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评语是教师对学生在一定时期内的学习、生活、思想、发展等各方面表现的总体评价,既要指出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又要指出其努力的方向[1]。笔者发现,目前的班主任评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班主任评语在每学期末的总结式文书工作中是应付式的,其评语的内涵和质量无从谈起。2.部分班主任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喜欢用一些套话或模棱两可的语言,失却了评语的价值。3.繁重的班主任工作使评语给班主任增添了负担。
一、描述性评价的内涵
描述性评价主要是通过观察、访谈、描述及解释等非量化的方式对学生在班级发生的情况进行解释和说明,旨在改进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学习氛围,不追求量化评价中的标准化与普及化。
描述性评价体现班主任与学生日常班级活动互动过程中的细节和行为,是班主任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用心观察、聆听、叙述和理解,进而更进一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想状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有益的帮助。
二、描述性评价的意义
1.有助于从多个维度了解学生
班主任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他们塑造为人格健康的、知识全面的、人生态度积极的、学习投入的学生。在描述性评价的视角下,学生不应该是单纯的考试机器,而是一个个有自己人生经历、鲜活个性和愿望的接地气的人。通过描述性评价,班主任致力于描述学生的成长、学生的作品和学生的故事,班主任重视的是学生的思维习惯、兴趣爱好、自我意识、与同伴的关系等。
我们相信旧事物是可以改变的,旧习惯和阻碍思想的条条框框是可以被破除的,并且发现自己可以以新的眼光去看待儿童、同事或环境[2]。通过关注学生个性和整体的描述性评价,学生能感受到自己也可以与众不同,自己的学习生活也可以日益丰富,自己的认知需求也可以得到逐渐满足,自己也可以得到来自他人的认同。
2.有助于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困惑和冲突,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评价、对自己的班级管理行为作出判断,这实际上也是对个人教育理念和素养的反思和更新。描述性评价展示的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在学生、自己、人性之间进行互动,这就要求班主任关注班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细节,采用投入、关注、倾听、理解、尊重的方式来关注班级出现的主题或事件。一些通常容易被忽略的、不可预测的因素就会浮出水面,例如“非正式团体、课桌校服文化、早恋视野”等。这些不容易被发现且不可测量的因素正是班主任工作的价值体现,班主任可以通过自己的关注和描述,以简明扼要的叙述方式,向大家展示一些包含有班主任和学生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德育故事。
3.有助于营造温暖的文化氛围
当前学校教育行为中所实施的评价更多的是关注结果的评价,而对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状态和发展则很少关注。描述性评价关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与收获。就像两个考了60分的学生,看分数结果是一样的,但是描述性评价关注的是在教育过程中两个学生在情感、认知、心态等方面的收获,这些有意义的细节才是班主任的关注范围,学生的性情和困惑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消减和回避的重要话题。
描述性评价要求班主任对学生抱有耐心和信任,对学生的发展充满期待和从容,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迷茫、挫折和困惑,改变旧有评价方式的“急功近利”,在班级内培育出开放、自由和温暖的文化氛围,给学生留有挑战自己潜能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多重观点得以展示。
三、描述性评价指导下班主任评语的变更
1.参与人员
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以及若干个学生代表组成观察者团队,每个人选择五个相对比较关注的学生,对他们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描述。描述过程不一定要非常详细,但一定要保证周期与次数,即每隔数周或一个月至少要对他们的行为表现进行一次描述。
2.素材收集
观察者要注意收集描述对象的作品与成绩,例如作文、小纸条、绘画、笔记等能够证明学生思想变化和学习过程的作品资料。
3.及时反馈
每隔一段固定的周期,观察者团队要集中起来就某个或某几个学生进行描述性评价。观察者先就自己对观察对象的描述记录向大家汇报,其他团队成员做补充,整个团队讨论过程中产生以及探讨的问题将是进一步对观察对象描述性研究的基础。
4.描述步骤
进行描述的起始阶段最好从行为习惯、兴趣爱好、交友能力、个性意识、性格倾向、言行举止等方面进行叙述,每个层面最好能够有比较直观浅白的说明,这个主要是为了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整体情况。到了后续阶段,可以将描述的重点和焦点集中在某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上,也可以将若干学生的情况整合在一起进行描述。
5.回避原则
在描述的过程中应注意回避学生内心深处的隐私,例如单亲、父母离婚、家暴这类学生家庭中敏感而又容易刺激神经的问题。在描述过程中不要轻易地得出结论,描述性评价一直都是描述性和暂时性的,而不是结论性和判断性的。学生是一个持续成长和发展的个体,教育事件也是随机渐进的过程。我们无法去赋予学生任何的个性,我们应该通过观察和描述来达到欣赏学生与推动学生的目的。
现实世界里的学生评价更接近于流水作业的工厂,以完成定量的指标和任务为目的,学生在考试分数的压迫下左顾右盼,而班主任也忍受着各种考核和升学压力的煎熬,拼命驱赶着学生往考试的终点奔跑。在这种大环境下,要求班主任对学生就道德素养、尊重生命、珍视友情等品德进行侃侃而谈无疑更像一个被夸大的笑话。此外,家长教育观念的偏颇,认为孩子送到学校了,所有学习和教育问题就是学校的事情,有的家长甚至要求班主任利用休息时间单独给孩子“开小灶”,这些问题也在影响着班主任的工作态度与热情。
描述性评价的目的并不是要颠覆应试教育的评价,也不是要取代现有的学业评价模式,而是对现有评价的缺失部分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充,以求对学生能够保持一种温和的人文关怀。我们应推广这种描述性评价的理念,让教育更加体现出诗意与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 刘济良,曹晶.论班主任评语的温馨化及其时代背景.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2] 帕特丽夏F,卡利尼,张华.让学生强壮起来——关于儿童,学校和标准的不同观点.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