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英语教学论文

新课标下,我们该如何为英语学困生解“困”

2015-07-04 20: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为基础教育英语教学重新进行了定位,确定了英语教学的五项基本目标,即语言能力、语言知识、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作为新课程改革实施者,英语教师应该如何为英语学困生解“困”,才能迭到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呢?
  关键词:新课标;学因生;差生;公平;爱心;沟通;交流
  
  1 学困生的含义
  
  学习困难生(以下称学困生)指的是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在学习上有困难,难以达到《新课标》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的学生。
  
  2 为学困生解“困”的意义
  
  英国心理学家帕西·布克说过:“衡量你是否成功的真正尺度是看你把多少数目的学生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如何认识学困生。怎样转化学困生不仅是学科教学的问题,更是关注很大一个群体的学生的终身发展的问题。所以,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善于替学困生“把脉”,找出“病因”。“对症下药”,让学困生“药到病轻”,直至“药到病除”。这些学困生其实都不差,他们在智力水平、反应力、动作的协调性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往往比有些优等生还要好。但是由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学生在生活能力、学习能力或为人处世能力等方面与认知较早的学生存在某些差距,这些差距影响了他们潜能的开发,而且常常被家长和老师扣上“差生”的帽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个人都会有缺点。差生的这个定义宛如一盆冰水,浇灭了多少期望上进的孩子心中燃起的火焰。WWW.133229.COm心灰意冷的学生们自然会贪玩、厌学、早恋或者沉迷于网吧会让学生的成绩一落千丈,一落千丈的成绩更会让周围的老师和同学对他们嗤之以鼻,形成恶性循环。如果这部分学生得不到正确的疏导,不能掌握一定的技能,那么不仅将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还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3 如何为学困生解“困”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我们怎能用责骂、体罚、向家长告状等不高明的手段给他们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只要我们自己“放下屠刀”——排斥歧视,那我们就可以“立地成佛”。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是创造的事业,“先生创造学生,学生创造老师,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对学困生的引导正是靼造出让我们崇拜的活人的事业。如果在我们教授某个学生之前他已是优等生,那么塑造之功不在我们,这样的优等生事实上与我们教师的成长无关,我们省了事,其实是省去了一个进入自我成长的渠道。倘若学生被我们当作差生而扫地出门,或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那么我们除了得到“丑恶的塑像”,还得到了一个失败的自我。我们教师首先要把学生当人看。人不可能完美,不完美就要求发展,不完美才有可塑性。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改变这种不完美。假如全校都是优等生,这些完美的学生要做的第一件事恐怕就是将喋喋不休的老师赶回家去。教师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如同医生诊病一样,医生只有在治疗疑难杂症中才能提高医疗水平,教师只有在教育差生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新课标下,教师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论成绩如何。我们都不能用冷漠、歧视的眼光看待他们,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总结学生的优点,激励学生重新找回自己的价值,看到自身的希望,形成自觉主动的上进需求和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发展与提高。事实证明,在校的“优生”在社会实践中不一定工作就很出色,而有一些在校时所谓的“差生”,走人社会却有了突出的贡献。这是因为我们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缺少关注,我们不曾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缺少方法。没有发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学生之间确实存在着差异,但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哈佛大学教育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一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所以我们应该关注他们、了解他们,挖掘其“闪光点”,充分地给予肯定,给予信心和勇气。师生之间尽可能多的沟通、交流,以平等的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
  人们常把老师比作母亲,那么我们就要像母亲一样去爱学生。用爱心去唤醒学生的心,正确对待学生的成功与失败,以诚相待,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陶行知认为:要把我们摆在学生之中,成为学生当中的一员,“以赤子之心”去了解他们,认识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相信他们,教师要“自化”,然后才能“化人”。教师对学生亲和,学生对教师、对周围事物,包括对学习、对行为规范,就会产生亲和感。师生隋感和谐了,相互间的心理行为就会配合默契,教育目标达成率高。这就是亲和教育的力量。反之,如果教师把学生高压怕了,学生对教师、对学习就会产生恐惧、敌对、逆反、厌烦等不良心理。教师高压的“良苦用心”也就因此适得其反,付诸东流。我们学会倾听,就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们就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你,求得老师的关怀和尊重,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解释。魏书生说过:“师生的心与心之间的响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回声一样,教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热爱你,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学生便在心灵的深处回应:‘我热爱你,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年复一年,教师就像从一条河的岸边接一届届新生上船,用满腔热情和真挚的爱,把他们送到理想的彼岸,让他们奔向远大的前程。”善意的理解、高兴地接受,得到的是许多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4 结束语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确实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且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作为英语教师,面对课程改革的大潮,我们就要像陶行知说得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热爱学生,善于接近、体贴、关心学生。让这种爱成为每个学生(包括英语学困生)成长的“催化剂”。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