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艺术教育论文

山东省郯城县戏曲文化调查的统计报告分析

2015-07-28 17:5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山东省郯城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特色鲜明、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东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郯城先民创造了熠熠生辉,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郯城大鼓调查研究
  大鼓这一民间乐器,传入郯城的时间已经很久远,具体时间无从考证。大鼓据说起源于尧舜时期,周庄王曾用大鼓教化万民。就是说大鼓曾经被用来易风化俗,劝人向善。因此唱大鼓的人拜周庄王为祖师爷。拜师傅时堂上供奉周庄王的牌位,弟子在下面跪拜,口中诵念:“盘古辟地与开天......庄王祖师上边做,弟子进香到堂前。”
  解放初期,每逢集市,总有唱大鼓,说书的艺人开场。唱大鼓的道具是大鼓,板子。大鼓上有钉子,按照规矩应当有一百颗,寓意是文王百子,祝福听大鼓的人子孙满堂。大鼓的架子是六根竹子做的,敲打的板子是木制的。唱大鼓是有行规的,必须有师傅指导,出摊的位置必须固定,同行有赚不到钱的,赚钱的同行必须请客吃饭,并且给足回家的路费。
  唱大鼓有很多调,郯城多用犁铧调,不论用什么调,都离不开十三道大仄:中东仄,人表仄,四发仄,发花仄,索伯仄,汇兑仄,一起仄,怀来仄,有求仄,岩前仄,姑苏仄,蹀血仄。下面是一段张彦休妻的鼓词。
  诗曰:不是姻缘莫强求,姻缘前定何必忧。
  任凭波涛滚滚来,机关巧遇不可求……
  四句闲言叙罢,内中引出一桩故事,众明公稳坐,听我慢慢道来。
  张彦休妻白玉楼,明公稳坐听根由。
  此书出在大明朝,万历皇帝坐龙楼。
  朝中一切都不表,单把张彦说从头。
  他父张忠字仁义,他母白氏性温柔。
  家中贫寒难度日,肩担豆腐过春秋。
  张彦年方十六岁,娶个妻子白玉楼。
  佳人贤德世间少,女貌无双占鳌头……
  2.郯马五大调
  郯马五大调又名淮调、五大调、郯马调,以郯城县马头镇为中心,余韵遍及整个鲁东南,甚至波及鲁北广饶和江苏连云港等地的一种民间曲调。表演形式是由一个人演唱,以民间管弦乐器和瓷碗、磁碟、瓷酒盅等物品,打击出节拍伴奏。总人数不固定,一般是十余人。伴奏的乐器很多,有笛子,笙箫,二胡四胡,三弦琵琶,月琴皮鼓。还有些是生活用品做的乐器,比如酒盅,碟子,碗等。郯马五大调旋律委婉圆润,节奏平实徐缓,歌词高雅隽永,多以叙事的形式讴歌自然风光和人间情义。
  郯马五大调的来源,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明朝时从云南贵州传来的。还有人说源出于淮安府。比较可信的是民间艺人李长义的说法,郯马五大调是从济宁等地传入,由郯城、马头一带的民间艺人综合加工而成。根据五大调的唱词,曲调推断,其源头应该是元曲的小令,散套。马头镇曾经是京杭运河的一个码头,是交通要塞,曾经商贾云集,热闹繁华。在众多地区商贾艺人的交流下,结合当地民俗,逐渐形成五大调。
  郯马五大调是相对高雅的艺术形式。郯马五大调旋律委婉圆润,节奏平实徐缓,歌词高雅隽永,例如《淮调.渔樵耕读》:
  春光好,春光明媚艳阳天。
  游春人携琴带酒过前川。
  但只见桃红梨白开色艳,
  满荒郊百草排芽色色鲜。
  一行行绿柳垂金线,
  青鸟叫破杏花天。
  黄莺儿站枝头声声呼唤,
  真正是春天鸟能言。
  飞燕含泥来回转,
  绿浮水池塘鱼跃渊。
  眼望见山川流水急把桥桥溅,
  一对鹭鹤踏过了苔莲。
  见顽童手放风筝飞腾翻,
  刘海撒金钱。
  ,多以叙事的形式讴歌自然风光和人间情义。有的写的是是普通的人家生活,还有一些历史传说,民间传闻。其中以爱情故事为主题。
  郯马五大调包括《淮调》、《大调》、《玲珑调》、《满江红》和《大寄生草》等五个曲牌。除了《玲珑调》外,其余四个曲牌均由江淮地区传入,这五个曲牌又包含了“五景”:春景、夏景、秋景、冬景、总景。“五盼”:盼佳期、盼才郎、盼冤家、盼情书、四盼。“七多”:送多情、想多情、遇多情、盼多情、会多情、思多情、梦多情。“八恨”恨别离、恨当初、恨冤家、恨薄情、恨爹娘、恨家人、恨薄命、烟花恨。现在保存下来的有130首。
  3.民间小曲《姐儿妞》
  郯城民间系列小曲《姐儿妞》主要分布在郯城县泉源乡沿马陵山一带十几个村庄,当地有个民谚:“要听《姐儿妞》,一溜山根到泉头。”目前这一系列的小曲在当地几近失传,但有几首歌词健康,曲调优美的《姐儿妞》,不仅在当地流传,甚至迈向了更远的地方。比如著名的有《五只小船》等。
  《姐儿妞》的内容多是以第一人称叙事,讲述自己的恋爱经过和思念爱人的心情。其中一些歌曲还有男女对唱,有些歌曲段落中夹杂着一两句“白口”或“对白”,一问一答,甚是有趣。
  《姐儿妞》民间系列小曲中,有些歌曲旋律优美,歌词也比较文雅,当地人称为“素的姐儿妞”,有些歌曲内容则比较粗俗,甚至有一些低级下流具有挑逗性的语言,当地人称之为“荤的姐儿妞”。《姐儿妞》的演唱多属于演唱者的自娱自乐,也有男女问答对唱的,一般不公开表演,很少有乐器伴奏。
  《姐儿妞》的歌词虽然通常比较长,但是旋律却比较简短,一段旋律唱完,便又重复那个旋律,只是歌词随着叙事的情节而变化,男女对唱形式的,旋律相对长一些,变化也较多,通常采用徵调式,缠绵悱恻,哀婉动人。
  4.柳琴戏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名称,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柳琴戏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约200多年,是以鲁南民间小调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区。
  柳琴戏的发展大体经过了四个时期,在早期的说唱时期,半农半艺的贫苦农民在农闲时,以以一家一户或二三人结伴,走乡串里“唱门子”乞讨,唱的节目被称为“篇子”。篇子多反应鲁北苏南农村生活。此时的沿门说唱,既无弦乐伴奏,也无服装道具,只有演唱者以板或梆子自打节拍。
  清咸丰年间,柳琴戏有了专业艺人和班社雏形,演出小生,小旦的“二小戏”或外加小丑的“三小戏”。这种戏“对子戏&rd quo;。对子戏鼎盛的时期,柳琴戏社班出现了如“烂山芋”“金不换”“一千两”等职业女艺人。她们出演的旦角两腮抹浅红,用黑色烟色描眉画鬓,涂口红。其所用的道具服装也多有变化。在长时间的职业演艺中,形成了句尾委婉缠绵的拉腔。
  “拉魂腔”基本成熟。
  清末民初,柳琴戏已经形成了七八个艺人,甚至十多个艺人组成的职业班社,俗称“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十人成大班”,民国九年前后,一些柳琴社班开始由农村进入集镇或城市。
  解放前,花园一带王纪伦最负盛名,张仲怀师从王纪伦学柳琴戏得其真传。后来,柳琴戏在张仲怀的女儿张金兰精心表演下发扬光大。张金兰和李春生,尹桂侠,邵瑞武是临沂柳琴剧团的四位创始人,他们塑造了许多栩栩生动的艺术形象,主要代表剧目有《状元打更》,《铡美案》,《蔡明风回家》,《张郎与丁香》,《大花园》,《打金枝》,《梁祝》,《西岐》,《葡萄架》,《樊梨花》,《观灯》,《四告》,《牧羊圈》,《王德宝借当》,《小姑贤》,《机房教子》,《二堂放子》,《和面叶》。
  柳琴戏的主要演奏乐器有:柳琴,二胡,笙,笛子,坠琴,扬琴,板胡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