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独具特色的校园民歌大赛活动的举办,在大学生当中弘扬了民族文化,丰富了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和专业素养。
关键词:校园民歌大赛;影响效应;民歌进课堂
民歌是民族文化的艺术瑰宝,是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优秀的民歌是我国音乐艺术中最淳朴自然、最富有生活气息、生命力最强的艺术。将这些曲调优美、简短,唱词精练的民歌运用到高校的素质教育中去,激发大学生的兴趣,使其能很好地领略传统音乐之美,了解乡土优秀文化之伟大和丰富,增强大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并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
一、校园民歌大赛的特色
为弘扬民族文化,宣传中国民歌,使广大师生了解民歌,掌握民歌的基本演唱技能,增进大学生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和民族精神的培养,同时提升旅游管理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导游带团能力,旅游管理系连续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中国民歌大赛。民歌大赛的主要特点有:
1.民歌主题鲜明独特。以《浏阳河》、《马桑树树儿搭灯台》等湖南民歌为主体,既有传统民歌也有时代气息较浓的现代民歌,如《大地飞歌》、《幸福万年长》等。www.133229.Com除选派专业老师对所有曲目进行指导外,还聘请校外民歌专家对民歌大赛进行精心指导,提高广大同学的民歌演唱水平和舞台表现力。
2.形式多样。组织初赛、决赛,以班级合唱、个人独唱为主,并配合以民族服装、器乐、舞蹈等灵活演唱形式展示民歌的浓厚民族文化。
3.影响时间长、范围广。定期举办,时间较长,主要集中在每个学期3~5月份。要求旅游管理系所有专业学生参与竞赛,每个班级都能合唱1~2首经典民歌。另外,大赛还得到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校园社团的联合帮助,在全校师生中形成广泛影响和共同关注,在学校中兴起了“爱民歌、听民歌、唱民歌”的良好风气,带动了校园文化生活的发展。
二、校园民歌大赛的影响效应
1.传达艺术魅力,弘扬民族文化。民歌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通过民歌大赛,宣传中国民歌,传达艺术魅力,弘扬民族文化。如《棒棒儿锤在岩板上》、《四季花开》等湖南桑植民歌已唱出湖南,唱出国门。富有鲜明特点的江苏民歌《茉莉花》已走向世界舞台,让世界人民感受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美。
通过学唱民歌提升了学生对民族歌曲的兴趣,增进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
2.加强大学生艺术修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高亢婉转的湖北民歌《龙船调》、耳熟能详的湘西民歌《小背篓》、豪迈粗犷的陕北民歌《三十里铺》等一首首民歌旋律优美,动听感人,唱响校园。同学们在尽情讴歌、忘我欢唱的氛围中迸发出青春的热情和蓬勃的朝气,展现了当代大学生风采。通过开展民歌大赛活动,也提升了同学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推动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3.提升旅游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导游带团能力。除了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之外,旅游类专业还要求学生对人文地理、艺术宗教、民俗文化等知识有所掌握,成为知识广博的杂家。来到风光旖旎的三亚,唱一首当地民歌《请到天涯海角来》,到了闻名世界的康定,深情演绎一曲《康定情歌》,既可使游客心情愉悦、精神百倍,又能在心理上拉近导游与游客的距离,融洽彼此关系,使导游的工作能够得到游客的理解和配合,同时游客也可从中感受浓厚的地方特色。
三、在大学生当中推广民歌教育
1.民歌进课堂。民歌进课堂就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不仅可以活跃大学校园文化生活和课堂气氛,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加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全国范围内先后已有数十个地方的政府把当地民歌纳入中小学的音乐课堂,如兴化的民歌号子进课堂、湖南桑植民歌进课堂、陕南紫阳民歌进课堂等。近年来虽然有许多高校也逐步开展了以民歌为内容的选修课或必修课,但是其地位、受重视程度、影响范围相对较弱,教学方式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2.探索形式多样的民歌活动,广泛宣传,创造良好的民歌教育氛围。民歌教育不应仅限于在小范围、小集体、少数学生当中开展,应通过探索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歌竞赛活动,大力宣传,并在大学生当中广泛推广。定期举办民歌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社团作用,拉近民歌与学生的距离;开展一系列主题民歌欣赏和民歌知识讲座;利用广播站、校园网有利条件播放和宣传民歌及民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民歌、欣赏民歌的氛围。
3.与民间民歌大师亲密接触。将生活在地方的民间民歌演唱大师、原生态歌手请到学校,举办独具魅力的主题民歌演唱会,或者聘请他们担任民歌专业教师,以课堂教学形式开展讲座、演唱,鲜活直观,既让学生欣赏了众多优美的民间歌曲,又能深刻领悟到每一首民歌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皮晓彩.民歌教学中民族文化精神的渗透[j].中国音乐教育,2005,(07).
[2]杨美媛.将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