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亦是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形之下,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并为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大量人才、做出巨大的贡献。
本文从职业教育与市场发展的关系出发,探讨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的相互作用。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是指按照社会上各种职业的需要,对劳动者或预备劳动者开发智力,培训职业兴趣,培训拥有从事特定职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人才的教育。
在我国,有时也称为职业技术教育。这种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业务水平,以适应各种职业所需要的熟练劳动力和专门人才。
与传统的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更注重实用性和与市场的对接性,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而市场的进步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和市场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一、职业教育促进市场发展
自“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在中央和各地的关注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就业率再上新台阶,驶上了发展“快车道”。
据统计,2005年全国仅有中等职业学校11611所,当年招生537.29万人,在校学生1324.74万人。经过3年发展,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14767所,招生规模达810万人,在校生达205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已大体相当。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模式,成了我国职业学校,尤其是中职学校毕业生高就业率的秘诀。因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的指向性和目的性较传统的教育体制要强,同时职业教育的教育体制与市场的进步相适应。
因此职业教育下的毕业生熟悉岗位要求、市场运作方式,能够很快适应企业发展变化。这也是职业教育推动市场进步的原因,职业教育输出的人才填补了市场发展对高等技能人才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市场发展,所以在将来我国应当不遗余力地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二、市场的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市场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一天一变化,所以只有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才会更具有竞争力。快速变化的市场经济对职业教育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增强市场意识,及时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要根据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进行专业设置的指导和管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提高教育资源的整体效益,要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改造更新现有专业,形成专业特色,使人才的培养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一致。
第二,走岗位资格之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完善中求生存,在创新中图发展,努力为国内外优秀企业提供全方位一流的人才。引入岗位培训机制,在职业学校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是进一步提高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社会需求的技术开发与应用新型技能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三,实行多元化办学,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应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主动与大专院校联合办学,建立教学协作关系,建立本专科函授站,开展“现代远程教育”。
第四,构建终身教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劳动者面对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劳动市场和产业结构调整周期加速的社会。工业和技术的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对经济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些变化要求工人应当具有异常灵活的,善于适应新变化的技能,并接受终身学习提高的思想。
第五,改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为经济建设服务。一是强化服务办学意识,发挥经济效益。二是发挥龙头作用,拓展就业和再就业渠道。第六,分层次培养技术人才满足市场需求。市场的发展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人才的培养要根据市场的这一特点来进行。根据市场的发展特点和地域经济发展特点,设立职业教育课程是适应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七,培养技能与素质并存的人才,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不仅要求职工具备过硬的工作技能,也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爱岗敬业、勤劳肯干等品质。所以职业教育学校在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思想教育。
三、职业教育与市场发展展望
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对口人才。坚持不懈地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也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职业教育只有在满足这些前提的基础上,才能不断获得生机与活力。随着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成熟,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定为市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努力,改革传统职业教育、推动市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作者:张琳珂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