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

关于民办高职院校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实施路径

2015-10-04 14: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摘要]文章基于对民办高职院校现状的swot分析,提出了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措施,阐述了民办高职院校立足服务中小企业、务求专业特色鲜明、解决企业参与瓶颈、营造规模办学优势等实施路径。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吸引力路径
  
  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是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依照国家制定的高等学校的设置标准,面向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等学历教育学校。2010年我国具有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共计1239所,民办本专科院校334所,其中民办高职院校276所,占高职院校总数的22.28%。数据说明高职教育从教育资源短缺时代迈入可能面临院校破产危机的时刻。河北省2010考生整体数量较上年度减少5.6万人,民办高职院校所在的高招专科二批招生院校文理总计1138所院校,共计划招生97029人,占招生总计划数的1/4。结果是专科二批一志愿投档后缺额院校超过六成,缺额数也占到招生计划总数近三成①。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落实,民办高职院校又将迎来新的机遇。这些亟待民办高职教育工作者增强机遇意识,构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新路径。
  一、民办高职院校的战略环境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1.面向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是民办高职的“杀手锏”。民办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与招生人数分配上有较大的支配自由,这是大部分公办院校与之不能相比的。wWw.133229.CoM民办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主要是以社会应用型、技能型为目标,追求社会高级职业人才的培养错位,力争在某一学科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相对来说,公办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长远发展而培养人才的任务,专业设置追求“大而全”和“综合化”,通常不会把提高就业率这样的短期目标放在第一位。
  2.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民办高职的“关键手段”。民办高职院校把职业化的教育贯穿整个大学阶段,依靠学校和用人单位建立的合作关系定向培养人才。校企合作建立固定的实习基地,并且将实训课程比例超过理论教学,“双师型”(拥有教师职称和职业技能资格)教师通常占很大比重。大多数院校积极推进就业导向,通过高就业率吸引学生、增强实力、提高办学质量,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有的院校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利用企业资金和设施,定向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员,保证了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岗位间的“无缝连接”;有的院校与国外院校签订联办、学分互认等协议,借“洋品牌”扩大影响力。这些在公办院校都是比较难做到的。
  (二)劣势(weakness)
  1.没有建立品牌效应。美国的哈佛大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加拿大的渥太华大学等私立高校令各地人们心仪所往。而我国是以公立大学为主的国体,民办高校缺少品牌效应。如果以在校生人数、办学时间、学校年收入、学校资产总额、办学层次、学校建筑面积、占地面积等可量化指标进行评定的话,公立大学与民办高职院校相比较差别巨大。一是庞大的公办教育系统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而民办高职院校之间专业设置集中在经贸、计算机、机电、涉外等领域,重合度高,品牌差异性小。二是民办高职院校信誉的“短视”和“透支”问题严重。公办大学既有国家的信誉,又有着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历史信誉,而部分民办高职院校投资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寻求新的赚钱机会,盲目扩大规模,导致教育质量低下;更有甚者采用不正当的手段,透支民办教育的信誉。
  2.办学经费不足以及资金来源不稳定,成为制约民办高职更好发展的主要劣势。这种困境的产生:一是来自大学间不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现在的教育公共财政成了“公办财政”,政府公共财政较大幅度地增加公办大学的教育经费,进一步壮大了公办学校的办学规模和竞争实力,而民办高职院校基本上是靠自筹经费,政府公共财政相反成为相应削弱民办高校竞争力的社会因素。二是源于民办高职融资渠道的贫乏。在发达国家慈善事业的经费一般占gdp的4%~5%,而我国只占0.01%,社会捐赠经费占教育经费总量的1%。民办高职融资渠道一般是靠企业或是捐资个人提供教育经费,剩下的就是从学费中收取。中国缺少兴办捐助性、慈善性的教育事业的社会机构和社会基础②。三是出于民办教育投资者的期望。大多民营企业处于资本积累的初级阶段,绝大多数民办教育的投资者期望不是出于捐赠公益事业的目的,而是期望在短期内获得回报,甚至期望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能高于一般行业。这种利益驱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办学行为,也常常造成投资者与办学者之间产生矛盾。办学经费不足,办学的硬件提高不了;资金短缺造成教育人才的流失,使办学软件也提高不了。这样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办学层次低、生源差,严重制约着民办高职的科学发展。
  (三)机遇(opportunities)
  1.在社会层面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的新契机。《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一是基于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国情。经济社会转型包括产业与产品结构的转型和就业与劳动力结构的转型。经济社会转型需要劳动力素质的升级,而解决之道就在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国际环境而言,世界各国在金融危机之后都在储备力量发展新的技术,但任何新技术都需要人的配合。就国内环境来说,我国社会处于矛盾突显时期,“橄榄型”稳定的社会结构远未形成。只有发展职业教育,才能促进“橄榄型”社会主体的中产收入阶层的形成。二是解决“三农”问题、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根本性出路。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史阶段,全国现有1.4亿农民进城务工,还有1.5亿农民需要转移。农村劳动力不论是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还是向城镇转移,仅仅掌握初中文化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他们需要接受一定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因此,发展职业教育,不仅事关民生、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事关中国能否平稳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阶段。
  2.在人力资源层面上,技能型人才需求逐年增加,用工市场全面紧俏。我国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的比例是1∶1,而德国职业教育占比达到70%,瑞士2/3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现阶段每年约七百多万初中毕业生需要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没有根本改观,一方面大量城镇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不好找工作。每年约有二千多万农民工和逾百万高校应届毕业生需要就业。仅河北省2010年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高达81万人。另一方面是企业招技术工人难,特别是高素质技工严重短缺。我国高级技工、技师占技术工人的比例只有3.5%左右。以河北为例,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不足技工队伍的10%。全国技能型人才需求逐年增加,平均需求率是14%,仅河北省就存在256万人的技工缺口。
  (四)威胁(threats)
  1.同行业的强有力竞争。一是生源竞争。高职院校的传统生源总体趋势是在急剧减少。有数据显示,未来10年中国18岁到22岁的人口将减少约4000万人。2010年北京、湖南高考报名人数下降了20%,上海已经连续3年出现报名人数不足的情况。河北生源预计到2018年只有2009年的50%。未来生源减少的形势,迫使民办高职院校面临重新“洗牌”。二是院校竞争。民办高职竞争对手,一方面来自世界各国优秀的学校,他们看准中国崛起带来的商机,以优厚待遇的方式吸引学子走出国门或是与我国高校联合办学进入中国教育市场。另一方面则是公办大学的扩招。据统计,城市学生进入公办大学的比例可以达到60%~70%。而农村学生因为总体成绩差进入公办大学比较困难,容易进入的民办院校却因学费较高而选择放弃。同行竞争,促使没有特色或经营不善的学校将陷入淘汰困境。三是人才培养模式竞争。本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高职院校正在趋同,而这些公办学校体制改革中出现的独立学院、名校办民校、改制学校等新形式,占有公办和民办两种优势资源,“形成了同民办学校的不公平竞争”。四是师资引进的竞争。民办高职办学者主体是退休的校长、从公办学校跳槽或兼职的教学和管理人员,这三方面主体都有较强的功利目的,容易滋生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使学院难以持续发展。再加之公办学校教师工资福利连续上扬,引导民办高校培养起来的优秀教师纷纷跳槽到公办高校。
  2.大众对于民办高职的误解。整个民办高职院校的群体被社会认可的程度不高。现阶段考生和家长都有很浓的“公办情结”,对于一些新办的民办高职院校就更加缺乏信任感。与此同时,现阶段国企、外企大部分只限招公办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无疑加剧了大众对民办高职院校的心理障碍。由此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提不上去,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也就受到了威胁。
  二、应对威胁与劣势,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实施路径
  民办高职院校要想发展得更好,就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要在认清自己面对的威胁与机会的同时进行整合,以特色求生存,以质量谋发展,服务区域经济,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一)走出一条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特色鲜明的办学之路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这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改革创新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整合教育资源和改进教学方式的基础,在于办学理念、办学类型与发展模式的定位。民办高职院校可以着眼于既培养“现在实用的人才”,又培养“未来可用的人才”,对接区域社会经济,错位发展,凝聚特色,创建品牌。民办高职院校还应对自己的使命有清楚的陈述,如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使命是“培养创造型的科学家或工程师,以应教育、管理和工业发展之需”。笔者建议,民办高职院校应对威胁与劣势,最重要的出路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及早打开中小企业人才市场。
  1.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民办高职院校的竞争呈现白热化,学生就业好坏是竞争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国有企业、政府机关需要人才首先强调应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如果让高职毕业生竞争国企或政府的岗位,竞争概率低于公办大学的学生。中小企业不仅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而且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中小企业需要的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比较重视员工的应变能力、动手能力。因此,民办高职院校确立为中小企业服务,既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民办高职院校就业导向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发挥了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所在。
  2.有利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从满足中小企业复合型人才需求出发,民办高职院校对专业设计、教学设计进行调整。专业建设和课程配置都应坚持“就业是命根子、社会需求是导向”。通过对本区域的中小企业的生产现状、科技发展及其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的深入调查,适时依据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适度超前调整专业设置,不断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加快培养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增强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民办高职院校应以创办“品牌”专业为突破口,坚持以对接产业集群和产业结构升级、服务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建设有区域产业特色的职教专业集群。在教学设计中,民办高职院校要大力借鉴德国“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民办高职院校应是汇集工学结合资源的开放平台,让有利于学生就业的活力源泉涌动起来。
  3.有利于学生根据未来岗位技能的特点,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工作爱好。国外评价高职学校的标准之一是强调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专业成绩;另一方面是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如表达能力、自我推销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以及解决冲突能力等。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不仅要训练职业通用技能,而且要强化职业核心能力,应比公办大学更积极地推动学生多实践、多跟社会结合。国外的学校除了课堂时间外,也非常重视在暑期、寒假时由学校出面大规模地组织学生实践活动。
  (二)民办高职院校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着重点
  1.努力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误解,创造终点目标的吸引力。著名教育家黄炎培说:“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是否选择职业教育这条路,直接与它的就业前景能否得到较高预期的工作岗位、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息息相关。教育吸引力本质上还是由未来经济社会地位的吸引力所决定的。在德国和瑞士只有不足20%~30%的学生上普通高中,走职业教育的路一样可以拥有体面、富裕的生活。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教育部门积极作为,而且更需要生产部门、劳动部门以及整个社会的支持和配合。民办高职院校要通过符合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专业设置,尤其在未来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方面保证专业建设的适度超前,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2.探索多样化招生机制,将中职毕业生作为重点群体。解决民办高职生源减少的困难,应进一步降低入学门槛,探索多样化选拔机制。积极争取根据学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测试结果来综合评价录取新生的招生改革试点;积极争取具有高中学历的复转军人免费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单独招生;主动扩大对农林水利地矿油田艰苦专业对口招生规模。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表明,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达到800万人。2010年全国高职的生源已有18%左右来源于中职毕业生。及早争取中职学校作为生源基地,也是民办高职解决生源危机的重中之重。
  3.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将服务新农村建设作为新领域。针对农业发展中的现代化、产业化、高科技化等新现实,特别是如何培养农业经纪人、合作组织的带头人、农村致富带头人等新问题,民办高职应当主动适应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加快自身的改革。河北省农业类的中等职业学校率先进行招生制度改革,招生对象既招应届初中毕业生,也招全省农民。这一招生制度的转变就吸引全省农民报名达到五十多万人。
  (三)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提高院校的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
  私立大学的存在价值在于它的办学特色。民办高职院校提升知名度和竞争力,一是应充分利用办学自主权,对接区域主导产业,积极打造吸引力强、市场前景广阔的、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应用型专业或专业群;努力培育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点、学校有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专。中国石油大学在校的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分别有50%、70%和90%就读石油、石化相关专业;学校超过80%的科研经费来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二是聘任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或者依托教学名师、行业知名专家建立名师工作室。
  (四)强攻工学结合突破口,解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瓶颈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致命弱点在于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民办高职的校企合作,应强攻工学结合的突破口,创新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等关键环节,第一要务是解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瓶颈。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鼓励行业企业举办或者参与职业教育。德国企业是职业教育的主体之一,德国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为鼓励企业兴办职业教育,德国政府推出各种税收政策优惠。例如企业用于教育的所有费用都计入成本;小企业如提供职业培训可向政府申请一定数额的补贴。我国政府也应加大相关优惠政策的倾斜力度,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或者投入职业教育。比如有条件的行业组织、企业可以举办职业学校或委托民办职业教育机构进行职业培训,特别对于退伍军人和因产业结构调整而下岗的职工,应该提供优惠甚至免费的职业教育政策等。可以通过提供学生实训实习岗位,从经济、政策上给予企业相应的支持,从而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动性。政府要解决民办高职院校在信贷、用地、招生、资助等方面的不公平竞争和差异性待遇,从而调动民间资本进入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2.依托行业建立教师培养基地,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民办高职院校应将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社会服务等作为评聘的重要指标。鼓励教师帮助民营企业进行生产、管理;研究课题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不要为提高知名度而盲目追随公办大学教师发顶尖的学术文章,甚至可以鼓励教师深入民营企业担任独立董事。
  3.适度扩大办学规模,争取投资新渠道。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是一种国际化的趋势。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来源较为单一,在学生学费上涨空间很小的情况下,应打破办学框框,积极拓宽办学市场,寻求规模效益至关重要。民办高职院校可以多跟中小企业主建立联系,通过引企入校共建实训基地或者项目化合作等方式引进民间资本。促进国家制定民间资本办学的准入、撤出和转让制度,建立教育产权市场,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捐资、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院校的发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