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抓好两个“落实” 提高教学质量

2015-07-06 09: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教学过程是一个“老师精心教、学生用心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对于化学这门学科而言,教师应该特别在备课和训练两方面下足工夫,抓好“备课落实”和“讲练落实”。本文就此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备课落实
教师在落实备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备课不但要钻研教材,同时还应钻研如何通过传授知识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但知识绝不等于能力。因此,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某种能力的因素,是钻研教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如总结解题思路,不但能加深学生对化学定律和概念的理解,而且也是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的好方法。
2.新与旧的关系
化学各部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WWW.133229.CoM对学生来说,这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产生了新知识与旧知识,已知与未知的问题。对教师来说,则产生了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来获得新知识的问题。钻研教材就要深入研究这种新与旧的关系,力求以“旧”引“新”,利用“新”来巩固和深化“旧”。这个新旧的辩证关系,是我们钻研教材时应注意掌握的教学方法论原则。
3.难与易的关系
化学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概念性和抽象性,而且又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形形色色的物质的性质,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而且又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记忆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因此,化学学科教学确有难的一面。教师钻研教材,就是要设法化“繁”为简、化“隐”为现、化“难”为易。比如分散难点、多做实验、联系实际、由旧到新、搭桥过河、进行类比等都是化难为易的有效方法。此外,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化难为易的一种手段。如果我们能对教材钻深钻透,理论联系实际,把课组织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难”就变为“易”了。
二讲练落实
1.例题精选精讲,要突出教师的主导性
例题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有助于学生复习巩固知识、理顺解题思路、明确解题规范,而且它还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为此,教师必须对例题进行精选,找出典型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例题。一方面选例题时,要突出问题中所蕴含的学科思想与方法、人文情感,根据教学内容精选例题,例题涉及的知识点要尽量覆盖复习的内容,不必追求偏、怪、难,不要贪多,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在选题时要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所选的题目应有不同的层次与梯度。使基础好的学生能解高档题,基础差的学生能解低档题、争取中档题,使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另外,例题精讲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该讲的内容必须讲深讲透,分析过程要强化。

例题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得解答结果,也不是为了展示解题过程,而是通过题目的解答过程为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原型或模式,教会如何找准切入点。既然是“精讲”,就不能“满堂灌”,可以以教师讲评为主,也可以采用双边讲评等形式。教学中应重视题目分析过程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解题思路,尤其在沟通已知和未知的关键点上,要让学生充分感知和思考,搞清弄懂,切实掌握解题的核心和本质。例题讲完之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思考过程,总结解题的经验教训。对一些常用的思想方法、解题策略要给予归纳概括,提示学生今后注意应用。总之,我们在例题教学中要从方法步骤着眼,从解题思路入手,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弄清要求和条件,找出例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要求解答的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抓住解题关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案,并适当列出解题格式、要点和注意事项,使学生从解题思路、方法、层次和规范要求等方面受到启发。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剖析,不仅可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更重要地是可以达到明确概念、掌握方法、启迪思路、培养能力的目的。
2.习题精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练是教与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培养能力、开发智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生掌握“双基”是必须的。练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间的纵横关系,掌握知识的系统性,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题型,开拓思路,熟悉解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是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课堂练习,但不能将学生引入“题海战术”,这就要求学生的练习要“少而精”,教师必须对习题进行精选,选择具有启发性、典型性、规律性和针对性的习题,采用“多变、多析、多问、多解”的导向法组织学生练习,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不能盲目、超负荷地去练。如讲完一道题,再对题目变式、增减已知条件、改变设问角度、多问几个为什么、改变教学过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将思维引向更深的层次,起到一题多练、一题多得、触类旁通的作用。每节课都要安排不同习题,让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练习过程中要鼓励后进生,引导他们分析挖掘隐含条件。对基础好的同学可要求一题多解。另外,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拆成几个小问题,分步设问,解决了前面的问题为后面的问题奠定基础或暗示了解题的方向和途径。只有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才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3.加强评析归纳小结,启迪思路,提高效率和学习能力
习题解后的评析,不仅能及时清理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同时对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特殊的功效。解后评析可采取“一题一评析”的策略,可先让一位学生汇报结果或上讲台做解答,并要求其做适当的讲解,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讨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补充不同的解法,但绝不能将习题的评析变成“就题论题”,而应该引导学生深化习题,挖掘习题内涵,进一步拓宽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可采用“一题多解”、“变题讨论”、“错例分析”等方法。通过评析可以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讲活,从而达到培养思维变通性、创造性,开拓学生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
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建一个《错题集》,具体做法如下:(1)建错误档案。把练习中的错题抄在《错题集》上,留下“错误档案”。(2)找到错误之处。让学生认真检查错在什么地方,并用红线笔在错误下面画上曲线。(3)找出错误原因。找出错误原因并写出来,写得要具体,是概念不清还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是没弄懂题还是计算马虎;是解题方法还是解题技巧错误等等。(4)改正错误,写出正确答案。这样,错一题就有一题的收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只有在教学工作中立足根本,抓好“备课落实”和“讲练落实”,循序渐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