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
语文是具有自身特点的学科。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教和学依据的文本,是作者用来表情达意的,是作者思维的产物,即作者在他的实践活动中,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于语言这个工具,以知识经验为中介而实现的思维的产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完全可以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的培养,因为对文本的阅读分析,理所当然地应该是思维训练的最好时机和最佳途径。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思维理论,要强化培养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意识,重视挖掘文本中的可利用因素,努力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的构成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在中学阶段应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辩证思维等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求异思维
所谓求异思维,指的是从一个信息源中导致出不同结果的思维类型,它具有求异性、变通性、多维性、灵活性等特点,在创造发明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对现有结论和答案提出非难和质疑,另辟蹊径、别出心裁地提出假设和构思,这样他们的思维就不会因各种因素的束缚而只能看到事物或现象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方面。具备求异思维能力。能够使人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在思考问题时不拘一格,不落俗套。
例如,《剃光头发微》(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必修二)一文中,作者在由《人民日报》的一封读者来信而作联想时写了这样的一段话:现在许多国家的罪犯也剃光头,但那并非是刑罚,恐怕多半出于习惯,或便于辨识之类;如果容许用胡适博士的考据方法,来一下“大胆假设”,还可能是由于旧社会监狱里卫生条件不好,怕犯人头发里生虱子,所以干脆让他们牛山濯濯也说不定;但要我“小心求证”却做不到。这很抱歉,胡适博士的考据方法只能学到一半。
对这段话中“但要我‘小心求证’却做不到。这很抱歉,胡适博士的考据方法只能学到一半”应该怎么理解呢?教参是这样说的:“这里是捎带一笔,对胡适博士考据方法的微讽。”我觉得这样的理解值得商榷。于是问学生胡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考据方法是否可取?同学们一致予以肯定。再追问学生:“既然如此,作者有没有必要对胡适进行讽刺?”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没有”。然后我又告诉同学们胡适在学术界和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和地位,引导大家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此处作者决无讽刺胡适之意,是行文幽默的表现,也是作者自谦之词,跟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对邵洵美之流的讽刺是有区别的。这样,在求异思维中,同学们获得了新的认识。
二、逆向思维
人们的思维活动存在着正向和逆向两种方式。正向思维是沿着人们习惯性的、由因到果的思路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通常情况下,这种思维方式经济有效,能解决大部分常规问题。但是当人们遇到问题久思不得其解时,如果运用逆向思维也许可能使问题迎刃而解,从而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莫泊桑在小说《项链》中塑造了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对于这个人物,1990年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第三册“预习提示”中说她是一个具有“虚荣心”和“追求享受思想”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四)教材则在练习中提供了对玛蒂尔德形象分析的三种理解供参考:(1)她是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所腐蚀而导致丧失青春的悲剧形象;(2)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戏剧性变化无能为力,只能听任摆布的宿命论形象;(3)她是一个由虚荣心导致错位到由诚实劳动导致复位并最终找到自我的女性,是一个变得很美好很可爱的女性形象。两种教材对玛蒂尔德形象实际上共有四种分析,该同意哪一种还是觉得四种都不够准确?学生讨论时气氛热烈,分歧较大。我提示学生看一个人要看主流、看本质,对玛蒂尔德当然也不例外。于是我运用逆向思维法问学生:借了东西要还,这是人之常情,玛蒂尔德也是这么做的,但是为此她却付出了十年的艰苦劳动。请大家反过来想一想,在她丢失项链并且知道项链的价格是巨额的三万六千法郎时,除了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学生说出为免还可以逃跑、没有打借条还可以赖帐、畏惧沉重负担可以自杀等办法)然后我又追问:玛蒂尔德没有这样做,说明她是怎样的一个人?通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失项链和赔项链是小说的主体部分,在这主体部分中,玛蒂尔德表现了诚实、坚强、“耐劳”(小说中语)的性格特点,这应该是她性格的主导方面。逆向思维的运用使这堂课的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联想思维
所谓联想思维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将一种事物的形象或意义与另一事物的形象或意义联系起来,探索他们之间共同的或类似的规律,从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联想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如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神似联想、辐射联想等。联想思维的好处是能够由此及彼,由已知推知未知,强化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在文言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常常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既费时又容易遗忘,于是经常对学生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如教了《过秦论》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后,我让学生做了这样的练习:写出与下列加点的字同义且含有该字的成语
例句成语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素善留侯张良——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学们分别写出了“金城汤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素昧平生”“素不相识”“我行我素”“安之若素”“见异思迁”“事(时)过境迁”“载歌载舞”等成语,这样学生在联想思维中把课本学到的知识与课外知识结合了起来,知识得到了强化和巩固。
事实上,如果重视对学生进行这样的思维训练,可以顺利地解决许多问题。例如2003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第16题要求翻译文言选段中的这几句话:“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其中的“所规不同”许多考生译不出来,如果善于联想,就会想到《桃花源记》中的“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这几句话,其中“规”是计划、打算的意思,这样翻译以上句子就没有困难了。又如2006年湖南省高考试题第9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藩陋甚,齿又益衰齿:年龄
B、若剖肺肝而陈简策陈:陈述
C、间以婀娜之声间:间或
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薄:接近
此题中,A项的“齿”可以联想到《捕蛇者说》中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的句子,B项的“陈”可以联想到《陈情表》的标题,D项的“薄”可以联想到成语“日薄西山”,确定这几个词的词义是正确的,而c项中的“间”则可以联想到初中所学《口技》一文中的“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这句话,“间”是“夹杂”之意,从而判断该项是错误选项。
四、辩证思维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客观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错综复杂,也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用发展的眼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这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例如,教学《窦娥冤》这篇课文时,学生在对窦娥的悲惨命运表示同情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窦娥的三桩誓愿是幻想的,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该如何看待?我就启发学生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首先,作品通过想象、夸张的手法,让窦娥美好的愿望得以实现,寄寓了作者的爱憎,反映了人民的理想,这种写法表现了作品揭露社会矛盾的深刻性,这是值得肯定的。其次,我们也应该看到,窦娥的三桩誓愿其实是要通过感动天地来表明自己是冤枉的,这与她在“滚绣球”一曲中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是矛盾的。作者虽然关心人民的命运,却不能从根本上指出变革现实的方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洗雪窦娥的冤情,反映了作者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早在20世纪8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谆谆教导我们:“语言与思维分拆不开。语言要说得正确,有条有理,其实就是头脑里要想得正确,有条有理。因此,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要同时并举。”叶老的教诲是很有见地的。思维训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教育部制定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语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在语文教学只重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训练的今天,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科学的思想方法”从何而来?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强化思维训练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优秀思维品质,把语文教学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作者:郭祥圣
第2篇: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0前言
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使得无论从教育形式或是教学方法上,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尤其在现阶段的中学语文教学中,逐步将审美教育融入教学之中,这使得作为美学载体的语文学科,不仅能更加精确的展现出文学形态之美,还能对教学形态做出完善的审美表现。对于此种审美教育,中学语文教师应当通过语文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审美教育资源,将学生引入美学与美育的环境之中,此种做法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又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而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也能够使语文课程的审美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进而对素质教育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就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意义
首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能够使中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通常情况下,作为中学教学中的工具课程,语文课程所涵盖的知识面极为丰富,在此种现象中,将审美教育融入到中学语文教学之中,不仅能使语文教学的知识更加的生动和形象,还能使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得以达成。可以说,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一方面,中学语文教学中所涉及到的课文内容,均代表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所面对的不同环境,这使得各个作者间对于审美或艺术的领悟能力各不相同,而对于不同的审美能力,均会因教师的集中讲解,而使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整体性的提升,这便会使语文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其次,通过审美教育,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学生通过对语文课文或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和审美感知,能够清晰的了解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意境,这便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审美的理解逐步加深,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和探索文学美感的兴趣与热忱。同时,通过此种学习方式,还能使学生逐步培养出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既丰富了学生的多样化情感体验,又使学生在语文课文或文学作品中,对语言的魅力做出深刻的感受,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创新措施
2.1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
在中学语文教学之中,审美教育即是采用分析语文知识内容及其语言,使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课文内容或文学作品所要展现出的思想与内涵。并通过美的感知,使课文或文学作品展示出的思想与内涵,以美的理解去定义和传达,从而切身体会到语文课文内容之中包含的美感。并且,随着学生对语文课文美的感知逐渐深入,教师应教授学生对语言、文字等进行美的自我发掘与自我领悟能力,使学生将语文课文阅读,或文学作品阅读,当作是自主型行为,此种做法,不仅能够使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得到加强,更能使学生对审美有更加深入的自我理解和體会。同时,通过此种方式,还能使学生对文学作品所体现出的内涵做明确的感知,进而使学生的审美主体心理得到有效的激发,且通过这一途径,也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在面对语文课文或文学作品时,便能对其做出美的判断。
2.2提升对审美的鉴赏能力
对于中学生而言,其所生活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甚至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感知程度也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这使得他们在对审美的鉴赏能力上,也会存在不同的观点或对于审美感知有着高低的差异。对此,教师可通过对学生进行语文课文的教学讲解,使学生对于普遍审美及特殊审美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培养学生对于审美的鉴赏能力。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是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的观察、体会、以及领悟等过程,逐渐感知到的,随着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美好事物的感知与向往,使得学生的审美情趣得以产生。而对于学生感知能力与审美情趣的提升,教师应进一步激发出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审美情趣的进一步延伸。在此种环境下,审美情趣的激发与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通过自身能力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予以达成,如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影音设备的应用等,将学生逐步引入到发现美、感知美的氛围之中,从而使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得到进一步提升。
2.3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以及激发等手段,使审美教育在语文课堂中予以达成。这也能使学生在不断的发现美、感知美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审美辨别意识与审美鉴赏能力,而此种意识与能力,正是为美育的根本目的——使学生学会创造美而服务的。这便需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培养起学生对美的创造能力。例如:在进行散文的学习和讲解后,教师可对文中知识进行中心思想与内涵的审美总结与归纳,并使学生阐述出通过课文的学习,自身对此篇散文的审美角度理解,随后,还可以此篇散文为基础,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学生自身认为带有美感的词汇及语句,进行小篇幅的美文写作。通过此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审美的多样性,更能使学生逐步学会如何通过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储备,更好地培养出创造美的能力。这也是在现阶段中学语文新课标环境下,所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审美方面内容。
3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更能使美育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做出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对于中学教师而言,若要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内容以审美的方式感受,并使学生掌握审美方法,则需要中学教师队伍立足自身,从自身角度出发,在语文备课过程以及日常生活过程中,逐步养成对美好词汇、语句等的美好想象,情感的美好表达,以及更加感性的美学领悟。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逐步培养出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作者:王瑞
第3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语文课程是基础学科中的重要课程,它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全面发展打好基础。语文教学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无不是在情感的流动中进行的。通过情感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在感受中达到人生观、价值观的升华。本文从四个方面研究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一、注重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语境
语文教学必须突出语言的情感性。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并发展的,在悲哀的情境中人就感到悲哀,在欢乐的气氛中人就感到欢乐。教师在读文章时,要把作者的心情读出来。教师生动形象、情感丰富的语言,必然会打动学生,使之可以身临其境地跟随教师进入作者写作时的思路情感结构,更好地体味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朗读时就要做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自我融入、引人入胜,在读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心和作者的心连在一起,用自己的心去表达作者的情感。这样,学生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喜、怒、忧、思、悲、哀、惊等不同的感情,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因此,语言的情感性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语文教师必须多下功夫,以情感人,以情化人。
二、注重语文课堂中的情感融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语言要融入丰富的感情色彩,教师还必须把语文课程内容的学习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情感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关系。要在语文知识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融入情感教育,达到水乳交融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根据作品的内在意蕴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让学生感知课文的时代背景与写作环境,从而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在表现愤怒时,语文教师要有义愤填膺、怒不可遏、怒发冲冠的气势;在表现悲伤忧愁时,语文教师要有郁郁不乐、哀鸿遍野的表情;在表现高兴幸福时,语文教师要有欢天喜地、兴高采烈的神情。这样,通过不同气氛的营造,教师能够很好地表达作者的心声,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富有感情,善于表达情感,教学时不能平铺直叙,更不能面无表情。
三、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情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以作者的文章为基础,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正确地理解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是很重要的。有时一篇课文看似作者心情愉悦,但其实不然,作者当时所处环境可能是复杂甚至危险的,只不过作者是想通过这种愉悦的语言,表现主人公无所畏惧、大义凛然、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有时作者的文笔悲伤忧郁,但表述的其实是一场伟大的爱情或者一次离别的感受。所以,要想了解作者的真实情感,就要通过作者创设的意境和描述的环境进行理解。例如,朱自清通过《荷塘月色》这篇散文表达他走上这条道路的喜悦,也流露无可奈何才走这条路的哀愁,其思想是异常复杂的、模糊不清的。恰恰是这种难以言传的哀愁、难以言说的喜悦,才使《荷塘月色》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使我们看到一个在特定环境中既厌恶黑暗现实又不敢反抗黑暗现实、既向往光明又不敢走向光明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朦胧身影。这说明,学生在分析名家作品时不要存有单一认识,而要多角度思考,深刻领会文章的真情实感。
四、引导学生表达感情,深化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要让情感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就要引导学生写出有感情的文章,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内心的感情。例如,教学《凡卡》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设想凡卡的信最后的结果,然后以生动的语言写出来。这样的语言表达训练,不仅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课外各类作文也是语文课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勤于写作,用书面化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学生既可以写某篇课文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也可以通过不同题材的作文,描述自己在不同环境、不同生活中体会到的情感。这种积极的感情内省,可以使主体的情感逐渐强化,使学生更能深刻地体验人生的滋味,有利于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写日记,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并要求学生说真话,说想说的话,使感情的内省得以正常实现。
五、结束语
语文教学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无不是在情感的流动中进行的。语文教师必须丰富自身的情感世界,要通过情感教育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不同的课堂教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教师只有通过精心的准备和严谨的教学,才能实施完美的情感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张鹏翼
第4篇: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非智力因素主要指人的情感、意志、性格、兴趣等因素。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可以从保持高昂、稳定的课堂情绪;培养、锻炼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着力培养学生“成功型”个性;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等方面入手。
一、保持高昂、稳定的课堂情绪
情感是人的行为的动因,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感染作用,特别是语文课,教师饱满的积极的精神状态,能造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充沛的感情,能使学生情绪受到深深的感染;教师讲课时绘声绘色的描述,可诱发学生的感情体验;教师循循善诱的启发和周密巧妙的教学设计,可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课堂上教师情感不投入,感情不充沛,往往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平时教学中,课堂纪律松散,责任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情感不投入,课前准备不充分,讲课不得法,未能创设良好的情境。因此,一味批评学生上课不专心,不配合,不如教师增加情感投入,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保持高昂、稳定的情绪,从而顺利达到学习目标。
二、培养、锻炼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我们在平时见到的那种脑子并不灵活,却能孜孜以求的“苦读型”学生,他的成功关键在于有较强的意志力。因此,教师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
(一)加强目的教育,树立坚定信念。一般而言,学生的学习目的往往表现为以下几种意向层次:一是为祖国需要而学习;二是为个人前途而学习;三是为了父母而学习;四是毫无目标,混日子而已。
我们的目的是要把学生较低的层次特征,转变为最高层次。在语文教学中,可通过课文讲授,作文评改、个别谈话等多种渠道,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切近他们层次特征的教育。如对第四层次特征的学生,如果在他的联系(或作文)本上,写上“为报答你父母的厚爱而努力学习吧”等批语,对第二层次特征的学生,用课文中诸如“东阳马生”之类的为前途而勤奋学习的事例激励,则对学生起促进作用,但在一、四层特征的学生作业本上写“为祖国的需要而努力学习”等批语,往往不会有多大效果。可见目的教育还要注意其“可接受性”和由低到高的引导,否则将事倍功半。
(二)增强竞争意识,激发强烈愿望。在教学中,引入激励机制,增强竞争意识,是激发强烈愿望的关键。像语文课的作文竞赛、知识竞赛和辩论、朗诵、演讲等活动形式,均可达到激发学生奋发向上而不甘落后的目的。但这也要因人而异,如对成绩好的,可鼓励他写作投稿,而较差的学生则只能采用在班级办“手抄报”等形式,让其“成果”得以表现,但均可起到激励作用。
(三)严格常规训练,养成良好习惯。良好习惯与自觉性、自制性、坚持性等意志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也是磨练学生意志力的过程。在教学中,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需要通过教师的严格训练才能养成,例如:用方格本做作业以训练认真书写的习惯;作文修改后再誊抄以训练其修改文章的习惯;制作资料卡片以训练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写随笔以训练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三、着力培养学生“成功型”个性
人的性格、个性,也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小在各种活动中获奖,常常受到师长的亲近、表扬,这种学生,成绩往往优秀,因为在经常获得赞许、羡慕的气氛中,学生自信心、自尊心就会得到充分发展,如未在以后遇到特别的挫折,就会形成“成功型”的性格;与之相反,从小受到师长的批评、惩罚、同伴的嘲讽,又常常在活动中失败,他就会不自觉地在感觉上认为自己笨,没出息,长此以往,便形成一种“失败型”个性。“成功型”与“失败型”个性一旦形成定势,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乃至人的一生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成功意识,培养“成功型”个性十分必要。而在语文教学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创设“成功”的环境,使所有学生经常感受到实现目标后成功的喜悦。
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成功型”个性,让学生程度不同地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久而久之,学习的自信心,进取心自然形成,学习效果必定会不断提高。当然,在培养“成功型”个性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防止骄傲自满,正确对待挫折。
四、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体会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上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重要的是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教师的“激趣”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激发“知趣”:青年学生一般都有强烈的求知欲,在课堂上,如果能在完成主要任务的同时,加大知识信息量,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拓宽知识视野,则能激发兴趣,受到欢迎。
(二)调动“情趣”:心理学表明,青年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汹涌的大海,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强烈的情感共鸣,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情景交融、情理兼备的好作品,要充分利用它去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情趣”。
(三)发掘“理趣”:一般来说,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抽象思维能力已相当发达,他们非常乐意探讨事物的真相,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数理化知识那样枯燥抽象,有些学生也学得兴趣盎然,就证明了这一点。因此,语文教学要适时引导学生寻求规律,探求真理,这不仅不会泯灭学生的學习热情,相反还会大大激发其兴趣。
(四)运用“语趣”:教师语言的趣味性,能造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这是不言而喻的,它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更直接,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当遇到教学中平实说明,抽象分析的内容,学生情趣不佳时,教师必须调节语言,使学生学习劲头保持最佳状态。
在课外,经常性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则是激趣的最有效方法。语文教师要当好学生的顾问和参谋,组织文学社或课外兴趣小组,积极开展诸如赛诗会、演讲会、辩论会、书法赛、作文赛、办小报、搞采访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人的素质所包含的两大系统,两者辨证统一,互相促进。实际上,任何活动的结果都是活动者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反映。今天,我们大力提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更应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为它在人的发展和成长中,具有重要的甚至决定性意义。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认真把注意力放到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来,使学生热爱语文,乐于学习语文,从而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