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尤其是卫生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基本上都是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的医学院校毕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某种教学环节的缺失,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是弥补这一缺失的最快捷方法。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的集体活动,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科书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学模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备课组的活动,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增进老师之间相互了解,培植团队合作、相互切磋、潜心研究的学术氛围,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共同提高教学能力,推广校内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有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为有效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避免形式上集体备课,实质上“单兵作战”现象,必须落实集体备课程序。
一、个人初备,写出说课稿 “说课”是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说课是教师以教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教学中某一节具体授课内容,分析教材地位及授课对象的认知基础,阐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和指导学习方法,教学方案的设计思路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教学研究和交流的形式,有利于教师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从而使教师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奠定基础[1]。教师初备课时通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写出说课稿 (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备课组内主备人(中心发言人)在个人初备时要注意思考以下问题:①教材内容是否为达成课时教学目标所必须的,应删去或略去哪些学生已学过或者已经熟悉的内容?②教材上哪些知识不够充分需要补充?③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如何定位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④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哪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且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实例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⑤教学程序的设计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层面上,教师的“导学”如何体现在学生的“自学”和“共学”过程中,从而真正起到启发、点拨、调控的作用。无论是主备人还是辅备人都要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2],以便交流时供大家重点讨论。
二、主备课人说课,集体研讨 主备课人采取“说课”方式陈述自己的备课方案,供同伴研讨,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第一次集体备课时,要对本学期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按照“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的思路,通览教材,把握整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要明确每一个教学内容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定位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据学情确定教法。需要注意的是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不能总是教学水平高的老教师,要让青年教师担任中心发言人,促使他们钻研教材,广泛收集资料,这样才能迅速成长起来。学期初各备课组应根据授课计划制定一学期的集体备课分工安排表,按照教材内容将备课任务分解落实到人,确定每次备课的主题、主备人、时间、地点,便于主备教师明确任务、充分准备,以提高备课质量。
三、采纳建议,完善教案 集体备课时主备人说课,其他老师探讨、补充,使说课内容更加完善。之后各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备课提纲结合各班的学情,撰写自己的教案。同一学科任课教师应在 “五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 统一单元评价测试)的前提下,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最终形成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教案。备的内容统一,教的风格和方法各异,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
四、跟踪听课,效果反馈 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案是否可行还有待于验证,因此,有必要进行跟踪听课进行检验,以便总结、提高,备课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尤其是跟踪听主备课人讲课,根据实际上课时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师生互动方面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五、课后反思,再次改善 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础。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才能扬长避短,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通过对集体备课后的教学方案进行课堂实践,并进行课后反思,对备课组成员听课后的反馈意见进行归纳总结,最后主备课人对自己上课前的教案进行最后修改,制作成电子教案,交教务科保存备案。
为保障集体备课活动常态化,学校应制定科学的集体备课评价制度,把集体备课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来抓,如统一集体备课时间进行跟踪管理,要求备课组及时上交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将集体备课情况纳入年度量化考核等。通过制度化管理,使集体备课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无序变为有序,凝聚集体智慧,切实把备课组建成一个直面教学的研究型组织,当越来越多的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才能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王德山,单德红.培养和提高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方法—说课[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10):2041~2043.
[2]李树国,常荣.改进集体备课操作方式引领校本教研深入开展[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5):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