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职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建设

2015-08-31 11: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6-0031-03
  一、目前中职语文学科运用信息技术的现状
  (一)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方式不当
  互联网的出现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丰富了学习资源,但很多中职语文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是把大量素材性的资源罗列在一起,常常过于注重它的直观性,喜欢插入一些图片、视频、音乐、动画,这比起传统教学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确直观生动得多。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很容易被活动的画面所吸引,从而分散了对授课内容的注意力,以致喧宾夺主。
  由于对信息技术理论和知识掌握的不全面,大多数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为尽早完成教学任务,在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点罗列后,考虑不到让学生认真思考,一味地加快教学进度,结果是把多媒体当成了向学生灌输内容的工具。他们不知道如何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恰当选用现有的媒体去传递教学信息。[1]虽有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新元素的参与,看似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其实是传统教学的照搬。设计的课件往往是简单技术的堆积,课堂只是课件的简单展示,让学生感觉不到多媒体参与教学的优势,甚至觉得还不如原来的上课方式好。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缺乏良好的互动
  在现行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的单向灌输式课堂教学占统治地位,师生间的极其有限的互动和交流也仅限于课堂上的提问与讨论,根本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要求。中职生本来文化基础知识薄弱,自卑心理严重,学习目标不明确,这样又导致他们更不愿与人交流。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文章的深刻内涵和意蕴,不是能够图解的,如果不切实际进行多媒体程式化课堂教学,就会扼杀学生思维的个性、教师教学的个性。师生之间在特定情境中的富有情感的交流就会成为人与冰冷的机器之间的毫无情趣的交流。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交流情感、陶冶情操的学科教学,这意味着信息技术永远都取代不了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本身就是语文教学的最为重要的道具,一旦教师退居到多媒体的后台,一旦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激情和临场发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交流,那么,无论课件制作得多么精美,无论课堂多么花哨、热闹,都注定是一种失败。
  (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不明显
  当前,各种各样的硬件设备和教学软件推陈出新,很多新技术进入课堂。然而我们发现,许多教师无法把这些新媒体技术与其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难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虽然信息技术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但教师的消极运用、资源的闲置、信息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缺乏积极有效的知识引导,导致学生的语文信息素养依旧贫乏;过度依赖硬件资源,媒体组合不当,教学效率较低,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最大作用。
  为了解和评价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的运用实效,笔者对学校中职一年级10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38%的学生认为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对学习有帮助,50%的学生认为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对学习有帮助但作用不大,还有12%的学生认为运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没有必然的联系。由此可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并不明显。[2]
  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
  互动式教学模式构建实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互动教学模式就是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进行个别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多向互动、多维反馈、多元发展。笔者试以《荷塘月色》为例谈谈互动式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笔者采用“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协作学习—测评反馈—总结提升”的教学步骤,安排两课时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
  《荷塘月色》是一篇美文,为了淋漓尽致地表现这种美,开头可用《采莲曲》和一幅《荷花飘香图》来“煽情”。当《采莲曲》响起时,学生仿佛置身于荷塘中,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披文以入情”,在情中体味。然后展现课文描写的情景,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荷塘月色之美。
  在创设的诗、音、画优美情境中,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散文的意境。这为学生开辟了一方乐土,使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索。
  信息技术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每一位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实践,使学习资源更富于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实效性、针对性。
  第一,初步感知教学内容,预定教学目标,产生问题。教师明确整堂课的教学目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写作思路,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揣摩优美的语言艺术,赏析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第二,由问题出发,准备活动,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网络等资源收集资料,整理并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教师指导学法,注重对文本的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归纳主旨。教师抛出如下问题,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利用资源有效地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如你熟悉作者朱自清吗?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是什么?课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作者感情的变化?作者描写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物?景物顺序是如何安排的?
  第三,组织学生参与活动,获得真实的体验,感悟问题的实质,提出新的见解。学生通过个性化阅读,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揣摩构思,抓住线索,形中求神;展开联想,再现意境,体会感情;推敲词句,品味语言,了解风格。
 3.协作学习。
  教师在课前发布教学内容及相关资源或链接,也可将上课时使用的课件、作业及笔记等与课程教学直接相关的资源发布到网络平台上,学生可重复访问,允许学生灵活地按照自己的速度学习或参考相关的内容,增加学生的互动次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向教师提出,教师就相关问题予以回答;教师通过交互界面向许多学生提出同一问题,通过交流空间进行讨论与协商,最后取得一致意见。[3]
  学生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学生通过在线交流、BBS论坛、BLOG等形式随时与其他伙伴进行讨论交流,来 促进学习中的对话,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了解他人的思维动向,更好地进行协作学习。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了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4.测评反馈。
  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需要通过一定的测评手段来衡定,课堂测评让学生和教师直接参与到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中,保障了教学的有效性。
  网络的开放性使学生得到评价的途径不再单一化,从而得到更为科学的测评结果。教学中教师提供检测题,不仅检测学生的识记与理解,而且注重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转化,学生可根据个人能力自由选择,在线检测,有错即纠。教师可采用问卷调查:在本节课中,你学习的最重要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学习收获?这样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了多少知识及达到什么程度。教师还可利用BBS,开展实时测评,可向学生提出问题、布置习题,也可让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的统计功能与管理功能,随时查看学生的发帖数量与质量、学生回帖数、学生书写网络日志的情况等,通过这些方法可直观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学生对互动教学的参与程度。[4]
  5.总结提升。
  课堂小结是在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终了阶段,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的教学行为。课堂小结对于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活跃思维有重要作用,可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
  在归纳小结这一环节,教师可提纲挈领地总结概括整堂课的主要内容,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促进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其综合概括能力。如总结本节课时通过媒体展示课文结构图,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家门、踱小路、游荷塘、回家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呈一个圆形;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这样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框架。最后鼓励学生模仿教师的下水习作《我心中的荷塘月色》,学写一首现代散文诗,上传到QQ空间,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扩展,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
  总之,信息技术环境下互动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教学从单向传授转变为多向互动,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了其对话与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可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课堂的优势,将学生引入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有效地激励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协作能力和学习能力,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课堂效率。当然,该模式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网络环境下的多向互动学习效果受学生学习特征的限制等,教学中应扬长避短。
  参考文献:
  [1][2]赵俞凌.基于网络的互动式高职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
  [3][4]周蔚.交互网络教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新环境[J].远教论坛,2006(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