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新课程强调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情感还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意识的渗透,使之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和灵魂。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有思想情感、 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而且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劳动对象---学生的主动性。情感是沟通教与学的纽带,教师如能很好地挖掘教学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实施情感诱导,并在教学表达形式上触及学生的情绪和精神领域,使学生产生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观察、思考,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渴求知识,善于探索,不断进取的带有浓厚色彩的意向活动。反之,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就不能提高教学效率。
一、培养师生情感,优化课堂教学
1、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一呼百应的知识权威形象,要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要充当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监督者。
2、注重自身的情绪。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教师就要先有良好的心境,用饱满的教学热情去感染学生,即使心中有烦恼和不快,只要一进课堂,就要千方百计排除杂念,集中精力,调节情绪,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wwW.133229.cOm
3、身教诱导。“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教师应努力使自已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如经常与学生进行英语朗读、背诵比赛,或比学生朗读背诵的好一点,偶尔“让让”学生,让他们萌发与老师一比高低的愿望,自觉地去听去读英语,把英语学习变为自己的事情。学生都有渴求进步及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因此,教师尤其要注意自身的榜样作用。教师的行动是无声的命令,教师身体力行,学生也会把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
二、灵活变换教学方法和手段
1、挖掘教材内容,重新整合教材。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是师生双方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依据,也是师生传递、加工、转化信息的主要来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随着教材市场的开放,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材。教师在教学时,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从情感角度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加工和组织,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课程编排,做到循序渐进,使其在向学生呈现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情感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采用多种教学法,寓教于乐。英语教学中,单词教学是最基础的,但许多学生也最怕记单词,觉得记忆单词太枯燥,那么在进行单词教学时,可采用新旧单词相结合的方法,如at—cat—fat—hat—that,is –his—this,u—us—bus,又如cook—book—look—took。同时,还可通过教一些简单的英语歌曲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如关于颜色的歌曲《i can sing a rainbow》,关于数字的歌曲《ten little indian boys》。在学习人体部位的单词时,可用图片或洋娃娃,也可请学生做模特,一边学,一边指出各部位,这样既增加了学习单词的趣味性,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3、设置情景,寓教于演。利用情景、动作、表情等进行表演,使抽象的语言形象化。创设逼真的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使课堂生活化。如学习现在进行时,可先请部分学生表演各种动作(打篮球,游泳,读书,跑步等),教师板书动词现在分词在黑板上:playing basketball,reading a book, swimming,,running,etc.然后再教陈述句:i am playing basketball.you’re reading a book.he is swimming.当学生逐渐掌握后,教师可给出指令,请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再问:what are you doing? what is he /she doing?重复几次后,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明白问题的意思,教师也不必用汉语解释。这样学生在做做玩玩中轻松地掌握了现在进行时的表达法,而不是抽象的语法规则,让他们在玩中学,体会寓教于演的乐趣。使学生不再羞于开口,畏缩不前,而是积极表演,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学英语。英语课文中的对话如问路、看病等,都可安排学生扮演角色,一方面可以熟悉句型,另一方面也可体验角色情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注重语音、语调,更好地学会用英语表达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