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王中,常州市教育局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江苏常州,213002)副处长,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本文选自《江苏教育研究》2014年第12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
一、我国职业院校专业评估模式的原型梳理
职业教育专业评估是衡量、监控和优化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对某一专业或若干专业的发展规划、装备条件、师资队伍、办学规模、内涵质量、服务能力进行的专业性综合性评价。不同模式有独特的价值取向、标准体系、实施主体、实施对象、实施程序、技术方法、结果运用。
从原型归纳视角考察,近年来,北京、四川、江苏等十多个省市陆续出台了职业学校重点(示范)专业评估方案,并推动专业评估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地区职业教育专业评估的做法主要区别在于:多数省市将专业评估的标准细化成分数,评估结束时形成综合性的专业得分;部分省市把评估指标分解成项目达成度,根据项目的重要程度,评估结果为某种等第。在实践中还有一种模式,即对职业院校专业lunwen. 1KEJI AN. COM第一论文网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论文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建设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考察,包括相关制度形式的健全和内容的完备、制度运行的有效度,这一点常常与上述两种模式交叉。在专业评估实践环节中,各种检查对制度的审视往往首当其冲,但当制度检查成为其他评估模式的一个模块时,重要性容易被忽视。制度是学校的规范体系,是学校正常运行的“法律”保障,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呼唤制度的专项评估,因此,制度评估也应当作为独立的一种专业评估模式纳入研究者的视野。
笔者认为,上述三种模式命名可以参考国际经验。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高等教育专业评估模式有三种:认证评估、分等评估和审核评估。认证评估是对某一专业的合格或优秀的认证,是一种定性评估;分等评估是给出等级判断甚至给出更精确的分数,因而比认证评估还要强调量化;审核评估是通过评估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来间接评估教育质量。[1]这三种模式也都是外部评估模式,具有不同的作用。当然,也有其他分类方式,如有学者根据博弈理论,提出了国家控制型、市场导向型和合作型三种模式。[2]也有从质量保障、实施主体的角度将它分大陆模式(政府部门主导型)、美国模式(中介组织认证型)和英国模式(自我管理型)。[3]
高等教育专业评估模式已经历上百年的检验,而且与我国职业院校专业评估的实践原型较为相似,均是根据不同模式的作用进行划分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此,笔者将我国职业院校专业评估模式归纳为认证评估、分等评估和审核评估三种模式,与一些专家看法稍有不同。如职教专家姜大源将我国职业教育评估分为合格评估、水平评估、选优评估和职业教育机构的内部评估四种方法。[4]这种分类方式中,合格评估、选优评估就属于认证评估模式,而水平评估属于分等评估模式。
二、我国职业院校专业评估模式的类型分析
(一)认证评估模式
认证评估模式是指受政府委托,专家组根据学校自评材料、佐证材料和现场观察,寻找观测点,对照评估标准中的每一个指标(含核心指标),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每一条指标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有的还细化成A、B、C、D四级标准),最后对照标准,看核心指标与一般指标的达成率,从而得出“通过”“不通过”或者“暂缓通过”的结论。
认证评估模式需要明确各项指标达标情况,因此,认证评估以定性评估为主,但也不排除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认证评估模式属于诊断性评估,重点衡量专业核心指标的达成。认证评估的结论是写实性的,专家组需要归纳出写实性的结论:该专业建设取得哪些实效,还存在哪些问题,未来的努力方向是什么。其缺点在于对核心指标的达成率有苛刻的要求,有的核心指标如果不达标,不管其他指标的业绩如何突出,专业评估的结论只能是不合格。
(二)分等评估模式
分等评估模式是指受政府委托,每隔一定的年限,专家组根据受评学校自评情况、佐证材料和现场观察,寻找观测点,然后对所有收集的素材,对照评估指标,进行分析量化,给出专业的各级指标具体得分情况,lunwen. 1KEJI AN. COM第一论文网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论文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最后形成每个专业的总分,并给出得分与扣分的原因,形成专业建设的建议。这种模式有利于政府掌握职业院校办学的全貌。
分等评估模式所有收集的信息须全部量化成分数,包括抽象的信息,如专业建设的理念、专业规划的水平等。当然,这种做法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分等评估模式属于终结性评估,侧重点在于反映专业建设水平的相对位置,结论是该专业的实际得分。分等评估模式适用于一所职业院校所有专业甚至一个地区职业院校所有专业,是一种全面性评价。如果按分值排名,可以知晓每个专业的相对位置和办学水平特别是一个地区或一所学校的所有专业的水平差距,也可以对相同专业办学水平进行一级或二级指标得分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相对优势和薄弱环节。分等评估的工作量较大,对评估组水平的要求较高。
(三)审核评估模式
审核评估模式也称之为制度评估,是指受政府委托,专家组不定期对职业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及落实中的教学管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实习、质量监控、岗位设置、职务评聘、分配政策、评奖评优等形成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具体措施、运行情况和运行结果进行评估,考察学校是否真正形成决策科学、分工合理、责权一致、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最后得出评估通过与否的结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虽然是综合性评估,但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第7部分看,它突出了专业设置等基本要素;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指标编制来看,与认证评估、分等评估均不相同,每一项指标的评估结果既没有折合成分数,也没有认定等级。因此,这种评估方法可以认定为审核评估模式。
审核评估模式是一种温和但又触摸问题实质的评估方式。它以促进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为主要目标,关注的是从源头提高教学质量,最为
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5]审核评估的目的不是直接评估各专业的教育质量,而是通过评估专业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来间接评估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审核评估注重对制度的审视,侧重点与认证评估、分等评估不尽相同。审核评估也需要在学校自评的基础上来开展,得出的结论也是写实性的,核心是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性,比较适合对薄弱专业进行质量监控。
三、我国职业院校专业评估模式的完善优化
上述三种专业评估模式均来自实践原型,是政府对职业教育办学绩效管理与考核的重要方法,在未来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当然,专业评估的首要目的是无限接近真相,但是现有模式实施过程还存在一些主客观限制条件,需要进一步完善更新。
(一)模式应用的方式优化
在绩效管理的时代背景下,专业评估的结果将成为政府考核职业院校办学绩效、核拨教育经费的重要依据。职业院校的具体办学情况将会进一步公开和透明,因为政府需要绩效评价的依据,行业企业需要合作的基础,学生家长需要学业选择的参考。从三种模式价值发挥来看,分等评估将会进一步突显绩效评价作用,百花齐放才是政府乐见的场景,只要评估标准不排斥专业发展自主性和多样性,全面推行分等评估模式lunwen. 1KEJI AN. COM第一论文网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论文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才会促进不同专业均能得到更好地发展。从另一个角度看,推行分等评估模式也是对职业院校办学情况的全面诊断,是防止教育资源畸形配置或者脱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盲目扩张的重要手段。对分等评估得分低于一定标准的专业立即跟进审核评估,及时查找学校内部质量监控机制的薄弱环节,有利于及时发现学校制度建设的缺陷,避免到分等评估复评时发现问题难以补救的麻烦。
(二)模式应用的主体优化
职业院校专业评估是一种专业性评估,由一个社会性专业化的评估组织专门实施,对于保证评估的规范性、专业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教育评估的重要经验。目前,专业评估的主要组织方式是政府临时召集人员,评估完了人员解散,也可以算是一种准第三方评估。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毕竟不是长效机制,蜻蜓点水式的做法容易完成任务,但不利于专业评估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事实上,有的观测点需要长期跟踪,样本的制定要合理科学,这是临时评估组织无法胜任的。高效、准确、公平、公正的独立第三方评估是未来趋势。根据目前现状,评估模式的优化、评估活动的组织可由相应层级的职业教育教研机构承担,政府应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教研机构的职能,充实力量。独立第三方评估对优化专业评估模式的意义是,专业评估会被做得更好,专业化程度会更高。优化专业评估模式将成为第三方的自觉行为,是其生存价值的体现,而且认证评估、分等评估和审核评估形成的数据可以共享、积累,减少重复劳动。但是,也有风险,第三方必须确保评估机构与人员的专业性与中立性,必须保证不与被评学校发生利益关联,如果违背政府协议,可由政府终止协议,直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模式应用的技术优化
无论是哪一种评估模式,人们对评估的质疑不完全在于模式本身特质,而主要在于模式的技术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形成准确的评估结论,并节省成本是未来的努力方向,也是专业评估专业化的必然要求。专业评估要多一些客观分析,少一点个人的感性评价,更不能仅仅依赖成堆的纸质台账,而是要对含有意义的海量数据进行专业化的收集和处理。专业评估要借助职业教育信息平台进行数据处理,尽可能减少对基层学校日常工作的干扰,并节约评估成本,确保公平公正。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加强专业评估技术的研究,完善专业评估的数据模型建构,指导和推动职业教育信息资源库建设,并基于信息技术对专业评估过程进行重构,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整理、挖掘和可视化,当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晓鹏.审核评估:最为个性化的高等教育评估模式[J].上海教育,2009(20).
[2]马廷奇,韦春卉.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分析与建构——博弈论的视角[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