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

浅谈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烹饪教学

2016-08-08 17: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教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特别是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这么多年来,为我国的社会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企事业单位对职业技术人员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便促使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本文针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的烹饪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对促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烹饪教学提出几点拙见,拟对研究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烹饪教学的相关人员提供建议。

 

  随着我国的社会进步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的也逐渐提高,标准已经从最初的解决温饱转为营养均衡,厨师人员的需求也从而加大。这就带动了培训厨师机构的逐渐增多,劳动部门,学校及其他部门都相应地开设了培训班,竞争相当激烈,而对于以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技工学校来说,办学质量的好坏和学校的生命力主要取决于学生技能质量的好坏,专业操作技能是学生素质的一个主要方面,学生动手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技工学校的生命力。如何培养出既有理论水平又具备实际操作水平的技能人才,这便成为了中等职业院校的重点工作,如何提高学生的烹饪水平和专业素质,也是烹饪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中等职业院校能否培养出高水平的技能人才,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同时对学生将来的就业与前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我国当前中等职业院校烹饪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当前的存在问题,从实际角度出发来解决问题,拟提出几点促进我国中等职业院校烹饪教学的方法。

 

  1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院校烹饪教学现状

 

  虽然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综观我国烹饪技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重模仿轻发挥、重传统轻创新、强调循规蹈矩忽视开拓进取、强调经验忽视规律是久而未决的弊端,尤其是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大大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影响了烹饪技艺的发展,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推进,对烹饪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由于中等职业院校的师资和高等教育院校师资相对较弱,造成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理论教育水平不足,这里面包括很多因素,比如地域因素,沿海各地院校比内地院校师资强,内地院校师资要比西部院校师资强,这和国家在学校建设上的资金投入和相关福利待遇也有很大的关系。一些中等职业院校烹饪教学教师年龄偏大,这些教师理论水平过时,外加学校也不组织教师进行进修学习和进行市场调研,造成学校的办学、教学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轨。

 

  此外,很多中等职业院校对办学目标定位不准确,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可以看出,在保证学生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加强实际操作的能力,特别是烹饪方向的学生。很多院校只注重理论教学,或是学生烹饪实习场地条件落后,没有使学生真正的做到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浅谈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烹饪教学


  2 促进我国中等职业院校烹饪教学的手段

 

  2.1 应改进教学方法

 

  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教学中,针对烹饪专业特点,理论讲授与实习示范相结合,通过演示的直观教学,使学生由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具体操作中去,讲解演示完新课的内容和要求后,对课题进行分解示范演示。同时应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这样会更加形象和生动,让学生加深影响更容易的理解。特别是烹饪这种职业教学,需要大量的动手实际操作,如刀工、掌勺等基本要领都需要长期的练习,只有在实际操作中做好基本功,才能为成为优秀的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此外,要建立正确的评价体系,包括教师和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老师之间。教师之间应相互听课,做好听课记录,并进行详细的点评,针对优缺点进行相关的教研工作。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进行比赛,设置奖项,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兴趣。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正确的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要对老师上课进行听课记录,包括声音清晰度和课堂生动性等方面,老师应该针对学生所提出的意见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中等职业院校烹饪教学应该注重加强实习场地的建设,多引进相关设备。

 

  2.2 学校应该增加社会实践机会,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社会实践是学生增加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烹饪专业,如果学生可以去大型的酒店实习,对他们来说应该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俗话说,读万里书不如行万里路,也正是这个道理。学校方面要努力创造这种实习机会,同时要加强与实习单位的联系,共同教育好学生,使他们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技术上,将学校里学习到的知识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亲自参与、观察、虚心学习,掌握一定的技术,具备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独立操作创造良好的条件,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此外,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兴趣小组,培养尖子生,带好其他同学。兴趣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同学烹饪职业教学也一样,如果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烈,那么他便会很快的进入学习角色,上课老师所讲所教也会很快的吸收,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的同时,课堂上一定要观察学生课堂情况,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培养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一定要引导加强学生的兴趣。

 

  2.3 加强师资力量

 

  针对中等职业院校师资力量薄弱现象,应采用相应措施予以加强。国家教育部门和中等职业院校应加大吸引优秀教师的力度,增加福利待遇和落实相应的政策。针对中等职业院校教师年龄偏大和知识体系陈旧等现象,应当去专业类师范学校进行引进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这些大学生基本都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缺乏实际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的经验,因此,老教师应该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共同坐在一起讨论如何提高学生的烹饪职业技能。青年教师应该多去听听相关领域老教师的授课,吸取他们多年的实际指导学生操作的经验,老教师也应该多听听青年教师的授课,针对他们授课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的提出建议。同时,老教师要虚心的吸取青年教师身上的先进专业知识与理论,平时要定期组织烹饪教学方向的教学研讨会。在烹饪职业教学上,根据现状对班级实施了仿真企业管理办法,从而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班级管理模式,其实质就是把企业的管理模式、运作方式、企业文化、竞争机制等核心内容融入班级管理中,使班级的一切活动,包括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学生未来的职业活动开展, 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融入社会、介入企业,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创业精神以及良好的职业习惯。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随之提升,烹饪职业人才成为了当前社会上需求量较多的工种,各种培训机构和中等职业院校也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大量的人才。目前我国中等职业院校的烹饪职业教学中出现实习场地资金投入不够、师资力量薄弱等相关问题,为了推动我国中等职业院校烹饪职业教学的发展,为了保证社会对优秀烹饪人才需求的供应,中等职业院校应该从实习场地建设、增加师资队伍和改进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以此来保证中等职业院校烹饪教学的前进。

 

  作者:谢晓明 来源: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