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大学生社团培养团队精神之功能
2015-07-02 14: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社团学生干部直接与社团成员接触,是社团文化的倡导者、实践者,其言行、素养、组织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社团的发展。每学期要举行学生干部培训班,进行理论知识、实践创新、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培训,塑造正确的思想品行,提高组织管理能力与服务奉献意识,要求社团负责人必须率先垂范,以自己良好的品行展现社团文化。
树立品牌意识社团文化是通过一定物质载体和手段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社团文化载体在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正确的价值取向及行为规范,坚持创新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打造精品社团,开展精品活动,树立品牌意识,促进社团团队精神的形成。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辩论协会由该院文秘专业学生结合自己专业特点所创建,作为该院的品牌社团,要求社团成员必须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增加自身知识储备,时时关注时事政治,了解前沿动态,通过对演讲与辩论的理论讲授与实践培训,培养学生乐于、善于表达自我的能力,步入社会后,能够以语言为武器,更自信地与人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好地适应社会。该社团学生开展演讲活动要自己动手利用计算机制作演讲稿,并策划、开展辩论比赛,能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解读能力,强化信息储备意识。
定期举行社团观摩活动组织大学生社团进行团内观摩、团际观摩,给社团提供展示日常训练、学习与活动成果的平台,加强社团之间互相交流与学习,吸取其他社团好的经验与做法,形成良性竞争,促进社团不断创新与进步。wwW.133229.cOM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辩论协会每个月举行一次团内观摩,社团管理中心可以为之提供支持,烘托现场氛围,激发选手比赛热情与表现欲望;辩论协会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辩题,搜集资料、研究学习,这是课堂教学最有效的延伸;另外,可以加深对社团成员个性、风格、长处的了解,在增强凝聚力的同时,借机组建最完美的辩论小组,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比赛。
在社团管理中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体系
制度建设是社团团队精神形成的有力保障。必须充实完善大学生社团管理的各项制度。
重视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大学生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社团创新发展及团队精神建立的保障,对大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社团指导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专业知识、高度的工作热情。大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的选聘要遵循教师自愿的原则,注册大学生社团必须配备1~2名指导教师。大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在受聘期间根据工作量享受一定数额的补贴,每年对社团指导教师进行评比表彰。优秀的社团指导教师能和学生打成一片,能及时了解社团成员的思想与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社团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专业辅导工作,指导开展社团活动,保持社团成员参与社团活动的兴趣,有效地将社团成员团结在一起。
善用奖惩机制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基本上有两种手段——惩罚与激励。惩罚是严厉的、被动的、消极的,适度惩罚可以纠正过错,过度惩罚容易让人产生逆反心理,导致行为对抗。激励是感化人的、主动的、积极的,容易让人接受,产生内心愧疚,能提高工作效率。一个经常被肯定的大学生社团,会激起团队成员内心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工作热情。恰当的惩罚,会唤醒团队成员积极向上的信念,促使其拧成一股绳勇往直前。
搭建成员沟通平台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通畅。在大学生社团管理中,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有利于社团成员之间加深了解和相互信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与开朗的心境,理清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是团队精神的重要体现。大学生社团要定期召开座谈会,倾听成员的意见,及时总结、讨论活动开展情况。每学期针对社团负责人和部分优秀成员举办素质拓展活动,锻炼其精诚合作的团队意识,建立真诚互信的团队友谊,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不定期开展团队之间各种友谊比赛,鼓励成员彼此进行角色互换、相互学习,增强成员之间的认同感。建立社团qq群,可以在线进行交流,拉近团队成员之间及成员与教师间的距离。
建立信息交流体系畅通、丰富、透明的信息交流是良好团队精神的重要体现。社团管理中心定期出版大学生社团简报,对各社团开展的活动和训练情况进行书面宣传,稿源来自各社团的信息员,让社团成员了解其社团活动的开展情况。在广播站开辟“社团之窗”等节目,讲述社团事迹,报道社团近况,欢迎外界监督,这是学生了解社团的窗口。建立网上信息交流反馈制度,利用互联网,发布各种信息和通知,并适时对各种活动方案及社团成员的意见和要求进行办理,通过网络及时反馈。
参考文献:
[1]李强,史显华,周湘瑜.浅谈大学生社团活动中团队精神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5).
[2]张富洪.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12).
[3]郭黎岩.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491.
[4]汪明,孟勇,杨震,刘时勇. 中外心理学简史[m].合肥: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