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

对高职学生实施激励教育的探讨

2015-10-04 15: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的群体特点、学习情况等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培养高职学生的过程当中采取激励教育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以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发挥自身最大潜能。
  关键词高职学生 教育方法 激励教育

  1 高职学生的教育现状
  高等教育职业院校的学生,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和传统普通高等教育不同,教育的目的非常明确,即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但偏重实践操作能力,面向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的专门人才。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必须正确认识教育对象,只有准确认识教育对象,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教育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在高职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当中,素质的培养需要很多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诸如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开展多种丰富的课外文体活动等等,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是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发挥自身的潜能。在具体的素质教育方法当中,首推激励教育。
  2 激励教育初探
  2.1 激励教育的理论依据
  激励教育以主体论、矛盾论为哲学依据;以心理发展动力理论为心理学依据;以系统论为方法论依据。激励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在实施激励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把学生作为一个能动发展中的主体来看待,必须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必须抓住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这对主要矛盾;必须通过各种外部诱因来满足学生的兴趣、情感等的需求,还必须通过构建激励机制,以整体综合教育影响施加于学生主体,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效益,促进学生的生动学习和主动发展。WWW.133229.COM
  2.2 激励教育的含义
  激励教育,就是教育工作者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教育心理学关于教师期望的研究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有力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罗森塔尔和杰克逊1968年在其实验中发现的皮格马利瓮效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伯鲁菲和古德1970年提出了教师期望实现的一般模型:教师对不同学生的行为和成就抱着不同的期望;由于期望不同,教师对不同学生的态度有不同;教师的态度告诉了学生,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如何。这影响着学生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可见教师对学生影响的重要性,因此,笔者把激励教育讨论的重点放在教育工作者中的“教师”上。
  2.3 激励教育的内容
  激励教育是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其积极性,使其为实现某一目标而正确行动的教育过程。激励教育的内容覆盖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可以分成:
  (1)目标激励教育。目标激励首先让学生为自己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这样对学生本身才有前进的动力和吸引力。大的目标确定之后,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将这一整体目标细化,分成每一阶段应该实现的具体小目标。如果学生完成了,不论目标的大小,都应该予以表扬鼓励。
  (2)典型激励教育。所谓典型,就是突出的,与众不同的。典型的树立如同榜样的力量,如何树立直接决定大部分同学学习的导向。在具体的教育过程当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及时发现优秀的学生,比如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事迹放到宣传栏中等等,对于典型教育最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典型的标准以及如何树立典型。
  (3)信任激励教育。信任激励就是教育者用自己的信任、尊重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对于学生,老师的信任是最好的情感沟通方式。对于高职学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一些活动,尤其在实训的过程当中,鼓励学生自己制作零件产品或者进行机器维护等工作,让学生感受到被信任的同时又锻炼了自身的能力,这一教育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主人翁意识。
  2.4 激励教育的方法
  (1)表扬法。对于高职学生,教师应该抓住他们与其他学生的不同之处,比如生活自理能力突出,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强,具有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等等。表扬的方式灵活多样,可以进行口头表扬,也可以形成一定的书面材料上报,还可以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总之,表扬可以激发学生更大的潜能,让学生具有更大的动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2)引导法。作为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注意观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学生都有哪些细微的变化。比如:高职学生是否具有自卑心理,是否过早社会化等等。对于好的苗头趋势应该大力提倡,最好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对于应该遏制的一定要快速去除。在具体的教育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首先找出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从长处说起,慢慢引导学生如何做会更好。在课余时间还可以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结合学生特长予以引导分析。比如举办适合高职学生专业的各项技能大赛,既可以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又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清晰地进行自我认知。
  2.5 激励教育的主体
  “激励”,在中文词典中释为鼓动、激发使之振奋或振作,如我国历史上楚汉相争时期楚将项羽领兵攻赵,运用“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兵法背水布阵,激发士兵奋力拼杀的斗志,即为激励。激励的力量是无穷的。激励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素养对于激励教育取得的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公正客观,不偏不倚。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学生才会心悦诚服。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合格的人民教师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会对学生起到最大的榜样和激励作用。作为教师,还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在开展激励教育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无疑,丰富的知识和阅历一定会有所帮助的。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新生力量正在日趋强大,高职学生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高职学生作为我国大学生群体当中的特殊一部分,有着自身独特的精神面貌,这一特殊群体的整体素质状况以及特点分析要求我们对高职学生的教育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具体的教育方法当中,最关键最核心的就是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心灵,心与心沟通最好的办法就是信任与鼓励。采取适合高职学生的激励教育方法,会提高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会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在实践的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只有敢于正视现实,才能运用正确的教育管理方法,才能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且奠定高职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俞文钊.中国的激励理论及其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颜震华,王绍海.教育激励的理论与实践.吉林大学出版社.
  [3]邵宗杰.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