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德育实效性初探

2015-07-07 08: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对我国传统中小学德育实效性偏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新课程理念和目标的要求,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强与改进中小学德育,增强德育实效性,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科渗透德育、师生关系,以及德育评价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中小学德育实效性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信息产业的崛起,使我国真正开始了一场具有新的革命意义的社会转型。所谓社会转型“是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为先导,又不限于社会经济生活领域,而是由此引起的社会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因而也促进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使我国的德育工作面临着种种挑战。其中,德育实效性问题是教育界乃至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校德育改革的难点。学校德育实效性是指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即是“学校德育预期目标要达到的程度和学生对学校德育预期目标的接纳程度”。
  
  一、我国传统中小学德育实效性偏低的原因
  
  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一直难以提高,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几种弊端:
  其一,德育指导思想上重智轻德,“德育首位”尚未到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惟智倾向:“‘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是软指标,智育是硬指标’;‘出事有德育,无事无德育’的现象非常盛行”。
  其二,德育目标和内容上过度理想化,缺乏时代性、科学性和层次性。wWW.133229.coM德育目标及内容往往对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国民实际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等现实情况考虑不全,以过度理想的人格标准作为德育的目标,“假、大、空”抽象的口号式的德育内容过多,把理想与现实割裂开来,德育显得空洞无力。
  其三,德育方法单一化,说教仍占主导地位。传统德育往往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成是消极接受道德说教的“录音机”、没有自主和独立思想的教育对象,因而无法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其四,德育评价简单化,往往是以“智”代“德”。许多学校把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归在考德育知识和千人一律的操行鉴定上;而教育系统内普遍缺乏对学生品德评价较为客观的机制。由此,德育的效果不尽人意。
  
  二、在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中。凸显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新课程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对增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对新形势下学校如何搞好德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其一是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研制《品德与生活(1-2年级)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3-6年级)课程标准》以及《思想品德(7-9年级)课程标准》。
  其二是各门课程渗透德育。各门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
  其三是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由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内容组成。它设置的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在新课程实施中,改进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增强其实效性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新课程的目标与理念为学校在实施新课程中全面提升德育工作提供了重要契机。由此,针对传统中小学德育的弊端,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与目标,笔者认为,在新课程实施中,增强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应从下面几方面着手并加以强化。
  
  (一)重视新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落实德育目标和要求,凸显学生的自我教育及自主活动新课程的突出特点和亮点之一,就是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志,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和因素。思想和道德不是先验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德育作用真正发生的过程,主要不是以原则的灌输方式完成的,而是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基础,在扩展新的经验的时候,或者是学生对情境的道德难题予以解决的时候,学生才获得了成长。因而,在新课程中凸显综合实践活动课,就会特别有助于落实德育目标和要求。而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时候,应遵循下面两个原则:

  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即为关注学生自我的发展、兴趣的发展,诚如杜威所说:“自我和兴趣是同一事实的两个名称,对一件事主动感到兴趣的性质和程度,可以揭示并测量所存在的自我的性质”“兴趣就是自我和某一对象的主动的认同。”月因而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哪些真正是学生的问题或课题是综合实践活动应关注的焦点。学校和教师要帮助每个学生确定自己的课题,运用体现个性特征的方式展开深度研究,获得学生自己的独创性理解,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
  2.体现学校的自身特色。对任何一所学校而言,综合实践活动是其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应立足于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因为学校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利用已有的文化成果去影响人、塑造人的独特个性,其本质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引导工作。立足于每所学校的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就是把社会文化转化为个体内在文化。
  
  (二)强化学科育人功能,尤其要注重在学科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讲求渗透性
  在学科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突出德育渗透?笔者以为,要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因为人的情感态度具有沟通、传递、感染、分享作用,具有强化、放大、激励作用。只有当情感本身得到发展、提升,德性品质才有最基本的保证。教学过程不能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的过程,这是传统德育以学科为本的教学的最大失职。在当前全面推进新课程中,就是要改变教学的学科本位,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在学校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1.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意。只有在“心”与“心”的交流碰撞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得到共鸣与升华。
  2.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三)构建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是学校德育的晴雨表。”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应该强调以下几点:
  1.教育重在师生间相互信赖,信赖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热情,和学生平等相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2.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尤其是在课堂中应注意对“问题学生”的理解、宽容和善待。教师做到“春风化雨”,才能对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加里宁曾说:“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教育者不仅要时刻自警,还要时刻想着怎样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因而,教师应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在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的学生观的前提下,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抵御不良社会风气侵蚀的积极性和能力,在对学生的了解、德育内容的把握、德育方法的运用、语言的组织表达、德育环境的创设等多方面提高育德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
  
  (四)深化德育评价改革,体现发展性
  评价是教育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新课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充分表明德育评价目标由过去鉴别学生的优劣好坏变为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也决定了德育评价内容、主体、方式等多方面都必须改革。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为评价内容的拓展奠定了理论依据。按照新课改的有关精神,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应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德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评价主体除了由教师担当外,还可由学生、家长、小组等承担,实施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使评价从单向性转变为交互性,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尤其是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增强荣誉感与责任感。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是德育评价改革的关键环节。根据德育工作的评价目的、性质和对象,激励性评价是首选。更多的质性评价、开放性评价方式将在活动过程中实施。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