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蒙古族那达慕概况及文化价值
(一)那达慕的流传与发展。蒙古族那达慕迄今为止,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牧民习惯称为“乃日”,在锡林郭勒草原上流传发展。那达慕是以搏克、射箭、赛马传统的三项竞技项目為核心内容,又融入了歌舞、宗教、服饰、饮食等文化为一体的大型民俗喜庆集会。由于活动内容贴近生活,深受各氏族人民的喜爱,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早在蒙元之前就已经出现了那达慕雏形,当时草原生产力逐渐提高,部落林立,核心的三项竞技项目又被称为“男儿三艺”。蒙元时期则是那达慕活动发展的鼎盛时期,其原因在于当时畜牧业的发展和战争的空前激化,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到处宣扬着“男儿三艺”的尚武精神。随着元朝灭亡,蒙古贵族丧失统治权力,退居漠北,那达慕活动回归草原,愈发盛行。到了18世纪,那达慕逐渐成为一定规模的群众性文化娱乐集会。1765年,因阿拉善的第三代王爷迎娶公主,举行“乌日森耐亦日”,这时的集会又增添了歌舞和文化交流的内容。清末民初,由于蒙古族内忧外患,草场退化,牧群锐减,牧民生活艰难,那达慕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由人民的集体娱乐变为阶级压迫的工具,这时只有在北蒙古出现了不一样的情景,《内蒙古纪要》:“角力:肇自古息,为蒙族最嗜之游戏,今则盛行于北蒙古,若逢鄂博祭日,则必举行此技。”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那达慕活动又迎来了发展的契机。今之所见“那达慕”,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更加丰富。
(二)那达慕的文化内涵。蒙古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大草原上繁衍生活,随着岁月沉淀积累了一定的文化财富。那达慕一词在蒙古语中意为“游艺”、“娱乐”,描绘了游牧人民的生活方式,充分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是蒙古族人民自娱自乐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蒙古族民族文化的象征和缩影。
在那达慕活动中的核心三技能中,搏克塑造了蒙古族人民的勇猛和力量;射箭造就了蒙古族人民沉稳有耐力和精准的判断能力;作为“马背上的民族”,赛马更是蒙古族文化的象征,深受人们的喜爱。传统竞技也体现着蒙古族特有的尚武的英雄主义精神,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每个人的活力和斗志。那达慕始终是蒙古族人展示自我能力和意志的舞台,在培养耐力和意志方面具有深刻的作用。此外,它从形式到内容无不体现着蒙古族特有的符号:色彩各异的服饰、悠扬的马头琴声、唇齿留香的奶酒、蒙古包......再加上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蒙古族歌舞,可以看出那达慕不仅是体育竞技和娱乐形式,更是本民族文化的聚集,是一场充分体现蒙古族文化之美的综合性动态艺术形式。
二、蒙古族舞蹈教学中那达慕文化特征的体现
(一)以人体动态表现文化。著名舞蹈学者罗雄岩在《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中这样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动态性的形象艺术,对它的文化探索,自然应该在动态中、典型环境中,运用文化知识进行研究。”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从蒙古族舞蹈中可以看出他们乐观开朗的性格和英姿飒爽的气质,这也正是那达慕文化所赋予的民族风格。在蒙古族舞蹈教学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盅碗舞、安代舞,还有最值得一提的马舞等。
盅碗舞表现的是蒙古族人民的崇尚饮食的民俗文化,每到欢宴时,击盅顶碗,即兴而舞;安代舞是一种祭祀性舞蹈,古时用于驱鬼逐疫,祈求丰收,现在用于节庆娱乐,族人围圈“踏足”、“甩巾”,一人手持单鼓主持仪式。马舞多是不同的马步以及驰骋草原的动作形态,舞步轻捷,挥手扬鞭,洋溢着蒙古族人民乐观的性格以及勇敢的竞技精神。
那达慕作为联结各地域氏族人民的综合性文化集会,内容丰富,蒙古族舞蹈教学中课程教材的整理也是根据游牧民族的生活特征提炼和编制的,因此,那达慕文化为原生型蒙古族舞蹈课程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二)沿时代变化发展文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原生型舞蹈早已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出现了各类文艺汇演,专业院校也应社会要求,众多舞蹈剧目纷纷创编上演。这标志着民族舞蹈文化由群众性逐渐发展为社会性。例如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蒙古族男子群舞《奔腾》就充分展现出了蒙古族舞蹈的特征,作品通过描写策马时不同的姿态,为观众展示了蒙古族人民驰骋草原的英勇风姿。
著名舞蹈家贾作光早在50年代蒙古族舞蹈剧目《牧马舞》的创作中,就意识到舞蹈动作要从当地生活文化中去提炼,并积极从事着继承、借鉴传统的工作。这足以说明文化的重要性,对于蒙古族那达慕文化的探索,不只是为了证明民族文化的真实存在,而是要通过民族文化找出蒙古族的民族精神,使它保存于舞蹈教学,运用于创作之中,使民族文化永远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三)在教育视野中传承文化。舞蹈作为一种特有范畴,人体是表现和保存相关文化的主要形式。在传承民族文化层面上,一方面各个院校相继培养一代代舞者,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文字和相关文献及影像资料使得后人熟知延传。就像蒙古族舞蹈在教学中,那达慕不仅可以作为民族舞蹈的素材,它是融经济、宗教、服饰、建筑、诗词等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集会,成为体现蒙古族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而且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民族教育应该最先让学生了解蒙古族游牧生活和相关民俗文化,先树立一定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再将其带入舞蹈课程之中,使得学生不管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对蒙古族舞蹈的内在风格有更好的领悟能力。对于舞蹈教育中侧重于技术性的舞蹈表演而忽视舞蹈的深层文化这一问题,当下很多专业院校已开设有关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专业理论课程,使得我们既能更深层次地了解和探索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还能提高对本专业学习的领悟能力及表演能力。
三、文化传承在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重要性
其实对民族民间舞蹈的理解不仅仅是形态美的人体艺术,它还是集各个地域民族的文化载体。它不仅是艺术学范畴的学科,还涉及到社会学、文学、美学等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每个地域随着历史的变迁留下的某些文化因素,会作为一种文化标志保存于民族民间舞蹈之中。在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形体和技能训练常常作为老师培养学生的重要课程,从而忽视了舞蹈文化。其实文化传承也是民族民间舞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能够使得学生了解每个民族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发展,启发学生的想象和理解,既有利于跳出各民族舞蹈的风格韵律,又能教学相长地深入探索民族民间舞蹈。
(一)区别各地域民族民间舞蹈的差异。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不同,各地域民间舞蹈的形成都有自身深远的文化渲染背景,在当前的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包含了藏、蒙、维、朝等多个民族的舞蹈,不同地域的舞蹈风格韵律大不相同,藏族多用膝盖的上下屈伸动律,源于藏族人民特殊的高原环境和质朴的劳作;蒙古族舞蹈奔放、刚劲而又不失沉稳,源于他们广阔的草原环境和竞技文化的发展;维族舞蹈强调昂首挺胸及代表性的眼神,源于维族人民本身的高贵气质和传情达意的交流习惯;朝鲜族舞蹈风格风韵典雅,沉稳洒脱,最典型的就是“鹤步”,源于本民族对鹤的图腾崇拜及“礼”学思想的影响。不仅如此,还有对“一鹰三态”、“两种孔雀”的文化探索,虽然都是比拟一种动物,但是每个民族地域的文化审美不同,体态就大不一样。由此看来,只有深入民族文化之中,才能看清分辨各地域民间舞蹈的本质区别。
(二)促进民族民间舞蹈的原生型发展
民族民间舞源于群众,流传性较强,很多地域都会有传统的老艺人言传身教,进行文化传承。回归校园,在教学发展中,保存民族民间舞蹈原有的精髓和文化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是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方向。近几年,很多专业院校每年都会相继派遣相关教师或者研究生学者找老艺人进行实地采风,以便促进民族民间舞的原生型发展。实地采风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掌握老艺人那一招一式的舞蹈动律及体态,还要了解创编舞步其中包含的意义所在,例如:“马步”的种类及来源;“扭断腰”和“三道弯”的解释;与地域文化的关系,这便是舞蹈的精髓。民族民间舞的精髓大都是文化积淀中,创编者或者群众从生活状态或者民族文化中找寻灵感而形成,所以说民族文化传承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原生型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使得教学成果具备民族时代精神
一个民族的时代精神能够激励人民乐观生活,促进民族团结,利于民族繁荣。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民族民间舞的发展随着自然和环境的变迁被赋予了充满文化色彩的民族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也是具有传承性的。现在专业院校的民族民间舞作品层出不穷地出现在舞台上,精彩纷呈、技能高超,但是真正被铭记于心间传为经典的永远是代表着民族时代精神富有深度的作品。
例如由山西民间舞蹈创作的《一个扭秧歌的人》,借一个秧歌艺人的一生,领会了秧歌艺人的质朴与执着,描绘出世代秧歌艺人的人生况味。这种精神表达一定不只是在于编导设计音乐的烘托,肢体的动作,而是编创者对黄土文明的尊重和对老艺人的崇拜。作为一个文化传播者,民族民间舞这门学科有太多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等待我们去挖掘。
四、结语
“那达慕”作为蒙古族人民的娱乐集会,蒙古族民族发展的文化载体,也赋予了蒙古族民族勇敢乐观,自强不息的精神。让我们了解到文化传承对于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自开创到今天,民族文化和传承一直是各大院校专家学者孜孜不倦去研究探討的问题。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文化传承,其实质就是中国历史的精神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确实需要我们这些舞蹈专业的学者去挖掘和探索。作为舞蹈教育者,应该从历史出发,贴近民族群众的生活,悉心研究教材内容,培养真正的民族舞传承者,使中国民族民间舞不仅是艺术美的象征,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播,时代精神的写照。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吴团英,包文龙.草原那达慕[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
[3]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M].北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
王艺纯(1993- ),汉族,山东聊城人,沈阳音乐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