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对美国景观设计大师乔治·哈格里夫斯的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了其生态与艺术完美融合的景观设计特点。
关键词:哈格里夫斯;诗意;科技;人文;生态
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将人们带入了一个信息化时代,同时将艺术带入了一个异彩纷呈.兼融并序的时代。波普艺术.极简主义.大地艺术等思想的纷至沓来给景观设计师无限的启迪。这时涌现出大批景观设计师,其中乔治·哈格里夫斯(George?Hargreaves,1952—)是最具代表的一位以生态主义与景观艺术进行完美融合的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景观设计师之一。哈格里夫斯独特的设计风格,使景观设计发展到更为深刻和全面的高度。
一、诗意—绘画式景观
哈格里夫斯曾被美国评论家约翰·伯得斯利称赞为“风景过程的诗人”。其作品被称为“诗意的景观”。他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对形式的把握能力总是能给人意想不到的设计作品。
1.地形拟态
所谓的地形拟态就是指将自然地形.地貌的意象融入建筑的形态设计之中,同时以人工化的景观去“介入.回应.整合和重构”地形的设计方法。①哈格里夫斯具有超凡的景观塑造和整合能力,地形拟态是他常用的一种景观设计的方法。如拜斯比公园,哈格里夫斯受到地形的启示,在覆土层很簿的垃圾山上,经过小心翼翼的地形塑造,在山谷处开启了大地之门。在山谷旁边堆起了几个土丘,曲折于山上的自行车道是用破碎的贝壳堆成的,观鸟台随山就势而筑,淹没在野草之中。这里引人瞩目的电线杆顶部虚的平齐的斜平面与其起伏多变的实的曲面地形形成鲜明的对比;波浪般不规则形状丘陵与延伸之附近飞机场的跑道上的V字形的隔离墩形成了对比。哈格里夫斯充分的利用了基地的原有材料,将人工化的景观介入.整合和重构来达到了人工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2.开放式的构图
哈格里夫斯对雕塑和大地艺术的研习,使其对开放式的景观设计语言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这种新语言中,各种自然元素如风.重力.水等都能进入并影响景观。哈格里夫斯对自然因素的独特感受表达了他独特的设计思想。如烛台点文化公园,该基地常年受到台风影响,哈格里夫斯在设计中就顺着强风的主导风向,用一块沿着一定坡度伸向水面的草坪,且在几块弯曲的草坪中间开了一条一直伸向水域的道路作为入口,形成了一个开敞的入风口,即 “风之门”引导人们拥抱自然。通过对烛台点文化公园设计表达了一种自然美的愿望——变化.分解.崩溃和无序——“沐浴海风,体验惊涛骇浪”,哈格里夫斯在这里导演了一曲风与水的交响乐。
二、生态——宛自天开
作为景观设计师的哈格里夫斯能从生态主义的主流中敏锐的捕捉到生态与艺术的切合点,大胆的实践自己的设计思想。同时他又以理性的视角看待景观内部的生态结构和功能,从基地的特定性去找寻风景过程的内涵。
1.对生态主义的升华
生态景观设计是受生态系统支配,建立在环境科学基础之上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设计。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态设计席卷美国大地,对哈格里夫斯有很深的触动。哈格里夫斯对生态设计的合理性予以肯定的同时他认识到生态设计在文化方面的缺失,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之后,觉得文化上的缺失是可以弥补的。哈格里夫斯对生态主义的升华,使其景观设计更具有文化的魅力。如特古河和特兰考河公园,哈格里夫斯把疏浚河道的废弃物塑造成一种波动的地形,来代表沿河的纹路和沙丘,唤起人们对附近山脉和谷地的联想。另外,烛台点文化公园.拜斯比公园.葡萄牙斯本市的特如河和特兰考河公园.绿色园等的也体现了这种设计思想。通过独特的场地处理.自然概念艺术化的造型语言和合理的技术措施将场地变成可行.可游.可居且具有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
2.自然而“非自然”状的特征
哈格里夫斯在设计中一直坚持“艺术是风景园林设计的灵魂”的信条,他有一句名言:“Natural but not natural looking”,这也许能概括绝大部分他的代表作品的最精髓的要义。如Sigma Sigma剧场位于辛辛纳提大学校园的几何中心位置,是主要道路交叉口的地标。看起来布置随意倾斜的草地和穿插其间的小路,使这里的气氛极为轻松活跃,与之相邻的是校园中心绿地,开阔的草地上勾画的多条魔幻般跳动的曲线,微风刮过,摆动的草像涓涓溪流般流动,一系列蜿蜒流动的草地土丘好像是从建筑师彼得·艾森曼设计的扭曲的结构主义建筑中爬出来的一样,创造出神秘的形状和变换的影子,营造了一个玄秘而又奇异的效果,构成了一幅富有动态美感的画面。
三、人文——隐喻含蓄的哲学思想
哈格里夫斯的作品始终有着某种“联系”,每件作品总是致力于解析某些客观事物与概念之间的微妙关系,并以最简明的方式来表述自己的看法。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他对自然.文化与人类以及运动与静止之间的联系性,他总是在寻求着客观物质形象与人的精神世界之间的联系。如广场公园,该公园位于加州圣何塞市市中心,占地3.5英亩,成网格状排列的22个喷泉隐喻了圣何塞市气候.地质.文化.历史;晨曦飘渺的喷雾呼应于旧金山海湾的晨雾;夜幕来临之时,喷泉与地景灯的交相呼应,象征了硅谷由农业转向高科技产业的繁荣景象;园中维多利亚式的灯的设计暗示该城300多年的历史;园中的果园又让人想到这里曾经是水果盛产之地。这些具有鲜明视觉效果的和隐喻哲学思想的景观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和文化内涵,更体现了哈格里夫斯对人文.历史和文化的关怀。
四、科学——注重过程设计
1.细节的理性设计
哈格里夫斯的设计以其独到的原创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打动着每一位欣赏者,无论是业界的资深专家,还是普通的公众,都对其给予着极高的评价。这样广泛的认同感来自于作品细节设计的生动性和合理性,这些让其作品表现着一种强大的包容性。如在烛台点文化公园,哈格里夫斯将基地自生的灌木和乔木处在沙坑中免受风沙袭击;悉尼奥运会公共区域.绿景园运用相互呼应的喷泉;哥德鲁普河公园中保留了一点早期的自然状态的河堤。这些细节的理性设计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观和设计思想。
2.基地重塑
哈格里夫斯设计的部分景观用地条件极为苛刻,但他却能够充分挖掘并利用基地限制性因素,将不利的条件转化为催化剂,使周边的建筑与基地不仅完美的结合,而且获得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基地重塑是哈格里夫斯设计过程中提升基地品质的设计手段之一,他总是
根据基地特有的情况并从中找出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把基地变成可供大众体验和游乐的地方。如哥德鲁普河公园是长达4.8km的哥德鲁普河改建的,以哈格里夫斯为首设计小组将防洪功能与公园功能完美地给合起来,将公园系统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泄洪道,上层则为滨河散步道和野生动物保护地,并连接着其周围的新的市政建筑.住宅和商业开发区。
总之,哈格里夫斯将生态与艺术完美的融合,树立了一种动态的生态观和开放式构图的艺术观。他所关注的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并积极的运用景观艺术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设计中,他又融合了现代艺术的新语言,从而为景观设计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向荣.西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观.东南大学出版社[M].2004.
[2] 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乔治·哈格雷夫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3] 刘松茯 李静薇.扎哈·哈迪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M].2008.
[4] 刘晓明.风景过程主义之父—美国景观设计大师乔治哈格里夫斯.中国园林[J].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