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

凯兴斯泰纳理论对当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2015-10-04 15:0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凯兴斯泰纳是德国职业教育理论界的代表人物,他的很多职业教育思想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依据。凯兴斯泰纳对职业教育课程也颇有自己的见解,他的许多观点对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仍有借鉴意义。从介绍凯兴斯泰纳的核心价值观出发,罗列其在职教课程中的鲜明思想,与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课程进行比较,可以挖掘其中有价值的经验,对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启示。
  关键词:凯兴斯泰纳;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劳作学校

  凯兴斯泰纳(1854~1932),德国教育家,是德国职业教育走向辉煌的奠基者,也是职业教育领域少数几个理论研究的先驱,他关于职业教育的意义、地位和运作方式的阐述成为后人不断研习的对象。公民教育和劳作教育思想是凯氏理论的两大瑰宝。他的理论成果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重要性,成为世人坚定职业教育信念的思想支柱。但是,凯兴斯泰纳的研究不仅仅止于意识的宏观层面,他对于职业教育课程也有自己的设想,而这些课程思想正是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缘起。时至今日,我们既保留了凯氏课程理论的基本模型,又在时代发展进程中不断加入、改变了一些课程元素,但依然没有达到期盼的理想效果。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读凯氏理论有关课程设想的真正涵义并寻求其实践途径。
  凯兴斯泰纳理论的核心价值观
  民族主义与国家责任凯兴斯泰纳生活在德意志民族由分裂到统一再到繁荣的大时代背景下,经历了民族融合的各种阵痛,因此他具有十分强烈的民族意识。这种思想毫无保留地反映在凯兴斯泰纳的教育理念中。Www.133229.COm他指出:“国民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①“教育者的全部教育必须具有民族精神的特征。”②他的这一观点实际上继承了黑格尔的国家学说,认为国家本身是一种理想的道德组织,公民与国家的利益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每个公民都肩负起国家的责任,才能形成保护人民安全和福祉的坚强堡垒。作为最高道德的代表的国家是由公民组成的集体,每个公民都必须为这个最高价值的国家服务。因此,他极力提倡公民教育,认为只有实施全面的公民教育,才能唤起每个公民的国家道德感和责任感,才能让每个公民的行为成为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动力。但凯兴斯泰纳的民族主义与当时在德意志蔓延的偏执的民族主义情绪有着本质的区别。他坚持“国家的权力要掌握在人民的手中”③,并对魏玛共和国的体制表示认同。由此可见,凯兴斯泰纳的教育目的是社会本位论的,特别强调公民教育对实现国家价值的重要性。
  实践主义与和谐发展19世纪末,德国在民族统一的大背景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到20世纪初,德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随着经济结构和就业分布的重大调整,工业人员的比重不断上升,培养新型的技术人才是当时德国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凯兴斯泰纳审时度势,提出了“劳作教育”的概念,迅速推动了20世纪早期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德国之后的双轨型教育体制。凯兴斯泰纳对当时德国传统教育中重记忆、轻实践的现象表示不满,他认为学校培育的只是“知识的仓库”,而非有创造力的新人。在这一点上,他深受裴斯泰洛齐的影响,坚信“纯真理的含义只存在于狭小的范畴里,而人类的智慧则建立在对其最直接的人与事的了解的牢固基础上。”④所以,他要求学校将劳作课程纳入教育内容,甚至提出以“劳作学校”取代传统的“书本学校”,帮助学生通过劳动实践获得有用的知识。但凯兴斯泰纳的“劳作”并非指简单的手工劳动,而是包括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他强调“劳作”的创造性,试图通过启发性的劳动发展学生独立、审慎的思考能力,从而使意志、情感和劳动技能得到全面锻炼。如果说凯兴斯泰纳将公民教育作为目的,那么职业教育则是他达到目的的手段。
  凯兴斯泰纳理论的课程意识
  凯兴斯泰纳希望国民学校将职业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并要求开设劳作学校贯彻他的职业教育思想。他不仅希望职业教育能融入普通教育的过程中去,还试图建立职业教育的独立地位。在劳作学校里,他提出了自己对职业教育课程的设想。
  (一)课程设计
  劳作课作为必修课程凯兴斯泰纳指出,尽管当时有些学校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手工劳动作为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作为原则的劳作课与作为课程的劳作课是不同的,“只承认劳作课是教育方法的原则,而不允许作为课程设置,这是无头脑的表现”⑤。为此,凯兴斯泰纳给劳作学校课程定一个原则:劳作课作为必修课程。手工劳作课程不同于一般基础教育的国民学校的手工课,而是以学生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为教育蓝本,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掌握职业技能,养成职业态度,具备职业认知。劳作课不是简单的动手实验,而是通过劳动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职业伦理观。将劳作课设置为独立的课程是职业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它突破了劳动技能附属于书本知识的狭隘理解,提出了劳动创造文化、劳动创造财富的新型观点。凯兴斯泰纳充分肯定了劳作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为职业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力的理论依据。
  文化课中的劳作原则“以最少的知识素材,去换取为国民信念服务的最大量的熟练技巧、各种技能和劳动热情”是凯兴斯泰纳所追求的教育目标。他大量减少了读、写、算、历史、地理、文学语言等课程,尽量多地安排手工劳作课。在文化课的传授中,他反对照本宣科、死记硬背,而是一再强调要运用多种手段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和精神感悟。比如,要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就鼓励学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各类遗留作品进行戏曲表演;要了解自然科学的原理,就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验,把握物理、化学、生物学的规律和要点。在他的著作《劳作学校要义》中,将三年级的数学课设计成对工具及其零件的估价、测量和运算,不断地进行计数、称重和买卖,帮助学生获得数的概念和演算能力。因此,凯兴斯泰纳劳作学校中的文化课和劳作课并非相互独立的课程,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职业伦理教育的渗透出于对公民教育的理解和追求,凯兴斯泰纳渴望国家成为一个高尚的道德组织,因此职业伦理教育在他看来是异常重要的。他说:“自觉地为所属集团的利益而进行某项工作,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最低贱的工作,这种自觉性始终是我们从事工作伦理化的开始。”⑥而劳动集体原则是对学生进行伦理化职业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在集体劳动的过程中,学生彼此接触,相互了解。首先形成的品德是“关心体贴”,在此基础上养成的道德本性会让学生领悟到“责任感”这一概念。劳作教育的目的还在于唤起真正的劳动热情,培养学生越来越严谨的工作作风。正是德国教育家对职业伦理道德的无限推崇,才使得德意志民族以严谨和准确的工艺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很明显,凯兴斯泰纳没有鼓励设计独立的思想品德课来“传授”职业伦理的“知识”,而是一再强调劳作本身就是品格形成的过程,团体劳作是道德培养不可或缺的载体。在凯兴斯泰纳看来,团体劳作形成了职业伦理,职业伦理又促进了职业能力的发展。
  (二)职业课程的组织形式
  独立思考是基本的学习方式独立思考是劳作学校的根本标志。凯兴斯泰纳认为传统的课堂领域仅仅传授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学生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无法真正理解知识的涵义并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从而抹杀了他们的判断力、观察力和思辨能力。他倡导用个体观察和个体体会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入适宜的需要独立思考的劳作场所和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和天文学的图书馆,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体验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凯兴斯泰纳认为独立思考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最好方法。他指出,在传统的国民学校,这种独立思考的训练受到了限制,劳作学校要改变这一面貌,必须从根本上缩减教材的内容,为学生的独立学习创造一切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切实体会到自己在某方面的不足,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获得赋予知识新价值的自由和力量,这是性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凯兴斯泰纳“独立思考”原则的提出实际上是对传统教学的抵制与革新,劳作课程不是服务于表面的形象化教学,他从操作层面提炼了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

教学方法突出实践原则根据凯兴斯泰纳的设想,在劳作学校中,教师应按照职业的种类对学生实施分组教学。为了推广这种实践性教学模式,凯兴斯泰纳曾对慕尼黑市的学校进行改造。首先,他的第一项工作是延长学制,让学生的在校时间延长到18周岁。其次,增设了实践课,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初步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再次,建设了为数不少的教学实习工作室,如在学校中普遍配置手工室、烹饪室、缝纫室等活动场所,由学校聘请经验丰富的工艺技师进行现场讲学。经过改革,慕尼黑市的学校加强了生产、生活与教育活动的结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激发,教育内容大量拓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这次改造不仅是德国职业教育的重大发展,也是整个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这标志着欧洲传统的学徒制体制已将职业教育的责任移交给了劳作学校。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与凯氏课程的比较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教育理论不断完善,今天的职业教育局面已非凯兴斯泰纳可以预见。职业教育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课程改革是一个十分重要和关键的课题。凯兴斯泰纳的课程观在今天看来确实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他的许多课程意识还是先进的,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仍有启发性意义。
  职业教育课程的出发点每一种课程设计都有自身的目的,都是为特定的教育目的服务的。普通教育以学术成就为目标,课程的安排以知识体系发展为逻辑线索,职业教育以技能成就为目标,课程结构则应该以工作体系的发展为逻辑线索。但即便同是职业教育,也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在很多情况下,职业教育被解读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开发人力资源的手段。这种理解无可厚非,但扩大了职业教育的经济功效,难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是经济型的,一切以就业为终极目标,忽略了个体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及教育的德育功能。凯兴斯泰纳的职业教育目标则不同,他认为职业教育是为国家培养有技术、有道德的有用公民而进行的,只有每个公民具有卓越的职业能力,国家才能得到长足的进步,才能形成拥有最高道德的团体。因此,他的出发点是社会性的,这不仅指出了职业教育中技能的重要性,更加强调了职业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和职业教育全面参与的重要性。
  职业伦理教育的实施正如前文所介绍的,凯兴斯泰纳从来没有将劳作学校视为单纯的职业技能训练所,而是将其作为造就国家有用公民的基地,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内心人格价值”的完善以及包括团队协作精神在内的职业道德的养成,这是一种全面的职业教育观。首先,培养目标是技能和道德的整合体,因此,在课程上技能课程与道德课程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其次,职业伦理教育区分了职业道德与普通公民道德的差别,职业伦理教育拥有了独立于普通德育的特征。再次,伦理教育与性格教育相结合,实现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反观我国当前职业教育中的德育工作,存在几个误区:德育课缺乏职业教育的明显特征,无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取向;专业课程与德育课程相互独立,学生很难从劳作中习得职业精神。劳动者的素质关系到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只有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缜密的思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敬业、合作的职业观念,才能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凯兴斯泰纳的职业教育伦理观为解决当前职业教育中的德育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很多职业学校的课题设置都是依循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的发展顺序。这种课程设置在理论上有其合理性,因为大部分教师相信,只有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了解专业的基本原理后,学生才能完成实践操作。但在实际运用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往往在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阶段已经产生了厌学情绪,他们普遍感到专业理论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实践课虽有兴趣,但在缺乏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学艺不精。凯兴斯泰纳的课程思想并没有遵循这种教学顺序,而是强调职业教育一定要实现文化课与实践课的相互渗透。在教授语文、数学、历史、自然科学等内容时,凯兴斯泰纳要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文化知识的建构中,根据自己的体验理解知识的内容,用生活案例领悟知识的涵义,更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赋予知识新的价值。在实践课的学习中,他倡导独立思考,发现不足,从而激发求知欲望。因此,他的文化课程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践原则,而他的实践课程则强调了文化课的思维训练。
  职业学校学生的发展观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面临两难选择:究竟是发展学生普适性的职业能力,还是将发展专门性职业能力作为主要任务。在课程实践上,前一种观点占了上风,具体表现为非常重视普通文化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无疑是正确的,但人们一直困惑于一般能力是什么以及是如何形成的。多元智力理论指出,人的所谓普适性是不存在的,能力是需要通过活动定义的,各项能力发展的基础只能来自能力本身,而无法来自所谓的一般能力。凯兴斯泰纳也有相同的观点,他要求受教育者的人格应是一切技能的合乎目的的统一。“他既反对天才主义者强调孤立地发展学生的某种特定的技能,也反对圆满主义者企图使学生的所有技能齐头并进。他主张教育应有特定的目的,以此目的为主,调和发展学生的各种机能。”⑦一味强调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恐怕只能陷入无根据的发展论中。在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理念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类型,充分挖掘他们特有的潜能,在专门性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发展普适性能力,才能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
  凯兴斯泰纳以其宽广的社会视野开启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大门,他对劳作教育的理想和实践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德国的职业教育在他及其他先贤的指引下蓬勃发展,成为全世界职业教育的楷模。尽管凯兴斯泰纳的时代已经距离我们很遥远了,但是对职业教育寻根溯源依然是必要的。因为我们发现,今天的职业教育改革步履维艰,是因为对职业教育的本质缺乏正确认识。充分理解凯兴斯泰纳的职业教育理念,走出困扰职业教育界的理论误区,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德)乔治·凯兴斯泰纳:《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郑惠钦译,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0,190,213,19,43,27页
  ⑦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四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18页
  参考文献:
  [1]吴海明.德国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思想之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2]陈爱江,等.凯兴斯泰纳的“劳作学校”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3]金岳祥.凯兴斯泰纳教育思想与实践述评[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1).
  [4]徐国庆.从全面发展到充分发展[j].职教论坛,2005,(1下).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