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

高中英语导入课的几个方法

2015-08-17 08: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高中新课改后,牛津英语教材中的welcome to the unit 成为一个单元的开端,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始,它直接影响到整个单元的进程。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导入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此类要思考并且和考试无关的问题兴趣不大,常常低着脑袋,眼睛看着地下,生怕你喊到他回答,有的甚至不愿回答你的问题,班上的气氛令老师尴尬。要么对于一些有趣的图片常常七嘴八舌地岔开话题,弄得班级闹哄哄的。于是,welcome to the unit 经常不是在冷场中结束,就是在闹哄哄中收场。那么,这种平行班中的welcome to the unit 该怎么上呢?
  1 案例描述
  2012年11月3日的上午第三节课,高二(4)班教室
  快上课了,我兴致勃勃地向教室走去,因为今天上课的内容是M6--U1的welcome to the unit,讲述的是laughter is good for you,事先我精心准备好课件,里面有不少有趣的图片。我想,学生肯定会很感兴趣,课堂气氛一定会很活跃。
  上课铃响了,我按照PPT的内容,充满希望地开始上课。首先我给学生看的是几幅赵本山小品的图片,学生们都笑得很开心。看完之后,我提出问题: Why did you laugh? 等了约一分钟后,我喊学生回答这个问题,那是一个平时英语很好的学生,她就简单的回答It’s funny. 我对这个答案感到有点失望,想再引导她继续说一些,于是问了Why is it funny?她站着想了很久,也没有说什么。我感到有些失望。于是,我让她坐下,面对全班继续下面的问题Do you think laughter is good for us? What kind of things can make you laugh? 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仅仅给出yes的回答,当让他们谈及原因的时候,又是一片沉默;当到了第二个问题,学生似乎不耐烦了,有的头低着,生怕被我喊到,有的也不愿意配合我回答问题。于是,课堂陷入一片沉默之中。
  2 问题的提出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地英语学习策略;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强调在进一步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扩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导入课要求能激活学生与单元话题有关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从而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学习的兴趣,为本单元的学习奠下基础。发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记忆,想象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新课改对教师导入课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该如何把导入课上好呢?
  3 问题的解决
  我不甘心精心设计的一堂课就这样冷场了,于是跳过这些问题,直接到了下面一个环节“Let’s enjoy some pictures and have a hearty laugh.”我展示了一些可爱的动物的图片,学生们立刻来了兴趣,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趁着这股热乎劲,我又打开事先准备好的一段动画片段,本来我是准备给他们看《猫和老鼠》的片段(里面有英语对话),但我灵机一动,把音频关掉,对他们说“Who can play a role in this cartoon?”学生们由于对《猫和老鼠》这个动画片很了解,兴趣一下子上来了,都高高地举起了手。我找了两个平时活跃的学生上去准备,然后我打开动画,他们俩开始配音。原本以为他们只能说只言片语,但出乎我的意料,他们俩不仅用了简单的对白表达了动画片中的情节,还加了一些自己的创意。其余观看的学生不仅被动画片所感染,而且还对他们的对白津津乐道。于是我又设计了下一轮活动,直接让另外两个学生模仿表演猫捉老鼠的动画。由于有前面两个同学的铺垫,另外两个也表现得惟妙惟肖。
  课堂这下子恢复了活跃,这时我趁热打铁,又问了刚才令我失望的两个问题,学生们一下子对这两个问题有了热情,踊跃地回答,并表达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一堂单元导入课很容易就继续下去了。直到下课,学生都意犹未尽,还在互相交流着想法。
  4 教学反思
  对于认为导入课可上可不上的观点,我不赞成。导入课是教学环节中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课。一堂课如果导入的好,就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使他们能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相反,如果导入不好的话,会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厌烦,害怕,甚至逃避的心理,不利于我们英语教学的开展。对此,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4.1导入不能以介绍知识为目的的灌注式导入
  表面上先开始我是由一幅图片导入laughter这个主题,然后问到“Why did you laugh?”和“What kind of things can make you laugh?”但学生忙于观看图片,根本无暇思考。因为这是以信息输入为中心的的灌注式的导入。在这一过程中,我是有备而来的。呈现几张图片,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处于被动的回答问题的地位,而且大多数是学生暂时不能回答的问题。课堂一开始就让学生有一种挫败感。当然,谈不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了。其结果就是“导”而不“入”的状况了。并且课堂的导入因先易后难,一开始要用简单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我先呈现赵本山小品的图片,可以简单地问学生,“Who is he ?”“Have you ever seen his works before?” 而不是立刻就深层次地问为什么。慢慢一步步的启发,才会让导入水到渠成。
  4.2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
  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老师预设的情景显得不知所云,对老师认为会是讨论高潮的部分并不很感兴趣。他们的兴趣仍然游离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外。那就说明,学生的兴趣不在那里,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学生接触,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兴趣爱好,才能更好的上好课。
  4.3对于平行班的学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对于 平行班的学生,在进行导入课的时候,对于一些关键的词汇,可以直接给出,或者事先让他们查一下相关的资料,做好相应的准备,这样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其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出现想说很多,却什么都不会表达的情况。
  总体来说,导入课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是设计导入的基本出发点,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则是设计导入方法的根本目的。形式的设定要根据不同的话题而定,“导”无定法,切忌生搬硬套。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即使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课堂导入对于不同的班级也要有不同的导入设计,使用不同的方法。这需要我们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特点,进行具体分析而定它更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有多种多样的、经常变换的导入课堂。教师用创新的课堂导入带给学生更广阔的知识天地,学生才会在对知识的探求中发展、创新。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