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从优化课程结构、调整教学方法、创新德育模式、摆正教研定位、学校去行政化等方面,分析了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现状与路径。
转型已经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耶鲁大学华裔教授陈志武先生在《教育不转型,国家只能卖苦力》一文中谈到:“中国社会现在处于转型时期,尤其是经济领域面临很大的挑战。”中国的公司为什么难以建立品牌,难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也与中国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从历史来看,产业结构本身的变化跟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和教育结构的变化总是相辅相成的,产业结构的转型与教育的转型是密不可分的,甚至是建立在教育转型的基础之上的。将教育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是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也是国家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重要基础与关键环节。
那么,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职业教育应如何转型呢?笔者认为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和方向
一个国家的重点产业结构会左右其教育知识体系的构成,反之,教育知识体系的构成又会影响其经济产业结构组成。比如经济以制造业为主体,就需要有很多的制造类技术人员,如果服务业占优,就会需要更多的通识型人才。2011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的《职业教育也要向“中国创造”转型》一文中指出:“提升劳动附加值已成为全球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共同特征。而我国制造企业却大多集中于附加值最低的‘组装’环节。”这样的产业链环节位置,也就使得我国的职业教育长期定位在培养“组装工人”,教育侧重硬技术,在此环境下产生的人才结构使中国想要从产业链的末端往上游转移面临着巨大困难。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升级转型,“中国制造”逐步过渡为“中国创造”,对劳动力资源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要想适应当前产业结构的升级给劳动力资源提出的挑战,职业教育就应从两方面进行转型应对。一是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统一人才培养与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按照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变化,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和个性发展空间的人才;二是要积极向创新和品牌经济转型,要侧重培养人才的思辨能力,重视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职业学校应增设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目前职业学校虽然也开设了一些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但较之于技术课程,并未给予真正重视,教师或学生往往受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认为那些课程学习的好坏对自身影响不大,技术好才是真本事。
二、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师、学科、课堂”三中心是传统教育的基础和核心。要建立能够培养大量创新人才的教育体制,就必须挣脱传统教育思想的羁绊,推动由“接受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型,要完成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理论为本”转向“能力为本”。中国学生习惯了循规蹈矩地思考问题,不敢、不想也不愿别出心裁地去思考或发现问题,他们的大脑被修整得如同一台考试的机器。而世界上最杰出的人才不是如何精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而是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在科学的每一次划时代的大变革中,起作用的无不是科学家们的异想天开,我们的学生恰恰缺乏敢想的锐气,缺乏创新的能力。
有人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概括创新能力,即寻求与发展信息的能力、加工与超越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竞争与合作的能力、自我反省与监控能力。要提升学生的这些能力,就必须调整教学方法和思路,真正实现教师从“主导”到“引导”的转变,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在美国,教授如果要学生了解当地的气候,就会安排他们做一些研究,对当地每月降雨量、温度做数据采集,然后再计算、分析这些跟当地天文、地理情况的关系,然后讨论这些结果,再写出报告或答辩文稿。笔者觉得这样的课程项目研究与讨论就是非常好的一种训练。这样,学生寻求与发展信息的能力、加工与超越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都得以提高和发展。再比如,要培养学生自我反省和监控的能力,必须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或者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一切的态度。学生听到任何问题,都敢于去质疑、审视,然后看能否找到证据来证明这个在逻辑上或者事实上、数据上站不住脚。这种习惯看起来简单,但是对于培养独立的思辨能力,却是非常重要的开端。
三、进一步创新德育模式,以“以人文本”的思想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对于学生的教育,德育应先于智育。因为“一个人智力上的不足可以用他良好的德行来弥补,但智力无法弥补道德的缺陷”。要立足社会,诚实、勇敢、谦虚、友善等良好的品格远比他的知识、技能、才华重要,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然而现有的德育教育方法和途径却仍然流于传统与形式,无法触及学生的心灵,收效甚微。
我们知道,一个人对观念的接受和认同必须以与他本人情感价值观产生共鸣为基础,因此,单纯的说教或单向的教育必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必须建立“以人文本、相互尊重、温和沟通”的德育理念。我国台湾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学家贾馥茗女士在其代表作《教育的本质》中提出人道教育要旨,认为真正的教育,其责任必须以引导学习者成人为要务,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因此,德育工作者更应该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帮助其了解自己、分析自己、完善自己,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才是切实有效的。
四、摆正教研定位,转变学校科研的态度和风气
以上的一些思考笔者是站在学生培养的角度来说的,那么对于职业教育的转型,教师和学校本身的转型也是教育转型的基础和保证。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差异性更加明显,教育变革的要求更加深刻,学校教育对教师教育研究的要求更加迫切、更强烈。于是教师教育研究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师也不例外。这原本是要通过这种要求来激励教师自觉参与教研,努力提高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以不断培育与教师职业相应的品格和技能,然而很多教师却片面地将教研当成职称评定或晋级的必要和无奈之选。于是教研活动变得功利化,教研完全流于形式或浮于表面。为此,职业学校的教师应当紧扣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生发展之需求,来开展教研工作,深入企业,下工夫研究企业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的需求,使教育研究真正从工作中来,再回到工作中去,使之成为教育创新的有力武器。当然这一切都需要相应的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作保证。再就是学校有责任引导教师科学合理地对已有的教研成果实行“拿来主义”,合理学习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同样是教研的范畴,甚至比自己亲自开展的课题研究更有效,更值得提倡。
五、扭转学校行政本位化的倾向,形成健康与充满活力的教师晋升制度
在中国吏政制度的牵引下,不少学校存在着“教而优则仕”的倾向,优秀教师往往被提拔当领导,从此逐渐地淡出课堂,精力逐渐转移,一名优秀的教师从此消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呢?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评价或回报一名优秀教师的方式除了物质层面的,精神层面的最高奖励可能就是行政上提升了。根据马斯洛的人获得尊敬的需求层次来看,人们自然而然也就容易产生追求了。如果能够建立一种与行政晋升平行的教师晋升机制,让教师不必通过行政职务的提升而同样能享有受人尊敬的地位,可能就会使许多优秀教师不必舍弃专业,能够终身致力教育教学。
作者:朱帅兵 来源:职业·中旬 2016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