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影视教育论文

孔子情感性道德教育理论的拓展性认识

2016-03-31 14:5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孔子的情感性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不仅开创了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新范式,而且形成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独特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成为我国道德教育理论的宝贵财富。今天重新发掘孔子的道德教育理论,把握其情感性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精华,对于我们正确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无疑会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一、孔子情感性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孔子的情感性道德教育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第一,道德教育内容的情感化

 

  孔子所确立的道德教育理论能够被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同接受,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大力倡导外,还有一更重要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他的道德教育内容既合理又合情,表现出情感化的特征,能够被大众认同、接受。道德教育内容的情感化主要体现在道德规范本身的情感化。孔子在他的道德实践中,力求把严肃古板的道德规范情感化、世俗化,使情寓于理,理发于情。如孔子道德体系的核心概念“仁”,本身就是一个情与理的结合体。在孔子看来,“仁’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远离个人需要的道德说教,而是人的一种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因“仁者爱人”,M二”所表明的正是人对人的一种态度、感情。但‘仁”这种爱之情感不是靠外力强加于人的,而是立足于人人生来具有的亲缘之情——孝悌,孝悌作为“人之本”是仁的最深沉的心理基础。由“孝悌”这一“人之本”层层外推,便推出一系列道德规范,如忠、信、义等,这些道德规范由于和人们的情感联系在一起,极易引起世人的认同,并且十分牢固。而实现道德规范所采取的方法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这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由亲到疏、循序渐进的道德教育和修养方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心理需求结合在一起,因适合中国人心理取向,顺应社会民俗民情,而极易被人们接受并自觉奉行。可见,血缘的亲子之爱乃是“仁”的最深沉的心理基础。正是从这种仁爱之心出发,孔子建立了自己的一整套道德规范体系,使原来严肃抽象的道德规范情感化、世俗化,从而也使孔子的道德教育一开始就从内容上动情、动人。

 

  第二,道德教育培养目标的情感化

 

  道德教育的一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在孔子看来,君子的形象即教育所要培养出的理想人格应该是智、仁、勇三方面的统一,也就是理与情的统一。一个只有知识、智慧而没有仁爱之心、勇敢之气的人是不健全的。为此孔子在他的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通过教育、学习可以排除消极情感,发展与培养积极情感,把学生的低层情感逐步引导到高层情感中去,并且予以完善和巩固。孔子要求学生‘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喜怒哀乐应有一定限度。应当避免急躁和抱怨的情感,“不怨天,不尤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他教导学生要谦虚务实,注意抑制虚荣与自欺的消极情感。“多闻阙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此,孔子提出“中庸’的主张,以此作为平衡道德情感的准绳,以防止“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片面性,做到不偏颇,适可而止。积极的情感一旦培养起来,就应珍惜,巩固和完善,否则会前功尽弃。所以要“学而不己”,“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学贵有恒,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志于道’,成为‘君子儒”。

 

  第三,道德教育作用机制的情感化

 

  孔子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注重从道德教育发生作用的内在机制出发,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在孔子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把“为仁由己”作为实施道德教育的立足点,反映了孔子对道德教育作用机制的深入发掘。孔子认为一个人能否成为有仁德的人,不是取决于他人,而是完全取决于自己,关键就在于个人能否自觉进行道德学习。“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只要个人有行仁的真诚愿望,下决心追求仁,仁德就会在他身上体现出来。“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个人强烈的道德需要以及爱好仁德的情感力量,是促使个人修身养性的强大驱动力。同时,正是在道德实践中,人们感受到情感的满足和精神快慰,进而达到“仁者安仁”、“君子坦荡荡”的理想境界。孔子把“为仁由己”作为实施道德教育的前提条件,并把“为仁由己”落实到‘安仁”、“乐仁’的心理状态上,这就充分肯定了道德教育教程中教育对象的自觉能动性,从而为个人提供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内在支持力量。由此,也使孔子的情感性道德教育理论得以具有稳固的现实基础和心理依据,既启发了人们心中宝贵的道德资源,又符合了个人发展需要,为顺利实施道德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道德教学过程及方法的情感化

 

  孔子情感化的道德教育在其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他把教师那种炽热的情感与培养学生具有丰富而高尚的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真善美的合一。重视情感教学,是孔子仁的思想的体现,也是他作为一个优秀教师的个性的体现。孔子的情感教学方式首先表现在他对学生的热爱上。有教无类,既是孔子扩大教育对象的主张,也可以说是对学生感情的表露。孔子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学生关怀备至。他批评当时人们对青年一代“少不更事”的偏见,认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f对于出身低贱和家境贫寒的学生,如颜回、原宪、仲由等,孔子也总是怀着极大的热情。“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正是对学生的热爱,使孔子赢得了学生对他的敬重,从而吸引天下有志之士纷至沓来。其次,孔子在教学中,十分重视乐教,乐教一方面是指对学生进行音乐的教育,另一方面是指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乐教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接受“礼”。礼乐二者不可偏废,“达于礼不达于乐,谓之素;达于乐不达于礼,谓之偏”。因此应当礼乐并施。孔子在教学时,非常注重调节气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情感教学手段的利用,孔子把僵硬刻板、规行矩步的礼教与开朗和谐、奋发向上、陶冶性情的乐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学变得富有和谐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收到了最佳的教育效果。

 

QQ截图20160317141232.png


  二、孔子情感性道德教育的现代启示

 

  孔子以其显著的教育成就,证明了其情感性道德教育理论的行之有效。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孔子所留下的这一宝贵的教育财富,虽在后人的教育实践中继续延伸,却因教条僵化而逐渐被曲解、变形,被人淡忘。直到今天,在道德教育历经波折,面临诸多问题时,人们才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孔子思想的现实价值,认识到应认真研宄孔子思想精华,改进和完善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模式。

 

  第一,加强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任何一个时代的教育都要首先回答的问题。尽管各个时期的教育都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全面周密的策划,但在实践过程中,教育培养目标却经常发生偏颇。特别是在科技作用日益突显的时代,教育似乎逐渐丧失了自我,忘记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主旨。学校智力教育占据主导地位,人的道德培养、情感熏陶,统统让位于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理智教育借助具有固定含义的语言、概念、逻辑等理性化的手段和工具,对学生实施全方位影响。教学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理性与智力因素作用,忽视非理性、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过分强调传授知识、智力开发,忽视对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因而使学生的情感需要难以得到满足,学生的情感培养严重不足,致使许多学生智力因素与情感因素脱节,智力水平超常与情感的脆弱和不健全并存,一些学生缺乏责任感、正义感,学生中行为失常、情感失调等问题大量存在,并由此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现实使人们认识到:科学的进步不能自行地解决人的道德问题,知识的增长也不能自行解决人的情感问题,必须把人的道德性、人的情感培养摆在重要位置。同时,社会发展的现实也要求培养人的高情感。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人们“学会关心”,既要关心社会、国家、全球的现在和未来,也要关心自己、他人、甚至自然界的生存和发展,学会与人、与物的相互尊重、友好相处。为此,教育必须调整培养目标,改变教育方式。在人才培养上,注重智力开发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真正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在这一方面,孔子的教育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榜样,因他始终以培养品德高尚的治国之才为宗旨,在人才标准上,强调德行为主,对学生要求是先“做人”,后“做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做法尽管由于过分夸大道德而有尊德抑智的偏颇,但其推崇人的德性、强调道德教育、情感培养的做法,却有其重大意义,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值得发扬光大。

 

  第二,积极探索道德教育发生作用的内在机制和有效途径

 

  心理学研宄证明,情感起动机的作用,是人们认识活动的“能源”和“发动机'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情感的作用尤为重要。因道德行为的特点就是自觉自愿性。如果没有情感参与,道德教育不能给予人以正面的情感体验,道德就只能是“他律”的存在,不可能内化为人的心理需求,更不可能转化为人的道德行为。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情感一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I1I(P207)在道德教育及品德形成过程中,情与理相伴相随。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往往过于强调外在的灌输,忽略了情感的巨大作用。致使我们的道德教育尽管要求严格,规范繁多,但都因不尽人情、教条抽象而被人们敬而远之。

 

  孔子的道德教育之所以能够取得极大成效,重要一点在于对品德养成方式的内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发掘,从而形成了一套既合乎时代要求,又符合人的心理需要,情理结合的道德教育理论。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他把对“仁”的认识放在首要位置,强调道德认识是道德教育的先导,但仅凭道德认识的理性指导,并不必然完成认知活动,它必须有人的情感、意志的参与。为此,孔子强调首先要有行仁的真诚愿望,有求德的强烈需求;通过履行仁德感受道德情感的满足和人格的升华,从而唤起行仁的更大热情;其次,凭借道德意志坚守仁道实现仁德,达到‘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境界。最后,道德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知、情、意各种因素有机结合,必将产生现实的道德行为。可见,孔子的道德教育理论,从提高道德认识这一前提出发,以实现“仁’的心理机制为驱动力量,通过知、情、意的交互作用,揭示了道德教育发生作用的个体心理机制,这就为其道德教育理论的实现确立了可行的前提和保证。今天的道德教育要发挥作用,也必须在晓之以理的同时真正动之以情,既在道德教育内容中注入情感因素,使之可亲可信,又充分调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情感力量,使道德教育在情理融合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三,改进教育方式,注重情感教学过程的具体运作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借助于一定的教育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是情感性教育在实践的具体运用。教学活动并不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参与的“纯认知”过程,而是教与学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情绪情感反应的性质,对于教学活动效果的高低具有十分不同的影响。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知活动的驱动力。特别是对道德教育来说,由于它重点不在于传授知识,而是塑造人格,不仅要使人听、还要使人信、使人动,因而更需要讲宄教育方式,情感教学也就变得格外重要。要使情感教学行之有效,必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保持良好的情感状态。道德教育涉及学生人格的塑造,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教师的情感倾向和情感流露,都会在不经意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教育者的教育才干就在于他善于以自己的感化力达到影响学生情感和认知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学生充满爱心、对各种学生一视同仁,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I2I(P99)同时,情感性道德教育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成功的情感性道德的课堂教学过程通常包括这样几个步骤:情感启动,创设乐学的课堂情境,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情感融入,采取激励情感的办法,如恰当的表情,形象生动的语言等,使学生的情感在不断激励中得到陶冶和升华;情感固化,将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理性认识,通过情感加以固化,让学生反复体验、巩固^情感启动——融入——固化,三个阶段循环往复,螺旋上升。通过情感的渗透和刺激,实现道德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

 

  孔子对情感性道德教育所做的开拓性研宄,从一个新的角度开辟了道德教育研宄的新领域,启发了人们的思路,留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但孔子毕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也不可能穷尽对情感性道德教育的探索。而时代的发展,又不断给我们带来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课题。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继承前人的有益思想,结合时代特点,引入情感性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另一方面,又要积极吸收国内外最新的研宄成果,继续探索,不断创新,开创道德教育的新局面。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