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高水平、高质量的教材对教师、学生、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结果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为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应该转变思路,抓住时机,研究本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思路,挖掘本校教师潜力,研究本校学生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展校本教材研究,推出适合本校学生的大学英语教材。
教材是实现教学大纲的重要保证之一,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策略的主要来源之一。教材是教学理念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它不仅是教学的工具,而且是一定教学目标、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教师以教材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学生从教材中获取语言知识,训练和提高语用能力。21世纪初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材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这些教材反映了先进的语言、学习和教学理念,考虑了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具有丰富的支持性教学和学习材料,符合教师教学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其系统的语言知识有利于平衡发展学生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语言技能。此外,这些教材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配有课件光盘,甚至还自带学习软件系统。尽管如此,教材从编写体例到练习设计主要还是结构主义的,还是体现以教师为中心传统教学模式。一些老师为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在实施教学时不得不抛弃原有的练习,自己设计新的课堂活动。有的虽然是融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等教学法为一体,但全面照顾,练习编得越来越多,课本编得越来越厚,配套教材越来越多,教师学生都不堪负担。尤其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差,兴趣弱,进步慢,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考试,因此英语学习不应围绕基础理论知识,而应与其专业相关,学习专门用途的英语。那么,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教师在编写英语校本教材的时候就应考虑以下原则:
一、教材的整体性
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就需要有一个平台,能把听、说、读、写几种技能融合在一起训练和使用。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基本英语技能,我们的英语教材基本都有相关配套练习系统,如视听说教材,自主学习用书等,然而,不少教材只是在单元内正副课文中形成同一主题,听说读写教材并不是同一主题。它们各有自己的课文主题和一套练习系统,这就很难开展真正意义上的主题教学法。把单个能力分开训练的做法虽然操作方便,针对性强,但并不符合教学规律。真正主题化教材是把听、说、读、写材料融合在同一个主题上,这样才有利于主题教学的开展,有利于语言综合能力的训练。
二、教材的实用性
教材的实用性即教材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实际情感、思想和生活经历,并兼顾学习者目前和将来对语言的使用。编著前期,编写人员要分析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确保通过该教材的学习,做到获取知识、掌握技巧、提高使用能力的三结合,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也就是说,学生学的东西不但是他们感兴趣的,还要是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派上用场的,突出实用性和操作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方便。不要出现学的不用,或用得少,要用的知识教材上又没有或涉及不深,甚至再次出现第一、二代英语教材造成的大面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现象。
三、教材的多样性
这里所说的教材的多样性应首先体现在文章题材的多样性。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经济、文化以及各国综合国力都在迅猛发展,学生们有各种获取信息,接触新事物的途径,然而在教科书上接触文化、科技、法律、宗教、体育、环境保护、城市建设、旅游安全、家庭婚姻等题材的相关信息是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和词汇量的最有效途径。其次,体裁的多样化:说明文,叙述文,议论文散文,诗歌等都应涉及。第三,语域的多样化:新闻报道,戏剧小说,学术文体及口语体的文章历来为我国大学英语教材所忽视,但是它们却是学生了解地道外国文化和人文风情的重要途径。
四、教材文章语言的真实性
普通高中毕业生的英语基础词汇量基本在2500左右,而高职院校学生,尤其是经过单独招生进校的学生,其词汇量更低,有的甚至不足1500。因此,教材编写过程中,编者普遍会采用一个原则:先对原材料进行删节,使其长度和难度适合教材,再对原文材料进行修改,如把难句改写得简单一点,对难词用较简单的同义词或近义词来替换,使之不要超纲。这就导致许多学生读完大学英语课程,有的还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但是在阅读英语报刊、书籍时仍然困难重重。所以,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尽量选择难度不大的文章,尽量少地修改原文,保证所选材料语言的真实性。
五、教材的知识性
教材如果没有系统的语言知识的安排,就不能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进行培养,对语言知识的系统把握是体现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内容要能够提供当代大学生普遍感兴趣的知识,如文化知识、社会知识、民俗知识、生活知识、交际知识等等,把语言学习潜隐到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中去。英语学习不再以显性的语言知识为指标,而是在有价值的信息交流和对共同感兴趣的热点话题讨论中实现对目的语的自然习得。我们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导向作用,希望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使教师把课堂的主导地位还给学生,激活学生内在的知识系统,要让学生掌握各种学习的方法,要帮助学生通过真实有效的语言交际任务的完成来提高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
六、教材的立体性
进入21世纪后,第四代英语教材已经完成从纸质的平面教材到多媒体教材的过渡。因此,教材应是广义的包括课堂上和课堂外的所有教学材料,如课本、练习册、幻灯片、教学实物、电脑软件/网站等。教师在编写英语教材时应突破教学手段单一的局限,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实现教材以课本、光盘和网络课程项目的相互补充和支持。最近几年,微课和慕课的兴起和广泛应用正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多元化的体现,也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空间。
作者:刘焱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