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艺术教育论文

现象电影中的《归来》“现象”的相关分析

2015-07-28 17: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作者简介】王凯山,男,黑龙江绥棱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新闻理论与历史、广播电视新闻节目采访研究。
  伴随着最近十年国内电影市场的复苏,业界对“现象电影”的热烈讨论逐渐盛行。而作为一种电影现象,现象电影在业界的争论从未如今天这样分歧众多。一种看法认为那些能够引起轰动效应,并且与制作方原先设想,以及业界专家的评价形成鲜明强烈的反差,而且常常是出乎市场各方意料的电影。而业界对此的另一种理解则来自对由知名导演、演员和编剧等高关注度引发的高票房电影。
  《归来》作为2014上半年受关注度最高的影片,其引发的“现象”激发了关于现象电影的最新理解:名导演的作品并非靠高票房引发瞩目,而是电影之外的文化艺术现象:影片关于历史问题、意识形态、人性伦理的大讨论。
  一、《归来》的“现象级”元素:话题
  若按照狭义的解释,现象电影应前期投资小,业界预期不高,票房应具有严重不可预见性。以现象电影的代表《失恋33天》前期投资仅为890万,总票房竟达到了3.56亿;而《归来》虽有张艺谋、严歌苓的强强联手,有巩俐、陈道明的明星阵容,有国内首部4K影片的噱头,有出品方乐视影业的映前营销及万人看片活动,但据艺恩数据统计,《归来》的票房为2.84亿,并未出现令人惊喜的战果。
  如果按照对现象电影的广义解释,《归来》引发的热点文化“现象”,让它成为绝对的“话题电影”、“现象电影”。这部作品可以说像一把“铲子”,深掘出埋在故纸堆和记忆中的“文革”遗存。虽然影片中,时代只是背景,缺乏时代深度,但它出乎意料地调动起了人们的批判意识和反省精神。民众纷纷拿它与原著相比,指认不足和缺憾,并摆出各种历史事件,拓宽认知和思辨的广度。
  反观近年其它几部现象电影,虽然也发酵出不少话题,但从历史和人文意义来讲,都无法像《归来》这样,触动到社会深层,直至刺痛心灵。比如《失恋33天》,引起热议的是“娘娘腔男闺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主打怀旧牌,吟唱的是青春的怅惘和爱情的挽歌;《北京遇上西雅图》则呈现了“二奶得幸福”和“赴美生孩子”等社会热点议题。
  二、《归来》的“现象级”元素:主题
  扫描近几年的几部现象电影的主题及风格,发现它们具有普遍的特质,即时尚感、都市性、轻松表达、团圆结局。这些主题的选择和风格的体现源于一批年轻导演的上位。现象电影的导演群体年龄在30—45岁之间,与第六代导演崇尚小众品位的“作者电影”不同,他们回归了电影的大众文化本性,摒弃了上一代导演都市作品中常见的沉重和灰暗,代之以蓬勃和欣欣向荣的青春气息;他们不再涉足国家主流意识形态领域,避免直面惨淡的人生,而是更倾向于以一种“轻构述”的话语表达演绎身边生活;他们力求拍摄更时尚的电影,以适应新型的电影市场,更善于与投资方积极配合,做好营销策略,精准瞄向目标观众群,正视新青年一代的亚文化价值观。
  比如《失恋33天》中黄小仙与男闺蜜的唇枪舌剑,引爆了异性闺蜜这一时尚热点;《北京遇上西雅图》更是集中了“大叔”、“二奶”、“赴美生子”、“同性恋”等敏感话题;而张艺谋,毕竟是“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他身上有挥之不去的“黄土地”和“红高粱”精神,再怎么去和时代接轨,也逃不掉血脉中宏大叙事的基础因子。与近年现象电影的主题不同,《归来》的时间语境距离当今社会较远,选题本身也过于沉重,即便是张艺谋已经在努力摆脱故事中的时代枷锁,将主要脉络凝聚在亲情的融合上。可历史的荒谬、人性的扭曲、病痛的无奈让观众不得不时时游离电影之外,频做思考。因此,看《归来》的过程并不轻松,费心也费脑。
  很多评论者认为《归来》规避了历史流变给人带来的命运无力感,轻慢了畸形社会对人的改造异化,弱解了原著丰满的精神指向,但不可否认的是,影片超乎影片之外的价值就在于,很多被规避、被轻慢、被弱解的部分在公共话语空间被还原,影片中“轻表述”的批判、反思和拷问也被逐渐放大。片中的笔墨更多着力于伦理亲情,夫妻情、子女情是贯穿影片的轴线,这也正是以儒家血脉滋养的中华文化的传统价值体现。以美辅德的美学追求让这部电影回归到艺术本身,回归到艺术的“净化”本质。
  三、《归来》的“现象级”元素:营销
  随着我国电影产业规模的不断升级,电影营销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很多电影出品方在营销宣传上都不惜成本,因为这一环节直接影响到观众的购买选择。现象电影的票房成功,很大程度依赖于现代营销手段。现象电影的导演都比较年轻,一方面他们深谙市场规律,对新一代电影受众的心态也有一定把握;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时尚、明星、都市的代言人。比如说《人再囧途之泰囧》的导演徐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导演赵薇、《小时代》的导演郭敬明,他们自己的身份认证就是明星。因此,这些年轻的明星电影作者,在作品问世之初就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这本身就是一种营销。
  张艺谋作为中国电影导演的领军人物,本身也具有强大的明星效应。作为老一代导演的作品,《归来》的艺术性虽然不乏漏洞,但也称得上精致;营销方式虽然比不上《小时代》那么机关算尽,但也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但影片的票房成绩并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其它现象电影的成功很大程度依赖于对受众的精准分析,而《归来》恰恰没有契合到当下的受众市场。
  “从观众角度出发精心打造影片”可以说是几部高票房现象电影的秘笈。在重压之下生活着的都市人观影的目的大都是减压,没有几个观众是抱着受教育的心态走入电影院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北京遇上西雅图》、《中国合伙人》等几部现象影片都是在给人“造梦”,让人放弃理性,在搞笑、时尚、明星光环的麻醉中找到超越平庸生活的快感。而《归来》不同,它本身的题材需要有一定生活积淀,有一定历史常识的观众才能读懂,这就极大限制了观众的年龄、身份构成。如今的电影市场,买票观影的以年轻人居多,现象电影之现象与85后、90后观众的热推密不可分。比如《小时代》的观众构成,以大学生和中学生为主,“看《小时代》”已经成了他们身份认同的一个标识。而《归来》由于题材的特殊性,让一些年轻观众不断“跳戏”,观影中屡现“尴尬”—— 明明是一部悲剧,由于不熟悉历史背景,有的观众竟“笑抽了”,发笑的人基本上都在30岁以下。因此,年轻观众的不买账,年长的观众又失去了去电影院的激情,这成了《归来》票房的最大软肋。
  虽然与其它几部现象电影相比,《归来》的票房成果欠丰,但电影作为文化产品,需要大时代的视野,需要人文情怀。单纯的牟利心态虽然会造就票房神话,但是一味贴合受众的好恶,一味追求快感和粉丝效应,早晚会让国产电影的意义彻底消解,堕入“娱乐至死”的深渊,以至于人们不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归来》的营销成功不是局限于其在电影票房的丰收,而更多是体现在由于前期话题的积累与主题的深刻性,引发电影的文化深刻探讨,以及对我们的民族性的反思。而这种社会现象的持续性对影片的影响更为深远,不仅对影片上映后期的票房保障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而且对影片的后续映后开发——电影电视剧化、剧本出版、电影网络播出版、电影光碟版以及周边产品开发等等的影响作用。
  总之“现象电影”作为新生事物,在百年影史中划出了一个新的脉络。它的概念有待于更加清晰、更加科学的界定。《归来》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异于其它的现象电影,但不容否认的是,其阐发的“现象”已经构成了社会多层级的思维波荡,它突破了日常生活,超越了繁杂琐事,追溯历史,拷问人性,它所承载的深度和广度是超越了其它几部现象电影的时代意义的。那么,《归来》算不算现象电影呢?或许在此概念不断清晰界定和阐述的过程中,会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但对于国产电影来说,将“现象电影”的贬义成分去除,而代之以真诚踏实的创作、娱乐思辨的平衡、理性正当的营销,才有可能让电影艺术的本真归来,让科学健康的电影市场归来。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