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

浅谈历史教学中教材的有效整合

2015-07-18 08: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教材过多的内容与有限的课时形成了突出的矛盾。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认真研究课标,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与精心取舍。通过重新整合以重构历史教学体系,使历史专题的头绪更集中、主题更突出,更好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整体性,以取得高效、优质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材;有效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6-030-1
  一、单元内部每节课的知识整合
  历史教科书在编写过程中就很好地贯彻了新课程理念,除了采用“模块”加“专题”形式外,在每课,除了正文外,还提供了大量丰富多样的素材与资料,包括:课前提示、学习思考、插图、资料卡片、知识链接、课后自我测评和材料阅读与思考等。这样的编排形式与内容选择,更体现历史学科特点,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历史信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为我们老师充分实施新课程理念提供了重要素材和良好平台。针对如此丰富的教材资料,如果要在一节课里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
  例:《历史》必修Ⅰ第三单元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这一课的中心是“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根据这一中心把这节课整合为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标志、发展、完善和特点五个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二、单元内整合
  学完一个单元,对单元知识、特别是历史线索的进行整合,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单元知识结构,弄清单元内各课之间的关系,明确本单元在模块中的地位。理解教材中整个单元的基本内容和各课之间的联系,大胆合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专题式整合,以一条主线进行一个全局和整体的设计,使学生对相关知识具有宏观的认识和把握,从而更好地理解具体现象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影响。而对于某一特定单元来说,进行单元整合,又有其特殊的意义。
  例一:必修Ⅰ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整合。第一,代议制,包括含义和作用。第二,近代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两大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英国和德国属于君主立宪制,美国和法国属于民主共和制。第三,几种政体的比较。1.美国总统共和制与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异同;2.德意志帝国议会与法兰西共和国议会在职权上的异同;3.英国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通过这样的整合,不仅使学生明白了近代英法美德四国政体都是代议制政体,分别属于两大不同类型,明确了代议制的作用及各国政体的异同,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比较、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二:必修Ⅱ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标要求从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交通通讯的进步以及报刊、影视、互联网的普及等几个方面,认识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认识其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该专题时间上历时160多年,内容上涉及现代衣、食、住、行、风俗习惯、文化娱乐等。笔者在教学中是按阶段整合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表现的,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分析归纳变化的原因和特点。正是这样的整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了近现代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
  三、单元间整合
  以主干知识为核心,整合知识点。所谓的主干知识,从历史学科来讲,主要指前后有一定连续性、能形成专题网络并影响着社会进程的知识,换句话说,就是历史发展的主线。一个单元的主干知识,应该是贯穿这个单元的灵魂。一般而言,单元的名称对主干知识有明确的指向作用。
  例二:学习“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时。笔者从地形、经济活动、政治制度、民族性格、文明特征等方面列表将秦朝、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形成希腊的“城邦民主制度”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鲜明对照。同时也可以与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于发展》对比学习,总结出西方民主的传统在近代欧美的延续和发展。
  四、中外知识整合
  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之中,进行中外历史的整合,既能时刻了解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又凸显“世界史”的真正含义,以弥补过去教材中国史和世界史相对分裂的不足,使学习历史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体现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发展历史的尊重和认同。
  历史教学中还可以对不同版本的教材、不同学科间进行整合。方法多样。总之,新课程对历史教师和历史课堂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深入挖掘、整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加强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依据课程标准模块教学的要求,构思模块教学的整体设计思路与框架,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取舍有据、整合有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