的最终质量。
  二、物流管理专业生产实习中出现的新问题
  1.理论与实践脱节。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推进物流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和消化,同时也引入了国内外先进的物流管理思想,这些管理思想和技术要后一步进入高校。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与实际操作真正对接,在顶岗实习时必须要提前培训,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同时在实习教学计划不变的情况下,相对缩短了生产操作时间。
  2.实习单位性质单一。开办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受其自身学科建设的限制,可能与某一种物流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忽略了物流市场的多样性。比如西南石油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基地,主要是中石油内部的单位,生产任务也主要是石油物资供应与成品油运输,而与现代物流中的港口物流、航空物流接触较少,缺乏全面的生产实习能力。
  3.指导师傅不负责任。顶岗实习原则上每位同学都要安排一位岗位指导师傅,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完成实习。目前单位对自己常规员工具有一整套考核体制,实习学生的到来对指导师傅产生了一定影响,甚至有些师傅认为实习学生在理论上高过自己,有取代自己工作岗位的趋势。这就势必造成指导师傅应付带队教师和单位负责人,不愿意把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交给学生,更不愿意让学生实际操作,仅让学生干一些简单体力劳动,比如打扫卫生,端茶倒水,根本起不到实习的效果。
  4.学生不重视。由于就业压力大,很多学生急于求成,认为自己的实习应该和自己的工作岗位一致。否则就不加重视,以应付了事。部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只抓全面,忽视了对某一个生产环节的深入细致实践,结果实习结束什么都没学好。
  三、物流管理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改革和探索
  推动物流管理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是西南石油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项目。在指导实习的过程中,通过深入分析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相关各方的关系,本文认为避免物流管理专业生产实习中普遍问题出现的方法在于厘清实习参与各方的权责关系,针对不同角色制定不同的规范,以多方共同获益来推动整个实习过程的圆满完成。

  1.制定新的激励机制,扩大实习基地建设
  学校与实习单位建立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方式,建立平等互利的实习关系,规范相互权利和义务。适当采取激励机制,用为企业培养储备人才作为利益驱动,与企业创立可持续发展的实习关系。并引入竞争机制、代理机制等新形式合作方式,拓宽实习基地范围,增加实习企业经济形式,避免单一性质实习企业的弊端。西南石油大学不仅建立了为中石油西南物资公司的实习合作关系,还不断引进新都物流中心、南充铁路货运站和遂宁公路货运站等相关物流生产企业,以为企业培训“对岗”人才为依托,建立校企新型合作关系,既保证了实习的可持续性,又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变被动实习为主动适应,取得了良好实习效果。
  2.引入科研资金,拓宽实习资金渠道
  在学校不断增加实习投入的基础上,实习队提炼出实习岗位上的具体生产操作理论,申请中石油或学校相关科研课题,以科研资金支持实习生产操作,以实习生产中的技术和理论创新推动科研,可以实现互利双赢的效果,企业也在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革上得到了好处。此外,实习队还广泛联系本专业往届毕业生就业单位,争取兄弟单位的赞助,引入社会资金。
  3.开办技能培训课程,增加学生资本
  在实习前期或实习过程中,结合操作实际和企业场地,开办叉车操作,吊车操作等劳动技能证书培训课程,在实习中培养学生劳动技能,既避免了学生不能持证上岗的尴尬,也满足了学生实际操作的需要,同时可以引入指导师傅培训制,适当给予师傅授课报酬,提高了指导师傅的责任心。
  4.建立模拟就业体制,提高学生实习兴趣
  实习动员会时,实习队以模拟招聘的形式组织学生实习,从参加招聘会到培训上岗,全部模拟学生实际的就业过程。实习学生与实习单位签署劳动协议,明确相互权利义务,既培训了学生面对就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兴趣与实习过程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实习的最终质量。实习过程中,对实习学生的管理与企业原有员工的管理同等对待,严格考核,让学生真正有参与企业建设的责任感。
  5.培训企业员工,形成相互依赖
  学校在委托企业实训学生的同时,定期举办企业员工的免费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理论水平,将学校科研逐步转化到企业生产中来。企业员工作为指导师傅,势必为获得免费培训的机会对实习生更加负责,这种双赢的形式得到了企业及员工的一致好评,从而使实习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实践经验。
  四、结语
  培养大量“适岗”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生产实习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避免实习过程原有问题和新问题的出现,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和探索,总结经验教训,大胆改革尝试,努力推进可持续型实习关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夏毅敏等.高校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9):91-92.
  [2]何萍,彭佑生.高职高专生产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23-25.
  [3]陈定樑,靳荣利.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6):165-166.
  [4]常绿,徐礼超.代理制模式实习教学的研究与应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1):86-88.
  [5]董超俊.大学生生产实习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1,(3):83-8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