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写作占有重要的作用,并对此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写作;要求
【abstract】《fulltime system compulsory education common english course of the high class high school standard 》middle finger listen to with read is comprehension of technical ability, say with write is expression of technical ability.the writing occupy importance of function, and to this put forward new of request.
【key words】new course;writing;request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写作占有重要的作用,并对此提出了新的要求。书面表达题是高考的最后一题分数所占的比重较大,它的主要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语言驾驶能力,书面交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学生所写的文章全面地反映了他们掌握的语法知识、词汇知识、遣词造句和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势在必行。WWW.133229.Com
1.新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
① 能用英语书写摘要、报告、通知、公务信函等;
② 能比较详细和生动地用英语描述情景、态度或感情;
③ 能阐述自己的观点,评述他人的观点,文体恰当、用词准确;
④ 能在写作中恰当地处理引用的资料及他人的原话;
⑤ 能填写各种表格、写个人简历和申请书,用语基本正确、得当;
⑥ 能作非专业的笔头翻译;
⑦ 在以上写作过程中做到文体通顺、格式正确。
2.学生面临的写作方面的困难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影响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心理因素的制约
高中阶段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英语作文难写。一方面,英语写作提高耗时长、见效慢;另一方面,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词汇缺乏,所掌握的基本写作技能很有限。
2.2写作内容单调
对大多数学生的英语作文而言,几乎多体现出写作内容贫乏,思路狭窄,不开阔。
2.3写作技巧欠缺
不少学生写作动笔前没有审题、构思的习惯,提笔就写,边想边写,东拼西凑,语无伦次,根本没有使文章主题与段落和句子连贯为一体的整体概念。另一方面,学生在写作时只注意单句的意思表达,而忽视了句子的逻辑连系。
3.写作教学的策略
分析了学生的主要写作问题后,教师要经常性地有意识地对学生写作重要性的教育,并通过立足新教材和活用新教材,重视挖掘,拓宽学生英语写作的渠道,指导学生进行高效地练习英语写作。
3.1分析高中作文,尤其是高考作文,巩固基础知识
高考英语中的书面表达考查应试者用书面英语按所给情景写一篇100词左右的短文。其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经过、结果等内容。提供情景的形式有连环画,提纲式提示或图标等。高考大纲对书面表达的具体要求是:①切中题意;②语言准确得当;③条理清楚。结合以上的高考要求,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指导学生英语写作。
3.1.1系统地复习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有意识的操练两种时态的句子。
英语中动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英语动词又与时态密切相关。纵观历年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以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为主。所以系统地复习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是必要的,尤其是常见,常用的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要熟练。比如think、read、write、choose、teach、lie、hold、read、sing、take、throw等这些动词看似简单,但学生们一旦用他们写起过去时态的句子,就不加思考,统统在这些动词后面加—ed。所以系统地复习动词的过去式及过去分词,特别是常用的不规则动词,让学生多用这些词造句,加深他们对这些词的印象。
3.1.2强化五种基本句型及there be句型。
英语属于结构语句。几乎所有的英语句子都是五种基本句型的扩展、延伸或变化。因此,训练学生“写”就要进行五种基本句型的训练。所以教师可以用几节课的时间复习这些句型,并帮助学生找出规律。①sv(主谓);②svp(主系表);③svo(主谓宾);④svoo(主谓+间宾+直宾);⑤svoc(主谓+宾+宾补)。在sv结构中,v多是不及物动词,并引导学生多造一些句子。又比如在svoo结构中,v有固定的动词结构,如give sb sth=give sth to sb; buy sb sth=buy sth for sb等,多让学生使用不规则动词,用8种基本时态训练这五种基本句型。对汉语中没有的svp(主系表)结构学生很不习惯,教师可以引导、帮助学生归纳出有哪些类型的连系动词并用他们反复造句,学生用多了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写作起来就会特别留心注意。
3.1.3加强学生的语法基础。
语言的准确性是写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信息的准确传输。应用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准确度是写作部分评分标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要进行专门训练,形成意识。比如suggest只能用suggest +doing或suggest+从句+虚拟,而advise除了也有和suggest同样的用法以外,还有advise to do sth和advise sb to do sth的用法。
3.2加强学生的写作技巧的指导。
3.2.1分类讲解作文。
分析历年高考作文题型,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提示作文、看图作文和开放性作文。前两种作文为限制性作文,考查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而开放性作文还可以考察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开放性作文的写作已成为了一种趋势。因此我们可以系统地分类讲解上述三种作文的学习方法。
3.2.2逐类操作,上好写作讲评课。
(1)指导性写作,集体讲评。
① 认真审题。
认真读懂题目,掌握题目中的每一个信息点,必要时候要用笔把信息点标记出来,以免写作时遗漏。如果题目中出现图画或者图表,更要小心把握,弄懂图画或图表的整体意思;同时,也要留意当中的一些细节。
② 初步构思,列出大纲。
为了在写作中有一个明确的思路作为指导,在弄清了题意,把握文章的中心以后,就要在脑海里形成一个基本的文章框架。最好把这个大纲简要地写下来。
③ 确定句型,精心选词。
根据文章大纲,考虑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句型、短语和词语。此外,还应该为文章挑选“关节”——过渡性词句。
④ 写作成文。
所有材料都准备好以后,就可以动手写出全篇作文了。
⑤ 学生自批、互批。
写作完成以后,学生自己把整篇文章再读一遍,对错误的地方进行修改。在自批的基础上,再由其他学生进行阅读、改正。这样的做法利于写作和批改双方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⑥ 写出参考范文。
首先,让学生学习范文:好的谋篇布局、高级词汇、连词和过渡句。其次,让学生反复高声朗读那些优秀的文章和句子,做到脱口而出,帮助形成良好的语感。
(2)独立写作,教师批改。根据指导性写作,让学生定时独立完成作文,把每一次的作文训练当作一次考试来讲行。作文写好后由老师全面批阅。条件许可的话,最好是当面批改,加深学生的印象。此外,在批阅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及时地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加以表扬,增强学生英语作文写作的信心。
(3)抓好讲评课,及时反馈信息。在批阅过程中,对习作中带有普遍性的典型性的错误做好记录。并在全班当众讲解。收集每一次写作训练中写得较好的或者错误较少的习作供全班传阅张贴出来。这样既鼓励了优秀作文的作者,也对其他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4)多使用高级连词,正确使用各类从句、强调句和倒装句,使其成为文章的闪光点,使作文档次再上一个台阶。
以下就是一些常见的过渡性词语:
① 表列举: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that is to say, at first, first of all, firstly, secondly, at last, finally, 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等。
② 表递进:besides, in addition, moreover, what’s more, furthermore, meanwhile, not only…but also, last but not least等。
③ 表对比:compared with(to)…, 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 in spite of等。
④ 表转折:however, nevertheless, yet, while, though, although等。
⑤ 表原因:because of, thanks to, due to, owing to等。
⑥ 表结果:therefore, thus, as a result, so等。
⑦ 表结论:to conclude,in one (a) word, in brief, to sum up等。
⑧ 表个人观点:in my opinion,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personally, from my point of view, i think, as i see it等。
总之,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若老师注重平时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学生是可以写出“赏心悦目”的好文章来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李阳。疯狂英语与分钟突破高中英语书面表达
[3]李小融。教育心理学新编。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