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及探讨的策略研

2015-12-17 10:4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辅导员队伍是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随着民办高校的扩招及民办高校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大,这给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目前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强、稳定性差

  民办高校辅导员大多采用合同聘任制,而从事该岗位的基本都是应届毕业生。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工资待遇低、福利差、工作环境较恶劣。应届毕业生担任辅导员,不仅要面临这些问题,同时也深受研究生考试、事业单位招考、公务员考试等社会风气的影响。大部分辅导员将这个岗位当成一个“跳板”,“骑驴找马”的心态决定了辅导员队伍人员的不断流动。民办高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很有可能面对一个学期就更换一位辅导员的局面,这对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辅导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认识、积累,才能把握住学生的动态。而辅导员队伍的不断流动,不仅给学生带来不安,也给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辅导员工作量大,缺乏创新意识

  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与公办高校有明显的不同。民办高校的常规工作,例如迟到、旷课、晚归、早读、晨炼、宿舍卫生评比等这些常规而琐碎的事情均由辅导员负责落实。在民办高校,可以用“保姆”来形容辅导员的角色。辅导员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常规工作上,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阶段,只要学生不出事就好,缺乏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从而导致学生管理工作不到位,任何一点小的进步都很艰难。

  3.辅导员年轻化,缺乏广阔的知识面、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灵活的办事能力

  从辅导员队伍结构来看,学历层次偏低,年龄结构过于年轻化。队伍年轻化的现象直接表现在大部分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较低。其一,知识面较狭窄。辅导员所带的学生专业未必跟自己所学专业一致,作为学生的心灵导师,必须具备广阔的知识面,各个领域的知识技能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其二,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辅导员除了要抓好常规工作之外,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民办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辅导员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自身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辅导员如果遇到烦恼、困难,甚至对学校的不满没有及时找到正确的途径去自我消化,会不经意地在学生面前表露,并影响学生。其三,还不完全具备灵活的处事能力。在工作中,辅导员经常会遇到突发事件,缺乏经验的辅导员跟学生一样不知道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或者是处理突发事件有头无尾,不完善。

  二、民办高校学生思想素质的现状及特点

  分析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不仅要分析学生管理队伍,还需要探讨目前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素质的现状。在整个招生形势下,民办高校生源竞争激烈,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这意味着招收进来的学生素质一年不如一年。民办高校的学生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管理难度较大。

  第二,学生普遍家庭经济条件好、文化基础差、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学生在课堂中明显表现出对学习的畏难情绪,对常规性的教学具有抵触心态,经常表现为上课迟到、无故旷课、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甚至与任课教师发生口角冲突等。

  第三,学生学习上的自卑与生活上的优越交替存在,心态变化幅度大。

  第四,学生集体意识和服务意识较差,以个人为中心的个性很鲜明。90后的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养成惰性和依赖性,缺乏服务意识。

  三、改善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的几点建议

  1.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稳定的辅导员队伍

  民办高校急需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心理健康成熟、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首先,辅导员应该建立“授人以渔”的教育思想,多与学生谈心,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校、老师、同学、家长以及挫折;指导学生规划大学生涯,制定可行的目标并实施管理,使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以达到管理的目标和效果。其次,要把关心学生学业和关心学生生活统一起来,辅导员应当经常到学生宿舍走访,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第三,由于辅导员普遍存在着做学生管理或思想政治工作者没有出路的思想,认为做专业教师前景更好,为稳定辅导员队伍,应考虑让辅导员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工资福利等方面都有比较稳定的保证,给他们一个良好的提升平台,从而专心工作。

  2.结合学生特点,创新管理方法

  由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辅导员不能采取统一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辅导员对学生实施管理时,应因人而异,分层次、分对象管理。如: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要采取多鼓励、多认可、较委婉的管教方法;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要采取通俗易懂的管教方法等,以提高管理的整体效果。

  3.建立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

  学生干部是学校与学生、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优秀的学生干部可协助辅导员落实各项班级常规工作,帮助辅导员减轻负担,同时也能为管理工作出谋划策,开展创新活动。优秀的学生干部是辅导员的得力助手,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方式将会更加灵活。为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势在必行,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使之成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4.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内涵建设

  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但大部分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因此,学校应当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发挥自身特长的平台,既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民办高校学生心理矛盾较多,既片面自我,喜欢表现个性;又渴望得到认同,喜欢标新立异。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增加自信。作为教师,要以推进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为载体,构建和谐的校风、学风,营造活泼、和谐、青春、自由的校园环境,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且有意义的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积极向上 的精神动力,达到团结人、凝聚人、教育人、增强集体荣誉感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雷莹,张季菁.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探索与研究(高校学生工作)[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忠军.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研究方法与实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章明.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及其管理对策.[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20d92a2a3169a4517723a382.html.

  [4]张继革.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23-26.

  [5]魏治国.民办高校学生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4):33-3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