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

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研究

2015-07-09 08:4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随着商品社会的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大学生中培养创业精神成为国家、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
  培养大学生具备创业精神,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之一,也是与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相适应的。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活动尚处在尝试和摸索阶段,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大学生就业、推动和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1

2.2 高校在大学生创业中的角色定位
  高校的主要功能是教书育人,在全球经济危机、大学生就业非常困难的环境下,高校要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高校要制订出符合大学生创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适当增开一些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及管理水平;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与弹性拓宽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大学生的主动精神与创业意识。其次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srt或教师的科研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第三,高校要经常邀请成功的企业家或成功的校友来学校作报告,增强大学生的创业信心。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生力军,他们不仅可以以自己的创业精神感染学生,成为激励学生创新的榜样,而且可以将学生纳入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直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wwW.133229.CoM第五、高校应大力宣传创业的意义,可以利用学校的广播、校报和橱窗等宣传工具,大力宣扬高校的校园精神和办学宗旨,使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的思想深入人心,形成崇尚科学、求实创新、勇于进取、乐于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第六、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要作为必修课或必选课写入人才培养方案中,要贯穿于4年的人才培养中,要深入到学生的心中。所以学校要为学生的创业提供必要的前提准备。
  
  3 在鼓励大学生创业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要将创业与专业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大学学习期间,如果学生能有意识地把学习专业知识与创业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就会方向明确,学习的动力会更大,会有更大的收获。例如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04级学生谢思惠,在高考报志愿时,就有强烈的回家创业的念头,考上农大后,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经常到有关实验室帮助老师作实验,帮助有关老师作科研,经常收集有关专业知识,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有关教授的帮助下发明了三项国家专利,在国家级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两篇,谢绝学院保送研究生的机会,毅然回家承包30亩土地,带领当地百姓进行创业,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3.2 学生具有创业精神的同时,还要预见创业的风险
  大学生有创业激情,有很强的创造力,但盲目性也较大,这需要社会加以引导,增强他们的创业素质,提高创业成功率。因此大学毕业生创业时一定要预见到创业所带来的风险,选择好适合自己的项目,多听听有关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多走走市场了解市场,规模开始时不要太大,投资不要太多,遇到挫折时不要灰心,多考虑到创业路上的艰险。只有提前考虑到困难,才能有信心克服困难,把自己的事业做好、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 杨学锋.浅论政府在大学生创业中的角色定位[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5):43-47.
  [2] 杨小容.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8,(5):51-52.
  [3] 李磊.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8,(3):106-108.
  [4] 吴利敏.高校创业教育实施探讨[j].消费导刊,2008,(5):163-16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