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艺术教育论文

农村初中体育课中实施创新的障碍探讨

2015-07-28 18: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创新教育不仅可在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而且适用于当前的体育课教学。创新就是要通过上体育课,让学生掌握强身健体的方法,教会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康的个性,塑造学生健康而美丽的身体,促进身心发展,促进体力、意志、智力的发展,塑造一个健全的、健康的人格。
  初中时期,由于学生体育基础较差,平时与体育有关项目接触较少,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次不多,加上体育设备、器材、场地等的限制,从主、客观两方面导致了学生对体育技术的了解和认识肤浅,而且比较单一。由于认识的局限性,使得大多数学生对一些技术的感受性低,差别感受能力也较低。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教师应针对学校现有的体育器材,对体育设施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
  一、传播体育文化,发展民族体育特色
  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活动1小时,培养他们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所需从事的体育锻炼是在无约束、没有时间保证和设施条件差的情况下靠自觉所进行的体育活动。所以,帮助学生选择“跑步、力量、球类、健美操、武术”等社会体育项目为课余体育锻炼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二、丰富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形成作息制度中的体育习惯和提高自我锻炼能力
  实践证明,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从自身的体会中认识体育的价值。培养体育兴趣,奠定终身体育基础具有很大的帮助。学校在抓课间操质量的同时,向学生推行课间跳绳、跳橡皮筋、打羽毛球、乒乓球、排球、飞环、踺球、呼啦圈,单双杠练习,散步等体育活动内容,对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避免过度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形成作息制度中体育习惯,提高自觉锻炼能力都有帮助。
  三、适时地进行野外生存训练以及野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因地制宜锻炼身体的能力
  野外自然环境宁静优雅,空气清新、地形条件多变,开展体育活动非常适宜,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长跑、爬山等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因地制宜的选择项目。这样,有利于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并使学生在快乐中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四、开设内容丰富的课外辅导或活动课
  中学生的体育知识水平较低,运动技术掌握的不够牢固,锻炼方法及运动规则知道较少。这就要求学校或体育教师不失时机的开设一些卫生保健、锻炼方法、运动技术、比赛规则为主的辅导课或辅导班,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增强参加锻炼欲望和自我锻炼能力。
  五、转变观念,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学”顾名思义是由教和学两个方面组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教”又要关注“学”,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学习权利,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存储知识的容器。教学的关键是教学过程,为学生思考、探索和创新提供空间,善于发现学生的成功和亮点,引导、激发学生发挥学习的自主性。
  六、真诚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察觉学生的各种动态,对学生多给予真挚的鼓励。学生有了空间,就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创造的机会。教师应注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搜集、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学习方法、运动技术及竞技状况等。教学要给学生一个观察思考的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使学生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贯通到体育运动中去。
  七、实行等级制教学评价,全面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改革教学评价是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体育课也不在例外。我们实行了等级制评价,目的是使学[第一论文www.dylw.net]生学习分数的精确度变得模糊,淡化分数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消除分数对学生带来的学习压力,进而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要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本身必须有创造力。因此,教师要依靠创新,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拓宽自己、延伸自己、超越自己,要有高度的工作、强烈的创造热情,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顽强的意志力。这对于教师来说十分重要。倘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教师的创造性主要受自身素质——知识、经验、智力、个性心理品质等因素的影响。提高教师自身的素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是完成跨世纪宏伟大业的保证。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