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

关于语文课外阅读的发展综述

2015-10-13 09:0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关键词】语文 课外阅读 思考
  进行语文课外阅读的主要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进行终身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良好的语文素养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大量阅读积累形成,因而中学教师必须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相应的《语文课程标准》当中要求学生的阅读要具有挑战性,尤其是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明确指出其是进行个性化阅读的重要基础,所以中学生必须强化语文课外阅读。我国新课标规定:“中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每学年阅读2~3部名著”。所谓的课外阅读,就是学生课外独立进行的阅读活动,为课堂阅读的扩展及继续,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课外阅读为语文课独有及必须的,决定于语文课自身性质。中学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积累大量的文学知识,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所读的东西的领会取决于阅读过程的情绪色彩:如果一个人渴望读书,阅读的时刻给他带来欢乐,那么所读的东西就会深印在他的意识里”。所以,如果学生们缺少“我要读书”的内在渴望及需要,那么就算读很多书,也很难实现增长学生知识的目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外阅读当中探求相应的知识并获得一定的能力。
  兴趣为学生们学习的先导,也是学生需求动力,因而中学教师必须积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现阶段,学生不仅有巨大的课业负担,而且还会面临很多不良诱惑,如果教师不积极引导并激发学生广泛的阅读课外书籍,那么学生就会远离读书、远离书籍。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可以在阅览室或者教师粘贴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激发学生们读书兴趣;还可以鼓励学生将相应树种的格言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时刻警策自身读好书、多读书。此外,教师还应将课内课外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讲解某位文学家的作品的时候,可以多介绍一些文章或书目,从而让学生们在课后阅读。阅读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及阅读兴趣,建立学生阅读的信心,从而使阅读真正成为中学生优先选择的精神活动。
  教师应积极调整教学策略,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鼓励学生多读书、少做题。有效培养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是读书成为学生们的业余乐事及幸事,只有学生们有了较高的兴趣,才会产生主动阅读的需要,而学生的阅读兴趣通常都是被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所调动起来的。因而,鼓励学生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
  二、积极将课外阅读课程化
  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人都觉得语文课外阅读是课堂以外的事,所以并没有把课外阅读有效纳入到相应的语文教学计划当中,在语文教学当中也就没有课外阅读。部分语文教师根本不理会课外阅读,部分语文教师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保证课外阅读质量。实际上,要想充分达到新课标中的关于“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就必须抓住新课程这一契机,将课外阅读课程化,开设相应的课外阅读指导课,设计出探究性课外阅读的作业,通过综合性的指导是学生们积极进行课外阅读。
  一般情况下可以把课外阅读分为六种:诗文朗诵课、读物推荐课、读物欣赏课、阅读辅导课、读书笔记辅导课、读书汇报课等。相应的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来安排相应的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们推荐相应的读物并进行欣赏和评析,指导学生们如何进行阅读,确保每周一课时,从而有效将课内阅读过渡为课外阅读。
  我国著名的现代语文教育专家魏书生有效的将课外阅读引入到了课堂。他把相应的短篇时文、人物传记、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国内外的科技动态能等学习方法,只要是可以让学生们长见识、感兴趣的文章,他都拿到课堂上。通过大量阅读时间,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组织语文活动,保证阅读质量
  相应的语文教师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其达到的效果有三个:一方面,语文教师能够有效把握学生们进行课外阅读的状况,例如学生们课外阅读的进展及内容等等;另一方面,语文教师为学生们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能够有效锻炼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们感受到课外阅读的成就感,充分享受进行课外阅读的乐趣;最后,通过课外阅读交流,学生们也可以更好的相互学习,实现资源共享。
  语文活动既可以是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观察景物等,也可以为短剧表演、读书交流会、记者招待会等,语文教师一定要在现场对学生们进行科学指导,因而那些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籍教师首先要进行认真阅读,如果是以前读过的,印象不深也要重读。指导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时候,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保护学生们的读书热情,以宽容的态度接受学生们阅读中的缺憾及错误,利用教师及学生之间的追问及质疑方法,促进学生进行反思,最终提高阅读质量。
  结论
  语文课是中学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阅读为学生一项基本能力,而这项能力不仅要在课堂上有效培养,更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进行提高,因而中学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外阅读,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有效保证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第二中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